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0062【王霸道】

第65章 0062【王霸道】

“啊!!!!!!”

祝家內院,不時傳出淒厲的慘叫聲。

刑訊逼供,自然要讓專業人士來,朱銘和向知縣宅心仁厚,他們是萬萬下不去手的。

向知縣焦急的走來走去,不時朝裡面看上兩眼,生怕那兩個老賊真不知情。

朱銘卻從容安坐,一直在閉目養神。

估計已經走乏了,向知縣也坐下來,扭頭朝朱銘看去,竟然生出幾分欽佩之心。

一個十多歲的少年,文可貫通三經,武可統兵殺賊,此時此刻還能保持淡定。如此沉穩氣度,向知縣還真沒見過幾個,此子今後必有一番大作爲!

其實,他想岔了……

朱銘就連釣魚都靜不下心,哪來的什麼沉穩氣度?

昨晚跟幾十個男人睡大通鋪,被臭腳丫子薰得失眠,今天又率隊廝殺累得夠嗆,朱銘只是在趁機補覺而已。

沒等向知縣說完,朱銘就拱手道:“縣尊容秉,此處財貨,在下分文不取。”

王安石雖已故去,卻平白多出個虛空弟子。

“黑風寨,還有山下村落,包括茶山,我全都要了!”朱銘當即說得夠明白。

“打開城門,本縣要連夜抓捕祝宗道的餘黨!”向知縣喝令道。

今夜之思,也有收穫,朱銘確定了自己的行事風格,即踐行王安石的王霸論。

向知縣說:“還沒想好,等攻下賊寨再議。”

今晚可沒有大月亮,夜裡漆黑一片。

爲了彰顯誠信,提升自己威望,齊桓公歸還土地,晉文公退兵罷戰,這些在王安石看來,不是王道,而是霸道。因爲他們在假仁假義,退兵還土都是爲了自己。

並非假寐,真睡着了。

中庸就是王道,王道就是中庸。以造福天下百姓爲出發點,王道和霸道互相調和使用,這就是王安石的治國理念。

西鄉縣裡,就特麼沒一個好人!

朱銘站在屋內只是冷笑,他不怕向知縣反悔,至少在攻下黑風寨前不可能翻臉。

畢竟朱銘是外鄉人,聽口音就知道,缺乏根基可以合作。

移船靠岸,朱銘握劍站起,接下來該行霸道事了。

好在這已經不是漢江,而是漢江的支流,河水流速相對平緩,藉助燈籠的光亮也能勉強行船。

向知縣從地窖裡出來,把朱銘單獨拉到一邊:“朱賢侄,賊寇留下的財貨雖多,俺卻還要拿出來填補賦稅缺額。俺也是分不到幾個的……”

祝宗道從造反那會兒開始,搜刮的財貨都在這裡。當然,這期間也花掉了不少,比如購買糧草維持造反部隊,招安的時候還暗中賄賂官員,又在縣城置辦大宅享受生活。

爭霸天下做皇帝嗎?

朱銘突然按住劍柄,鏘的拔劍出鞘,彈劍立誓:“某憑此劍,當可馴善匪民,保證縣尊任期之內,絕不會有一個匪民生事!”

從孟子開始,尊崇王道,鄙視霸道。王道與霸道的區別,在於是否出於仁義之心,而不在於是否行仁義之舉。

朱銘別的本事沒有,就那神經足夠大條,完全可以稱得上沒心沒肺。

這些天經歷的事情,對他而言驚心動魄,夜間殺賊也還罷了,今天可是白晝當街廝殺。

朱銘有足夠的時間,去掌握那三百多個弓手,這在西鄉縣是無比強大的力量。

豎子不足與謀,朱銘懶得再討論這個問題,拱手說:“多謝縣尊賜教。”

衆人前往南城門,向知縣已經準備好了,身邊還跟着兩個忠僕。

分多了,自己不開心。

不知何時,向知縣來到朱銘身後,盯着甲板上的字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賊寇當前,賢侄還在研究天地大道?”

小憩一陣,河風一吹,腦子瞬間清醒無比,難免生出來各種情緒。

“哈!”

向知縣還在那兒高興,喜滋滋來回踱步,總算想起還有正事要辦:“朱賢侄,朱賢侄……”

“吞得下,”朱銘說道,“那裡都是無主之地,村中全是匪民,請問縣尊如何安置?”

他沒啥大志向,得過且過,稀裡糊塗。

自己好像變得奸猾冷酷了,跟這傻逼知縣同流合污,而且還時時刻刻投其所好。接下來,更是要殺人越貨,雖然殺的是反賊家人,搶的都是一些不義之財,但還是讓他感到頗爲唏噓。

向知縣皺眉道:“不妨說得明白些。”

分少了,朱銘不滿意。

“謝過縣尊!”

