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0619【利國監】

遊玩次日,朱銘坐船前往利國監。

甲板之上,耿鼎臣指着北邊介紹說:“城北運河,乃狄武襄(狄青)所開。城南運河,則爲蘇東坡所鑿。二公昔日之努力,才換來利國監今日之繁盛!”

“現在徐州冶鐵全都用煤嗎?”朱銘問道。

耿鼎臣說:“石炭比木炭便宜,便是散冶戶也用煤。”

朱銘點頭:“極好。”

徐州冶鐵業,在北宋有兩次跨越式發展。

第一次是狄青被派來徐州,專門負責督造武器裝備,立即讓這裡的冶鐵規模擴大。

第二次是蘇軾治理徐州,派人進行四處勘探,在野外發現優質煤礦,徐州冶鐵從此步入煤炭時代。

一南一北,二人各挖一條運河,並與原有運河連通,還把交通問題給解決了。

利國監的鐵礦,後世有一半泡在微山湖中。這也是徐州鐵場,在明代不及遵化鐵場的主要原因。

此時卻沒有微山湖,那一片全是陸地。

其實在古代,徐州的冶鐵條件,要遠遠強於遵化。因爲這裡的鐵礦和煤礦,全都屬於高品質,而且距離還挺近!

“前面就是杜家冶場,”耿鼎臣指着前方說道,“杜家以前只產生鐵,用了殿下的法子,現在已開始炒鋼了。”

“下去看看。”朱銘說。

朱銘沒提前說在這裡下船,隨行人員頓時忙得雞飛狗跳,杜家冶場那邊同樣慌慌張張跑來迎接。

徐州有三十六冶,即三十六家拿到經營執照的私人鍊鐵廠。他們自己開礦鍊鐵,拿出20%的產品交給官府抵稅,剩下的產品可以自由買賣,但官府具有優先低價採購權。

北宋也試過官方壟斷冶鐵業,其結果是產品多不堪用,而且官辦鐵場一直虧損,還把當地百姓逼得轉行做盜賊。

“草民杜鈺,叩見太子殿下!”杜家冶場的老闆飛跑來拜見。

朱銘微笑道:“且站起來說話,工人該做啥就做啥。”

“是。”杜鈺低聲吩咐,其身邊人立即驅散閒雜人等,勒令工人趕緊回自己的崗位。

朱銘讓此人帶路,前去查看工廠情況。

這裡沒有使用水力,因爲不涉及鍛打。但採用了朱銘的設計來改進,即《天工開物》記載的炒鋼法,無非就是把爐子與炒池連通,可直接倒進炒池裡炒制熟鐵,相比以前的炒鋼法大大節省時間和人力成本。

杜鈺發自內心尊敬太子爺,他把太子爺視爲行家。太子爺改進的炒鐵設備,給他帶來了實打實的經濟利益!

朱銘問道:“官務採購生熟鐵時,沒有胡亂壓價吧?”

“沒有,絕對沒有,公道得很!”杜鈺連忙賭咒發誓,生怕惹惱了旁邊的耿鼎臣。

壓價肯定壓價,但相比起北宋,大明壓價要人性得多,不會把商賈往死裡逼。也不會在壓價的同時,還故意雞蛋裡挑骨頭,說生熟鐵的品質有問題反覆折騰。

能做到這一點,無非整頓了吏治而已。

其實冶鐵商賈還好些,採金商賈才叫慘呢。膠東那些金礦主們,被北宋朝廷逼得不走私就要虧本,那是想守法正當經營都不可能!

耿鼎臣說道:“殿下放心,利國務的購鐵價,只比市價稍低而已。”

不但比市價低,而且還要商人出運費,把產品送到利國務的倉庫。

杜鈺想留太子吃飯,朱銘簡單逛了一圈,問了許多基礎問題,就急匆匆坐船走了。

杜鈺帶人跪送船隊離開,感慨道:“真是聖明太子啊!”

