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渡河戰(下)

眼看着過河的宋軍越來越多,不過就算宋軍有火器相助,但在渡河時很多優勢發揮不出來,導致宋軍的傷亡也很大,當然遼軍的傷亡也不小,而且現在宋軍的陣地越來越穩固,甚至還在向外擴展,有些浮橋的宋軍已經佔了兵力上的優勢,甚至開始反攻遼軍。

在這種情況下,韓南望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加大兵力最後再來一波衝鋒,要麼就是直接撤退,畢竟如果等到宋軍的主力過了河,到時他再想撤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看着越來越多涌上岸的宋軍,再看看旁邊求戰心切的兒子,韓南望也露出糾結的神色,他的親兵是他的底牌,也是他最後的依仗,雖然他們的戰鬥力很強,但人數卻還是太少了,就算把他們派過去,恐怕也只能佔一時的便宜,根本改變不了大局。

“鳴金!收兵!”韓南望最後終於還是咬着牙下令道,既然佔不到再便宜,再耽誤下去也只會造成更大的傷亡,所以他最後還是十分理智的下達了收兵的命令。

“父親,爲何不讓我們上去,說不定還能把宋軍趕進河裡去?”韓非凡聽到父親的命令卻是十分不解的大聲問道。

“河岸地形複雜,本就不利於騎兵作戰,再加上你們的人數實在太少了,宋軍的火器犀利,對騎兵壓制的厲害,你們上去恐怕也改變不了大局!”韓南望這時也沉聲道,其實除了他說的這些,另外他也不想把自己的家底全都押上去,畢竟對方的火器實在太厲害了。

隨着遼軍中的鳴金聲,本來正在猛攻宋軍的遼軍也立刻退走,走的時候也沒忘把河邊的戰船付之一炬,免得被宋軍利用船隻運輸,甚至連之前的大營都被他們燒了,絲毫不給宋軍留半點能用的東西。

這時過河的宋軍大都是步卒,想追也追不上,不過這時後面的浮橋正在加固,馬上就能讓騎兵過來,所以韓南望這個撤兵的時機也選的極爲準確,再晚一點恐怕就要被宋軍的騎兵纏住了。

隨着遼軍的撤退,宋軍身上的壓力也是立刻一鬆,有些激進的將士還想做追擊,但這時劉平卻下令阻止了他們,畢竟他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過河,而且現在過河的將士還是太少,如果對方萬一殺個回馬槍,說不定會讓他們吃個大虧。

劉平這時也率兵過河,隨後指揮着將士在河岸安營紮寨,因爲河對岸還有許多的物資需要運輸,比如糧草、火炮等全都要一點點的運過來,十萬大軍的物資絕不是短時間內就能運完的,所以他們晚上也要在河岸紮營。

遼軍的第一波進攻被打退了,雖然宋軍的傷亡不小,但遼軍也沒有佔到便宜,雙方算是打了個旗鼓相當,這也讓劉平暗自鬆了口氣,之前他們雖然橫掃永定河南岸,但那都是以多打少,而這次渡河戰卻是與遼軍硬碰硬,甚至前期根本就是以少對多,但宋軍卻能打出這樣的戰果,這讓劉平也是信心大增。

當天晚上,劉平親自下令給犒賞三軍,當然所謂犒賞,無非就是給將士們改善一下伙食,大鍋菜裡多了幾塊肉,至於酒就別想了,從出兵的那一刻起,全軍上下就禁酒了,當然軍醫那裡倒是有酒精,但那是救命用的,很少有人敢冒着掉腦袋的危險去偷酒。

晚飯過後,浮橋那邊依然點着火把連夜運輸,而過河的將士也抓緊時間休息,因爲明天很可能就會有部隊開拔,而在析津府城下,還有一場惡戰等着他們。

不過就在凌晨時分,處理了大半夜事務的劉平剛剛躺下,卻忽然聽到外面傳來示警的鳴鑼聲,這讓他也立刻跳了起來,而當他衝出帥帳時,卻發現東北角的方向喊殺聲震天,顯然是白天撤退的遼軍再次殺了回來,想要趁着黑夜偷襲。

幸好劉平十分謹慎,早在紮營時就在四周佈置了重兵防禦,所以偷襲的遼軍還沒能靠近大營,就已經被巡邏的將士發現了,不過就算如此,遼軍還是憑着騎兵的衝擊突破了數道防線,最後將大營的東北角撕開,並且在營中放火,結果導致一部分物資被毀,營帳也燒燬了不少。

