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拒馬城之戰(上)

拒馬河,屬於海河水系中的一個小支流,與另一條唐河在下游匯聚爲大清河,最後又匯入大名鼎鼎的大運河之中,而大運河的最北端則已經落入遼國之手,拒馬河同樣也在遼國境內。

拒馬河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河水即深又寬,馬匹根本無法過河,據說當初契丹人南下時,曾經被這條河擋住了去路,最後還是強徵漢人搭建了浮橋這才過河,所以就留下了拒馬河這個名字。

拒馬河與永定河離的很近,兩條河幾乎是平行的,最後也一起流入大運河,兩條河最近的地方不過相距十幾裡,而永定河的北岸就是遼國的獻寶析津府,同時遼國最重要的產糧地,憑藉着海河水系的灌溉,再加上河北大平原的肥沃,這裡幾乎供應了遼國過半的糧草,這裡也是遼國強盛的根基之一,如果丟失了這裡,對遼國來說簡直是個毀滅性的打擊。

而在拒馬河靠近永定河的北岸,則有一座拒馬城,這裡本來是自然聚居而成的一座城鎮,後來遼國看中這裡的地形,於是在此設城,城中也駐紮着一支三千人的軍隊。

而在拒馬城南側的拒馬河上,則修建有一座堅固的木橋,這座橋也是南邊去析津府的必經之路,當初李璋出使遼國時,就曾經從這座橋上走過。

值得一提的是,拒馬城沿河而造,當初建城時,拒馬河其實是城南的護城河,拒馬橋本來只是一座吊橋,每晚都可以把橋頭吊起來,這樣敵人進攻時,也根本過不了河。

但是後來隨着澶淵之盟的簽訂,宋遼兩國也多年沒有戰爭,反而彼此間的商業來往十分頻繁,每天都有無數的車馬過河,但區區一座吊橋承重有限,甚至還發生過車輛太重,導致壓塌吊橋的情況。

再加上遼國強勢,大宋一直處於防守的狀態,這也讓遼人根本不擔心大宋的進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拒馬城外的拒馬橋就從吊橋變成了固定的木橋,據說還是請大宋的匠人修建的,畢竟大宋的修橋技術遠勝遼國,比如開封城的汴河上就橫跨數座規模龐大的木橋。

平時白天的時候,拒馬橋上也是人來車往,其中主要都是大宋來遼國的客商,畢竟遼國對大宋的貨物十分依賴,比如茶葉、瓷器、布匹等等,這些都是遼國急需的貨物,根本不愁銷路,而遼國則向大宋出口各種皮貨、山貨等,價格也被壓的很低,可以說遼國對大宋常年處於逆差之中。

不過最近因爲遼國的內亂,蕭耨斤雖然不管不顧的從邊境抽調了大批的兵力,但也並非完全沒有防備大宋,而是暫時關閉了國境,大宋那邊的商隊一下子全都進不來了,導致拒馬橋上一下子變得人馬稀少,拒馬城的遼國商販更是全都無所事事。

傍晚時分,拒馬城也早早的關閉城門,至於城外的拒馬橋上也再也見不到半個行人,如果放在往常,哪怕是到了黃昏時分,橋上依然是人來人往,就算是城門關閉了,但橋上與河兩岸也會出現一些做小生意的商販,專門做那些進不了城的商隊生意。

然而現在卻再也見不到往日熱鬧的景象,空蕩蕩的拒馬橋上落滿了鳥雀,橋兩側本來用於收稅的關卡雖然有士卒把守,但這時也一個個都是無精打采的,畢竟沒有人通行,他們也就撈不到油水,而且現在天氣又熱,河邊多蚊蟲,站在河邊一晚上,除了被叮的滿頭包外,再也沒有任何的收穫。

太陽東山了,拒馬橋兩側的燈籠也升了起來,守橋的將士在上半夜還勉強守夜,但是到了下半夜時,卻也開始打起瞌睡來,至於他們背後拒馬城頭上的將士,則更是稀稀拉拉的少了大半,畢竟遼國實在安逸太久了,哪怕被抽調了許多兵力,但大部分人依然沒有任何危機感。

