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旱災之下

所以佛家欲界,色界,無色界三大天界,說的天花亂墜,其實都還是神仙。神仙尊貴,終究還是在這色界之中打滾,超脫不得。也只有我道家真仙,破碎虛空,才能打破這物質牢籠,所謂與道合真是也!”

王文卿也笑道:“你莫看佛門說法,天花亂墜,恆河沙數諸佛,無量億諸佛云云。其實那些佛陀,大部分也都是神明,超脫不得。”

文飛心道那麼超脫之後什麼?這問題還真是沒法問,畢竟問林靈素等人,他們自然也不會知道。這種東西,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到那個境界,自己親身走一遭,那自然是說不出想不來的。

有了這一遭事情,幾個人的都信心滿滿,商量着怎麼在傳教,鞏固神霄教義的辦法。雖然趙佶已經下令天下道觀,都要派人來尚父府重新學習神霄教義。但是天下那些大派,並不是十分買賬,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派出多少人來。甚至連東京城那些道官,甚至那些皇帝養的道門客卿,號稱金門羽客的傢伙們,到現在也是不服氣的多。

所以莫看,文飛現在看起來威風八面,實際上根基並不算是如何牢固。按照文飛的說法,是要建一座神霄派的黃埔出來,自己培育人才,這纔是真正的神霄派的傳承信徒。

不過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種事情卻是實在急不來。

還有要建立道門的組織出來,各大門派原本互相不同屬。一盤散沙。也只有到了後來,全真教出世之後,學到了佛門的組織之法之後。才能長興不衰。這些都是他們要研究的問題,而這些事情上,文飛更有發言權。

無他,文飛有着後世上千年的經驗。在後世管理學水平可比現在高的多了,這且不說,誰讓文飛還有後援團來的?

越是往西去,便能看到運河之中的水變少了。船行在黃河之中的時候。還不覺得,出了黃河從通濟渠北上河東,就見到渠水淺了許多。兩邊河堤上。都能看到水印,河面足足下降了兩三米。

尤其是到快接近解州之時,都能看到運河兩岸的大地開裂,都快到了春耕的時候。卻無人在地裡勞動。

文飛奇道:“莫非這當地百姓就這麼懶麼?地都乾旱成這等模樣了。也不知道抗洪救災。再過幾天春耕之時,怎麼辦?”

陳泥丸嘆息道:“師弟不知道麼?這運河之水關係到朝廷綱運,卻是不允許百姓私自取水澆灌的。”

文飛啊的一聲,就聽陳泥丸道:“所以說百姓最苦。這還是在運河邊上的,還好一些。若是起碼還有水吃,要是離的運河遠了,那就……”說着不住搖頭,陳泥丸走南闖北。見識最多。

文飛就問:“百姓的田地就在運河邊上,也不允許取水澆灌莊稼麼?”

陳泥丸搖頭道:“若是水量豐沛的時候。那些官老爺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像這等大旱的時候,官府首先要保證的還算運河的暢通。至於百姓,要是遇到善心些的,頂多也就是開倉放糧罷了!”

這麼一說,再看到兩岸那些開裂的田地,便誰都再沒心思說話了。

順順當當的就來到了解州,當地的地方官府和提舉制置解鹽司的官員都早早出來迎接,一個個都已經在十里之外相迎。

文飛自然不會對這些腦滿腸肥的傢伙們有什麼好感,也懶得和他們寒暄,畢竟文飛身份超然,有着隨心所欲的權力。

“鹽池怎麼樣了?”等着那些官員亂哄哄的跑過來拜見過後,文飛不客氣的問道。

這一路還沒有到解州地界,就見到遍地都是乾旱,滿眼望去,見不到一點青色。而這一羣官老爺們頭上都張着傘蓋。等着文飛大駕光臨。

文飛一看到這架勢,心裡就覺得不爽。覺着這些官僚們瞧不起自己,太過簡慢自己了。要知道,文飛曾經在那馬車所在的小鎮上,看到市長大人下鄉來視察,縣裡的鄉里的幹部們站在大太陽底下熬油一樣的被烘烤着,都沒人肯打遮陽傘的。

區區一個市長,到了北宋,頂多也就是知府級別。放在文飛的尚父府之中,就是求見文飛,都不知道要排多少天的隊。

可是這些解州的官員和那解鹽使司的官員,居然還敢打傘,腳下還鋪了木板。這就讓文飛大大的不爽了,丫的,難道本尚父還不如後世一個知府麼?尤其是一路乾旱,已經開春了,走了幾百里路,卻見遍地連野草樹葉都沒生出。也不知道是因爲乾旱,還是被饑民給吃了。

沿途的村落,到處死氣沉沉。偶爾看到村民百姓,也是一個個衣衫襤褸,滿眼呆滯。這讓文飛一肚子都不是滋味。

整個龐大的北宋帝國,都靠着這麼一條隋煬帝開挖,歷代修整的大運河運行。南北之間的貨物流通,人員往來,也都靠着這麼一條運河。當真是盡道隋亡爲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所以保證大運河的暢通,自然是最重要的事情。從理智上來講,天旱時候,爲了保證大運河水量,不讓農業灌溉用去太多水源。這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當親眼看到沿途幾百裡,不知道幾十萬的百姓,天干受困。卻面對着河水不能用的時候,即使是文飛這麼一個一向沒心沒肺的傢伙,也都覺得心裡面憋氣的很。

如今見到這些派頭如此大的官老爺們,文飛自然是心裡不爽。橫看豎看,都覺着這些傢伙每一個順眼的。

文飛是代天子出巡,身份自然是極高。但是文飛這尚父的赫赫威名,基本上也只是在東京城和洛陽城那些地方流傳。這些地方上的官員,並不知道文飛的厲害,雖然恭敬有加,其實並不很放在心上。完全就是一個厲害點的術士而已。

