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官家心裡,什麼最重要?

趙桓從來沒有小覷過守舊派的力量,就連自己最忠誠的僕人趙英,都選擇了守舊。

自己反覆叮囑了他不讓盯着重臣,但是他還是按照既定的歷史習慣,來完成自己的職能。

“我們現在的軍糧大概能持續到明年的三月份。”趙英笑着回答道。

經過了最初的驚訝之後,趙英反而臉色非常輕鬆的說道:“現在不同於官家當初了。”

“官家當初御駕親征河東路時候,朝中局勢雲詭波譎,誰都不知道大宋的未來到底在何方,甚至連太原城能不能守得住,都是一個問題。當時人心思動,所有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盤。”

“所以當初八門進京的事,大家都是一種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事情不落到自己頭上之前,一個個都是縮頭烏龜。”

趙英臉上的笑容,讓趙桓的心中安定了不少。

他也是乍一聽,有人要搞事,就想到了當初的八門進京之事,把自己的老婆孩子逼上了絕路的八門,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但是這件事在趙桓心口上留下的傷疤,可不是那麼簡單。

“到底是什麼人?”趙桓疑惑的問道。

趙桓是一個很講道理的人,從來不喜歡強權壓人。

就連孔端友這種除了讀書一無是處之人,宇文虛中都把辦孔端友的鐵證都做好了,就等着官家下手。

可是盛怒之下的趙桓,依舊忍到了過完年之後,才徹底查清楚所有的案情,開始了一波清晰。

“現在還不清楚,山海關的守將劉善說滄州、津口、燕京的軍糧已經遲緩了數日遲遲不見到山海關。”趙英將札子放在了趙桓的面前。

數日?

趙桓打開札子看了半天,緩緩的合上了札子說道:“宇文相公和李太宰的札子給朕找出來。”

宇文虛中的札子上,還是一副表面平和的模樣,說是梅雨季節江南船隊出海不便,延緩幾日,不是大問題。

而李綱的札子,是一封很簡單的問安札子,並沒有提到糧草延緩之事。

“他們這兩本札子言無實處。”趙桓將札子仍在桌子上,皺着眉頭看着桌上的三本札子。

難道李綱和宇文虛中野摻和到其中了嗎?

趙桓眉頭緊蹙,打開了大皇帝系統,外臣之中,李綱對趙桓的個人忠誠度已經位居榜首高達93點,90點的忠誠度是可爲皇帝赴湯蹈火。

而宇文虛中也是92點緊隨其後,這個在金國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的皇城司監事,現在對趙桓有點個人崇拜的味道。

誰惹了官家,宇文虛中會動用自己的力量,對忤逆或者觸怒了官家的大臣,進行構陷。

趙桓始終不認爲這樣的個人崇拜有利於大宋,所以當初才流放孔端友,而不是借坡下驢的殺了孔端友。

之後一大票的90分以上的官員,滾動條翻了好幾頁,都找不到對皇帝忠誠度低於70點之人。

70點是一個很高很高的分數,雖然對政令有些不解,但是會嚴格的執行政令那種。

趙桓翻了半天,也想不出是誰在搞自己。

“朕已經仁至義盡了。”趙桓靠在躺椅上,手裡把玩着一個羊毛線球,逗弄着阿寶。

趙桓總覺的自己這隻白額大蟲,算是徹底養成了貓,每天都是懶洋洋的,現在天氣熱,他就待在趙桓身邊一動都懶得動。

因爲這裡有趙英準備的冰鑑,這地方最涼快。

“吃吃吃,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再吃下去,胖的就走不動路了。”趙桓看着阿寶碗裡的肉,仔細的查閱了一下糧草。

趙英說的半年的糧草,省着點吃的話,差不多能支撐趙桓手下這些人吃上一年有餘。

而且現在關外也不是不產糧,熬一年大家都緊緊腰帶,日子也能過下去。

“嗷!”阿寶不滿的看了趙桓一眼,大腦袋在趙英身上蹭了蹭,繼續吃着碗裡的熟肉。

趙桓不給阿寶吃生肉,它也不喜歡那個味道。

“到底是誰,這膽子也忒大了!”趙桓看着巨大的堪輿圖,愣愣的問道。

此時的汴京城裡一片祥和,絲毫沒有當初八門進京時候的劍拔弩張。平常人似乎都不知道有人要對御駕親征的皇帝出手,甚至期盼着大宋的皇帝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好消息。

李綱端坐在匯英閣裡,李清照看着手中的札子說道:“我們要動手,是不是要告訴官家一聲?”

