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交子

失戀這種事可大可小,有些人因爲想不開而自殺的,也有些人一笑了之,當然更多的人像是豁子這樣,選擇大醉一場,然後把之前的荒唐徹底遺忘掉。

不過失戀的人喝起酒來簡直太不要命了,最後李璋也只能捨命陪君子,畢竟別的時候他可以不喝,但這時候卻得陪自己的兄弟,結果最後兩人在回味齋喝的大醉,李璋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去的,反正第二天醒來時,他已經躺在自己的牀上了,而且身上還換了身衣服,然後就被秀秀一頓數落,說他昨天晚上吐了一身,衣服臭的都沒辦法要了。

大醉過一場後,豁子倒是很快恢復了正常,再也不提那個紅拂的事,這也讓李璋放下心來,不過豁子可以不提那個女人,但李璋卻不能不提,因爲她傷害了自己的兄弟,這個世界上的壞人很多,李璋平時也懶得管,但只要他們敢招惹了自己,那就不要怪他心狠手辣了。

所以李璋很快找人將那個紅拂和吳甲教訓了一頓,然後趕出了京城了,雖然這麼做顯得有些霸道,但這也是他們咎由自取,事實上李璋已經算是比較仁慈了,如果換做其它的貴族,對付這種得罪了自己的小人物,那才真正的叫殺人不見血,最後連官府都管不了。

不過通過豁子這件事,李璋也發現家裡的兄弟姐妹們都長大了,比如豁子和醜娘都到了婚配的年齡,其它那些小點的可以等兩年,但他們兩個卻不能等,所以他也準備找媒人給他們說親,就算他不想成親,但這些兄弟姐妹們卻不能耽誤。

只是讓李璋沒想到的是,當他和豁子、醜娘提起要相親的事時,這兩人卻左推右擋就是不願意,豁子倒是情有可援,畢竟剛經歷過感情上的挫折,現在沒有相親的心思也正常,但醜娘卻不知爲何也不願意,李璋雖然是大哥,但在這種事上也不能強迫他們,無奈之下只能讓媒人先幫他們物色着,等過段時間再試試。

火器監現在已經步入正軌,西北與河北兩地的火槍軍都已經正式成立,所需要的火器與火藥都由火器監提供,另外李璋還大力推進了兩種新火器的研究與製作,那就是手雷與地雷,這兩種火器都是經過時間與實戰檢驗的,現在已經生產出幾經送往邊疆,反響也相當不錯,特別是手雷這東西使用方便,威力還大,不僅僅是火器軍,其它的兵種也可以裝備。

而就在今年冬天,朝堂上又有一件大事發生,而這件事卻是和紙幣有關,早在去年的時候,因爲益州,也就是後世的四川一帶缺錢,民間甚至只能以鐵錢交易,十分的不方便,所以劉娥就下令在益州設立了“益州交子務”,專門負責發行交子,其實就是紙幣,第一批發行的交子就達到了一百二十多萬貫。

其實在劉娥下令發行交子之前,益州民間就已經出現交子了,只是因爲民間的管理混亂,時常發生交子無法兌換的問題,發行的範圍也有限,所以劉娥才下令發行了官交子,分爲五貫和十貫兩種,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種紙幣,同時也是劉娥最大的政績之一。

交子本來只在益州一帶流通,但是經過一年的發展,再加上益州有許多商人來京城做生意,於是就把交子帶到了京城,這種方便攜帶的紙幣很快就在商人間流行起來,甚至民間也出現了發行交子的票號,爲此也有官員向朝廷上書,希望可以在京城也設立交子務,防止日後出現民間交子管理混亂的問題。

不過對於交子的發行,朝堂上許多大臣還是持着一種保守的態度,畢竟中原上千年來都是以銅爲錢,金銀雖然也是很貴重,但並不能直接流通,所以對於以紙幣代替銅幣這件事,他們心中也有些疑慮,擔心交子發行後會出現問題。

事實上這些大臣的擔心也並非全無道理,做爲世界上的第一種紙幣,交子使用的年限其實並不是很長,主要就是大宋在發行紙幣方面沒有任何經驗,後期爲了軍費的問題,所以朝廷濫發交子,導致交子的幣值大跌,最後導致交子被廢除,改爲發行錢引,但錢引後來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甚至一貫的錢引只能實換銅錢一百文,這也導致紙幣的名聲徹底臭了。

當然有反對的就有支持的,雙方各執一詞在朝堂上爭吵不休,只是這件事關係重大,王欽若等幾個執宰相們暫時都沒有發表看法,而劉娥對這件事也有些拿不準,所以交子是否發行也是個未知之數。

本來交子不關李璋的事,但是李璋卻知道,大宋終其一朝,交子也主要在益州一帶發行,所以這次在東京設立交子務的事很可能會被否決,再想到歷史上交子發行的悲劇,更讓李璋暗自可惜,畢竟紙幣的發行絕對是一大進步,對大宋來說也是意義重大。

