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歷史的車輪動來動去

种師道的臉色逐漸恢復了正常,說道:“我去指揮西軍迎戰!”

李綱攔住了种師道和沈從,才大喘氣的說道:“戴樓門在清晨時分發現了大量的敵軍攻城,但是進攻多爲漢賊軍,僅僅戴樓門的守軍完全可以守住戴樓門,臣在戴樓門指揮守城的時候,聽到城破的消息,趕到陳留門的時候,看到護城河被填了,城門被金國碟子在裡面打開了,金兵順勢入城。”

“所幸的是,金兵被趕出了城,現在城門已經完全關閉,不過護城河被填埋,這裡將是敵軍重點突破的地方了。”

“趕出去了?”沈從摸了下腦門的汗,這李綱說話不能一次說完嗎?嚇人一大跳。

“陛下,臣剛纔一時慌亂,越俎代庖,請陛下寬恕。”沈從向趙桓請罪,剛纔事發突然,他也是着急纔將備用方案說了出來。

趙桓聽到金兵被趕出了城,也是長出一口氣,這說話大喘氣要人命的!

不過好在城守住了,不過他看着沈從的目光都不一樣了!

這沈從深得朕心,不錯,不錯,居然連替身都準備好了。

等等……替身。

宋欽宗長於夫人之手,久居深宮之內,這要是用替身把皇帝換了,神不知,鬼不覺。

再聯想到沈從那35點的忠誠度,怎麼都覺得這個替身有些詭異……

這個想法着實大膽,趙桓趕緊止住了這個想法,手底下唯一能用的幾個人,自己還猜忌,這是入戲太深,代入趙家皇帝的角色太深,導致患上了被害恐懼症嗎?

“陳州門有什麼特異的地方嗎?爲何完顏宗望選擇陳州門而不是其他門呢?”趙桓問道。

李綱看了眼种師道,再看了眼沈從說道:“中書舍人李擢,於城樓上修飭坐臥,處如晏閣賓館,日與僚佐飲酒烹茶,或彈琴燕笑,或日醒醉,少保蔡攸、少宰吳敏、太宰白時中,皆知而不問,將士莫不扼腕者,南壁統制官何慶源,告擢敵人以木板壘橋渡河,橋將成矣。”

“幸軍民同心,血戰禦敵,以血爲牆,沒有釀成大禍。”

趙桓有點腦瓜子疼,這些文臣奏對時喜歡用這樣的古言,聽得他雲裡霧照。

【中書舍人李擢,經常在城樓上載歌載舞,偶爾喝了個通宵,陳州門的禁軍師長何慶源發現了敵人渡護城河,告訴李擢,李擢呼呼大睡,不聞不問。護城河被填了,在金兵內應的配合下,攻下了陳州門。】

【幸好軍民給力,纔沒把你抓着,剁了腦袋當球踢!】

最後一句老子聽得懂!趙桓特別想把這個系統的腦子當成球踢。

“按律這中書舍人李擢應如何處理?”趙桓皺着眉問道,這是玩忽職守啊!而且造成了極爲惡劣的影響!

“官降兩級。”趙英是宋欽宗的大伴,專門負責輔佐新帝,這些事到還是門清。

官降兩級?臥槽……?原諒他詞彙的淺薄,實在是無法置信,居然還有這樣的鬼操作!

這麼嚴重的玩忽職守,還造成了城破的危險,居然僅僅是官降兩級?

李綱也是皺着眉,他是兵部侍郎,平時掌管的都是兵事文書,還真不知道這種程度的玩忽職守,居然只有這麼點懲罰,他搖了搖頭說道:“陛下,李擢是趙明誠的妹婿,趙明誠乃是崇寧年間尚書左丞趙挺之之子。趙挺之乃是元豐黨人。”

“趙明誠的妻子是李清照,其父乃是蘇門四學士之一的李格非,乃是元祐黨人,在士林裡自成一脈。李清照本人也是多有詩詞,在士林中名聲俱佳。”

“動李擢就得罪了元豐黨人、元祐黨人兩系的人。差不多算是把朝臣都得罪光了。”李綱雖然是兵部侍郎,但這個兵部侍郎是文治。

自己也是文官出身,對這裡的門門道道極爲熟悉,他也是怕新帝貿然下手,吃悶虧。

咦咦咦!歷史名人李清照喲!趙桓瞬間把握住了關鍵信息。

生當作人傑,死亦當鬼雄的錚錚奇女子李清照!

現在這個年月,應該是沉醉不知歸路的曼妙女子纔對!

