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綿裡藏針

王安石混跡官場多年,又親眼見證慶曆新政的尷尬,他豈不知變法會遇到多少阻礙,但也正因爲如此,他也明白,若不下定決心,背水一戰,那又會跟慶曆新政一樣,大家白忙活一場,得不償失。

可凡事也得循序漸進。

歷史上,他也是在明年,也就是熙寧二年先拋出均輸法,然後纔是青苗法,而不是說直接就扔重磅炸彈。

當然,他的循序漸進,相隔也就幾個月而已,這在司馬光看來,那也是非常激進的。

而如今,張斐送了一份禮物給他。

他認爲可以拿這個關於屋稅的小法案去探探路,看看朝廷的反應,那如果順利的話,就以此來開啓他的全國變法。

這纔是真正打動他的地方,因爲這份法案跟他變法的理念非常吻合,但是涉及面又比較狹窄,就在汴京,他也可以親自坐鎮。

可以說,他已經準備開啓了變法。

在與呂惠卿談過之後,他便立刻拿着這份法案上呈宋神宗。

這份法案已經是非常詳細,無須再修改什麼,關鍵其中涉及諸多計算,一般人也難以修改。

而當宋神宗看到這份奏章時,很是詫異,因爲他幾乎天天與王安石談論國政,但是王安石從未提到過房貸。

一問才知,原來這是出自張斐。

“這個珥筆之人真是不一般啊!”宋神宗是開心地笑道。

王安石點點頭道:“確實不一般,臣也以爲此子之才,若加以培養,可堪大用。”

他其實就是想暗示,可讓張斐入朝爲官。

殊不知皇帝比他還早認識張斐。

宋神宗笑着點點頭,又道:“此策利國利民,朕也非常認可,不過到底涉及到汴京城內諸多稅務,故此還得經朝議之後,方能決定。”

......

神宗立刻召開朝政大會。

大臣們一聽這利息,當即就傻眼了。

年息七釐?

不會搞錯了吧?

不敢相信啊!

宋神宗見大臣們都蒙了,心中暗暗得意,笑着問道:“諸卿怎麼看?”

不少大臣神色怪異,因爲他們中一些人也放貸,你搞個這麼低的利息,那不是惡意競爭嗎。

司馬光率先開口道:“若是商人們願以如此低的利息放債,朝廷當然可以爲此擔保。”

這個利息真的讓人無法拒絕啊!

七釐,還分十年。

上哪去找啊!

馬上司馬光又道:“可那些商人真的願意這麼做嗎?”

王安石回答道:“商人自不會做虧本的買賣,雖然利息低,但有房屋抵押,只要朝廷能夠立法擔保此事,就是穩賺不賠,商人們當然願意。”

“原來如此。”

司馬光稍稍點頭,其中利害關係,他立刻就明白過來,不禁暗自叫絕,這主意妙啊!

不少清廉正直的大臣也都紛紛點頭。

如今買房困擾的不是普通百姓,而是他們這些官員,這麼低的利息,對於他們這些官員而言,其實是很有幫助的,買不買另說,至少有個選擇。

王安石又趁熱打鐵道:“關於民間舉債的危害,相信不用我多言了,若是此事能成,興許能夠帶一個好頭,抑制民間高息。”

司馬光一聽,不禁側目看向王安石,這老小子是轉性了嗎?那可真是好事啊!

他也提出過民間高利的危害性,只是他不認同王安石那種激進的做法,他的理念與這個法案,是不謀而合,柔和地去改變,朝廷不要親自下場,與民爭利,這他贊成。點點頭道:“言之有理啊!”

宋神宗一看司馬光也點頭了,不禁暗喜,這事穩了。

可這個念頭剛剛冒出來,那王文善突然道:“商人願以低息放債,固然是好事,但是這其中好像說得不止這麼一條,還包含着屋稅的改革。”

王安石立刻道:“汴京市民常常埋怨苛捐雜稅太多,同時又有官員藉此巧立名目,盤剝市民,整合爲屋稅,減少市民負擔的同時,還能確保不再有官員巧立名目,盤剝百姓。這不好嗎?”

