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好人不長命

等到最熱的正午過去之後,開封府的大門這才緩緩打開來。

頃刻間,一片巨大烏雲從大門那邊慢慢壓了過來,一會兒功夫,就將整個開封府籠罩在內。

初夏那酷熱的正午,並沒有勸退圍觀的百姓,稍微富裕一點的市民,就是去到附近茶肆、酒肆稍作休息。而窮一點就蹲在大樹下,隨便吃點東西,背靠着大樹眯一會兒。

今兒要不看到結果,這回去誰睡得着啊!

故而大門一開,所有人立刻圍聚過來。

然而,他們的熱情,卻讓那些官員是倍感焦慮啊!

雖然他們個個都是經驗豐富,哪怕是在勾心鬥角的朝廷鬥爭中,他們也不會這般焦慮,因爲他們心裡都有個底,大致也能猜到對方會怎麼出招。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

他畢恭畢敬地向趙拚行得一禮,趙拚見他穿着道袍,怎麼也得給三清一些薄面,再加上他也很同情耿明,於是指着旁邊的證人椅道:「本官允許你坐審。」

「多謝趙相公。」

耿明行得一禮,然後坐在了證人椅上。

張斐站起身來,問道:「耿明,你是哪裡人,在出家之前,又是幹什麼的。」

耿明道:「我乃開封縣白馬鄉人,祖上曾有在侍衛馬軍司擔任過指揮使。」

門口曹棟棟激動道:「原來也是咱三衙的軍戶。」

馬小義問道:「哥哥,爲啥三衙軍戶總是被人欺負?」

曹棟棟忙道:「我可沒有欺負軍戶。」

「?」

又聽耿明繼續道:「後因家道中落,又淪爲自耕農,到我父親這一輩,憑藉爲朝廷販馬,又在家鄉置下一些田業。」

張斐問道:「你家之前有多少田業?」

耿明道:「共有四百三十多畝地,屬上二等戶。」

「這田地可是不少啊!」張斐好奇道:「有如此家業,你爲何還要出家爲道。」

耿明頓時怒容滿面,「這都是讓那韋愚山給逼的。」

張斐道:「他是怎麼逼得你?」

耿明道:「三年前我被任命爲白馬鄉的里正,專管鄉里催繳稅收之事,而當時韋愚山乃是鄉里最有錢的一等戶,至少擁有數千畝田地,但是他卻用盡各種手段,一錢稅都未曾繳納過。」

張斐問道:「他用的是什麼手段?」

耿明回答道:「他憑藉家裡傳來祖業,在鄉里大肆放貸,尤其是在他擔任白馬鄉戶長時,他巧立名目,催逼鄉民繳納更多的稅收,但同時又暗中派人放貸,讓鄉民借錢交稅,可是鄉民剛交完稅錢,他又來催債,最終逼迫鄉民將土地賣給他,但又不立官契,稅賦還是留在鄉民頭上。」

張斐問道:「官府就不管嗎?」

耿明搖搖頭道:「不可否認,韋愚山雖然巧立名目,收到更多的稅錢,但他也並未中飽私囊,全部如數上繳,因爲他目的是放貸賺錢,以此兼併百姓的田地,官府不但沒有怪他,反而誇獎他。」

聽審的官員們是昏昏欲睡。

沒勁。

張斐點點頭,又問道:「可有針對過你?」

耿明搖搖頭道:「那倒沒有,當時我家也有些錢,不需要向他借錢,但是我與我妻子常常救助一些被他逼得走投無路的鄉民,對於他的惡行是一清二楚。」

張斐問道:「你們是無償接濟那些鄉民嗎?」

耿明點點頭道:「從我父輩開始,就經常接濟一下窮苦鄉民,但可惜我家也沒有太多錢,所能接濟的百姓也不多,如果他們上我家要飯,我也只能給他們一碗飯吃。」

門外一陣唏噓。

這真是好人不長命啊!

