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遼國最新局勢

李璋在延州呆了三天,這三天他不但經常與劉平接觸,而且還在城中打聽了一下劉平的爲人,最後的結果還是讓他十分滿意的,劉平這個人不愧是文武雙全,武能上馬殺敵,文能下馬安邦,至少延州的治安比旁邊的慶州強得多,雖然都是邊境城市,但城中各族雜居,但並不像慶州那樣一言不和就拔刀。

當然了,最讓李璋滿意的還是劉平軍事方面的才能,短短三天時間,劉平就制定出一個大概的戰略,就像他之前說的那樣,這次攻遼必須要快,要狠,集中優勢兵力給遼邊致命一擊,而且第一個目標就是遼國南京析津府,可謂是十分的大膽。

不過最近遼國的情報已經送來了,析津府及其周邊本來駐紮着近十萬大軍,但現在耶律宗真與蕭耨斤的大戰一觸即發,其中耶律宗真得到北方一些將領的支持,畢竟北方是契丹人的發源地,那裡許多契丹貴族更加忠於王室。

但蕭耨斤手中卻掌握着南方最爲精銳的大軍,爲了打敗耶律宗真,蕭耨斤已經從析津府抽調了七萬大軍趕往中京,另外旁邊的西京大同府也被抽調了數萬人,如此一來,遼國邊境的守軍一下子減少了大半,這讓劉平的計劃也一下子增加了很大的勝算。

其實這已經不是遼國第一次抽調邊境的兵力了,事實上自澶淵之盟後,宋遼兩國的邊境已經數十年沒有大的戰爭了,偶爾有一些小摩擦,也是遼人主動挑起的,這也讓遼人對邊境的安全早就放鬆了,哪怕平時駐紮着重兵,但遇到國內有事情時,也會毫不猶豫的抽調兵力鎮壓。

比如前兩年的大延琳之亂,遼國國內的駐軍根本彈壓不住,最後還是從邊境抽調了兵力鎮壓了下去,這次的問題更大,畢竟是皇帝和太后打仗,而且還關係到日後皇權的歸屬,再加上蕭耨斤本來就不是個目光長遠的女人,爲了自己的利益,她可不會在乎邊境的問題,否則也不會容許李元昊一直在邊境蹦躂了。

甚至李璋還猜測,如果蕭耨斤也耶律宗真打起來,並且戰局對她不利的話,說不定蕭耨斤會再次從邊境抽調大軍,哪怕是把兵力抽調一空她也不會在乎,畢竟對於她來說,如果失敗的話,那簡直比死還要難受,至於遼國如何根本不在她的考慮之內。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李璋懷中那道罷免不劉平的聖旨也並沒有發出去,甚至在離開延州的前一天,他也悄悄把聖旨燒掉了,這也是他和趙禎的約定,如果劉平符合主將的人選,那麼這道聖旨留着也就沒什麼用了。

李璋離開延州時,劉平並沒有前來給他送行,並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因爲就在昨天時,劉平就動身去了慶州與興州,因爲這次攻遼,也需要從西北調集五萬兵力,而這五萬人也將由劉平親自挑選,所以他立刻去了慶州。

劉平挑選的第一個副手就是郭遵,對方曾經是他的老部下,之前趙振攻打党項時,郭遵也奉命前去效力,後來郭遵又被調到慶州,另外還有火槍軍的駐地也在慶州,所以劉平的第一站就是慶州,另外他還準備去興州,挑選一些之前參與攻打党項的部隊,這些人都是真正上過戰場的老兵,遠比一般的新兵強得多。

軍事方面李璋懂得不多,而且現在已經任命劉平爲主將,正所謂用人不疑,而且趙禎也答應放權給他,所以挑選軍隊這種事李璋也沒有插手,更何況他也急着回京,畢竟他答應了青織她們,說好了這次來回不會超過兩個月。

又是一路狂奔,一路上倒是沒有遇到什麼事,不過就在李璋快到到京城時,遼國那邊的最新情報再次傳來,而這次的情報也讓李璋精神一震,因爲情報中提到了耶律智讓。

這次的情報內容對大宋來說也是個極大的好消息,耶律宗真與蕭耨斤調集各路大軍,分別以中京和上京爲中心相互對峙,不過雙方都十分的謹慎,主力大軍一直是按兵不動,最後耶律宗真可能是有些按捺不住,於是第一個出兵試探。

