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

這次來朝貢的藩國使者還不少,除了西夏、大理、高麗之外,還有東南亞的占城與真臘。

縱觀兩宋,哪個國家與中國的關係最好?

當屬占城無疑。

自從交趾自立爲安南國之後,宋朝與占城再無領土糾紛,而且擁有共同的敵人安南。於是兩國來往愈發頻繁,甚至一起出兵跟安南作戰。

占城使者來北宋朝貢,有時候一年一次,有時兩三年一次,比任何國家都更積極。

還都趕着正月之前抵京,因爲中國古代有春日郊祭。

每次占城使者趕上郊祭,宋朝皇帝就會給占城國王加封官職。

前年冬天,占城商人帶回宋朝覆滅的消息。占城國王楊卜麻疊,哭嚎一通隔空祭奠宋徽宗,然後就派使者到廣州朝貢大明,使者過梅嶺進江西從長江一路至開封。

“小臣佛馬,爲佔婆使者,奉國王之命,恭賀天朝皇帝建國大明。大明皇帝萬歲!”

眼前這位叫佛馬的使者,雖然來自後世的越南南部地區,但穿着打扮卻有點印度阿三的味道。

占城國受印度文化影響極深,國內採用婆羅門制度,四大種姓涇渭分明。而且政體頗爲鬆散,地方貴族自主性很強,因爲常受鄰國進攻才抱團支持國王。

朱國祥點頭微笑:“平身,賜座!”

使者佛馬會說漢語,卻是廣東那邊的方言,還得有廣東籍官員翻譯。

待使者小心翼翼坐下,朱國祥問道:“占城周邊局勢如何?安南國可有再侵擾占城?”

佛馬滿臉笑容說:“啓稟偉大的皇帝陛下,殘暴的安南國王,去年已經病死了。這一定是沾了陛下的光,陛下在中原稱帝建國,就把千里之外的安南國王給嚇死!”

“哈哈哈哈!”朱國祥聽得笑起來。

占城被安南欺負得很慘,安南國王病死,在占城屬於普天同慶的消息。

九十多年前,安南入侵佔城。占城舉國迎戰,軍隊陣亡過半,被迫向安南臣服。

七十多年前,安南以十六年不朝貢爲藉口,再次發兵攻打占城。又是占城國大敗,陣亡三萬餘,被生擒五千多。

五十多年前,安南再度入侵,把占城國王給俘虜了,還放火焚燒占城首都,逼迫其獻出三州土地。

近幾十年,則是剛剛病死的那個安南國王在位。

占城國打贏了一次,拿回三州之地,後來又遭大敗,再次丟失三州領土。

佛馬見朱國祥很高興,立即試探道:“小臣在開封已住了一個月,聽聞大明天兵在北方屢戰屢勝。現在安南國王病死,其國政必然混亂,不如大明、佔婆兩國一起出兵,去征討殘暴不仁的安南國。”

始終在旁邊坐着的朱銘,突然出聲說:“大明肯定要征討安南,但還得等滅掉金國再說。你回去告訴佔王,讓他勤加練兵,十年之內必徵安南!”

“大明萬歲!”佛馬大喜。

每個占城使者來朝貢,都會趁機告狀,訴說安南有多麼殘暴,然後挑撥中國去打安南。

這回居然成功了,怎不叫他們欣喜若狂?

朱國祥說道:“大明取代大宋,既爲中國之主,自當善待友好藩國。”

禮官於是站起來說:“大明皇帝有旨,恢復佔王楊卜麻疊在前宋的一切爵位官職。即,懷遠軍節度使、觀察留後、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使持節琳州管諸軍、琳州刺史、白州刺史、廉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占城國王,食邑一千戶,食實封五百戶。”

又說:“大明皇帝降恩,加封佔王楊卜麻疊爲哩州刺史!”

“皇帝萬歲!皇帝萬歲……”

佛馬聽到加封的官職,興奮跪地,瘋狂磕頭。

哩州,就是前些年被安南奪走的三州之一。

大明皇帝冊封占城國王爲哩州刺史,就是擺明態度支持占城拿回失地。不再像以前宋朝那樣,大部分時候都在當和事佬。

使者佛馬喜滋滋離開,他立下如此外交功勞,回去定然能得到國王重賞。

“宣真臘使者覲見!”

真臘,即柬埔寨。

而且,此時屬於吳哥王朝的鼎盛期。

“小臣鳩摩僧哥,奉真臘國王之命,恭賀大明皇帝統御中國!”