朱銘徑直返回弓手校場,把自己的三十多個室友叫醒,除了張廣道和白勝之外,都是來自上白村的村民。

這處村落極爲窮困,規模遠遠小於上白村,難怪祝宗道鳩佔鵲巢也沒人發現。

縣衙又被祝主簿和白二郎盤踞,諸多衙吏不值得信任,如今辦事還要請朱銘幫忙。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就是天人合一,而非世人所誤解的和稀泥。

還是力挽狂瀾,保住漢家江山?

又或者,爲了讓老百姓過得好些?

我的底線在哪兒?

忽地,朱銘想起王安石的《王霸論》,那是王安石變法的政治總綱。

向知縣並不因此高興,事出反常必爲妖,他拿不準朱銘想要啥。

“好,好,有勞賢侄了。”

朱銘指着自己的胸膛說:“天心即我心,天道該在心裡求。”

“怎麼做到天人合一?”朱銘回頭問。

向知縣踱步出屋,來到院中,夜風一吹,才發現自己背心已經溼透。

“好個祝二,果然還有巢穴!”

即便,這些弓手只是暫編的,剿匪結束就會全部解散。

向知縣說:“招了,賢侄快去召集人手。不需太多,二三十人即可。”

一番逼問,找出地窖。

孔子只講仁義,不分王道與霸道,但其言語更傾向於王道,內聖而外王。

但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朱銘必須去捨命弄險。

左思右想,向知縣決定拿出兩百貫給朱銘。再給今夜辦事的弓手,每人一貫做封口費。

仵作帶着獄吏出來,低聲對向知縣說:“望江裡,安水壩村,虎頭嶺下,祝宗道的母親、兄弟和妻兒都在那裡。縣城這邊的渾家,是他招安之後娶的,原配一直沒死,長子都已經六歲了。村中大戶姓鍾,祝宗道造反的時候,就把鍾大戶全家殺了。如今更是霸佔其屋,全家改名姓鍾,自稱是鍾大戶的族親。”

一直清點到第二天上午,老奴拿着小本本說:“相公,除了鐵錢,還有金銀錢,共計四千四百九十二貫有奇。另有縣城店鋪一間,鄉下各類田產一千餘畝。這些田產,多爲隱田,只有購田白契,沒有官給田契。”

向知縣尷尬笑道:“俺知賢侄心意,那些匪民,個個兇狠,非賢侄不能馴服。”

朱銘瞬間伏低身體,點頭哈腰說:“縣尊請上船,地窖裡的財貨,我即刻讓人擡出去。”

向知縣心頭狂喜,對仵作和獄吏說:“你們明日到縣衙領賞,今晚且回家安歇。”

荀子沿襲孔孟思想,又更進一步,王者爭取人心,霸者爭取友邦,強者爭取土地。當遵禮行王道爲主,重法而行霸道爲輔。

只要對天下百姓有益,便做壞事背上罵名也可以。

嗯,他覺得這樣非常妥當。

朱銘的矯情與糾結,是怕迷失自我,被權力和金錢所侵蝕。

向知縣心頭一驚,繼而有些惱怒:“賢侄恐怕吞不下吧。”

真正的王道,真正的仁義,是齊桓公、晉文公把地盤吞了,讓那裡的百姓過得更好!即便對自己的聲譽有損,卻能夠惠及於民。

治國如此,做人也如此。

穿越前,他只是個自媒體博主,賺點小錢也全都花出去了。

三人躬身告退。

這見鬼的西鄉縣,他是半刻都不想多留,下次考覈政績必須送錢,早早離開此地才能安心。

朱銘盤腿坐在甲板上,望着黑乎乎的河面發呆。

果然,朱銘的胃口,比他想象中更大:“黑風寨周邊百姓,皆爲匪民也。賊寨易取,賊心難消,在下願爲縣尊分憂。”

朱銘帶着三十多個弓手,明火執仗闖入村中。遇到茅草屋,立即衝進去,抓起村民就說:“官府剿賊,你來帶路,去村中最大的宅子。事情辦好了,重重有賞!”

穿越一場,我到底在追求個啥?