與此同時,拒馬橋南方十里外,一支數量不多的騎兵正在飛速前行,只是他們的馬蹄上被包裹上棉布,使得飛奔時的聲音下降了很多,但如果離得近的話,依然可以聽到如悶雷般的馬蹄聲。

而在這支騎兵背後的數裡外,則是一支更加龐大的軍隊,這支軍隊中的將士與普通將士不同,他們身着上不着甲冑,武器與與衆不同,僅僅一根長長的鐵管背在背後,如果有見識的人在這裡,肯定能一眼認出這支大軍正是大宋建立不久的火槍軍。

曹俁與呼延守信騎在馬上,指揮着大軍悄悄潛行,拒馬城本來就在宋遼邊境,曹俁他們是昨天下午接到出征的命令,僅僅幾個時辰就來到拒馬城南十數裡外,相信在天亮之前肯定可以殺到城下。

而前面的騎兵也是曹俁派出去的,當初在西北時,曹俁就發現騎兵與火槍軍配合能發揮更大的威力,所以火槍軍中也有騎兵,而且他們的騎兵也裝備有手雷、火槍等火器,上馬是騎兵,下馬就是火槍軍。

前面的那支騎兵是曹俁派出去的先鋒,他們的命令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殺到拒馬城下,並且奪下拒馬橋,而且騎兵還帶有攻城筒,所以他們必須在大軍趕到之前把城門炸開,這樣曹俁的大軍就能直接殺進城中,以最快的速度奪下拒馬城。

之前劉平遲遲不下令出征,很多人都在懷疑劉平是不是膽怯了,不過曹俁與呼延守信討論過後卻得出一個結論,劉平這麼做很可能是在蓄勢,畢竟將領們求戰心切,但劉平卻一直攔着,只會讓將領們更加心急,這就像是在河水中攔起一道大壩,當河水變成洪水時,直接把大壩撤掉,自然能讓洪水沖掉一切。

事實上劉平也的確是這樣打算的,昨晚他忽然下令出兵,並且分爲三路大軍,其中曹俁他們這支火器部隊爲東路軍,主要任務就是拿下拒馬城,隨後在永定河南岸與其它兩路匯合,然後再合爲一路直撲北岸的析津府。