真臘國的正使叫鳩摩僧哥,副使叫摩君明稽,咋聽起來有骨子武俠玄幻味道。

這個國家的疆域面積,是安南、占城兩國的十倍不止。

但擴張速度太快,而且有大量山區,綜合國力暫時還不如安南,甚至跟占城打得有來有回。

安南效仿中國,自稱天南小中華,視占城、真臘爲番邦蠻夷,試圖把兩國收爲自己的朝貢國。

而真臘一邊跟安南虛與委蛇,一邊又想蠶食占城的國土。

但是,安南有小中華之稱,占城又獲得中國冊封,真臘始終覺得自己矮了一頭。於是在宋徽宗年間,真臘也主動跑來朝貢,試圖在戰爭中獲得更強的法理性。

鳩摩僧哥十年前見過宋徽宗,他被賜座之後,就開始非常無禮的打量朱國祥和朱銘。

朱皇帝坐得太遠,鳩摩僧哥看不清楚,於是注意力都放在朱太子身上。

朱銘回以一笑,鳩摩僧哥連忙低頭。

占城使者告安南的狀,真臘使者則告占城的狀。

鳩摩僧哥說:“大明皇帝陛下,占城總是派兵來我國劫掠。這次小臣出使途中,船隊差點都遭占城所劫,請皇帝陛下爲我國做主!”

這不是假話,占城確實是屬泰迪的。

占城雖然屢屢被安南入侵,卻又喜歡招惹別的國家。南宋初年,占城甚至把阿拉伯商船給搶了,然後拿着阿拉伯商人的貨物,大搖大擺去跟南宋搞朝貢貿易。

真臘與占城屬於冤家,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兩國軍隊互相攻入對方的首都。

而且還是回合制,你先攻佔我的首都,我再攻佔你的首都,伱又攻佔我的首都……然後安南說,你們不要再打了啦,通通都是我的藩屬!

朱國祥說道:“如果此事是真的,朕會斥責占城國王,勒令其不得騷擾鄰國。”鳩摩僧哥欣喜道:“我國百姓仰慕中國風采,上次來朝貢宋國,帶回去一批佛經,全國上下都歡騰喜悅。請大明皇帝陛下,再賜一批佛經,好讓小臣帶回去領悟佛法。”

朱國祥對禮官說:“列出大明擁有的佛經,讓真臘使者仔細挑選。”

“是!”禮官應諾。

朱國祥又說:“中國不僅有佛經,還有儒經。你回去問真臘國王,如果真心臣服大明,可遣國中子弟來大明修習儒學。”

鳩摩僧哥說:“小臣一定回去告之國王。”

禮官開始宣讀詔書,冊封真臘國王,再給幾個官職,但遠遠不如占城國王的官職多。

沒辦法,占城國朝貢頻繁,隔三差五來一遭,每次趕上郊祭都會封官。

眼前的詔書,只是宣佈內容。

真正冊封,會派使者出海,前往兩國的首都去完成。

接下來,終於輪到西夏。

“小臣李仁禮,拜見父國大明皇帝陛下,拜見父國大明太子殿下!”

李仁禮不但自己來了,還提前反覆請求,把已經過繼給李幹順的女兒帶來覲見。

朱家父子倆商量過了,同意西夏的聯姻請求,收下這位西夏的假公主。

賜座之後,李仁禮開始介紹自己的女兒:“這位是我國陛下之女,國王賜號爲福榮公主。”

朱銘猛地來一句:“這個封號不好。”

李仁禮一怔:“敢問太子殿下,可是犯了什麼忌諱?”

朱銘說道:“吾曾聽人言道,西夏最美的女子,是銀川公主李清露。怎不把銀川公主送來聯姻?”

朱國祥:“……”

李仁禮聽得一臉懵逼:“太子殿下,我國沒有銀川公主啊,想必是好事之徒以訛傳訛。”

朱銘卻說:“既然是以訛傳訛,那就作訛爲真。你回去告訴西夏國主,讓他給女兒改名爲李清露,封號也改爲銀川公主。“

李仁禮感覺自己受到侮辱,哪有在正式邦交之時,強迫別國公主改名換號的?

但胳膊拗不過大腿,李仁禮只能服從:“殿下所言極是,小臣一定回國稟明國主。”

上次兩國簽署合約,雖然約爲父子之國,但始終沒有正式譴使冊封。

這回卻要履行冊封儀式,朱國祥封李幹順爲西夏國王,還有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西涼刺史等一系列虛銜。

等西夏使者離開大殿,朱國祥不顧還有太監和禮官、史官在場,就忍不住懟兒子:“你神經病吧?”

起居郎聽得毛筆一抖,不知該怎麼記錄。

朱銘卻笑嘻嘻說:“父皇,銀川公主李清露的故事,不是您講給兒臣聽的嗎?”

