第122章 0117【敲詐勒索與濟養院】

第122章 0117【敲詐勒索與濟養院】

翌日,上午。

陳淵做完一道數學題,擱筆問道:“那閹人下山了?”

朱銘踱步進屋,坐下倒水喝:“剛走不遠,卻不打算回京,似是還沒有耍夠。”

陳淵譏諷道:“好不容易出京一趟,沒撈足油水怎願離開?怕要找個由頭勒索一筆。”

“只要別來敲咱們就好。”朱銘笑道。

大宋官員,就沒幾個不貪的,高薪養廉只存在於夢中,被太監勒索純屬狗咬狗。

卻說付得祥被簇擁着下山,洋州、興道縣兩級衙門的差役相隨,負責開道的隊伍就排了二十米。

一路敲鑼吶喊,那陣仗好不熱鬧。

官吏們本要請太監去州衙,走着走着,付得祥突然問:“去年冬天,汴梁雪厚八尺,洋州這邊可曾下雪?”

楊知州回答:“洋州積雪三尺。”

付得祥又說:“官家有令,今後每年冬天,若遇暴雪天氣,各地濟養院須得收留無家可歸者。而且不拘限額,有多少收多少。”

“官家真是仁德之君,”楊知州連忙吹捧皇帝,又說,“此令還沒發來,洋州官員並不知曉。”

付得祥訓誡道:“這濟養院、安濟坊、漏澤園、舉子倉、慈幼局,乃官家之德政,乃蔡相公之恩義。汝等應該謹遵政令,莫要遺漏一個窮民。幼有所長,老有所終,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纔是煌煌大宋之盛世圖景。”

“中貴人所言極是。”楊知州附和道。

付得祥猛地來一句:“去濟養院看看吧。”

“這就去?”楊知州愣了愣。

“此時便去。”付得祥微笑道。

楊知州也沒當回事,擡手招來一個胥吏,低聲吩咐了幾句,把那胥吏嚇得面如土色。

胥吏快步跑到隊伍前面,讓差役改變前進方向。

然後,這廝中途悄悄溜走,以最快速度回州衙通知同僚。

不多時,留守在州衙值班的吏員,把剩下的差役全叫上。他們沿街搜尋乞丐,或者抓捕頭髮花白的路人,催促這些人趕緊前往濟養院演戲。

接着又衝進街邊食肆,抓住廚子便走,勒令雜工趕緊挑着糧食肉菜跟上。

上百個乞丐和老人,莫名其妙被帶到濟養院,吵吵嚷嚷就跟菜市場一樣。

一個皁吏持棍毆打,總算打得衆人安靜下來。

又有文吏大喝道:“爾等若再吵鬧,便抓去大牢用刑。都給俺聽好了,你們都是無家可歸的窮民,是官府給你吃喝住宿。隨便你們怎麼編,必須把話編圓了。若是答錯,全家流放充軍!”

聽聞此言,乞丐和老人嚇得瑟瑟發抖。

“脫衣服,給乞丐換上!”那文吏又喊道。

吏員、差役們紛紛脫衣,沒穿公服的,把外衣脫掉。穿了公服的,把內襯脫掉,全部扔給乞丐換上。

“來了,來了!”

一個差役驚慌奔來,吏員和其他差役連忙開溜,轉眼就從後門跑得沒影兒。

付得祥疾步跨進濟養院,走到一個老人面前,和顏悅色問道:“老丈今年高齡?”

老人心頭恐懼,已經不敢說話,生怕說錯了要全家流放。

旁邊的文吏提醒道:“老人家,中貴人問伱多大年紀。”

老人聲音顫抖道:“五……五十七。”

付得祥又問:“家裡有幾口人?”

“七……”老人猛地反應過來,“沒家,沒人,就俺一個。”

付得祥再問:“每月可領多少口糧?平時可有肉吃?”

老人不知如何回答,扭頭朝那些官吏望去,也沒個人提醒他,只能硬着頭皮回答:“能吃飽,能吃飽。”

付得祥冷笑:“你可知,咱是官家派來的,咱是替天子問話。你如果說謊,便是欺君之罪,要滿門抄斬的。知道甚是滿門抄斬不?就是先抄家財,家人全部砍頭!”