劉平當即親自指揮大軍迎敵,不過偷襲的遼軍十分狡猾,看到宋軍反應過來後,也十分果斷的退走,這種風格十分熟悉,顯然又是韓南望在指揮。

這時天也亮了,劉平立刻命人清點損失,結果發現物資和帳篷的損失倒是小事,畢竟這次攻打遼國他們攜帶了大量的物資,可是人員傷亡卻多達三千餘人,相比之下,遼軍留下的屍體卻還不足千人,可以說這次他們吃了大虧了。

“將軍,末將請戰,一定要給這幫契丹狗一點顏色瞧瞧!”帥帳之中,呼延守信這時第一個請命道,而其它將領也都是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昨晚吃了那麼大的虧,他們自然想要把場子找過來。

劉平這時也心中惱火,從出兵到現在,他們一直十分順利,卻沒想到昨晚吃了這麼大的虧,如果依他平時的性子,肯定會立刻率兵追擊,就算留不下韓南望,也要把這個面子找回來。

不過想到自己身上的重擔,劉平最終還是壓下了心中的怒火,當下冷靜的考慮再三道:“命令三軍加強防備,任何人不得擅自出戰,等到物資運輸過來後再做打算!”

劉平不得不謹慎,本來昨天白天取得的戰績還讓他對遼軍產生了幾分輕視,但昨晚卻又將給了他當頭一棒,這對他來說未必是壞事,至少讓他更清醒了,無論如何,遼軍依然是個不可小視的強敵,哪怕對方的兵力不足,但他依然不能大意。

想明白了上面這些,劉平也更加的冷靜,當即一道道的命令發佈下去,郭遵與曹俁等人也都是領命而去,軍營裡一切以軍令爲先,只要主將做出決定,下面的將領只能服從,否則就可能軍法從事,這也是軍令如山的由來,任何人都不能違抗。

大軍在永定河岸又休整了一天,這時物資也運輸的差不多了,後續雖然還會有物資運到,但用不着所有大軍都守在這裡,所以劉平讓人修建了防禦工整後,留下五千人把守浮橋,隨後這才率領大軍殺向析津府城。

析津府是遼國南京,是遼國陪都之一,因爲地處燕雲十六州,所以又稱燕京,這個名字想必很多人都十分熟悉,沒錯,燕京就是北京的舊稱,事實上析津府城就位於後世北京城的西南方位,也屬於北京城的範圍

值得一提的是,大宋的北京名叫大名府,後世許多人以爲大名府就是後世的北京,但其實這個大名府位於後世的河北大名縣,距離北京還有一段距離,真正的北京城現在卻掌握在遼人手中。

析津府本來就在永定河邊上,只是不像拒馬城那樣,把拒馬河當成護城河,主要是永定河太過暴躁,動不動就遷移河道,所以析津府建城的位置離河岸有十數裡,而且地勢也頗高,這樣就算河水氾濫,也很難淹到析津府。

僅僅一個上午的時間,劉平率領的大軍就來到析津府城下,而這時城頭的遼軍也早已經嚴陣以待,韓南望更是登上城頭打量着城外的宋軍,雖然他們之前已經兩次交手,但一次是渡河戰,一次是夜間偷襲,宋軍根本沒能發揮出全部的優勢,不過接下來卻是宋軍最拿手的攻城戰了,這讓他也不得不打起精神應對。

