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感召通神

看來那解池肯定是出問題了。要不是威脅到錢袋子,想來這位宋徽宗也不會這麼上心。

“河東大旱啊,”趙佶唉聲嘆氣:“一點食鹽也都不出產了,解鹽每年要給朝廷提供上千萬貫的銀錢,這下子……唉!”

上千萬貫?文飛嚇了一跳,想不到那麼一個小小的鹽池居然這麼賺錢?這還只是收上來的。以文飛呆在北宋這麼久的瞭解來說,北宋時候的官員和後世的那些官僚幾乎沒什麼區別,都是那種蒼蠅飛過,還要剔下點肉的人物。

放着鹽池這麼大的肥肉,不知道有多少人瓜分,便如上次抄那些糧商的家,足足抄了三百萬貫的錢財,最後分給趙佶的連一百萬都沒有,餘下都被文飛蔡京樑師成幾個給瓜分了。

這解池一年給趙佶遞交上千萬貫錢,那麼可以說,這地方一年的產出不會少於三五倍去。

一直知道古代販賣食鹽最賺錢,卻從來沒有想到過會這般賺錢。一時間,文飛都差點眼紅了。

劃分了鹽的產銷區,即某地所產之鹽只能在本產銷區內行銷,越境者被視爲非法(官府特許者除外)。在不同的產銷區實行不同的法令,在同一產銷區內有時又因鹽法的不同而細分爲不同的區域。尤其是解鹽產量佔的比重最大,一度達到了全國20%以上。

也難怪很少管正事的宋徽宗會專門來找文飛解決,饒是如此這個不着調的皇帝。還是跑調了。要不是樑師成提醒,說不得他已經忘記到了九霄雲外去了。

河東干旱,和我有什麼關係?文飛有些不以爲然。接着心裡就是一跳。該不是讓本尚父去祈雨吧?想到這裡,他的臉色就有些綠了。

一千年以後,雖然技術發達,但是對於氣象的預報都不敢說百分之百的準確,干涉天氣這種事情,頂多也就是人工降雨,就這個也是要天上有雨雲才成。到古代降雨。開什麼玩笑,文飛哪裡有這個本事?或許……陳泥丸林靈素他們有這個本事。

修煉雷法的道法高人,能以自身氣機。勾動天地氣機。不過這種事情,也和人工降雨差不多,也得有氣象條件才成。要不然萬里無雲的,怕是道法再高。也聚攏不來烏雲。降不得雨水。

趙佶奇怪的道:“難道尚父不知道解池的來歷麼?”

文飛更是奇怪了,難道趙佶認爲我應該知道解池的來歷麼?難道我要給他解釋什麼叫做地殼運動,水分蒸發?

樑師成打了個哈哈,插話進來,道:“尚父可還記得上古時代,黃帝和蚩尤大戰的事情?古書記載:黃帝殺蚩尤於中冀,蚩尤肢解,身首異處。而且血化爲滷,既解州鹽池也。因蚩尤尸解之故。當地就改名叫解,滷池稱解池。”

文飛哦了一聲,這等傳說,相當無稽。文飛雖然是信道,但是這種傳說,肯定是不相信的。不動聲色,看看樑師成還要說些什麼?

樑師成唉聲嘆氣道:“哪裡料到如今這蚩尤作祟,河東自前年到如今,滴雨未下,如今鹽池都快乾涸了!”

趙佶也道:“解鹽使司已經請了好些個和尚做法,做法祈雨。尚父也知道,那些個和尚無用的很,做了這麼久的法事,一點雨也沒有求來。”

樑師成笑道:“尚父你法力通神,這事情只能靠你了!”