向知縣嚇得連退幾步,驚恐看着寶劍:“便……便依賢侄所言。”

“好好好,這廝真有錢啊!”向知縣大喜過望。

想不通,那就不想了。

區區一介布衣,得了個臨時差事,便敢以小博大威脅知縣,這屬於極度冒險之舉,稍不注意就要粉身碎骨。

藉着火盆的亮光,朱銘拔出寶劍,在甲板刻畫“中庸”二字。

一直折騰到凌晨,兩個老賊已經廢了,只求能夠趕緊死掉。

黑燈瞎火,偏僻村落,地窖裡還有許多財貨,他怕自己突然意外死亡。

向知縣帶來的兩個忠僕,連忙提着燈籠,去地窖裡清點財貨。

接下來的戰鬥沒啥好說,甚至不能稱之爲戰鬥。三十多個弓手,翻牆爬入,都衝進內院了,裡面的人才開始驚恐呼喊。

王安石糅合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主推中庸,雜王霸道而行之。

朱銘說道:“此地偏僻,地窖中若有田產,恐怕縣尊也是賣掉。黑風寨同樣如此,茶山、田畝都須賣掉,可又能賣給誰呢?若是賣給貪婪之輩,一兩年內,匪民必反。在下雖不才,卻可教化匪民,以爲縣尊分憂。”

碼頭停靠的幾艘商船也遭殃,被向知縣強行徵用,連船伕都被一併帶走。

想做到中庸,真的好難啊,朱銘忍不住嘆息。

向知縣品味一番,居然聽懂了,安慰道:“都是些不義之財,殺的也是惡貫滿盈之人,賢侄又何必糾結於此?”

門卒打着哈欠,磨磨蹭蹭將城門開啓。

先前很累,沒心思多想。

向知縣還在猶豫,他想攻下黑風寨再撈一筆。

朱銘打着哈欠睜眼,問道:“賊人招了?”

向知縣搖頭苦笑:“難,人都還沒弄明白,俺不知天道哪裡去求。”

“嗯?”

接着又有些發愁,該分多少給朱銘呢?

可憐這位縣太爺,朝廷不準私養幕僚,身邊連個幫忙謀劃的師爺都沒有。他就帶了兩個忠僕赴任,剩下的奴僕,全是在西鄉縣僱傭的。

村民嚇得渾身癱軟,幾乎是被拖着走的。

“縣尊莫慌,在下只是發誓爲縣尊分憂。”朱銘連忙還劍入鞘,做出一副惶恐模樣。

村中最大的宅子,面積只有老白員外家的三分之一。

王陽明的心學,其實也是中庸之道。王安石的新學,同樣追求中庸之道。可這玩意兒,需要強大的意志力和判斷力,否則強者會變得剛愎自用,弱者會逐漸屈服於現實。

靠着老爸在家種地發財,那還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

按照荀子的王霸理論,朱銘今夜所行之事,完全稱不得“霸道”,更與“王道”毫不沾邊,屬於殘缺不全的低級“強道”。

所以,接下來還要行王道與霸道。

王道是爭取人心,霸道是多結盟友。

(本章完)