中京與上京之間隔着一條潢河,這個潢河可不是後世流經河南的那條潢河,而是遼河的上游,剛好橫於上京與中京之間,與另外一條支流土河一同匯入遼河,而土河則是從中京橫穿而過。

在潢河的東側,有儀坤州和龍化州兩座大城,現在蕭耨斤佔據着兵力上的優勢,這兩座大城也歸她掌握,畢竟她之前執政數年,早就將遼國朝堂上下清洗了一遍,主要職位幾乎全都由她的人把持,所以只要她不死,耶律宗真就很難奪回大權。

不過耶律宗真這次卻忽然出兵,派耶律仁先與耶律智讓爲主將,兩人奇襲龍華州,結果竟然一舉成功,奪得了龍華州這座大城,這也讓耶律宗真的實力大漲。

其實丟掉一座城池對蕭耨斤的實力影響不大,畢竟她的主力還是集中在中京附近,但是龍華州的丟失卻讓她的聲望大受打擊,畢竟耶律宗真纔是遼國的皇帝,現在又挾着大勝之威,導致許多本來騎牆的貴族,也開始倒向耶律宗真。

特別是情報還提到,蕭耨斤後方的一些漢人官員也開始與耶律宗真聯繫,這些漢官大都是讀書人,所以他們也更看中正統,如此一來他們選擇耶律宗真也就很正常了,而蕭耨斤的影響力主要是在遼國南部,那裡正是漢人的主要地盤,所以漢人官員的動搖也讓蕭耨斤大爲惱火,爲此更是下令鎮壓了一批漢族的官員,這才讓後方的局勢暫時穩定了下來。