第八十一章 地下遇伏第一百零五章 京畿提刑司第五百五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二十一章 劉娥人生的轉移點第一百九十四章 宰相的人選第六百七十六章 出海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元昊的野心第七十五章 韓琦要走第一百六十三章 金小妹瘦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程琳第四百八十八章 奇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孃的信第一百二十五章 減肥藥第七百六十八章 遼國滅亡第六百二十九章 固執的耶律宗真第六百一十八章 無敵廟第六百八十一章 事情明朗第二百四十三章 鬼馬道(上)第十九章 義莊鬧鬼(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無敵廟第四百五十六章 李璋是奸細?第二百六十八章 婚宴遇晏殊第六百五十六章 汴河鎮第七百五十一章 襲擾之策第二十六章 狗雜種第四百零六章 忠告第三百九十八章 蕭耨斤第六百四十九章 河東地震(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結案第四百八十七章 李元昊的野望第九十五章 高燒不退(第一更)第六百八十四章 窮兇極惡第六百五十五章 變革第一百七十五章 喜氣洋洋的雷允恭第八十一章 地下遇伏第四百二十七章 宮廷大火(上)第一百六十章 土豆(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妖道水元子(下)第六百零九章 渡河戰(上)第七百一十七章 買火器?第六百四十章 退兵第五百三十四章 破裂第七百零一章 党項與遼國第四百一十二章 扔出去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孃的信第八十六章 一個魔方第五百五十八章 聽憑母后做主第三百一十三章 莊園遇襲第三百八十五章 家中的情況第七百五十章 流亡的高麗王第六百七十二章 鞭策與動力第一百零一章 被拒絕第一百四十章 遼國聯姻第二百五十三章 最美好的女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宮中御用錢鈔(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見王氏第三百五十四章 曹瑋回京第三百二十五章 遲來的報復第六百八十一章 事情明朗第三十七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皇后懷孕第一百四十三章 劉娥來訪第五百四十六章 帽妖之謎(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上元佳節(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流言的殺傷力第五百五十章 帽妖的證據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宋的獠牙第三百一十二章 再臨皇莊第六百一十四章 事發了第二百零六章 上戰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酒樓第六百七十七章 爛掉的水師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津府城中的韓琦第二百五十六章 見王氏第七百三十五章 第二次對党項的戰爭第四百一十一章 顛倒黑白第五百八十三章 周太醫第四百七十七章 黃河東岸第一百九十八章 登聞鼓第二百三十八章 拓遠寨之戰(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范仲淹上書第四百四十四章 腎虛的趙禎第五百五十二章 詭異的山洞第一百七十九章 查封金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我嫁給你吧?第二百四十二章 夜襲党項大營第六百八十八章 幹髒活的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任遇冷第五百三十四章 破裂第三百三十五章 警告第四百三十章 拱宸門外第一百零五章 京畿提刑司第一百一十八章 呼延必顯第三百一十八章 被堵住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嵬名?李元昊!第六百一十八章 無敵廟第一百八十二章 連中三元王參政第七百二十章 幹陀利港攻防戰(上)第六百五十章 河東地震(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皮室軍造反
第八十一章 地下遇伏第一百零五章 京畿提刑司第五百五十六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二十一章 劉娥人生的轉移點第一百九十四章 宰相的人選第六百七十六章 出海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元昊的野心第七十五章 韓琦要走第一百六十三章 金小妹瘦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程琳第四百八十八章 奇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孃的信第一百二十五章 減肥藥第七百六十八章 遼國滅亡第六百二十九章 固執的耶律宗真第六百一十八章 無敵廟第六百八十一章 事情明朗第二百四十三章 鬼馬道(上)第十九章 義莊鬧鬼(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無敵廟第四百五十六章 李璋是奸細?第二百六十八章 婚宴遇晏殊第六百五十六章 汴河鎮第七百五十一章 襲擾之策第二十六章 狗雜種第四百零六章 忠告第三百九十八章 蕭耨斤第六百四十九章 河東地震(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結案第四百八十七章 李元昊的野望第九十五章 高燒不退(第一更)第六百八十四章 窮兇極惡第六百五十五章 變革第一百七十五章 喜氣洋洋的雷允恭第八十一章 地下遇伏第四百二十七章 宮廷大火(上)第一百六十章 土豆(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妖道水元子(下)第六百零九章 渡河戰(上)第七百一十七章 買火器?第六百四十章 退兵第五百三十四章 破裂第七百零一章 党項與遼國第四百一十二章 扔出去第三百八十八章 燕孃的信第八十六章 一個魔方第五百五十八章 聽憑母后做主第三百一十三章 莊園遇襲第三百八十五章 家中的情況第七百五十章 流亡的高麗王第六百七十二章 鞭策與動力第一百零一章 被拒絕第一百四十章 遼國聯姻第二百五十三章 最美好的女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宮中御用錢鈔(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見王氏第三百五十四章 曹瑋回京第三百二十五章 遲來的報復第六百八十一章 事情明朗第三十七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皇后懷孕第一百四十三章 劉娥來訪第五百四十六章 帽妖之謎(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上元佳節(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流言的殺傷力第五百五十章 帽妖的證據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宋的獠牙第三百一十二章 再臨皇莊第六百一十四章 事發了第二百零六章 上戰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酒樓第六百七十七章 爛掉的水師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津府城中的韓琦第二百五十六章 見王氏第七百三十五章 第二次對党項的戰爭第四百一十一章 顛倒黑白第五百八十三章 周太醫第四百七十七章 黃河東岸第一百九十八章 登聞鼓第二百三十八章 拓遠寨之戰(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范仲淹上書第四百四十四章 腎虛的趙禎第五百五十二章 詭異的山洞第一百七十九章 查封金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我嫁給你吧?第二百四十二章 夜襲党項大營第六百八十八章 幹髒活的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任遇冷第五百三十四章 破裂第三百三十五章 警告第四百三十章 拱宸門外第一百零五章 京畿提刑司第一百一十八章 呼延必顯第三百一十八章 被堵住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嵬名?李元昊!第六百一十八章 無敵廟第一百八十二章 連中三元王參政第七百二十章 幹陀利港攻防戰(上)第六百五十章 河東地震(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皮室軍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