如文彥博、司馬光都是搖頭嘆息。

這就是他們期待的地主典範。

鄉里有困難,你這些殷實的富戶,就應該出手相助。

這是最省錢的辦法。

這樣的話,朝廷就可以藏富於民。

唯一的缺陷,就是這典範好像都活不久啊!

張斐又道:「你繼續說。」

耿明又道:「我實在看不過韋愚山的所作所爲,故此暗中調查他隱匿的田畝,當時就查到他隱匿一千二百畝,等輪到我擔任里正時,我就拿着憑據上他家催繳稅收。

哪知他不但將我趕出來,後來還謊稱他交了一千二百畝田地的稅給我,是我隱瞞了那些稅收。」

張斐問

道:「據我所知,我朝交稅是有憑據的,他如何冤枉你。」

耿明道:「他當時確實拿出了他交稅的稅鈔,但那根本就不是我給他的,而且這一千二百畝的田稅,我一個人又怎麼拿得走,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張斐問道:「之後呢?」

耿明道:「之後他就夥同兩名污吏敲詐勒索我,讓我將這一千二百畝田地給他補上,否則的話,他就要去告我以公謀私。」

「你補上了嗎?」

「因爲那稅鈔是真的,我也怕惹上官司,無奈之下,我就只能補上,但是我萬萬沒有想到,之後官府就將那一千二百畝田地稅賦算在我名下。可我家也四百多畝田地,哪裡負擔起這一千二百畝的田稅。」

「你沒有告官嗎?」

「我本來是打算去告官的,可就那時,韋愚山的女兒被昌王看中了,且被昌王收爲妾侍,韋愚山在鄉里是更加肆無忌憚。我哪裡還敢告官,而且我深知韋愚山的爲人,是睚眥必報,我害怕遭到報復,我也承擔不起那麼多稅收,於是假意休掉妻子,將他們送回孃家,又將田產變賣出去,自己出家爲道,這三年來,我一直都躲在道觀裡面。」

此話一出,不少官員面露怪異之色。

還與昌王有關。

這一點倒是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可是門口的百姓,卻都是一副「我就知道是這樣」的表情,個個是敢怒不敢言。

張斐問道:「既然如此,爲何你現在又要去告發韋愚山,居我所知,韋愚山的勢力比以前要更加強大。」

耿明道:「其實這兩年來,我一直都在暗中調查韋愚山,收集他偷稅漏稅的證據,等待着時機。」

張斐又問道:「那你調查到什麼。」

耿明道:「我查到這兩年來,韋愚山更是變本加厲,逼迫百姓逃離鄉村,而那些田地就徹底變成無稅之田。最終官府又將那些田稅分攤到附近百姓的頭上。」

張斐問道:「官府憑什麼這麼做?」

耿明道:「因爲我朝有規定,百姓販賣田宅,需要先問親鄰,官府就以親鄰監督不力,而將那些田賦分攤給附近得百姓。」

張斐點點頭,又問道:「那你又爲何此時要告發韋愚山,你就不怕韋愚山的報復嗎?」

耿明突然眼眶一紅,「那是因爲因爲我妻兒他們孤兒寡母在孃家,不怎麼受待見,受盡委屈和欺負,還常常挨餓受凍,都已經快活不下去了,我我實在是沒有辦法,故而才決定出來,去告發韋愚山。」

說到後面,他捂着雙目,哽咽了起來。

門外的百姓也深受感染,偷偷抹去眼淚。

伸張正義就是這結果?

這衙前役真是害人不淺,你不對百姓狠,那你就完了。

王安石見到這一幕,心裡是非常開心的,不是他鐵石心腸,而是這能夠爲他的募役法,提供充分的證據。

當然,這也是張斐給他的承諾。

張斐見耿明哭得不能自已,於是又向趙拚道:「關於韋愚山偷稅漏稅的證據,主審官應該已經看過了,這都是很容易查到的,其中就包括韋愚山在落馬坡那一千二百畝田地,至今那一千二百畝田地也只繳過兩年的稅,而且全都是耿明繳的,這絕不是一個巧合。」