老人嚇得渾身癱軟,噗通一聲跪下:“饒命啊!饒命啊!不是俺要說謊,是官府的公人讓俺說謊。”

付得祥掃視一眼,頓時心頭大喜。

在場的一百多個“窮人”,全部面露恐懼之色,估計都是些臨時演員。

楊知州和李通判臉色劇變,他們雖然曉得濟養院有貓膩,但萬萬料不到一個窮人都沒收養。

去年冬天,他們還冒雪視察濟養院。

不管是不是裝的,反正一副親民愛民的樣子。

當時也沒發現什麼異常,濟養院搞得井井有條,這裡的窮困之人也很感激官府。

很明顯,他們被矇騙了。

今天付得祥搞突擊檢查,下面的官吏來不及準備,所以才弄得漏洞百出。

付得祥又走到一個乞丐面前,笑問:“你怎把內襯穿在外面?還蓬頭垢面像個乞丐?”

乞丐不敢回答。

“衣服脫掉!”付得祥厲聲呵斥。

乞丐嚇得跪地脫衣,露出裡面的破爛衣裳。

付得祥懶得多看,徑直前往廚房,他低聲對兩個隨從說:“隨便選兩個廚子,分開審問。就問他們彼此來濟養院幾年了,每個月俸酬是多少。”

這兩個隨從,都是京城來的差人,得到命令立即行動。

只用了十多分鐘,他們就回來覆命:“這兩人的供詞對不上,全都在撒謊。”

付得祥轉身問知州和通判:“兩位有甚可說的?”

楊知州說:“請中貴人赴宴,邊吃邊談。”

付得祥卻站在原地,比出三根手指。

“今晚奉上。”楊知州明白是啥意思。

付得祥頓時笑起來,語重心長說:“這濟養院,是官家和蔡相公推行的德政,可萬萬不能讓宵小之徒壞了。兩位今後要多費點心思。”

“一定!”

楊知州和李通判連忙作揖答謝。

朱銘父子倆絞盡腦汁謀發展,他們那三百多畝茶山,就算全部改爲炒茶,靠着成本低廉的優勢,一年也頂多賺幾百貫。

而這位太監,輕輕鬆鬆就敲詐到三千貫!

離開濟養院的時候,付得祥還提出要求:“這裡的鐵錢太重,全部換成金錢。若金錢不足,銀錢也可以。”

楊知州和李通判哪敢拒絕?

濟養院是宋徽宗的面子,也是蔡京的政績工程,只要這太監回去說壞話,他們必然同時得罪皇帝和權臣。

當天晚上,價值三千貫的金銀錢,就悄悄送到太監面前。

李通判氣得大發雷霆,將戶案吏首一通臭罵,又把濟養院的負責人抓進大牢。

他夜裡找到楊知州喝悶酒:“閹人欺俺太甚!”

楊知州寬慰道:“好在這廝胃口不大,三千貫就能打發掉。”

李通判說:“三千貫還胃口不大?州里一年的公用錢全沒了,你不管錢糧,你當然不心疼!”

“不給錢還能怎地?”楊知州也是鬱悶。

宋徽宗想要彰顯盛世,蔡京投其所好,整出一系列福利政策。

從嬰兒出生,一直到老死安葬,全都有配套的福利。

就拿濟養院來說,開封府的每個縣都要設立。擴大到全國範圍,貧窮地區只在州府設立,而富庶地區也要求每個縣都有。

江南的繁華州府,濟養院收留貧民數額爲千餘人,給每人每月提供價值4貫的生活物資。

而偏遠窮州,最低額度是收留40人,平均額度是收留100人,按當地物價每月給幾百文到一兩貫不等。

福利資金,明面上皆由中央撥款,其實是各路常平司在調撥。

便說洋州的濟養院,額度爲120人,每人每月供給一貫錢,僅濟養院的年度開支就達到1400貫。另外,還有漏澤園、舉子倉、慈幼局等等,這些福利機構都要花錢。

地方財政哪裡供得起?

常平司官吏要貪一筆,州府官吏還要貪一筆,剩下的錢也發不到窮人手裡,大多數都被關係戶給冒領了。

這可不是憑空抹黑,《宋會要輯稿》寫得清清楚楚。

比如北宋時期,戶部曾經建議,要求徹查各路州縣濟養院,懸賞鼓勵百姓舉報冒領者和剋扣者。

又比如南宋臨安府,每年要花十多萬錢,用於收養無家可歸者。官吏卻“失於措畫”(瞎搞亂搞),“宜收而棄”(該收不收)、“以壯爲弱”(把有錢人當成窮人收養)。

這其實不算什麼,實際操作更騷。

由於南宋財政窘迫,中央無力撥款,濟養院的主要資金來源是田產收入。官員拿着嚴重貶值的會子(南宋紙幣),強行購買民田,把許多百姓逼得破產,再把田劃給濟養院救濟窮人。

那太監又玩樂好幾天,就連身邊親隨都撈飽了,這纔開開心心離開洋州。

李含章來到書院貴賓宿舍,嘆息道:“大郎,俺爹請你今年務必考上舉人。只要你去考試,什麼都不用操心,考票和保人他來安排好。明年去了東京,考得上進士最好,考不上進士也別回來,一年給你兩百貫的旅京食宿錢。”

朱銘笑問:“令尊這是受了什麼氣?”