啊呸!想什麼呢!老趙一脈的皇帝都好人妻,隨意打聽會讓人誤會的!

元豐、元祐黨人?那是什麼?能吃嗎?

【不能。】

【元豐、元祐黨人,兩個稱呼,來源於大宋朝第三次朋黨之爭,文人們一旦失去來自上層的枷鎖,或者失去自己的內心的枷鎖,就會變得窮兇極惡。】

【作爲一名皇帝,請不要有任何理由相信文人們的節操,他們除了會治國以外,最擅長的還是朋黨之爭,爲禍朝堂,平白消耗國力,將江山日下的大宋江山,變成了如今的模樣。】

【有位吊在煤山上的皇帝,用生命驗證了這個道理。】

一個簡單的名詞解釋,沒有再多的解釋,趙桓依舊莫名其妙。只是經歷了朝堂狗鬥之事,他對系統的敬告,表示贊同。

相信文人們的節操,還不如相信老母豬會上樹。

當然他知道文人之中有大量的忠誠愛國之人,但是這依舊無法改變他內心對文人們的偏見。

實在是第一次面對文官集團的時候,給他留下了巨大的陰影。

解釋清楚啊!說話說半截的人都沒有***的!

趙桓還是決定了解清楚,萬一栽到了不該栽的坑裡豈不是完犢子?

【元豐年間,王安石成立制置三司條例,開始變法。觸動了保守勢力的利益,遭到了大量的反對,宋神宗去世,王安石失去了最強大的支持者,年近九歲的哲宗即位,宣仁皇后垂簾聽政,啓用了司馬光等人全面否定王安石。歷時九年,終於將歷史的車輪,倒回去了。】

【九年時間裡,王安石差點被寫進奸臣傳裡。】

【支持變法的革新派被稱爲元豐黨人。】

【支持舊法的守舊派被稱爲元祐黨人。】

【宋哲宗親政,重新啓用元豐黨人開始全面恢復新政,嚴酷打擊元祐黨人,歷時六年有餘,終於將歷史的車輪往前挪了一步。】

【哲宗去世,宋徽宗趙佶即位,向太后垂簾聽政,再次全面廢止新政,嚴酷打擊元豐黨人,歷時九個月,新法再次被毀。歷史的車輪又倒了回去。】

【向太后病重,趙佶親政。】

【蔡京再次仿照制置三司條例司設立部省講議司,徹底將自己的權利凌駕在尚書左右丞之上,從此朝臣任免、國家財政、宗室事務、祭祀典禮全部歸部省講議司管理。】

【蔡京啓用的熙寧新法,將王安石的安國定邦之法變成了自己的私貨,青苗法變成了高利貸,市易法變成了橫徵暴斂,方田均稅法變成了土地兼併的利器,農田水利法變成了撈錢神器。】

【大權在握舉世無敵的蔡京,將目光再次看向了保守派的元祐黨人,將元祐年間,所有守舊派以及言論過激之人,列籍上書,並且邀請大宋知名書法家趙佶先生御書刻石。】

【被伺候的極爲舒適的趙佶欣然應允,用天下聞名的瘦金體,寫下了一百二十個名字,雕刻於石碑之上,放置於瑞禮門,並且傳召天下,令天下所有府州雕刻“元祐黨籍碑”,後又在石碑之上,增加三百餘人。】

【朋黨之爭,早已不再爲新法是否有益天下而爭,而爲權利而爭。新法、舊法已然不重要了,早就成爲了文臣集團的打壓異己的棍棒而已。多次爭奪朝令夕改的宋廷徹底失去了朝廷的威信,民不知法,法不管民,放眼天下,土地兼併蔚然成風,可謂是民不聊生。】

【上百次的失地農民的起義,徹底將宋廷的潛力消耗殆盡。】

【此爲元豐、元祐黨人的來歷。】

系統的一大段的字,讓趙桓更深刻的理解了爲何好好的大宋朝,在趙佶登基之後二十六年時間裡,變成的篩子一樣,四處透風。

朝臣打架趙佶不僅不拉架,還幫着一邊打壓另外一邊,這種操作着實讓人目瞪口呆!

自己動了這個李擢,就動了元豐、元祐黨人的利益。而且有拉偏架的嫌疑。

蔡攸、吳敏、白時中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啊!

明知道李擢夜夜笙歌,作爲頂頭上司居然不管,國難當頭,淨想着朋黨之爭如何得利,要不是自己弄清楚了這中間的脈絡,豈不是被這羣人當了刀斧手?