第一百六十一章 土豆(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呂武與李太后(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第二次對党項的戰爭第一百六十八章 李迪貶官第四百一十六章 裘知府與王通判第一百八十八章 槍、弩、弓第四百七十章 學員畢業第五百三十章 火炮的初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彈劾的趙振第四百一十八章 急腳遞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娥來訪第四百零六章 忠告第四百四十二章 男兒拜、女兒拜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家的態度?第七百零三章 閒談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心眼第四百三十七章 滿門忠烈第五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二百一十一章 戰功赫赫的宦官第七百六十三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四十章 人彘第六百零二章 帝后不圓房第一百二十八章 鏡子換電腦第六百八十章 魚死網破第六百九十一章 遼國西征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京第五十七章 鵝肝第六百二十三章 福星高照的韓琦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算計了第三百一十章 少府監第六百三十一章 軍中小聚第七百五十九章 分擔壓力第四百六十八章 主將的人選第五百二十六章 王曾回來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分擔壓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土豆(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南洋航線圖第二百九十一章 原因第四十三章 高血壓(求推薦收藏)第六百三十三章 遼軍南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尊爲太后第四百五十章 異常的趙禎第三百六十九章 賭人品第三百一十四章 剿滅鬼丐的辦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溫泉山(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芒碭山第五百四十二章 帽妖之謎(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故友重逢第七百五十七章 兩路大軍第四百二十九章 塗藥第六百四十四章 高麗與女真第五百九十一章 產鉗第七百四十二章 李元昊又逃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見王氏第三百五十四章 曹瑋回京第六百七十五章 野狗的堅持第四百一十二章 扔出去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孃的消息來源第七十章 奇怪的老者第三百九十三章 遼國的漢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劉娥要祭祖第五十八章 夜幕下的馬車第五百四十三章 帽妖之謎(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李迪回京第二百一十章 路上見聞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使耶律仁先第一百三十七章 黑衣人再現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夏軍師第七百一十八章 招攬第五百二十三章 喜得龍子第二百五十章 選後風波第六十六章 金夫人的算計第二百一十一章 戰功赫赫的宦官第一章 北宋“神鳥”第七百三十三章 身在海軍的狄青第七百七十章 大結局第七百五十九章 分擔壓力第二百六十五章 有女青織第七百六十三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值得第四百六十三章 狸兒的身世(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聖二軍(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賭人品第二百四十三章 鬼馬道(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家中的情況第二百二十五章 狄青的身世第二百八十章 交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走水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剿滅鬼丐的辦法第七百二十八章 京城的讀書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第二次對党項的戰爭第二百九十一章 原因第二百三十七章 党項人來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河東地震(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簡陋的婚禮第七百五十二章 探望呂夷簡第七十二章 劉國舅第三十五章 好人?壞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憑弔第一百八十五章 燧發槍
第一百六十一章 土豆(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呂武與李太后(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第二次對党項的戰爭第一百六十八章 李迪貶官第四百一十六章 裘知府與王通判第一百八十八章 槍、弩、弓第四百七十章 學員畢業第五百三十章 火炮的初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彈劾的趙振第四百一十八章 急腳遞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娥來訪第四百零六章 忠告第四百四十二章 男兒拜、女兒拜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家的態度?第七百零三章 閒談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心眼第四百三十七章 滿門忠烈第五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二百一十一章 戰功赫赫的宦官第七百六十三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四十章 人彘第六百零二章 帝后不圓房第一百二十八章 鏡子換電腦第六百八十章 魚死網破第六百九十一章 遼國西征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京第五十七章 鵝肝第六百二十三章 福星高照的韓琦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算計了第三百一十章 少府監第六百三十一章 軍中小聚第七百五十九章 分擔壓力第四百六十八章 主將的人選第五百二十六章 王曾回來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分擔壓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土豆(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南洋航線圖第二百九十一章 原因第四十三章 高血壓(求推薦收藏)第六百三十三章 遼軍南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尊爲太后第四百五十章 異常的趙禎第三百六十九章 賭人品第三百一十四章 剿滅鬼丐的辦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溫泉山(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芒碭山第五百四十二章 帽妖之謎(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故友重逢第七百五十七章 兩路大軍第四百二十九章 塗藥第六百四十四章 高麗與女真第五百九十一章 產鉗第七百四十二章 李元昊又逃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見王氏第三百五十四章 曹瑋回京第六百七十五章 野狗的堅持第四百一十二章 扔出去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孃的消息來源第七十章 奇怪的老者第三百九十三章 遼國的漢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劉娥要祭祖第五十八章 夜幕下的馬車第五百四十三章 帽妖之謎(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李迪回京第二百一十章 路上見聞第七百一十六章 遼使耶律仁先第一百三十七章 黑衣人再現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夏軍師第七百一十八章 招攬第五百二十三章 喜得龍子第二百五十章 選後風波第六十六章 金夫人的算計第二百一十一章 戰功赫赫的宦官第一章 北宋“神鳥”第七百三十三章 身在海軍的狄青第七百七十章 大結局第七百五十九章 分擔壓力第二百六十五章 有女青織第七百六十三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值得第四百六十三章 狸兒的身世(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聖二軍(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賭人品第二百四十三章 鬼馬道(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家中的情況第二百二十五章 狄青的身世第二百八十章 交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走水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剿滅鬼丐的辦法第七百二十八章 京城的讀書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第二次對党項的戰爭第二百九十一章 原因第二百三十七章 党項人來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河東地震(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簡陋的婚禮第七百五十二章 探望呂夷簡第七十二章 劉國舅第三十五章 好人?壞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憑弔第一百八十五章 燧發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