“那閹人勒索了三千貫,”李含章搖頭感慨,“再加上打點其隨從,還有招待食宿和送禮,四千貫錢就煙消雲散了。”

朱銘憋住笑意,一臉嚴肅道:“我個人之事,倒是連累了令尊。”

李含章又說:“你今年辭闢一回,理由充足得很,明年省試(全國會考)之前,肯定不會再來徵辟。但你若考不上進士,又回了洋州,官家必然再派人過來。到時候,指不定來個胃口更大的,三四千貫也難以打發。”

“我儘量考上。”朱銘避而不談是否回鄉。

朱銘只能慶幸,炒茶的事情沒有曝光。

若是閔文蔚腦子發昏,把炒茶獻給太監,萬一宋徽宗喝高興了,直接把炒茶列爲貢品才叫糟糕。

到時候,朱銘要麼逃跑,要麼提前造反。

(本章完)

第34章 0033【丙午亂,豬騎馬】第788章 0783【聖德超越堯舜】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997章 0992【還是白老二看得透】第479章 0474【宗澤 王彥與岳飛】第655章 0650【衝就完事兒】第766章 0761【畏罪自殺】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1073章 1068【盤剝百姓】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1208章 後記六十四假作真時真亦假第959章 0954【一退再退】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953章 0948【逼降】第294章 0289【苴猛出兵】第72章 0068【誘殺】第1196章 後記五十二此情可待成水泥第1242章 後記九十八紫鳳得償所願第1073章 1068【盤剝百姓】第1204章 後記六十娶公主也要給彩禮啊第1162章 後記十八學術界也是污穢之地第35章 0034【殺人放火受招安】第568章 0563【收取東南】第805章 0800【朱院長的桃花源】第830章 0825【沒城牆都打不下】第846章 0841【按流程走】第1069章 1064【段譽出家】第102章 0097【山寨裡的女人】第519章 0514【白氏之興】第317章 0312【水性該講物理】第1081章 1076【最明白的人】第5章 0005【茶留人去】第173章 0168【賜官賜號賜宅賜錢賜車賜僕】第1226章 後記八十二聖誕節大朝會第251章 0246【殺民立威】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爲道】第34章 0033【丙午亂,豬騎馬】第407章 0402【童氏辯證法】第942章 0937【吾乃大唐皇室後裔】第27章 0026【出遊登山】第126章 0121【道茶】第744章 0739【日版徽宗】(等待更新)第285章 0280【生死決鬥】第549章 0544【趙桓的思想覺悟】第353章 0348【神奇的主戰場】(爲盟主EBIT第281章 0276【宇文常】第594章 0589【思想碰撞】第595章 0590【朱院長的瓊林打油詩】第1040章 1035【陸游也殺人啦】第739章 0734【妖魔大軍】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沉痛悼念七月新番第788章 0783【聖德超越堯舜】第101章 0096【搬家】第1254章 後記一百一十新式律度量衡頒佈第1135章 1130【誰的盛世?】第1093章 1088【打仗也要講人情世故】第428章 0423【腰上黃】第505章 0500【要職任免】第704章 0699【已成鬼蜮】第261章 0256【朱院長的新差遣】第947章 0942【党項人也要投明】第65章 0062【王霸道】第302章 0297【方臘起義】第135章 0130【令孤許的水利夢想】第497章 0492【另立新君?】第439章 0434【可憐夜半虛前席】第867章 0862【西遼擴張】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675章 0670【國庫已空】第122章 0117【敲詐勒索與濟養院】第219章 0214【面子裡子都有】第847章 0842【想着退休旅遊的朱院長】第1226章 後記八十二聖誕節大朝會第961章 0956【踏破賀蘭山缺二】第1115章 1110【三十斤?】第1065章 1060【朱康要自立建國了】第570章 0565【治亂之間】第1179章 後記三十五呢子大衣都有了?第74章 0070【分贓】第1096章 1091【佛門不是納垢地】第1061章 1056【武大郎的醬油首戰】第541章 0536【求死衝鋒】第98章 0093【殺人的二愣子】第78章 0074【真假夜襲】(求首訂)第18章 0017【卦象】第911章 0906【匪寇敢劫掠使團?】第1029章 1024【兩國皇帝之間的私信】第996章 0991【秦檜開擺了】第1189章 後記四十五內閣那些改革派們第1106章 1101【敦煌遺書帶來的影響】第386章 0381【西軍分裂】第490章 0485【進城】第234章 0229【建立班底】第96章 0091【豐收】第159章 0154【走馬上班】第1082章 1077【忠不可言趙先生】第449章 0444【徽宗禪位】第525章 0520【党項人也是炎黃子孫】第1138章 1133【流放皇子】
