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焚經而辯

文飛笑道:“當年漢代之時,漢明帝夜夢金人,派人去西域迎接天竺兩位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來到中國,駝經白馬寺,是爲我漢地佛法之開端。

迦葉摩騰、竺法蘭從洛陽來到了五臺山。他二人想在此建寺,但由於當時五臺山是道教根據地,他二人頗受排擠,因此奏知漢明帝。漢朝廷爲辨別佛教與道教的優劣高下,讓僧人與道士表演、說明、驗證,因此雙方達成協議——約期焚經,以別真僞焚經的結果,道教經文全部焚燬,佛教經文卻完好如初……嘿嘿,今日正逢盛事,這麼多五臺山的和尚也在。不如我們再來焚經,看看誰是僞法誰是正法好了!”

林靈素大聲叫好,他剛纔也發現氣氛有些不對,心中有些後悔,非要把從悅和尚逼死。但是文飛這一招,如同奇峰突起,頓時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給吸引了!

文飛所說的正是佛法流入中國的歷史,這些人熟讀史書,自然知道。而現在文飛居然要和五臺山的僧人再次焚燒經書,重演漢代佛法東傳這一幕,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甚至有些書讀的多的,心中都暗暗在想,據說當年迦葉摩騰、竺法蘭兩個從西域帶來了火浣布,以之書寫經書,所以放入火中焚燒不壞。漢代時候,人們還沒有見多多少這玩意,自然能糊弄人。

但是在哲宗朝的時候,始得火浣布七寸……大抵若今之木棉布。色微青黳。投之火中則潔白,非鼠毛也!再想用這個糊弄人,恐怕就不容易了。

這些個和尚。見文飛說的這麼篤定,都知道文飛早有準備,一個個心裡沒底,根本都不敢答應。

趙佶一聽,頓時大喜,笑道:“好,好。尚父此言正合我意!”他是皇帝,金口玉言一開,那些和尚再不願意。也只能應了下來。

當下,文飛就讓人從尚父府之中,取來經書,隨便翻翻。然後遞給宋徽宗一看。不過是一本《道德經》。《南華經》《度人經》之類很尋常的經書。只是卻不知道用什麼紙張印出,潔白光滑,摸起來的手感極佳,比北宋公認的最好的澄心堂紙都要更加輕軟,薄韌。

歙州製造的澄心堂紙,一直被公認爲是最好的紙。此紙‘滑如春水,細密如蠶繭,堅韌勝蜀箋。明快比剡楮‘。這種紙長者可五十尺爲一幅,自首至尾勻薄如一。

這在現代是造紙的起碼標準。隨便大街上買一點紙都有這個水平了。趙佶是愛書畫之人,自然對紙張有着研究,見到這經書,嘆不絕口,道:“這是尚父從天庭帶下來的吧,想來這幾本仙家經文,自然不畏火燒!”

火浣布卻是用石棉纖維紡織而成的布,不用說自然達不到這種手感和輕薄……

早就生起了一個大銅爐,點燃熊熊火焰。宋徽宗直接將那些經書投入火中,雖然早猶豫心理準備,卻見火焰之中那些經書沒有半點變化。

文飛淡淡的端起玻璃杯喝了一口搶之西夏皇家的葡萄酒,貌似毫不在意。其實心底相當得意,醞釀這麼一幕,文飛早已經算計許久了。專門找了一家生產特種紙張的廠家,訂做了這麼一些用新型納米材料做成的紙張,當真是水火不侵。爲了這麼幾本書,文飛至少花了上百萬。

不出意外的,那些佛經投入銅爐之中,頓時被熊熊大火給點燃,轉瞬間,就燒成黑灰。那些和尚臉色難道之極,蒼白如紙!

文飛站了起來:“某累了,陛下,某要回去休息了!”

趙佶趕緊起身相送:“尚父慢走!”

那些羣臣們,都是見風使舵的,文飛攜大勝之威拂袖而去,羣臣趕緊起身相送:“恭送尚父!”