李綱無奈的說道:“官家在前線作戰,本來就是事務繁多,這種小事,就不用麻煩他了吧。”

李清照合上了札子,盯着李綱搖了搖頭,笑着說道:“李太宰是怕官家連坐?”

李綱用力的點了點頭,李清照這個女子,格外的聰明,坐鎮尚宮局,儼然已經有點垂簾聽政的味道了。

朝臣們就是擔心李清照變成武則天再世,所以才反覆的攻訐她。

但是這絲毫無法撼動李清照的地位。

“然也。”李綱將一個茶杯端在手裡,失神的說道。

李清照抿了一口茶,笑着問道:“官家從來不是一個喜歡連坐的人。”

“官家剛登基的時候,親事官夥同趙楷、曹林、王琛、郭奉幾人作妖,官家並沒有連坐親事官。那六千親事官還活着的,大多數都在軍中和軍校在職。身居要位,官家沒有爲難他們。”

“八門進京都是隻誅殺首惡。城外十四萬軍卒盡數歸田,絲毫沒有連坐他們。”

“官家從登基以來,以仁善寬待我大宋臣民,難道這些在李太宰眼中,官家還是不夠仁善嗎?”

“他還要做什麼,才能證明自己足夠的仁善?!”

李綱面色發苦,李清照這一連串的發問,讓李綱說不出話來,官家很仁善,尤其是對待宋人的時候,格外的願意多給他們一個機會。

“人總是會變的。”李綱嘆氣的說道。

李清照緊緊的盯着李綱字正腔圓的問道:“那個頑劣子,就那個樣,還能變成什麼樣!”

李綱不知道該怎麼給李清照解釋,凡是涉及到趙桓的事,李清照就格外的不好說話,而且言辭之兇,宛若坊街潑婦一般狠辣。

李綱想了很久,才說道:“官家是仁善的,這一點某甚至和官家上過札子專門說過這件事,仁善要區分對待,說的話比較難聽。但是官家依舊我行我素,不爲所動。”

李清照臉色這才緩和了不少,臉上再次浮現出了笑意,說道:“太宰和官家的那次奏對,我倒是有所耳聞。他就那個樣子,李太宰也別多放在心上。”

李綱看着李清照滿臉笑意,就知道總算是站在了一個立場上,這樣自己說的話,李清照才能聽得進去。

他笑着問道:“李宮正認爲,官家心裡,什麼最重要?”

李清照思慮片刻說道:“女人。”

“你看他!去個來州!那是御駕親征?還帶這個朱鳳英,日夜宣淫!哪裡有個明君的樣子!哼!”

李綱喝了半口茶差點噴了出去,強行嚥下去之後,用力的咳嗽了兩聲。

這是官家的家務事,輪不到他這個外臣說話,而且官家和朱鳳英這事,說不清楚的。

他連連搖頭,李清照終歸是個女人,涉及到趙桓,就顯得有些感情用事。

李綱笑着說道:“官家心裡對宋人的仁善,希望給他們一個機會,是希望大宋的百姓們日子越過越好。”

“官家勤於政務,不恥下問,也從來不搞一言堂,這都是明君的表現。也是爲了讓大宋蒸蒸日上。”

WWW⊕ ттκan⊕ ¢ ○

“但是某認爲,在官家心裡,極度的渴望着對金作戰的勝利。”

“而且是那種不擇手段,一切以勝利爲主的渴望。甚至達到了偏執的地步。這種渴望很可能讓官家在處理此次軍糧延誤之事上,一反常態。”

“哦?偏執?”李清照疑惑的問道。

李綱在寬大的袖子裡拿出一本札子說道:“這是種少保當初留下的種家遺錄上最後一頁,上面記錄着鼠疫和天花兩種病的威力和後手。”