趙拚點了點頭。

「我問完了。」

張斐坐了下去。

範純仁微微一愣,眼中充滿着疑惑,站起身來,道:「耿明,當時可是王鴻擔任開封知縣。」

耿明抹着眼淚,是直搖頭。

「我問完了。」

範純仁坐了下

去。

我是來爲王鴻辯護的,這事跟王鴻半毛錢關係都沒有,至於那韋愚山,他也認爲該死,壓根就沒有想過爲韋愚山辯護。

張斐又起身道:「懇請主審官傳韋愚山上堂。」

趙拚先是讓人帶着王鴻下去休息,然後又傳韋愚山上堂。

過得一會兒,只見一個近四十歲的中年男子上的堂來,國字臉,濃眉大眼,橫看豎看,身材魁梧,儀表堂堂,看着是真不像一個作女干犯科之人!

「小民韋愚山參見趙相公。」

韋愚山拱手一禮。

趙拚就只是點點頭。

你就站着審吧!

這裡沒有你坐的位子。

韋愚山瞟了眼那座椅,倒也不敢說什麼,老老實實站在那裡。

這都還沒有開問,門口百姓對着韋愚山就是一陣唾罵。

平時他們可不敢罵,此時不罵更待何時。

許多觀審的百姓,其實就是爲了宣泄這種情緒。

韋愚山只能低着頭,掩耳盜鈴。

趙拚畢竟當過權知開封府,知道怎麼應對這種情況,等到百姓都罵得差不多了,他才一拍驚堂木,「肅靜。」

等到門口漸漸安靜下來後,張斐站起身來,道:「韋愚山,關於三年前耿明一桉。」

韋愚山點頭道:「是***得。」

此話一出,一陣譁然之聲。

你這認得忒也乾脆了。

饒是趙拚、韓琦、富弼他們都驚訝地看着韋愚山。

我讓你認罪,也沒有讓你認得這麼爽快啊。張斐也愣了愣,好氣好笑道:「那你自己說說吧。」

韋愚山點點頭,道:「當時在新馬鄉的一二等戶裡,就屬他們耿家與我韋家最具威信,我當戶長的時候,可也沒有上他家催繳稅收,是別得里正去的,可他一當上里正,就來找我麻煩,我認爲他是借公職來打壓我們韋家。