朱國祥沒好氣的吩咐起居郎:“這幾句不用記。”

“是!”

起居郎大舒一口氣,又自責學問太淺,居然沒聽過神經病是何病症。

找時間得請教太子。

“宣大理國使者覲見!”

李伯祥、黃漸入內拜見,皆得賜座。

稍微聊了幾句,朱國祥就問:“汝二人,一姓李,一姓黃,祖上可是漢人?”

兩人熟讀儒家經典,又仰慕中原文化,攀附祖宗那也是張口就來。

李伯祥說:“回稟陛下,小臣的先祖,乃唐皇室後裔。”

黃漸更牛逼:“小臣的先祖,卻是春申君。”

朱國祥大感震撼,點頭讚許:“皆源遠流長,可見大理國亦爲諸夏。”

“陛下聖明!”

二人立即大喜,他們就喜歡這個,裡面包含深刻的政治因素。

其實全部屬於白族,在唐代才擁有漢姓。

大理白族除了李氏、黃氏,還有段、高、楊、趙、董、王、周、何、蘇、張、龔、尹等等。

他們是最先漢化的,並且把周邊各族視爲蠻夷。

安南也差不多,自封中華,周圍全是蠻夷。

樊綽的《雲南志》,記載了唐代西南地區詳細信息,可惜此時只在雲南局部流傳。

對於大理國,大明君臣兩眼一抹黑。

朱國祥對二人說:“中原與大理皆爲諸夏,久不來往實在不妥。不但兩國官府應當互市,還要允許兩國商賈自由出入彼此國境。”

“陛下英明!”

李伯祥讚歎。

他此次出使大明,除了請求冊封之外,還有個重要任務就是恢復商業來往。

朱國祥、朱銘的想法,卻是讓商人打探大理虛實,把行軍路線和敵國城池給畫出來!