第34章 0033【丙午亂,豬騎馬】第788章 0783【聖德超越堯舜】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997章 0992【還是白老二看得透】第479章 0474【宗澤 王彥與岳飛】第655章 0650【衝就完事兒】第766章 0761【畏罪自殺】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1073章 1068【盤剝百姓】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1208章 後記六十四假作真時真亦假第959章 0954【一退再退】第517章 0512【平叛中的南方】第953章 0948【逼降】第294章 0289【苴猛出兵】第72章 0068【誘殺】第1196章 後記五十二此情可待成水泥第1242章 後記九十八紫鳳得償所願第1073章 1068【盤剝百姓】第1204章 後記六十娶公主也要給彩禮啊第1162章 後記十八學術界也是污穢之地第35章 0034【殺人放火受招安】第568章 0563【收取東南】第805章 0800【朱院長的桃花源】第830章 0825【沒城牆都打不下】第846章 0841【按流程走】第1069章 1064【段譽出家】第102章 0097【山寨裡的女人】第519章 0514【白氏之興】第317章 0312【水性該講物理】第1081章 1076【最明白的人】第5章 0005【茶留人去】第173章 0168【賜官賜號賜宅賜錢賜車賜僕】第1226章 後記八十二聖誕節大朝會第251章 0246【殺民立威】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爲道】第34章 0033【丙午亂,豬騎馬】第407章 0402【童氏辯證法】第942章 0937【吾乃大唐皇室後裔】第27章 0026【出遊登山】第126章 0121【道茶】第744章 0739【日版徽宗】(等待更新)第285章 0280【生死決鬥】第549章 0544【趙桓的思想覺悟】第353章 0348【神奇的主戰場】(爲盟主EBIT第281章 0276【宇文常】第594章 0589【思想碰撞】第595章 0590【朱院長的瓊林打油詩】第1040章 1035【陸游也殺人啦】第739章 0734【妖魔大軍】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沉痛悼念七月新番第788章 0783【聖德超越堯舜】第101章 0096【搬家】第1254章 後記一百一十新式律度量衡頒佈第1135章 1130【誰的盛世?】第1093章 1088【打仗也要講人情世故】第428章 0423【腰上黃】第505章 0500【要職任免】第704章 0699【已成鬼蜮】第261章 0256【朱院長的新差遣】第947章 0942【党項人也要投明】第65章 0062【王霸道】第302章 0297【方臘起義】第135章 0130【令孤許的水利夢想】第497章 0492【另立新君?】第439章 0434【可憐夜半虛前席】第867章 0862【西遼擴張】第200章 0195【押解州城】第675章 0670【國庫已空】第122章 0117【敲詐勒索與濟養院】第219章 0214【面子裡子都有】第847章 0842【想着退休旅遊的朱院長】第1226章 後記八十二聖誕節大朝會第961章 0956【踏破賀蘭山缺二】第1115章 1110【三十斤?】第1065章 1060【朱康要自立建國了】第570章 0565【治亂之間】第1179章 後記三十五呢子大衣都有了?第74章 0070【分贓】第1096章 1091【佛門不是納垢地】第1061章 1056【武大郎的醬油首戰】第541章 0536【求死衝鋒】第98章 0093【殺人的二愣子】第78章 0074【真假夜襲】(求首訂)第18章 0017【卦象】第911章 0906【匪寇敢劫掠使團?】第1029章 1024【兩國皇帝之間的私信】第996章 0991【秦檜開擺了】第1189章 後記四十五內閣那些改革派們第1106章 1101【敦煌遺書帶來的影響】第386章 0381【西軍分裂】第490章 0485【進城】第234章 0229【建立班底】第96章 0091【豐收】第159章 0154【走馬上班】第1082章 1077【忠不可言趙先生】第449章 0444【徽宗禪位】第525章 0520【党項人也是炎黃子孫】第1138章 1133【流放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