情報中提到了耶律智讓,這也讓李璋鬆了口氣,看來自己之前猜的沒錯,耶律智讓果然還活着,另外耶律宗真竟然打了個開門紅,這肯定會逼得蕭耨斤與他決戰,如此一來,他們這邊也要快點了,否則等到遼國那邊打完了,他們還沒有準備好出兵,那可就太晚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 狂生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元昊的野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功臣王曾第六百八十五章 圍毆第五百九十八章 耶律仁先的擔憂第三百七十四章 婚前夜第二百零四章 姑侄的默契第二百零七章 西北還是河北?第二百一十九章 邊境局勢第三百二十六章 你聽說過火槍嗎?第四百零四章 女真人的消息(上)第六百九十六章 朝廷徵召第五百七十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七十四章 聽政(下)第三百零二章 倭國使團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津府城中的韓琦第六百三十七章 第一場雪第一百零四章 神鳥大總管第三百二十七章 我揹你第四十四章 人靠衣裝第五百九十二章 收復燕雲的好時機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成遇的殺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娘娘要見你第八十五章 伴讀=肉盾第一百四十六章 公主逃跑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青織送李璋第六百一十二章 燕京城破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成遇的殺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議和?第一百二十七章 土豆種子?第七百五十章 流亡的高麗王第三百七十五章 皇城門外第六百八十四章 窮兇極惡第六百二十八章 寧與友邦第六百八十四章 窮兇極惡第八十四章 進宮受封第十章 韓琦(求推薦收藏)第五百二十六章 王曾回來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六百二十七章 背叛第一百零六章 林特的“好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全都搬回去第一百一十七章 貴族中的一朵奇葩第三百五十六章 李元昊的崛起第七百三十六章 故友重逢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別第二百五十六章 見王氏第七百零九章 大靠山李璋第三百零一章 曹利用倒臺第七百一十三章 呂武與李太后(中)第二百零四章 姑侄的默契第五百七十九章 楊太妃的解釋第九十八章 “李璋”的屍骨(第四更)第二百八十六章 宮中御用錢鈔(下)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使耶律仁先第四百二十六章 走水了第二章 義莊第二百章 告御狀(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酒樓第七百一十七章 買火器?第七百一十一章 上將軍周寧第七百二十六章 李朝攻破占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邊市第四百三十七章 滿門忠烈第四百二十章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第三百九十六章 又被軟禁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冗兵(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使耶律仁先第二百二十三章 戰後第一百五十章 燕娘第四百二十六章 走水了第五十四章 減肥的兩種辦法第二百九十九章 黨爭?第三百九十章 遂城(上)第五章 豬下水第四十五章 漫天要價第七百六十章 狄青出兵第六百九十七章 抵達京城第六百一十章 渡河戰(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功虧一簣第三百八十三章 小院的最後一夜第五百章 時政十議第六百三十六章 耶律仁先被貶第四百一十九章 遼皇去世第七百三十三章 身在海軍的狄青第四百七十五章 冗兵(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暴怒第五十五章 來頭很大的呂武第七百七十章 大結局第四百五十八章 怎麼會是她?第四百零六章 忠告第八章 命案第三百七十九章 悠閒的小夫妻第一百四十九章 你們找誰?第七百五十八章 趙禎的試探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心眼第七百六十四章 城破(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沒底氣的王曾第一百零三章 妙元的封地
第三百六十二章 狂生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元昊的野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功臣王曾第六百八十五章 圍毆第五百九十八章 耶律仁先的擔憂第三百七十四章 婚前夜第二百零四章 姑侄的默契第二百零七章 西北還是河北?第二百一十九章 邊境局勢第三百二十六章 你聽說過火槍嗎?第四百零四章 女真人的消息(上)第六百九十六章 朝廷徵召第五百七十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七十四章 聽政(下)第三百零二章 倭國使團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津府城中的韓琦第六百三十七章 第一場雪第一百零四章 神鳥大總管第三百二十七章 我揹你第四十四章 人靠衣裝第五百九十二章 收復燕雲的好時機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成遇的殺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娘娘要見你第八十五章 伴讀=肉盾第一百四十六章 公主逃跑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青織送李璋第六百一十二章 燕京城破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成遇的殺心第六百二十六章 議和?第一百二十七章 土豆種子?第七百五十章 流亡的高麗王第三百七十五章 皇城門外第六百八十四章 窮兇極惡第六百二十八章 寧與友邦第六百八十四章 窮兇極惡第八十四章 進宮受封第十章 韓琦(求推薦收藏)第五百二十六章 王曾回來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六百二十七章 背叛第一百零六章 林特的“好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全都搬回去第一百一十七章 貴族中的一朵奇葩第三百五十六章 李元昊的崛起第七百三十六章 故友重逢第六百七十四章 道別第二百五十六章 見王氏第七百零九章 大靠山李璋第三百零一章 曹利用倒臺第七百一十三章 呂武與李太后(中)第二百零四章 姑侄的默契第五百七十九章 楊太妃的解釋第九十八章 “李璋”的屍骨(第四更)第二百八十六章 宮中御用錢鈔(下)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使耶律仁先第四百二十六章 走水了第二章 義莊第二百章 告御狀(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酒樓第七百一十七章 買火器?第七百一十一章 上將軍周寧第七百二十六章 李朝攻破占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邊市第四百三十七章 滿門忠烈第四百二十章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第三百九十六章 又被軟禁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冗兵(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使耶律仁先第二百二十三章 戰後第一百五十章 燕娘第四百二十六章 走水了第五十四章 減肥的兩種辦法第二百九十九章 黨爭?第三百九十章 遂城(上)第五章 豬下水第四十五章 漫天要價第七百六十章 狄青出兵第六百九十七章 抵達京城第六百一十章 渡河戰(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功虧一簣第三百八十三章 小院的最後一夜第五百章 時政十議第六百三十六章 耶律仁先被貶第四百一十九章 遼皇去世第七百三十三章 身在海軍的狄青第四百七十五章 冗兵(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暴怒第五十五章 來頭很大的呂武第七百七十章 大結局第四百五十八章 怎麼會是她?第四百零六章 忠告第八章 命案第三百七十九章 悠閒的小夫妻第一百四十九章 你們找誰?第七百五十八章 趙禎的試探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心眼第七百六十四章 城破(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沒底氣的王曾第一百零三章 妙元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