那得看對誰好!王文善偷偷瞄了眼司馬光,可後者卻是撫須不語。

御史陳薦道:“如今我朝財政已經是入不敷出,此時減稅會否增添財政負擔。”

王安石笑道:“各位並未仔細看,這兩條建議其實是有關聯,前一條是可以增多房屋交易,增多租賃,那麼算下來,朝廷所得比以前要多一些,而百姓也因此得益,可謂是一舉兩得。”

但其實不算房貸帶來的利益,稅還是增多的,因爲很多大富人家,就無法偷稅漏稅,比以前要收得更多。

只是王安石沒有說透罷了。

樞密使陳昇之突然道:“此策甚妙啊!”

司馬光瞧了眼陳昇之,也站出來道:“臣也贊成。”

樞密使可就是名副其實的宰相,大臣們一看這宰相和司馬光都點頭了,自然也就不好再多說什麼。

宋神宗頓時喜出望外,頭回改革的他,還是有些緊張的,一看這麼順利,心裡能不開心,同時也是信心大漲,道:“那就這麼決定了。”

說罷,他又看向王安石,“此事就辛苦卿了。”

王安石立刻道:“蒙陛下信任,臣必將竭盡全力。”

出得大殿,司馬光悄默默將王安石拉到一邊來,呵呵道:“介甫啊!你可算是想通了。”

王安石錯愕道:“此話怎講?”

司馬光笑眯眯道:“變法之事,當循序漸進,此法就非常得當,不但藏富於民,又能起到表率作用,且還不會引起激烈的反抗,不可謂不妙啊。”

王安石聽着就老大不爽了,嘴上卻是笑道:“非我想通了,而是你司馬君實終於醒悟了,真是我朝之幸事啊!”

司馬光充滿疑惑地看着他。

什麼鬼?

王安石道:“你看,這一道法令,便可做到民不加賦而國用饒。”

司馬光擺擺手道:“此言差矣,就此策來看,是商人先得其利,然後,國再收稅,以及那屋稅的調整,都是在於藏富於民,合理分配,而非財富有所增加。”

他的理念是“天地所生財貨百物,止有此數,不在民則在官。”

財富就那麼多,訣竅在於怎麼分配,他推崇是藏富於民,讓商人去幹,朝廷負責監督,這非常符合他的治國理念。

而王安石就認爲這根本行不通,只有做大蛋糕,矛盾纔會消除,不然的話,就解決不了問題。

一個節流,一個開源,愣是談不到一塊去。

也真是絕了。

“非也!非也!”

王安石道:“待朝廷下達這道政令,民間房屋交易定會增加,稅收便會增多,這不是財富增加又是什麼。”

司馬光搖搖頭道:“不對,不對,雖然國家會因此增添一筆收入,但是財富並沒有增多,只是用在了這買房上。”

王安石哼道:“原本沒有的稅入變得有了,你卻說這不是財富增加,真是強詞奪理,我懶得與你爭,我還要有事要忙。”

說完就走了。

“改天你再放貸買酒,酒稅也會增加,財富又增長呢?真是豈有此理。”

司馬光哼得一聲,過得片刻,冷靜下來的他,忽然皺眉道:“不對!這主意不像似他的手筆。”

.....

王安石可不是落荒而逃,他跟司馬光爭,從未輸過,也未贏過,他這回是真的有事要做,沒心情跟司馬光爭論。

回去之後,王安石就立刻派人去找張斐,告知他,朝廷已經答應了,讓他趕緊將契約範本送來,如今就缺這一張契約。

整個改革的核心,就是那一紙契約。

而張斐卻是在第一時間趕去馬甲,將此消息告知馬天豪。

朝廷不給說法,馬天豪那邊也不敢做太多動作。

“好小子,果真手段了得,這麼快就給搞定了。”

聞此消息,馬天豪激動地直接站起身來。

這着實令他震驚。

可從來沒有一個珥筆之人可以將自己契約變成朝廷的法律條文。

而且速度還這麼快。

真是讓人不敢相信啊!