一連經過十多家民營冶鐵場,船隊終於來到利國鎮,這裡全是官方機構,軍械廠同樣設在附近。

哐哐哐哐的聲音不絕於耳,到處都有爐子在冒黑煙。

軍械廠的管事張成也來拜見,並帶着朱銘去各處查看。

“那邊是專門造火器的,”張成指着西北邊說,“已造出火銃三百餘支,熟鐵鍛炮三門、生鐵鑄炮六門。另外,太子遞來的‘鑄炮鐵模法’,鑄炮工匠也已經掌握,幾天時間就能鑄成炮管。但是……”

“但是什麼?”朱銘問道。

張成說道:“鐵模鑄成的炮管,多爲白口鐵,脆裂而不堅韌。想要不炸膛,炮管就要鑄得更厚,還要用熟鐵在炮身多箍鐵環。這樣造出一門炮,大約要一個多月,而且會非常巨大笨重。”

朱銘又仔細詢問,基本瞭解了情況。

鑄炮鐵模法是晚清出現的,但其技術戰國時代就有,只不過當時用來澆鑄馬車的零部件和箭簇。

優點非常明顯,鑄造時間短,炮管只需幾天就可成型,不用像泥模法那樣要陰乾三四個月。而且鐵模可以反覆使用,大大節省了鑄炮成本。造出來的火炮勻稱光滑,砂眼極少,可提高火炮的穩定性。

缺點就更明顯,炸膛風險很高。爲了防止炸膛,必須加厚炮管,外面的熟鐵箍也要多加幾道。鑄成之後還難以打磨,一旦澆鑄時出現問題,就只能報廢了重鑄,強行製作將大大增加炸膛風險。

也就是用一個多月時間,省去大量成本,造出一門重量堪比攻城炮,威力卻如野戰炮的粗笨火炮。 “鐵模做出來了?”朱銘問道。

張成回答:“堪用的鐵模,足足做成三副。”

朱銘吩咐:“接下來兩年,全部用這種法子鑄炮。鍛鐵的工匠,全部調去製作火銃!”

張成說道:“以現有的鐵模數量,如果澆鑄時不出差錯,可保證40天內鑄造三門火炮。”

現在不管那許多了,笨重的問題可以忽略,多多搞出火炮跟金人對壘,後勤運輸再想想辦法就是。

此類火炮,其實更適合做爲岸防炮和城防炮!

晚清時候的海防炮,幾乎清一色這玩意兒。

朱銘帶來的炮手,被派去認真檢查已造好的火炮,火槍手也去測驗徐州生產的火銃。

很快他們就回來報告,說這裡的都是好貨,比四川出產的更爲優良。

這是極爲正常的結果,利國鎮在極盛之時,僅冶鐵工匠就有四千人。再加上礦工、鍛造工匠、苦力搬運等等,所有工人的總數有一兩萬。

家家戶戶都跟鐵打交道!

現在又嚴格了質檢環節,每一個零件都有相關責任人,最嚴重的處罰是直接砍頭。

視察完火器廠,朱銘又前往盔甲廠。

張成拿來一塊巨大甲片,已經可以稱爲小型板甲,說道:“這是用水錘反覆鍛打的,札甲製作起來更快了。”

“極好。”朱銘點頭讚許。

宋代的札甲已經高度模塊化,拆分出來之後,許多局部就如板甲一般,而且還比板甲更重。

爲啥不直接用板甲佈局代替呢?又輕便又省成本,多好的事情啊。

很簡單,精良板甲成本太高,普通板甲又防禦性不足。

有了水錘就完美解決,用水錘反覆鍛打出板甲,代替某些模塊化的札甲局部。這樣做出的札甲,重量更輕,還能節省成本和時間,並保證防禦力不減弱。

八十斤的步人甲,可減重到五六十斤。

張成又帶朱銘去看成品,只見胸口有一塊極大甲片,兩側甲裙也有大甲片,其餘甲片亦整體變大了。

“多重?”朱銘問道。

“五十六斤,”張成說道,“以前造這樣堅固的鎧甲,至少在七十斤以上。”

朱銘對此極爲滿意,這玩意兒不僅降低成本,而且也讓士兵減輕負重,還能在日常維護時省事兒,大甲片修復起來更容易。

至於鍊甲,全國各大軍械廠,已經完全停止製造了,等今後人手不緊張時再造。

那東西太費人工!