文飛大袖搖擺,心中得意。果然聽到身後趙佶,在叫:“這些和尚果然除了招搖撞騙之外一無是處,禍國殃民盡是此輩。把他們都給我帶下去,臉上刺字,遊街示衆。下令搗毀天下佛廟……”

林靈素幾個追了出來,笑道:“師弟,我是越來越佩服你了,把握時機的功夫真是了得。你這麼揮袖子一走,官家自然要給你個交待了!”

陳泥丸卻道:“此事沒有這麼簡單,佛門勢力極大。這次他們只是被打了個猝不及防而已,等過些日子反應過來,定然沒有這麼好對付。看看歷史上,三武一宗滅佛,最後可都沒有傷到佛門的筋骨,照樣被他們撐了過來。反過來,滅佛的幾個王朝都被佛門反噬,最後都……唉!”

陳泥丸也道:“不錯,這些和尚潛勢力極大,真鬧騰起來,便連當今天子也是承受不住。何況宮內的太后,皇后嬪妃也都是信佛的多!”陳泥丸沒有說的太明白,但是大家都懂,枕頭風吹的時間長了,怕是官家也會改變主意。

總之,陳泥丸擔心的是,佛門潛勢力太大,不可力敵,得罪他們相當的不智。

歷史上,林靈素滅佛,也只是堅持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趙佶下令給恢復了。而林靈素也被趕回了老家!

文飛笑道:“這些我也早已經考慮到了,佛門潛勢力自然極大。很難把清除他們的勢力。不過,其實我也沒有想過滅掉佛門,不太可能!”

林靈素皺眉道:“師弟,你什麼意思?”

佛教僧人數十萬,信徒恐怕不下上千萬。這麼龐大的勢力,如果消滅根本是不可能的。

文飛道:“其實大乘佛教,傳入我中土已經上千年,早就融入了中土,和天竺佛門已經大大不同。尤其是禪宗,更是和我道門大有淵源,可以說是完全中土化了!”

那有怎麼樣?天下信徒就那麼多,信佛的人多了,信道的自然就少了。說白了,佛道兩家的矛盾,還是利益上的矛盾,發展到北宋,在信仰上的矛盾已經越來越小。幾乎是各家都在提倡佛道儒三家合一!

後世某朝的正常是獨立自主的傳教,自己國人信自己的教。(未完待續。。)