比如大宋一直缺銅,因爲無論多少銅,只要鑄造成銅幣,根本就不夠發行的,因爲大宋的銅幣不但自己用,在周圍的遼國、大理、倭國等也都是硬通貨,這也導致大宋的銅錢流出量很大,所以銅錢一直不夠,否則益州那邊也不會出現交子了。

但如果使用了紙幣,錢荒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另外省下的銅也有大用,比如李璋一直想把火炮搞出來,而鑄造火炮最好的材料就是銅,當然鐵也可以,但需要的工藝很高,所以李璋想先用銅鑄造出火炮,等到日後工藝上去了,再改用鐵也不遲。

可惜現在銅的價格實在太高了,哪怕劉娥再支持他,也不會同意這種敗家子的行爲,但如果能把鑄錢的銅省下來,火炮的材料也就有了,一想到上百門火炮齊射時的那種場景,李璋也不由得有種熱血沸騰之感。

除了可以解決銅的問題,紙幣本身的意義就更不用說了,製作成本低,更易於保管攜帶和運輸,使用起來也方便,而且國家通過發行紙幣,也可以加強對經濟的影響和控制,甚至以經濟手段影響別國等等。

也正是知道紙幣的意義,所以李璋對交子的事也十分上心,最後終於下定決心進宮見劉娥,現在這件事還沒有做出決定,所以他還有可能影響這件事的進程,如果等到劉娥做出了決定,那再想改變可就晚了。

“你怎麼來了,火器監那邊有什麼事?”李璋進到垂拱殿,劉娥也立刻開口問道,火器監新立,許多事情需要調整,爲此李璋這段時間也沒少四處跑,有些事情無法解決的時候,也只能來找劉娥了。

“啓稟大娘娘,火器監倒是沒什麼事,只是我聽說朝廷正在討論在京城設立交子務的事,所以才決定求見大娘娘!”李璋當下微笑着開口道。

“哦?你對發行交子的事有什麼看法?”劉娥聽到李璋的話也不由得放下了手中的奏摺,然後饒有興趣的着看着他問道。

“也談不上什麼看法,只不過據我所知,交子本來是在去年時,纔開始在益州正式發行,這才僅僅一年時間,交子就已經流通到京城了,而且據說在商人間十分流行,畢竟交子攜帶方便,不像以前做生意那樣,需要準備一箱又一箱的銅錢,有時銅錢不夠用,甚至只能以貨易貨,或是冒險使用金銀交易。”李璋並沒有急於表達自己的看法,而是擺了一個事實。

劉娥這時也聽出了李璋的言外之意,當下笑罵一聲道:“滑頭,看來你是支持交子的,朝堂上有也不少大臣認同交子,覺得可以解決錢荒的問題,而且平時使用起來也方便,成本也極低,對朝廷也有很大的好處。”

“嘿嘿,我也是這樣想的,其實朝堂上的大臣之所以反對,主要還是因爲交子是種新出現的東西,所以他們擔心日後會出問題,但只要試行一段時間後,他們就會體驗到交子帶來的好處!”被劉娥點破了用心,李璋也厚着臉皮一笑道。

聽到李璋這麼說,劉娥這時卻忽然收起了笑容,臉色也變得有些嚴肅的道:“交子的確是有不少的便利,可是你想過沒有,錢幣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簡直是重中之重,可以說牽一髮而動全身,萬一日後交子真的出現問題,恐怕整個國家都會陷入到動亂之中,到時這個責任誰來負?”

“可是若是一味守舊,又怎麼能向前發展,比如當初趙武靈王若是不改爲胡服騎射,又怎麼能讓趙國騎兵甲於天下?”李璋這時卻出訪反駁道,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劉娥身爲女子,雖然有能力有手腕,但卻在魄力上有些不足,所以想要讓她同意貨幣改革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估計這也是歷史上京城沒有設立交子務的原因之一。