提舉制置解鹽使司叫做胡榮,這廝的職權範圍極大,掌鹽澤禁令,決定鹽價高低及文鈔出納多少,使人民在沿邊地區交納食糧,給予鹽鈔,憑以領鹽。(未完待續。。

第43章 氣運牽纏第70章 倭國之本土第61章 李代桃僵第40章 轉移煞氣第17章 現代的礬樓第5章 天劫和人劫第18章 黃勝的挽留第39章 儒家的力量第51章 本天師最恨太監第16章 欲擒故縱第8章 有人操縱瘟疫?第27章 胸有成竹第20章 吞納雷霆第4章 山阻於河第26章 雪停第28章 衝出魔獄第6章 四位大神第13章 周百萬第65章 名實相符第41章 再次畫符第40章 西域攻略第70章 出血的商人第91章 李清臣第50章 攻打天宮第28章 惟精惟一,允執其中第14章 美人計?第26章 韓家祖祠第39章 長途跋涉第36章 海盜船第49章 茅山劉混康第16章 土着的械鬥第75章 今能衛道死,方是真和尚第5章 北斗延年借命之法第124章 陰司的變化第48章 指點江山第52章 開天聖經第54章 金葉子第43章 狼來了第25章 傳說之中的斗篷男第12章 野力家的報復只是來送經驗的第13章 再入天坑第6章 史上最牛道士第7章 鴻蒙之祖氣第41章 再次畫符第11章 大發神威第29章 陰司融合第25章 一路的追殺第23章 邪惡的力量第5章 鬼菊派第27章 好兄弟第6章 只有牡丹真國色第39章 銀色狼王第29章 觸類旁通第15章 人生就是妥協第8章 妖狐作祟第38章 地獄之設 正爲爾輩第11章 絕地天通第24章 君權神授第3章 大伾山龍王第58章 雨林的深處第43章 馬尼拉城第30章 氣運陷阱第41章 佛也有火第41章 一氣化三清 佛本來是道第32章 拉陳泥丸入夥第37章 忽悠瘸了第21章 神魂的變化第50章 秘密任務第13章 疑似毒氣第34章 心誠則靈第56章 鬼帝玉印第12章 溫柔鄉第104章 佛門護法張商英第7章 市井出奇人第48章 祭壇第53章 人之將死第5章 關帝眷屬第51章 海上的爭鋒第12章 君臣的商量第4章 又是他們!第28章 地獄上的天堂第31章 美洲野牛第21章 糧商準備罷市第31章 葛二郎變白玉蟾第27章 詭異神廟第27章 天宮落成第122章 收服第20章 蒸汽鐵船第4章 分家第14章 東方最爲古老偉大的都城第11章 渭州生變第6章 魘鎮法第30章 護身玉佩第60章 力挽狂瀾第35章 文明優勢第28章 海底沉船第17章 封口第37章 天師佈道 功德自生第6章 史上最牛道士第23章 邪惡的力量
第43章 氣運牽纏第70章 倭國之本土第61章 李代桃僵第40章 轉移煞氣第17章 現代的礬樓第5章 天劫和人劫第18章 黃勝的挽留第39章 儒家的力量第51章 本天師最恨太監第16章 欲擒故縱第8章 有人操縱瘟疫?第27章 胸有成竹第20章 吞納雷霆第4章 山阻於河第26章 雪停第28章 衝出魔獄第6章 四位大神第13章 周百萬第65章 名實相符第41章 再次畫符第40章 西域攻略第70章 出血的商人第91章 李清臣第50章 攻打天宮第28章 惟精惟一,允執其中第14章 美人計?第26章 韓家祖祠第39章 長途跋涉第36章 海盜船第49章 茅山劉混康第16章 土着的械鬥第75章 今能衛道死,方是真和尚第5章 北斗延年借命之法第124章 陰司的變化第48章 指點江山第52章 開天聖經第54章 金葉子第43章 狼來了第25章 傳說之中的斗篷男第12章 野力家的報復只是來送經驗的第13章 再入天坑第6章 史上最牛道士第7章 鴻蒙之祖氣第41章 再次畫符第11章 大發神威第29章 陰司融合第25章 一路的追殺第23章 邪惡的力量第5章 鬼菊派第27章 好兄弟第6章 只有牡丹真國色第39章 銀色狼王第29章 觸類旁通第15章 人生就是妥協第8章 妖狐作祟第38章 地獄之設 正爲爾輩第11章 絕地天通第24章 君權神授第3章 大伾山龍王第58章 雨林的深處第43章 馬尼拉城第30章 氣運陷阱第41章 佛也有火第41章 一氣化三清 佛本來是道第32章 拉陳泥丸入夥第37章 忽悠瘸了第21章 神魂的變化第50章 秘密任務第13章 疑似毒氣第34章 心誠則靈第56章 鬼帝玉印第12章 溫柔鄉第104章 佛門護法張商英第7章 市井出奇人第48章 祭壇第53章 人之將死第5章 關帝眷屬第51章 海上的爭鋒第12章 君臣的商量第4章 又是他們!第28章 地獄上的天堂第31章 美洲野牛第21章 糧商準備罷市第31章 葛二郎變白玉蟾第27章 詭異神廟第27章 天宮落成第122章 收服第20章 蒸汽鐵船第4章 分家第14章 東方最爲古老偉大的都城第11章 渭州生變第6章 魘鎮法第30章 護身玉佩第60章 力挽狂瀾第35章 文明優勢第28章 海底沉船第17章 封口第37章 天師佈道 功德自生第6章 史上最牛道士第23章 邪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