聽這一對君臣一唱一和的,文飛頓時嘴裡發苦,誰讓他是尚父,國師,教主呢?這種事情,還真不好推辭。

於是文飛只好先答應下來,回到家中先找林靈素幾個商量商量再說。就是昨天,那胡姥姥大鬧尚父府,文飛都按照林靈素所說的,沒有敢聲張。要不然他好歹一個尚父,三番兩次被那妖怪,打上門來,臉色也需不好看!好在當時整個國師府都被帶入了靈界之中,就算是近在咫尺的路人,也不會發現尚父府的異樣。

回到府邸之中,文飛還還沒有見到林靈素王文卿三個人。就見到白玉蟾正在愁眉苦臉的端茶倒水,見到文飛回來,頓時大喜,把那茶水一丟,迎了上去,一邊向文飛擠眉弄眼,一邊道:“師叔,你剛纔去皇宮之中卻是何事?”

文飛現在沒心情問白玉蟾耍什麼怪,沉沉的點點頭,卻沒有說話,只是問道:“你師父他們三個呢?”

白玉蟾咂舌道:“剛剛來的那個王師叔當真好厲害!只是隨意召喚一個神將出來,就比李將軍厲害多了!而且這麼厲害的神將,王師叔手下足足有六個!”

文飛聽了心中一動,要知道李將軍可是在文飛手下呆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護法神將。這些日子以來,神霄派大興,也就把這廝給塑像開光,放到道觀之中吃香火去了。這些日子應該又厲害許多,卻就沒有想到根本不是王文卿手下神將對手。

“他們三個人呢?”文飛再次問道。

“在雷府殿之中!”白玉蟾很殷勤的道:“師叔,我帶你去!”

所謂的雷府殿,卻就是在尚父府上開闢出的一間專門供奉三十六部雷將的大殿。文飛早已經請了趙佶,以朝廷名義冊封了三十六員神將。如今在有道行的人眼中,都能看到這些用秘法開光,又有朝廷氣運加持的三十六雷將的神像上,都有着吞吐的光芒。

而林靈素陳泥丸,還有王文卿三個人都站再在其中。只見王文卿身形忽快忽慢,前後左右,飄忽不定,卻是再走着一種罡步。文飛正想說話,卻見林靈素朝他擺擺手,文飛就停下腳步,站定而看。

忽然見到王文卿口中厲喝一聲:“叱!”劍指往房頂上一指,便見到有那麼一瞬間好像整個黑瓦的房頂都變得透明瞭起來,可以直接看到深邃的天幕。

幾顆斗大的星辰在天空之中搖搖欲墜,卻是斗柄的形狀。文飛一下子反應過來,這便是常常聽林靈素提起過的天罡步法麼?傳聞王文卿的道法中有天罡之修持,即尋出天罡所在之方,以人體內天罡對宇宙外天罡,手掐密訣,口誦密咒,意念存想,三密相應進行感召通神……(未完待續。。