第四百三十六章 武將集團第六百四十六章 戰後(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聽憑母后做主第三百三十二章 以身做餌第三百七十章 即刻回京第七章 給呂武送錢第三百八十七章 回門第二百五十章 選後風波第三十七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二十七章 鋪面有消息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訪客第二百三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一十九章 鯡魚罐頭與電源第七百一十五章 故人相見第二百二十七章 整頓邊市第一百九十五章 初見王欽若第四百九十九章 長兄如父第四十四章 人靠衣裝第五百六十八章 李家宴會(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味齋第五百六十五章 芒碭山第六百六十九章 董家滅門慘案第四百二十四章 八大王第一百五十一章 攝政王韓德讓第四百七十六章 冗兵(下)第六百零九章 渡河戰(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異常的李用和第六百八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七百六十二章 猛攻第二百一十章 路上見聞第九十八章 “李璋”的屍骨(第四更)第五百三十九章 流言的殺傷力第七百二十三章 金子第五百零二章 請呂相幫我第六百零四章 戰前第七百六十章 狄青出兵第六十一章 小孩子的優勢第四百六十五章 李順容祭拜第三百三十九章 水元子的位置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孃的消息來源第三百三十一章 妙元的依賴第七百二十二章 汴河角門第七百二十四章 茶坊第三百六十章 放鬆一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戰報第一百七十二章 “晚節不保”的寇準第四百零六章 忠告第五百六十一章 拜會呂夷簡第一百八十九章 丁謂專權第七百二十章 幹陀利港攻防戰(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范仲淹(上)第十三章 新買賣第四百五十二章 禮成回宮第一百六十四章 香皂生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鯡魚罐頭與電源第三百七十九章 悠閒的小夫妻第四百五十七章 劉娥駕崩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元昊的消息第二百二十五章 狄青的身世第五百八十九章 溫泉宮之變(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上將軍周寧第四百四十章 家事第一百五十章 燕娘第三百六十六章 壽誕後的流言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宋的獠牙第七百二十六章 李朝攻破占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官場與土地第六百九十四章 活字印刷第五百五十五章 遼軍大敗第一百零六章 林特的“好心”第三百二十二章 爲紡織業打基礎第六百六十七章 官吏合流?第六百一十五章 燕雲大捷第八十章 撬開呂武的嘴第四百一十二章 扔出去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結第五百九十三章 探望曹瑋第三百五十七章 招生第五百六十章 曹瑋糊塗了?第七百二十章 幹陀利港攻防戰(上)第三十二章 把棺材給我放下!(求推薦收藏)第三十一章 五龍堆第六百六十四章 王曾去世第三百四十一章水元子的來歷第七百四十九章 喀喇汗第一百七十章 上元佳節(下)第二十八章 跟我混吧第一百四十三章 劉娥來訪第五百一十六章 結交皇族第四十三章 高血壓(求推薦收藏)第七百四十六章 慘敗第四百八十三章 狸兒的婚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當面對質(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白達旦河畔第九十二章 拒收孝敬第三百章 言盡於此第八十九章 資善堂(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燕京城破第二百一十七章 面涅將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送禮
第四百三十六章 武將集團第六百四十六章 戰後(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聽憑母后做主第三百三十二章 以身做餌第三百七十章 即刻回京第七章 給呂武送錢第三百八十七章 回門第二百五十章 選後風波第三十七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二十七章 鋪面有消息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訪客第二百三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一十九章 鯡魚罐頭與電源第七百一十五章 故人相見第二百二十七章 整頓邊市第一百九十五章 初見王欽若第四百九十九章 長兄如父第四十四章 人靠衣裝第五百六十八章 李家宴會(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味齋第五百六十五章 芒碭山第六百六十九章 董家滅門慘案第四百二十四章 八大王第一百五十一章 攝政王韓德讓第四百七十六章 冗兵(下)第六百零九章 渡河戰(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異常的李用和第六百八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七百六十二章 猛攻第二百一十章 路上見聞第九十八章 “李璋”的屍骨(第四更)第五百三十九章 流言的殺傷力第七百二十三章 金子第五百零二章 請呂相幫我第六百零四章 戰前第七百六十章 狄青出兵第六十一章 小孩子的優勢第四百六十五章 李順容祭拜第三百三十九章 水元子的位置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孃的消息來源第三百三十一章 妙元的依賴第七百二十二章 汴河角門第七百二十四章 茶坊第三百六十章 放鬆一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戰報第一百七十二章 “晚節不保”的寇準第四百零六章 忠告第五百六十一章 拜會呂夷簡第一百八十九章 丁謂專權第七百二十章 幹陀利港攻防戰(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范仲淹(上)第十三章 新買賣第四百五十二章 禮成回宮第一百六十四章 香皂生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鯡魚罐頭與電源第三百七十九章 悠閒的小夫妻第四百五十七章 劉娥駕崩第二百一十四章 李元昊的消息第二百二十五章 狄青的身世第五百八十九章 溫泉宮之變(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上將軍周寧第四百四十章 家事第一百五十章 燕娘第三百六十六章 壽誕後的流言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宋的獠牙第七百二十六章 李朝攻破占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官場與土地第六百九十四章 活字印刷第五百五十五章 遼軍大敗第一百零六章 林特的“好心”第三百二十二章 爲紡織業打基礎第六百六十七章 官吏合流?第六百一十五章 燕雲大捷第八十章 撬開呂武的嘴第四百一十二章 扔出去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結第五百九十三章 探望曹瑋第三百五十七章 招生第五百六十章 曹瑋糊塗了?第七百二十章 幹陀利港攻防戰(上)第三十二章 把棺材給我放下!(求推薦收藏)第三十一章 五龍堆第六百六十四章 王曾去世第三百四十一章水元子的來歷第七百四十九章 喀喇汗第一百七十章 上元佳節(下)第二十八章 跟我混吧第一百四十三章 劉娥來訪第五百一十六章 結交皇族第四十三章 高血壓(求推薦收藏)第七百四十六章 慘敗第四百八十三章 狸兒的婚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當面對質(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白達旦河畔第九十二章 拒收孝敬第三百章 言盡於此第八十九章 資善堂(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燕京城破第二百一十七章 面涅將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