第53章 找上門來第37章 權力的真諦第37章 忽悠瘸了第57章 大毒蛇第25章 傳說之中的斗篷男第9章 大滌玄蓋洞天天柱福地第22章 來龍去脈第29章 忽悠第23章 天師大婚第22章 臭脾氣第13章 無恥的苗雷第42章 大衛的底牌第2章 紅衣學姐第6章 戴維瓊斯第3章 文大地主第37章 發現的硝石第67章 謀劃第24章 相州韓家第5章 巨靈裂山石,洞府何虛深第35章 神丹的成就第35章 西夏滅亡第29章 海嘯忽來第22章 戰神的勇武第6章 軍品第22章 兄弟夜話第47章 神人相見第66章 剛烈女子第65章 先知的真相第23章 關於拖後腿的第54章 金葉子第73章 原來是寧全真第34章 秦檜出場第25章 狼谷第29章 神蹟發生第11章 城邦的神靈第56章 太陰煉形法第8章 西方的術士第32章 惡魔**第27章 蛟龍成形第113章 仙人錢第2章 華夷定鼎碑第43章 一手拿着經書,一手舉着刀劍第22章 道君之謀第47章 神人相見第7章 魄無命不生,命無魄不旺第47章 牧場第57章 上朝的時候第9章 厚黑學第8章 仇人相見第9章 電影和鎧甲第41章 連環變態殺人案第41章 佛螺髻發舍利第1章 無賴混混第19章 水泊梁山第45章 神兵天降第3章 難道是鼠疫?第61章 李代桃僵第19章 漢鍾離的徒弟?第2章 感召通神第6章 入雲龍公孫勝第10章 添油接命第47章 牧場第29章 圖騰的秘密第50章 回到湟州第6章 鏈黴素第60章 重回扶桑第81章 拿什麼去搞錢?第33章 客人第2章 搶購啊第8章 怪物降臨第31章 神秘天坑第30章 鬼滿爲患第46章 和平主義者第66章 鬧劇的收場第5章 明教造反第53章 貧窮的信徒第14章 遠洋貿易第24章 練兵和木材第53章 天庭的武器第1章 渭州瘟疫第9章 老熟人 張叔夜第14章 山神夜查第33章 天命的眷顧第30章 大軍火商第76章 黑暗金屬 魔音灌耳第11章 夜間神遊第3章 大伾山龍王第127章 前世今生第30章 明教神靈第28章 死亡之澗第47章 靈寶派弟子第23章 關於拖後腿的第56章 守護者部落第1章 久別的重逢第52章 說服教育第18章 不要臉皮,天下無敵第38章 圖騰的作用第26章 給文飛立廟第19章 言棄土地者,都爲漢奸第49章 毒蟲
第53章 找上門來第37章 權力的真諦第37章 忽悠瘸了第57章 大毒蛇第25章 傳說之中的斗篷男第9章 大滌玄蓋洞天天柱福地第22章 來龍去脈第29章 忽悠第23章 天師大婚第22章 臭脾氣第13章 無恥的苗雷第42章 大衛的底牌第2章 紅衣學姐第6章 戴維瓊斯第3章 文大地主第37章 發現的硝石第67章 謀劃第24章 相州韓家第5章 巨靈裂山石,洞府何虛深第35章 神丹的成就第35章 西夏滅亡第29章 海嘯忽來第22章 戰神的勇武第6章 軍品第22章 兄弟夜話第47章 神人相見第66章 剛烈女子第65章 先知的真相第23章 關於拖後腿的第54章 金葉子第73章 原來是寧全真第34章 秦檜出場第25章 狼谷第29章 神蹟發生第11章 城邦的神靈第56章 太陰煉形法第8章 西方的術士第32章 惡魔**第27章 蛟龍成形第113章 仙人錢第2章 華夷定鼎碑第43章 一手拿着經書,一手舉着刀劍第22章 道君之謀第47章 神人相見第7章 魄無命不生,命無魄不旺第47章 牧場第57章 上朝的時候第9章 厚黑學第8章 仇人相見第9章 電影和鎧甲第41章 連環變態殺人案第41章 佛螺髻發舍利第1章 無賴混混第19章 水泊梁山第45章 神兵天降第3章 難道是鼠疫?第61章 李代桃僵第19章 漢鍾離的徒弟?第2章 感召通神第6章 入雲龍公孫勝第10章 添油接命第47章 牧場第29章 圖騰的秘密第50章 回到湟州第6章 鏈黴素第60章 重回扶桑第81章 拿什麼去搞錢?第33章 客人第2章 搶購啊第8章 怪物降臨第31章 神秘天坑第30章 鬼滿爲患第46章 和平主義者第66章 鬧劇的收場第5章 明教造反第53章 貧窮的信徒第14章 遠洋貿易第24章 練兵和木材第53章 天庭的武器第1章 渭州瘟疫第9章 老熟人 張叔夜第14章 山神夜查第33章 天命的眷顧第30章 大軍火商第76章 黑暗金屬 魔音灌耳第11章 夜間神遊第3章 大伾山龍王第127章 前世今生第30章 明教神靈第28章 死亡之澗第47章 靈寶派弟子第23章 關於拖後腿的第56章 守護者部落第1章 久別的重逢第52章 說服教育第18章 不要臉皮,天下無敵第38章 圖騰的作用第26章 給文飛立廟第19章 言棄土地者,都爲漢奸第49章 毒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