李清照拿到手裡看了半天,才滿臉驚訝的說道:“這……”

第四百二十三章 沒有辦法孫少宰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道所有人都說簡單的數學題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大雨,李綱如嘍囉(四五月打賞結算加更!)第七百一十六章 皇帝的應對第八百四十章 落後就會捱打第二十五章 歷史的車輪動來動去第八百八十一章 雩舞祈雨第一百九十四章 錢?朕有的是啊!(4/5)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強、員外、鄉紳、流民、傭戶第二百八十五章 臣構言,今來畫疆第三十一章 武庫裡的箭頭,又尖又扁第五百四十五章 岳飛送給官家的禮物第三百六十三章 製作火藥的具體步驟第八百九十章 此乃亂政,臣不奉詔第一百六十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誰頂得住啊,一死幾千萬第四百章 黃龍府前的血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興慶府的早晨,靜悄悄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宋涅槃的絆腳石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正的千層餅第四百一十七章 去安濟坊分糕點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雁門,關門打狗第七百六十四章 捐軀報國第五百二十一章 混不出模樣,就回來繼承家業!第五百五十一章 趙英搞的大投資第六十五章 小黑屋,關禁閉第七百七十五章 友誼的象徵第五十一章 流民南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招好難接!第五百四十章 嫣然一笑,可傾國傾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傳播的充分必要條件第四百五十章 種少保墳前跪像+1第一百零五章 千秋歲月後,誰知榮與辱?第六百三十章 兩個臭弟弟第三十二章 發現了發家致富的好方法!第六百七十三章 金國的體面第六百八十一章 韓昉的義無反顧第三百零八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一百三十一章 真的是聽調不聽宣啊!第四百六十三章 要習慣如此強勢的大宋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二百零五章 修鐵路到巴黎(3/5)第三百五十七章 沒有基建就沒有靈魂的中原王朝第四百四十章 耀我軍威第一百零六章 爲官無爲,如無根之浮萍耳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儲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太宰的迫不得已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在進奏院!第一百五十四章 躬行仁術 普救衆生第四百四十五章 攔在山海關外的人牆第一百五十二章 扁鵲三連第五百二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子進京第六百八十八章 做間的難餘易第八百零一章 父子反目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第十九章 汴京的耶耶們準備了猛火油!第二百五十五章 朕這個大宋說沒就沒了第五百五十章 藩屬國打開的正確方式第五百三十章 金國的離間計是宋人出的主意第七百六十四章 捐軀報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望大宋永昌!(600月票加更!)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積累和試錯第三百八十五章 授旗開拔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宋皇帝失去了一些朋友第六百九十三章 我宋之呂尚也第一百零六章 爲官無爲,如無根之浮萍耳第七百九十五章 鏈式減員第四百六十二章 口徑纔是正義第二百四十八章 唯破釜沉舟耳!(爲六月份打賞結算!)第四百四十五章 攔在山海關外的人牆第二百八十一章 鄉紳們的三個小小訴求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抽屜的嬪妃第一百四十章 天佑大宋!第八百一十五章 過秤第七百三十三章 官家奇怪的習慣第八百六十一章 蒙兀國第六百五十九章 友誼賽中下遼陽第三百八十六章 板甲護具大禮包第八百零八章 大喜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第四百九十五章 遇事不決問岳飛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兵雲集榆關城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良政變成害政第七百四十五章 官家的謀算第四百零八章 昭勳閣評價歷代功過第七百九十三章 開京亂象頻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纔不足以濟奸第三百二十二章 河間兵事第八百八十二章 朝堂要走在百姓的面前第三百八十五章 授旗開拔第二百七十五章 童貫自縊第六百二十六章 躺贏才最舒坦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宗閔交權關東歸附(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七百零一章 完顏宗翰的請求第二百六十六章 川人被蒙在了鼓裡第一百一十七章 臣有上等瘦馬一匹第五百八十章 一個很划算的買賣第二百零三章 農夫山泉有點田(1/5)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雁門,關門打狗