虧得還有人說,張斐得罪了整個朝廷。

簡直就是無稽之談啊!

張斐笑道:“朝廷那邊我是搞定了,你那邊怎麼樣?”

馬天豪立刻道:“這你放心,我這邊也有收穫,我已經說服相國寺加入我們。”

張斐愣了下,“相國寺?”

馬天豪道:“你難道不知道相國寺纔是咱汴京最大的債主嗎?”

“是嗎?”

“你若不信,可隨便找個人問問。”

原來這寺廟有着很多免稅特權,導致不少大地主都將田地劃到相國寺,相國寺等於是躺着賺錢,但野心是無止盡,相國寺自己開拓業務,比如對外放債,並且因此兼併了不少土地。

同時,相國寺也有房產投資,而且不少。

馬天豪也是相當精明的商人,相國寺實力雄厚,有着大量的閒錢,且又不追求那種快錢,更在乎的是長遠發展,這個方案就非常適合相國寺,再加上他在相國寺也有關係,於是他第一個找得就是相國寺。

相國寺表示如果朝廷真的答應了,他們願意嘗試一下。

張斐問道:“員外,你說當相國寺的主持難,還是當官難。”

“當然是去相國寺當主持難啊!”馬天豪毫不猶豫地說道。

張斐摸了一下自己那濃密的頭髮,心道,算了,等年老色衰再去吧!先帥個幾十年。突然向馬天豪道:“對了!我還有一個小小要求。”

馬天豪問道:“什麼要求?”

張斐道:“我聽聞你們這一行,若遇糾紛,或者立契,幾乎都是跟範家書鋪合作。”

馬天豪稍稍一愣,點了下頭。

張斐問道:“員外與那範家關係很不錯嗎?”

馬天豪道:“就是生意上的來往,並無太多交情。你應該知道,他們八大茶食人是各有分工的。”

張斐道:“我的要求,就是現在從開始,你們馬上另擇他家合作,不能再跟範家書鋪任何來往。”

馬天豪問道:“這是爲何?”

張斐道:“因爲張飛就是死在那姓範的手裡。”

“......?”

馬天豪錯愕地望着張斐。

“張翼德。”

“張...張翼德?”

馬天豪還未反應過來。

正巧馬小義入得屋來,聽得張翼德之名,登時精神一振,忙問道:“三哥,你說得可是三國時期的張翼德?”

張斐點點頭。

馬天豪這才恍然大悟,又問道:“難道張翼德是你祖上?”

“不是。”

“那是爲何?”

“名字諧音。”

“.....?”

馬小義若有所思道:“可是殺死張翼德可還有張達,那是不是也不能與姓張的來往?”

哇!這麼霸道的理由,你還要給我糾結邏輯?張斐問道:“小馬也看三國?”

“俺倒是沒有看過。”馬小義搖搖頭,卻又非常興奮道:“但是俺聽過許多三國的故事,俺可是最喜歡關二哥,三哥,你呢?”

“小喬。”

。wap.