鍵盤俠貶低鍊甲防禦力差,那是因爲他們測試時,使用的是對接式樣子貨,隨便一箭就能輕鬆射穿。

古今中外,對接式鍊甲,只有古代日本經常用。

其餘各國軍隊的鍊甲,大都採用鉚接式、焊接式,那玩意兒其實非常扛造。

“把賞錢擡來!”朱銘吩咐道。

一筐筐銀元和銅錢,被親衛們擡下船,朱銘開始賞賜給官吏和工匠。

消息傳出,歡呼聲四起,大家變得更有幹勁兒了。

朱銘對耿鼎臣、張成等官員說:“工匠若有新奇想法,可讓他們嘗試,能改進工藝者重重有賞,其主管官員也可計入政績。”

“是!”官員們齊刷刷作揖。

朱銘又說:“我打算在此建一學校,儒家經典只教《論語》、《孟子》,其餘課程爲數學、物理,還有就是冶鐵、鍛鐵、鑄鐵、造炮、造銃、造甲等等。只要是利國鎮戶籍的百姓,其子女皆可入學。學校也按三舍法劃分爲五級,每級考試前一百名可免收學費。”

“此法大善,必可教出無數巧匠!”耿鼎臣連忙拍馬屁。

朱銘說道:“學校舍試畢業的學生,可優先選爲利國監的伎術官,甚至可調去其他州府做伎術官。這樣的學校,今後我會設立十二所。也不止是冶鐵造甲,其餘跟工匠有關的監務也會設立,比如造船造車方面的。”