第四百二十三章 沒有辦法孫少宰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道所有人都說簡單的數學題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大雨,李綱如嘍囉(四五月打賞結算加更!)第七百一十六章 皇帝的應對第八百四十章 落後就會捱打第二十五章 歷史的車輪動來動去第八百八十一章 雩舞祈雨第一百九十四章 錢?朕有的是啊!(4/5)第三百六十六章 豪強、員外、鄉紳、流民、傭戶第二百八十五章 臣構言,今來畫疆第三十一章 武庫裡的箭頭,又尖又扁第五百四十五章 岳飛送給官家的禮物第三百六十三章 製作火藥的具體步驟第八百九十章 此乃亂政,臣不奉詔第一百六十章 浪子回頭金不換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誰頂得住啊,一死幾千萬第四百章 黃龍府前的血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興慶府的早晨,靜悄悄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宋涅槃的絆腳石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正的千層餅第四百一十七章 去安濟坊分糕點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雁門,關門打狗第七百六十四章 捐軀報國第五百二十一章 混不出模樣,就回來繼承家業!第五百五十一章 趙英搞的大投資第六十五章 小黑屋,關禁閉第七百七十五章 友誼的象徵第五十一章 流民南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招好難接!第五百四十章 嫣然一笑,可傾國傾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景教傳播的充分必要條件第四百五十章 種少保墳前跪像+1第一百零五章 千秋歲月後,誰知榮與辱?第六百三十章 兩個臭弟弟第三十二章 發現了發家致富的好方法!第六百七十三章 金國的體面第六百八十一章 韓昉的義無反顧第三百零八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一百三十一章 真的是聽調不聽宣啊!第四百六十三章 要習慣如此強勢的大宋第二百一十四章 是什麼讓官家如此憔悴(5/5)第二百零五章 修鐵路到巴黎(3/5)第三百五十七章 沒有基建就沒有靈魂的中原王朝第四百四十章 耀我軍威第一百零六章 爲官無爲,如無根之浮萍耳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儲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太宰的迫不得已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在進奏院!第一百五十四章 躬行仁術 普救衆生第四百四十五章 攔在山海關外的人牆第一百五十二章 扁鵲三連第五百二十八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子進京第六百八十八章 做間的難餘易第八百零一章 父子反目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第十九章 汴京的耶耶們準備了猛火油!第二百五十五章 朕這個大宋說沒就沒了第五百五十章 藩屬國打開的正確方式第五百三十章 金國的離間計是宋人出的主意第七百六十四章 捐軀報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望大宋永昌!(600月票加更!)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積累和試錯第三百八十五章 授旗開拔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宋皇帝失去了一些朋友第六百九十三章 我宋之呂尚也第一百零六章 爲官無爲,如無根之浮萍耳第七百九十五章 鏈式減員第四百六十二章 口徑纔是正義第二百四十八章 唯破釜沉舟耳!(爲六月份打賞結算!)第四百四十五章 攔在山海關外的人牆第二百八十一章 鄉紳們的三個小小訴求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抽屜的嬪妃第一百四十章 天佑大宋!第八百一十五章 過秤第七百三十三章 官家奇怪的習慣第八百六十一章 蒙兀國第六百五十九章 友誼賽中下遼陽第三百八十六章 板甲護具大禮包第八百零八章 大喜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第四百九十五章 遇事不決問岳飛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兵雲集榆關城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良政變成害政第七百四十五章 官家的謀算第四百零八章 昭勳閣評價歷代功過第七百九十三章 開京亂象頻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無纔不足以濟奸第三百二十二章 河間兵事第八百八十二章 朝堂要走在百姓的面前第三百八十五章 授旗開拔第二百七十五章 童貫自縊第六百二十六章 躺贏才最舒坦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宗閔交權關東歸附(爲堂主“書友160”加更!)第七百零一章 完顏宗翰的請求第二百六十六章 川人被蒙在了鼓裡第一百一十七章 臣有上等瘦馬一匹第五百八十章 一個很划算的買賣第二百零三章 農夫山泉有點田(1/5)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雁門,關門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