第45章 飛熊科第41章 一氣化三清 佛本來是道第12章 軍神弟子第46章 上古聖王之道第1章 渭州瘟疫第11章 先發制人第21章 錢幣改革第44章 天師的奴隸第31章 氣運秘密第50章 氣運天意第13章 摳門的仙師第47章 最強大的氣運第26章 簡直就是喪心病狂啊!第46章 日月爲明第17章 麂子島第75章 今能衛道死,方是真和尚第42章 大衛的底牌第69章 牛耕和碼耕第61章 歷史的破輪子悄無聲息的轉動起來第39章 皇帝和宰相的反應第34章 秦檜出場第64章 終章第23章 老城區 舊房子第38章 圖騰的作用第30章 護身玉佩第35章 魔神蚩尤第57章 巨大的威力第44章 天師的奴隸第133章 破開魔障第13章 鄆王趙楷第18章 不懷好意第25章 房中之術第9章 李易安第27章 東風卡車第14章 美人計?第10章 抄家發財第37章 巡邏艇的煙花第2章 陰世之中第37章 神蹟第39章 天雷煉體第120章 授經籙第1章 保護進京第9章 讚美你,我的主第20章 軍營之中遇刺第112章 窮酸書生第9章 栽贓陷害第14章 北邙山上土一堆第38章 圖騰的作用第11章 走出雨林第3章 奇怪的沸騰第5章 中流擊楫 聞雞起舞第16章 回家見爸媽第60章 回光的返照第37章 天師佈道 功德自生第25章 海盜王第66章 剛烈女子第85章 建築方案第43章 天亮雞鳴 逃出生天第51章 道人第19章 蛇鼠一窩(1)第47章 道教高人第8章 前往北海第17章 不靠譜的文飛第31章 神秘天坑第42章 元氣昊大第4章 山阻於河第14章 剝奪氣運第37章 招搖過市第14章 未滅的神靈第56章 招安和香火第53章 太歲元辰殿第29章 什麼叫做神蹟?這就是!第58章 雨林的深處第43章 馬尼拉城第8章 倒黴鬼第36章 海上風暴第26章 葛仙庵中第16章 礬樓的風情第9章 元神紫府第62章 幽冥不可測度第19章 蚩尤血第39章 天雷煉體第28章 破碎虛空第15章 熟悉的黃金第21章 巡遊北海第40章 雪山洞天第26章 陰司再次鉅變第23章 師徒之間第15章 內煉神劍第58章 是不是屍變?第35章 蕩魔輔道先生第24章 道士第10章 皇矣上天第24章 授籙第49章 攔路的神靈第3章 大伾山龍王第37章 鎮妖塔下 江天一覽第7章 望氣術第64章 終章第52章 坐井觀天
第45章 飛熊科第41章 一氣化三清 佛本來是道第12章 軍神弟子第46章 上古聖王之道第1章 渭州瘟疫第11章 先發制人第21章 錢幣改革第44章 天師的奴隸第31章 氣運秘密第50章 氣運天意第13章 摳門的仙師第47章 最強大的氣運第26章 簡直就是喪心病狂啊!第46章 日月爲明第17章 麂子島第75章 今能衛道死,方是真和尚第42章 大衛的底牌第69章 牛耕和碼耕第61章 歷史的破輪子悄無聲息的轉動起來第39章 皇帝和宰相的反應第34章 秦檜出場第64章 終章第23章 老城區 舊房子第38章 圖騰的作用第30章 護身玉佩第35章 魔神蚩尤第57章 巨大的威力第44章 天師的奴隸第133章 破開魔障第13章 鄆王趙楷第18章 不懷好意第25章 房中之術第9章 李易安第27章 東風卡車第14章 美人計?第10章 抄家發財第37章 巡邏艇的煙花第2章 陰世之中第37章 神蹟第39章 天雷煉體第120章 授經籙第1章 保護進京第9章 讚美你,我的主第20章 軍營之中遇刺第112章 窮酸書生第9章 栽贓陷害第14章 北邙山上土一堆第38章 圖騰的作用第11章 走出雨林第3章 奇怪的沸騰第5章 中流擊楫 聞雞起舞第16章 回家見爸媽第60章 回光的返照第37章 天師佈道 功德自生第25章 海盜王第66章 剛烈女子第85章 建築方案第43章 天亮雞鳴 逃出生天第51章 道人第19章 蛇鼠一窩(1)第47章 道教高人第8章 前往北海第17章 不靠譜的文飛第31章 神秘天坑第42章 元氣昊大第4章 山阻於河第14章 剝奪氣運第37章 招搖過市第14章 未滅的神靈第56章 招安和香火第53章 太歲元辰殿第29章 什麼叫做神蹟?這就是!第58章 雨林的深處第43章 馬尼拉城第8章 倒黴鬼第36章 海上風暴第26章 葛仙庵中第16章 礬樓的風情第9章 元神紫府第62章 幽冥不可測度第19章 蚩尤血第39章 天雷煉體第28章 破碎虛空第15章 熟悉的黃金第21章 巡遊北海第40章 雪山洞天第26章 陰司再次鉅變第23章 師徒之間第15章 內煉神劍第58章 是不是屍變?第35章 蕩魔輔道先生第24章 道士第10章 皇矣上天第24章 授籙第49章 攔路的神靈第3章 大伾山龍王第37章 鎮妖塔下 江天一覽第7章 望氣術第64章 終章第52章 坐井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