第1083章 1078【顧家好男人】第88章 0083【王炸】第609章 0604【鹿角寨】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597章 0592【金石之學】第124章 0119【未來可期】第889章 0884【《荀子》升經】第216章 0211【返回漢中】第10章 關於語言交流問題第906章 0901【三佛齊】第437章 0432【發明和教育】第179章 0174【君臣相得】第216章 0211【返回漢中】第899章 0894【江西田畝越丈越少】第882章 0877【經略西南】第1002章 0997【報紙】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135章 0130【令孤許的水利夢想】第483章 0478【系巾爲號】第453章 0448【毫無主見】第110章 0105【朱銘生氣的原因】第805章 0800【朱院長的桃花源】第594章 0589【思想碰撞】第558章 0553【大明班定遠】第266章 0261【川蜀情報員】第734章 0729【銀礦就在眼皮底下】第769章 0764【從龍功臣很多啊】第17章 0016【赤道黃道】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1097章 1092【段譽的手段】第424章 4019【陣戰】第610章 0605【劃時代碾壓】第539章 0534【李察哥想跑】第249章 0244【搗毀淫祠】第1003章 0998【只留清氣滿乾坤】第69章 說一下這幾章的問題第760章 0755【四輪戰車】第145章 0140【我是新學傳人】第908章 0903【不對稱海戰】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第846章 0841【按流程走】第647章 0642【王夜叉】第1113章 1108【漠北劇變】第952章 0947【大潰敗】第607章 0602【四面楚歌】第461章 0456【戰績輝煌與損失慘重】第135章 0130【令孤許的水利夢想】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來了】第969章 0964【沒交稅的肯定是奸細】第966章 0961【大明的農民與西夏的牧人】第650章 0645【火炮版卻月陣】第76章 0072【站在布隆後面】第1107章 1102【澳大利亞】第103章 0098【涮羊肉】第294章 0289【苴猛出兵】第1213章 後記六十九吃軟飯的快樂時光第1148章 後記五工業革命時期?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391章 0386【長腿高太尉】第618章 0613【叛】第739章 0734【妖魔大軍】第668章 0663【合扎猛安又死幾百】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61章 0058【退休文吏來練兵】第1053章 1048【救濟婦孺】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730章 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第1147章 後記四變法派裡的牆頭草第994章 0989【秦尚書,請移步大理寺喝茶】第1171章 後記二十七反面典型朱神符第1225章 後記八十一瑪雅使者進京第765章 0760【這才哪到哪兒啊?】第494章 0489【該定都哪裡?】第88章 0083【王炸】第694章 0689【新首相沒威望啊】第364章 0359【觀政七】第1128章 1123【大明侯爺,在日本做太上皇】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750章 0745【大明寶鈔】第350章 0345【趙遹的奇幻漂流】(爲企鵝大第310章 0305【二十七人】第1157章 後記十三掘了大明化學界的根子第1079章 1074【朝堂之事】第584章 0579【閣臣變動】第672章 0667【要辦成典型】第66章 0063【與子同食】第90章 0085【絹衣】第268章 0263【張根來了】第1138章 1133【流放皇子】第448章 0443【郭藥師之叛】第1192章 後記四十八聲名遠播第1122章 1117【電報在漠北】第11章 0010【潑皮】第178章 0173【勾欄聽曲】第601章 0596【首相自污】第1120章 1115【做大明最忠誠的狗】第349章 0344【宋軍回京】第874章 0869【菩薩蠻入京】第478章 0473【賣糧亂敵】第1233章 後記八十九拉良家下水,勸風塵從良
第1083章 1078【顧家好男人】第88章 0083【王炸】第609章 0604【鹿角寨】第332章 0327【主將殺副將】第597章 0592【金石之學】第124章 0119【未來可期】第889章 0884【《荀子》升經】第216章 0211【返回漢中】第10章 關於語言交流問題第906章 0901【三佛齊】第437章 0432【發明和教育】第179章 0174【君臣相得】第216章 0211【返回漢中】第899章 0894【江西田畝越丈越少】第882章 0877【經略西南】第1002章 0997【報紙】第892章 0887【本科與專科】第135章 0130【令孤許的水利夢想】第483章 0478【系巾爲號】第453章 0448【毫無主見】第110章 0105【朱銘生氣的原因】第805章 0800【朱院長的桃花源】第594章 0589【思想碰撞】第558章 0553【大明班定遠】第266章 0261【川蜀情報員】第734章 0729【銀礦就在眼皮底下】第769章 0764【從龍功臣很多啊】第17章 0016【赤道黃道】第856章 0851【聚寶盆的曾曾曾孫】第1097章 1092【段譽的手段】第424章 4019【陣戰】第610章 0605【劃時代碾壓】第539章 0534【李察哥想跑】第249章 0244【搗毀淫祠】第1003章 0998【只留清氣滿乾坤】第69章 說一下這幾章的問題第760章 0755【四輪戰車】第145章 0140【我是新學傳人】第908章 0903【不對稱海戰】第684章 0679【銀川公主更好聽】第846章 0841【按流程走】第647章 0642【王夜叉】第1113章 1108【漠北劇變】第952章 0947【大潰敗】第607章 0602【四面楚歌】第461章 0456【戰績輝煌與損失慘重】第135章 0130【令孤許的水利夢想】第328章 0323【朱金州又回來了】第969章 0964【沒交稅的肯定是奸細】第966章 0961【大明的農民與西夏的牧人】第650章 0645【火炮版卻月陣】第76章 0072【站在布隆後面】第1107章 1102【澳大利亞】第103章 0098【涮羊肉】第294章 0289【苴猛出兵】第1213章 後記六十九吃軟飯的快樂時光第1148章 後記五工業革命時期?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391章 0386【長腿高太尉】第618章 0613【叛】第739章 0734【妖魔大軍】第668章 0663【合扎猛安又死幾百】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61章 0058【退休文吏來練兵】第1053章 1048【救濟婦孺】第265章 0260【八千貫嫁妝已備好】第730章 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第1147章 後記四變法派裡的牆頭草第994章 0989【秦尚書,請移步大理寺喝茶】第1171章 後記二十七反面典型朱神符第1225章 後記八十一瑪雅使者進京第765章 0760【這才哪到哪兒啊?】第494章 0489【該定都哪裡?】第88章 0083【王炸】第694章 0689【新首相沒威望啊】第364章 0359【觀政七】第1128章 1123【大明侯爺,在日本做太上皇】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750章 0745【大明寶鈔】第350章 0345【趙遹的奇幻漂流】(爲企鵝大第310章 0305【二十七人】第1157章 後記十三掘了大明化學界的根子第1079章 1074【朝堂之事】第584章 0579【閣臣變動】第672章 0667【要辦成典型】第66章 0063【與子同食】第90章 0085【絹衣】第268章 0263【張根來了】第1138章 1133【流放皇子】第448章 0443【郭藥師之叛】第1192章 後記四十八聲名遠播第1122章 1117【電報在漠北】第11章 0010【潑皮】第178章 0173【勾欄聽曲】第601章 0596【首相自污】第1120章 1115【做大明最忠誠的狗】第349章 0344【宋軍回京】第874章 0869【菩薩蠻入京】第478章 0473【賣糧亂敵】第1233章 後記八十九拉良家下水,勸風塵從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