第五十三章 綿裡藏針第307章 雙子星加持第五百零七章 鹽鈔糾紛(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矯枉過正第一百三十九章 緊鑼密鼓第四百四十四章 稅戰(十八)第四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七十九章 過街張三第689章 算無遺漏第305章 三岔口第四百七十二章 牛犢陣容第五百零七章 鹽鈔糾紛(上)第三十章 一波三折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五百二十八章 文武與法(終)第一百三十六章 還沒結束......!第五百八十八章 三法之爭(二)第四百七十章 塵埃落定第374章 下獄第九十章 白礬樓(求追讀)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第四百九十二章 韭菜也不是這麼割的呀!第695章 聽證會(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禁令第361章 言多必失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見棺材不掉淚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舉兩得第二百零八章 知易行難第一百五十七章 報復第四十章 火了第二百章 大道至簡第一百五十七章 報復第三百九十九章 豪宅第一百二十三章 公檢法第二百三十章 欺人太甚第366章 魚與熊掌第一百七十七章 改過自新第五百八十三章 借商殺人第293章 就問你慌不慌第四百六十章 殺人誅心第四百零四章 風起雲涌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288章 專治槓精第798章 法定權力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報紅第三章 尋訪第七十九章 過街張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離京赴任第703章 社稷安全法第二百零四章 珥筆俠侶第三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653章 破產法案第五十二章 蝴蝶效應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間稅第二百四十三章 稅與善第340章 畢業證第315章 監督之道第267章 言之有界第五百八十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四百五十三章 全面反撲第二百三十七章 洗刷刷洗刷刷第715章 時間在我們這邊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冗第一戰(十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雲變幻第736章 “爭權奪利”第四百一十二章 爆警第四百五十八章 貨幣戰(下)第757章 否極泰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很矛盾...第五百七十章 收穫的季節第641章 雞生蛋,蛋生雞第335章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第三百九十章 開宗立派,左右護法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產資料第四百七十九章 先燒一把小火第二百二十六章 是騾子是馬也得遛一遛第四百三十三章 稅戰(七)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上澆油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職業走鋼絲第814章 番外二第704章 他真有王法第747章 現學現賣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800章 火器時代第768章 清者自清第657章 事業法第四百四十章 稅戰(十四)第363章 權威與權益第665章 禮法與司法第四百九十章 課外輔導第五百八十九章 三法之爭(三)第一十四章 我姓張,囂張的張第348章 真正的儒法之爭第四百章 募役法第756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十章 火了第279章 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第一百四十七章 風口浪尖
第五十三章 綿裡藏針第307章 雙子星加持第五百零七章 鹽鈔糾紛(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矯枉過正第一百三十九章 緊鑼密鼓第四百四十四章 稅戰(十八)第四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七十九章 過街張三第689章 算無遺漏第305章 三岔口第四百七十二章 牛犢陣容第五百零七章 鹽鈔糾紛(上)第三十章 一波三折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五百二十八章 文武與法(終)第一百三十六章 還沒結束......!第五百八十八章 三法之爭(二)第四百七十章 塵埃落定第374章 下獄第九十章 白礬樓(求追讀)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第四百九十二章 韭菜也不是這麼割的呀!第695章 聽證會(五)第五百八十五章 禁令第361章 言多必失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見棺材不掉淚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舉兩得第二百零八章 知易行難第一百五十七章 報復第四十章 火了第二百章 大道至簡第一百五十七章 報復第三百九十九章 豪宅第一百二十三章 公檢法第二百三十章 欺人太甚第366章 魚與熊掌第一百七十七章 改過自新第五百八十三章 借商殺人第293章 就問你慌不慌第四百六十章 殺人誅心第四百零四章 風起雲涌第670章 血債血償第288章 專治槓精第798章 法定權力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報紅第三章 尋訪第七十九章 過街張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離京赴任第703章 社稷安全法第二百零四章 珥筆俠侶第三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653章 破產法案第五十二章 蝴蝶效應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間稅第二百四十三章 稅與善第340章 畢業證第315章 監督之道第267章 言之有界第五百八十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四百五十三章 全面反撲第二百三十七章 洗刷刷洗刷刷第715章 時間在我們這邊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冗第一戰(十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雲變幻第736章 “爭權奪利”第四百一十二章 爆警第四百五十八章 貨幣戰(下)第757章 否極泰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很矛盾...第五百七十章 收穫的季節第641章 雞生蛋,蛋生雞第335章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第三百九十章 開宗立派,左右護法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產資料第四百七十九章 先燒一把小火第二百二十六章 是騾子是馬也得遛一遛第四百三十三章 稅戰(七)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上澆油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職業走鋼絲第814章 番外二第704章 他真有王法第747章 現學現賣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800章 火器時代第768章 清者自清第657章 事業法第四百四十章 稅戰(十四)第363章 權威與權益第665章 禮法與司法第四百九十章 課外輔導第五百八十九章 三法之爭(三)第一十四章 我姓張,囂張的張第348章 真正的儒法之爭第四百章 募役法第756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十章 火了第279章 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第一百四十七章 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