故此我就買通兩個刀筆吏,那稅鈔是我真繳了稅換來的,可不是假得,只是我想了法子讓那糧食暫不入庫,我就拿着稅鈔去嚇唬他,讓他幫我繳稅。

至於後來他去當道士,可就與我無關,我也沒有去找他麻煩。」

蘇軾聽罷,偏頭向弟弟道:「這人真是夠狠的。」

蘇轍點點頭道:「不但夠狠,而且還很狡猾,之前大家都以爲他是僞造稅鈔,這可是大罪,不曾想,他竟然是繳了稅換來的,相信耿明也未有想到。」

趙拚聽得氣就不打一處來:「人家耿明拿着憑據找你收稅,可有問你多要一錢稅?」

韋愚山搖搖頭道:「沒有。」

趙拚道:「這正當收稅,你也能當成是人家打壓你?你爲何不繳稅?」

韋愚山憨憨道:「回趙相公的話,大家都都在想辦法不繳稅,哪怕是那些三四等農戶,也是如此,我要是繳了,那會被人笑我傻的。」

「?」

趙拚聽着都笑了,但笑得非常苦澀,也不知道說些什麼是好。

韓琦道:「此人真是聰明啊!」

富弼皺眉道:「也許後面有人高人指點也不一定。」

韋愚山看似憨憨,但他這個問題回答的非常妙,法不責衆。

不過誰也沒有想到,會是張斐在後面指點。

不過張斐也只是告訴他該怎麼做,具體怎麼說,他可沒有教,可見韋愚山確實如外面傳言一般,夠狠,也夠狡猾。

張斐問道:「如此說來,你是對自己偷稅漏稅的行爲,是全都承認?」

韋愚山點點頭。

張斐又道:「你與開封縣王知縣可是相識?」

韋愚山點點頭道:「我與王知縣的關係非常不錯。」

張斐道:「據我所知,在耿明告發你不久,你也馬上寫了狀紙告發他,你是如何得知耿明告發你的?」

韋愚山道:「是王知縣派人告訴我的。」

張斐問道:「他有沒有教你怎麼做?」

韋愚山直搖頭道:「那倒沒有,他就只是告訴我一聲,是我決定反告一狀。」

張斐問道:「那你就沒有賄賂王知縣?」

「沒有!」

韋愚山立刻道:「衆所周知,那王知縣爲官正直,從不收受賄賂,我也從來沒有拿錢或者土地去賄賂他,這你們可以去查。」

此話一出,所有官員都昂首挺胸。

這韋愚山雖然夠狠,但但也算是敢做敢當,沒有將責任推給別人。

是一枚漢子。

範純仁疑惑地看着張斐,這麼問下去,你怎麼將王鴻定罪啊!

張斐好奇道:「你們之間既然沒有金錢來往,你與他是怎麼相識的。」

韋愚山道:「我一直都很欣賞王知縣行事作風,辦事雷令風行,說一不二,王知縣要修水利,要修道路,要賑災,我可是捐了不少錢,一來二回也就認識了,這這你們也都可以去查的,我偷稅漏稅就是怕被人認爲我傻,可不是吝嗇那點錢。」

好傢伙,可真是會說話啊。張斐問道:「是你主動去捐的嗎?」

韋愚山道:「那倒不是,一般都是官府派人來問,我們才捐的。」

張斐道:「那你這兩年捐了多少?」

韋愚山想了想,道:「具體我記得不是太清楚了,但至少也有個七八百貫吧。」

別得官員是越聽越興奮,這比想象中的可是要好太多了。

可是文彥博、司馬光等保守派的精英,是越聽越鬱悶。

尤其是王安石,他還不斷地朝着司馬光發出挑釁的信號。

司馬光權當沒有看見,認真聽審。

藏富於民,藏富於民,要是將富都藏在這種人手中,那確實很尷尬。

耿明纔是他們心中的典範,結果耿明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張斐問道:「那王知縣知道你偷稅漏稅嗎?」

韋愚山直搖頭道:「我不知道,應該是不知道吧。」

張斐問道:「王知縣可有派人查過你。」

「那倒也沒有。」

「我問完了。」

張斐坐了下去。

範純仁徹底傻了?

問問完了?

就這?

這你拿什麼將王鴻定罪?