工匠學校,朱銘的打算是三年建一所,三十六年就能把十二所學校建完。

當然,以後財政充裕了,一年就能建好幾所,而且招生範圍也會擴大。

這種學校體系成熟之後,技術發展肯定更快,並且更具系統性、理論性,指不定就能迸發出什麼科學火花。

第1046章 1041【東羅馬人眼裡的中國】第638章 0633【抗金統一戰線】第1195章 後記五十一礦石還得去藥鋪裡找第124章 0119【未來可期】第648章 0643【完顏婁室來了】第951章 0946【岳飛衝陣】第503章 0498【第一次朝會】第1244章 後記一百這個十字內涵豐富啊第428章 0423【腰上黃】第77章 0073【陸提學】第359章 0354【觀政二】第1151章 後記八太后和首相還是過於強勢了第993章 0988【真被嚇死了?】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104章 0099【汴梁風月李師師】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122章 0117【敲詐勒索與濟養院】第915章 0910【大明的魚都是吃奶長大】第466章 0461【金人撤兵】第1124章 1119【蒙古覆滅】第304章 0299【太子闇弱】第820章 0815【大明細作】第1151章 後記八太后和首相還是過於強勢了第785章 0780【做商人太難了】第501章 0496【新朝問題】第263章 0258【準備鑄炮】第53章 0050【利令智昏】第869章 0864【脫南者】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敵】第547章 0542【劉氏三兄弟】第652章 0647【這世界好安靜】第326章 0321【鐘相楊幺】第512章 0507【廢物再利用】第345章 0340【殉國】(爲盟主cry加更)第407章 0402【童氏辯證法】第1024章 1019【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955章 0950【李察哥掀桌子】第1089章 1084【驚天戰損比】第616章 0611【辰陽之戰】第313章 0308【尚待開發的廣西】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1132章 1127【太上皇的文青夢碎】第640章 0635【蒲家奴】第396章 0391【蠢萌帝姬】第132章 0127【與科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943章 0938【目光長遠的漢奸】第292章 0287【大獲全勝】第565章 0560【又是明字旗?】第807章 0802【退田還湖】第936章 0931【田間作戰的鴛鴦陣】第650章 0645【火炮版卻月陣】第987章 0982【慫貨的立功機會】第1061章 1056【武大郎的醬油首戰】第1097章 1092【段譽的手段】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875章 0870【傷風敗俗】第852章 0847【白勝回大明鄉】第717章 0712【合扎猛安吃炸彈了】第525章 0520【党項人也是炎黃子孫】第322章 0317【韓世忠與梁紅玉】第885章 0880【魏總督騷操作不斷】第1225章 後記八十一瑪雅使者進京第640章 0635【蒲家奴】第255章 0250【治大國如種地】第387章 0382【軍中之戲】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890章 0885【沽名釣譽】第1093章 1088【打仗也要講人情世故】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942章 0937【吾乃大唐皇室後裔】第1047章 1042【羅馬長存】第410章 0405【全面新政】第485章 0480【九妹出使】第812章 0807【通敵者不少啊】第306章 0301【大理寺下獄】第9章 0009【露財】第186章 0181【又見楊志】第580章 0575【交易所?】第150章 0145【貢院考官】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238章 0233【太守審案】第656章 0651【向死而生】第373章 0368【韓世忠做先鋒】第679章 0674【周朝銅盤】第442章 0437【吳乞買的決定】第1124章 1119【蒙古覆滅】第1016章 1011【逆子啊】第228章 0223【玻璃洞天】第715章 0710【金國真想議和?】第734章 0729【銀礦就在眼皮底下】第494章 0489【該定都哪裡?】第930章 0925【太子伴讀】第156章 0151【紫賢圓明真人】第693章 0688【恐怖的軍費】第1122章 1117【電報在漠北】第63章 0060【孬兵智將】第60章 0057【應徵弓手】
第1046章 1041【東羅馬人眼裡的中國】第638章 0633【抗金統一戰線】第1195章 後記五十一礦石還得去藥鋪裡找第124章 0119【未來可期】第648章 0643【完顏婁室來了】第951章 0946【岳飛衝陣】第503章 0498【第一次朝會】第1244章 後記一百這個十字內涵豐富啊第428章 0423【腰上黃】第77章 0073【陸提學】第359章 0354【觀政二】第1151章 後記八太后和首相還是過於強勢了第993章 0988【真被嚇死了?】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104章 0099【汴梁風月李師師】第798章 0793【超越時代的沈夢溪】第122章 0117【敲詐勒索與濟養院】第915章 0910【大明的魚都是吃奶長大】第466章 0461【金人撤兵】第1124章 1119【蒙古覆滅】第304章 0299【太子闇弱】第820章 0815【大明細作】第1151章 後記八太后和首相還是過於強勢了第785章 0780【做商人太難了】第501章 0496【新朝問題】第263章 0258【準備鑄炮】第53章 0050【利令智昏】第869章 0864【脫南者】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敵】第547章 0542【劉氏三兄弟】第652章 0647【這世界好安靜】第326章 0321【鐘相楊幺】第512章 0507【廢物再利用】第345章 0340【殉國】(爲盟主cry加更)第407章 0402【童氏辯證法】第1024章 1019【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955章 0950【李察哥掀桌子】第1089章 1084【驚天戰損比】第616章 0611【辰陽之戰】第313章 0308【尚待開發的廣西】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1132章 1127【太上皇的文青夢碎】第640章 0635【蒲家奴】第396章 0391【蠢萌帝姬】第132章 0127【與科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943章 0938【目光長遠的漢奸】第292章 0287【大獲全勝】第565章 0560【又是明字旗?】第807章 0802【退田還湖】第936章 0931【田間作戰的鴛鴦陣】第650章 0645【火炮版卻月陣】第987章 0982【慫貨的立功機會】第1061章 1056【武大郎的醬油首戰】第1097章 1092【段譽的手段】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875章 0870【傷風敗俗】第852章 0847【白勝回大明鄉】第717章 0712【合扎猛安吃炸彈了】第525章 0520【党項人也是炎黃子孫】第322章 0317【韓世忠與梁紅玉】第885章 0880【魏總督騷操作不斷】第1225章 後記八十一瑪雅使者進京第640章 0635【蒲家奴】第255章 0250【治大國如種地】第387章 0382【軍中之戲】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890章 0885【沽名釣譽】第1093章 1088【打仗也要講人情世故】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942章 0937【吾乃大唐皇室後裔】第1047章 1042【羅馬長存】第410章 0405【全面新政】第485章 0480【九妹出使】第812章 0807【通敵者不少啊】第306章 0301【大理寺下獄】第9章 0009【露財】第186章 0181【又見楊志】第580章 0575【交易所?】第150章 0145【貢院考官】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238章 0233【太守審案】第656章 0651【向死而生】第373章 0368【韓世忠做先鋒】第679章 0674【周朝銅盤】第442章 0437【吳乞買的決定】第1124章 1119【蒙古覆滅】第1016章 1011【逆子啊】第228章 0223【玻璃洞天】第715章 0710【金國真想議和?】第734章 0729【銀礦就在眼皮底下】第494章 0489【該定都哪裡?】第930章 0925【太子伴讀】第156章 0151【紫賢圓明真人】第693章 0688【恐怖的軍費】第1122章 1117【電報在漠北】第63章 0060【孬兵智將】第60章 0057【應徵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