第983章 0978【有人做官,有人開荒】請假條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641章 0636【高麗國王】第582章 0577【英才進京】第193章 0188【貪官也想進步】第909章 0904【佛牙 佛鉢 佛舍利】第1235章 後記九十一好男人不能夜不歸宿第675章 0670【國庫已空】第87章 0082【行酒令】第760章 0755【四輪戰車】第322章 0317【韓世忠與梁紅玉】第464章 0459【郭藥師的忠誠】第303章 0298【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第88章 0083【王炸】第572章 0567【童貫:我好像裂開了】第479章 0474【宗澤 王彥與岳飛】第219章 0214【面子裡子都有】第725章 0720【這也叫騎射】第996章 0991【秦檜開擺了】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797章 0792【此盛唐耶?】第452章 0447【趙朱共享社稷?】第253章 0248【越獄】第855章 0850【耶律燕】第46章 0044【祝主簿的謀劃】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第340章 0335【險寨難攻】第811章 0806【父皇,還是降了大明吧!】第1087章 1082【直取昆明】第1056章 1051【死兵衝鋒也無解】第558章 0553【大明班定遠】第667章 0662【還有義士】第1002章 0997【報紙】第1034章 1029【馬六甲海戰】第178章 0173【勾欄聽曲】第1243章 後記九十九隻要快樂就好第463章 0458【怨軍老兵的傷患生活】第1094章 1089【龍尾關】第1005章 1000【官員漲工資】第1162章 後記十八學術界也是污穢之地第114章 0109【把西遊記獻給宋徽宗?】第32章 0031【身上有味兒】第925章 0920【高麗寒門的出路】第1221章 後記七十七謝駙馬的配槍第473章 0468【兵指洛陽】第992章 0987【我可以檢舉很多人】第336章 0331【回馬槍】第765章 0760【這才哪到哪兒啊?】第177章 0172【洋州朱氏,仁義無雙】第181章 0176【活字印刷】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234章 0229【建立班底】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547章 0542【劉氏三兄弟】第260章 0255【第二基地金潭村】第57章 0054【威猛小老六】第101章 0096【搬家】第693章 0688【恐怖的軍費】第11章 0010【潑皮】第974章 0969【肢解西夏故地】第3章 0003【快滑鏟它!】第114章 0109【把西遊記獻給宋徽宗?】第980章 0975【天鵬甲,瀝泉槍】第1239章 後記九十五該我了,該我了第902章 0897【留學生】第845章 0840【皆大歡喜】第975章 0970【不應幕府無班固,早晚燕然刻第162章 0157【避諱與罷市】第875章 0870【傷風敗俗】第884章 0879【天子劍下,衆生平等】第223章 0218【訓練有素】第1001章 0996【和尚也有份】第493章 0488【東京城裡不缺官】(爲盟主可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271章 0266【講學洗腦】(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09章 0704【震天雷】第426章 0421【北聖公】(爲盟主樹猶如此12第827章 0822【最後的衝鋒】第968章 0963【我逃走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666章 0661【朱太子攻城】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526章 0521【強攻和南軍司】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衝突】第1036章 1031【四處擴張中的大明】第296章 0291【老六】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455章 0450【誰輸誰贏?】第607章 0602【四面楚歌】第160章 0155【黑金】第234章 0229【建立班底】第1162章 後記十八學術界也是污穢之地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第346章 0341【李寶南下】第273章 0268【驚動蔡京】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672章 0667【要辦成典型】第286章 0281【發兵決議】第851章 0846【遷都準備】第959章 0954【一退再退】
第983章 0978【有人做官,有人開荒】請假條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641章 0636【高麗國王】第582章 0577【英才進京】第193章 0188【貪官也想進步】第909章 0904【佛牙 佛鉢 佛舍利】第1235章 後記九十一好男人不能夜不歸宿第675章 0670【國庫已空】第87章 0082【行酒令】第760章 0755【四輪戰車】第322章 0317【韓世忠與梁紅玉】第464章 0459【郭藥師的忠誠】第303章 0298【直言天下第一事疏】第88章 0083【王炸】第572章 0567【童貫:我好像裂開了】第479章 0474【宗澤 王彥與岳飛】第219章 0214【面子裡子都有】第725章 0720【這也叫騎射】第996章 0991【秦檜開擺了】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797章 0792【此盛唐耶?】第452章 0447【趙朱共享社稷?】第253章 0248【越獄】第855章 0850【耶律燕】第46章 0044【祝主簿的謀劃】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第340章 0335【險寨難攻】第811章 0806【父皇,還是降了大明吧!】第1087章 1082【直取昆明】第1056章 1051【死兵衝鋒也無解】第558章 0553【大明班定遠】第667章 0662【還有義士】第1002章 0997【報紙】第1034章 1029【馬六甲海戰】第178章 0173【勾欄聽曲】第1243章 後記九十九隻要快樂就好第463章 0458【怨軍老兵的傷患生活】第1094章 1089【龍尾關】第1005章 1000【官員漲工資】第1162章 後記十八學術界也是污穢之地第114章 0109【把西遊記獻給宋徽宗?】第32章 0031【身上有味兒】第925章 0920【高麗寒門的出路】第1221章 後記七十七謝駙馬的配槍第473章 0468【兵指洛陽】第992章 0987【我可以檢舉很多人】第336章 0331【回馬槍】第765章 0760【這才哪到哪兒啊?】第177章 0172【洋州朱氏,仁義無雙】第181章 0176【活字印刷】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234章 0229【建立班底】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547章 0542【劉氏三兄弟】第260章 0255【第二基地金潭村】第57章 0054【威猛小老六】第101章 0096【搬家】第693章 0688【恐怖的軍費】第11章 0010【潑皮】第974章 0969【肢解西夏故地】第3章 0003【快滑鏟它!】第114章 0109【把西遊記獻給宋徽宗?】第980章 0975【天鵬甲,瀝泉槍】第1239章 後記九十五該我了,該我了第902章 0897【留學生】第845章 0840【皆大歡喜】第975章 0970【不應幕府無班固,早晚燕然刻第162章 0157【避諱與罷市】第875章 0870【傷風敗俗】第884章 0879【天子劍下,衆生平等】第223章 0218【訓練有素】第1001章 0996【和尚也有份】第493章 0488【東京城裡不缺官】(爲盟主可第247章 0242【整頓治安】第271章 0266【講學洗腦】(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09章 0704【震天雷】第426章 0421【北聖公】(爲盟主樹猶如此12第827章 0822【最後的衝鋒】第968章 0963【我逃走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666章 0661【朱太子攻城】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526章 0521【強攻和南軍司】第109章 0104【莫名其妙的衝突】第1036章 1031【四處擴張中的大明】第296章 0291【老六】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455章 0450【誰輸誰贏?】第607章 0602【四面楚歌】第160章 0155【黑金】第234章 0229【建立班底】第1162章 後記十八學術界也是污穢之地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第346章 0341【李寶南下】第273章 0268【驚動蔡京】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672章 0667【要辦成典型】第286章 0281【發兵決議】第851章 0846【遷都準備】第959章 0954【一退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