北宋大法官

南希北慶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您也可以用手機版:,隨時隨地都可以暢閱無阻

第三十五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四百六十二章 法纔是基礎第337章 改革競賽第376章 老年活動中心第五十一章 做人要厚道第659章 東西兩開花第四百五十一章 直接挑戰地獄難度?第五百五十六章 三冗第一戰(九)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講武德第655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零四章 撲買稅(下)第277章 同流合污第一百五十五章 誰來都一樣第342章 二蔡第810章 潤物細無聲第二百一十二章 死灰復燃?第三十八章 他又贏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外不犯警察,內不犯庭長第四百一十五章 變法競賽第六百一十九章 已無傷大雅第二百章 大道至簡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舞臺第729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四百五十一章 直接挑戰地獄難度?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雲變幻第653章 破產法案第二十七章 滄海一粟第四百二十四章 送佛送到西第807章 最終判決第313章 正經人誰踢球啊!第九十四章 紅顏禍水(求追讀)第378章 重見天日第五百一十二章 政、法之爭第699章 政矛與法盾第一百七十四章 變故第264章 探索未知第274章 我要做最強衙前役第九十一章 撲賣大會(求追讀)第二十七章 滄海一粟第五百九十三章 三法之爭(七)第六百三十二章 殺豬盤第五百七十九章 難以攻破的堡壘第339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673章 謀反案(一)第302章 取之於貴,用之於民第一百零一章 我爲刀俎,誰爲魚肉?(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五章 瓶中之法第十三章 精準打擊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此世上再無蘇東坡第五百六十九章 扮虎吃豬第六百一十九章 已無傷大雅第九十三章 不針對誰(求追讀)第六十三章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第五百六十七章 法與現實第二百三十二章 互相傷害第九十章 白礬樓(求追讀)第四百二十九章 稅戰(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三法之爭(七)第四百三十八章 稅戰(十二)第256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斷於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文字獄之源第二十五章 創業不易第五百七十章 收穫的季節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第320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零二章 都是你的錯第三百九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七十五章 虛驚一場第294章 違法不是犯法的理由第五百二十四章 文武與法(九)第十七章 必須正確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冗第一戰(十)第703章 社稷安全法第三百零七章 救場第五百章 牛鬼蛇神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小法第362章 宋刑統第708章 禍從口出(中)第733章 用魔法對抗魔法第644章 珠玉在前第653章 破產法案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律兩開花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爭暗鬥第804章 還得是大庭長出手第四百五十八章 貨幣戰(下)第715章 時間在我們這邊第722章 捅了馬蜂窩第二百零三章 打...打劫第四百八十一章 靜待花開終有時第五百二十五章 文武與法(十)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數人的鬥爭第三十五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665章 禮法與司法第五百零四章 鈔與債第四百一十九章 司法新貴第655章 金蟬脫殼第298章 城市改革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零六章 你賺,我也賺
第三十五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四百六十二章 法纔是基礎第337章 改革競賽第376章 老年活動中心第五十一章 做人要厚道第659章 東西兩開花第四百五十一章 直接挑戰地獄難度?第五百五十六章 三冗第一戰(九)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講武德第655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零四章 撲買稅(下)第277章 同流合污第一百五十五章 誰來都一樣第342章 二蔡第810章 潤物細無聲第二百一十二章 死灰復燃?第三十八章 他又贏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外不犯警察,內不犯庭長第四百一十五章 變法競賽第六百一十九章 已無傷大雅第二百章 大道至簡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舞臺第729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四百五十一章 直接挑戰地獄難度?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雲變幻第653章 破產法案第二十七章 滄海一粟第四百二十四章 送佛送到西第807章 最終判決第313章 正經人誰踢球啊!第九十四章 紅顏禍水(求追讀)第378章 重見天日第五百一十二章 政、法之爭第699章 政矛與法盾第一百七十四章 變故第264章 探索未知第274章 我要做最強衙前役第九十一章 撲賣大會(求追讀)第二十七章 滄海一粟第五百九十三章 三法之爭(七)第六百三十二章 殺豬盤第五百七十九章 難以攻破的堡壘第339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673章 謀反案(一)第302章 取之於貴,用之於民第一百零一章 我爲刀俎,誰爲魚肉?(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五章 瓶中之法第十三章 精準打擊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此世上再無蘇東坡第五百六十九章 扮虎吃豬第六百一十九章 已無傷大雅第九十三章 不針對誰(求追讀)第六十三章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第五百六十七章 法與現實第二百三十二章 互相傷害第九十章 白礬樓(求追讀)第四百二十九章 稅戰(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三法之爭(七)第四百三十八章 稅戰(十二)第256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斷於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文字獄之源第二十五章 創業不易第五百七十章 收穫的季節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第320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零二章 都是你的錯第三百九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七十五章 虛驚一場第294章 違法不是犯法的理由第五百二十四章 文武與法(九)第十七章 必須正確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冗第一戰(十)第703章 社稷安全法第三百零七章 救場第五百章 牛鬼蛇神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小法第362章 宋刑統第708章 禍從口出(中)第733章 用魔法對抗魔法第644章 珠玉在前第653章 破產法案第四百六十三章 文律兩開花第一百八十六章 明爭暗鬥第804章 還得是大庭長出手第四百五十八章 貨幣戰(下)第715章 時間在我們這邊第722章 捅了馬蜂窩第二百零三章 打...打劫第四百八十一章 靜待花開終有時第五百二十五章 文武與法(十)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數人的鬥爭第三十五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665章 禮法與司法第五百零四章 鈔與債第四百一十九章 司法新貴第655章 金蟬脫殼第298章 城市改革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零六章 你賺,我也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