“沈從!”趙桓心中有了想法。

第八百四十六章 埋伏在身邊的雙面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指鹿爲馬之顛倒黑白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都什麼臭魚爛蝦!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一妙字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黜太子第七百七十章 惹禍上身的白象第五百三十三章 汴京皇家天文臺第五百九十六章 菊兒汗午時三刻的夢第四百一十二章 安魂山上的官家第七百三十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宋軍卒需要的自信(中秋節快樂!)第七十二章 這怎麼打?第八百三十九章 趙·埃馬紐埃爾·桓第四十四章 神鬼莫測的策論!第三百五十二章 百萬大軍擒孔彥舟第四百零七章 大宋的官家終於高興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功爵均田鄉吏兵制第六百零一章 御駕親征的必要性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在進奏院!第六百七十一章 最肥美的蛋糕,該怎麼分?第九百零六章 牆式衝鋒第八百四十六章 埋伏在身邊的雙面人第二百六十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七百八十四章 解散高麗官軍第六百四十八章 岳飛負傷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善的倒黴徒弟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構要請韓世忠喝茶第五百六十六章 花言巧語,巧舌如簧第五百九十八章 燕京行宮的兩個普通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八百一十五章 過秤第八百四十六章 埋伏在身邊的雙面人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間毒瘤第一百二十章 禁軍孱弱的病根第七百八十三章 有請王靈官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大雨,李綱如嘍囉(四五月打賞結算加更!)第三百五十章 帝王技——聖心難測第九百零一章 焦慮不安的官家第四百一十九章 來自系統友善的提醒第一百三十六章 瘋子之間的對決第一百五十四章 躬行仁術 普救衆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第三百六十一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第一百五十四章 躬行仁術 普救衆生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儲第四百八十章 高麗提督第三百零一章 趙官家樂開了花第七百零二章 完顏宗乾的憤怒第四百零八章 昭勳閣評價歷代功過第六百九十章 生前富貴和身後名第六十五章 小黑屋,關禁閉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宋帶來安泰,金人帶來殺戮第三百五十三章 失道者寡助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人舊人一朝終散第三百二十九章 痛並快樂着第四百零二章 改名換姓王宗幹第二百八十三章 一匹布變成了一尺第八百六十七章 藩鎮割據,舊題新解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指鹿爲馬之顛倒黑白第二十章 金人夜戰猛如虎,但還是要夜襲第二百六十四章 面對趙構,絕不後退一步!第五百三十四章 會變色的月亮第十九章 汴京的耶耶們準備了猛火油!第三十八章 沒有人能夠救得了大宋!第五百七十一章 還請魏提督,囚禁高麗王吧!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大家欲往江南第四百六十五章 雙方都需要試探第四百二十八章 匠爵第二百七十六章 一個千年的謎題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宋軍卒需要的自信(中秋節快樂!)第十一章 感動不?不敢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太宰的迫不得已第六百七十七章 活着浪費空氣第九十六章 宋金世代兄弟之國,不興刀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雁門,關門打狗第四百三十二章 跳蛙戰術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在進奏院!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是在玩狼人殺,誰都不能信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景王不太好的習慣第七百六十章 打在宗親身上的板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範汝爲在福建路揭竿而起第八百零九章 雙響炮第四百四十四章 開關門!第一百八十九章 抓到一條大魚(月票滿200,加更!)第五百八十五章 官家今天的狀態,不對勁啊!第七百九十八章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律敕之爭第三百二十五章 煙熏火燎水淹抓耗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錢多的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都什麼臭魚爛蝦!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大雨,李綱如嘍囉(四五月打賞結算加更!)第七百七十八章 盛怒之後的冷靜第八百九十六章 中國人的想象力第四百六十六章 怎麼才能證明自己天下無敵第六百九十一章 簡單意思和中等意思第二百六十九章 平州大捷(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兌換《母豬的產後護理》第五百八十七章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第三百八十二章 于闐往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萬刀劉與京中死士
第八百四十六章 埋伏在身邊的雙面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指鹿爲馬之顛倒黑白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都什麼臭魚爛蝦!第二百八十八章 得一妙字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黜太子第七百七十章 惹禍上身的白象第五百三十三章 汴京皇家天文臺第五百九十六章 菊兒汗午時三刻的夢第四百一十二章 安魂山上的官家第七百三十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宋軍卒需要的自信(中秋節快樂!)第七十二章 這怎麼打?第八百三十九章 趙·埃馬紐埃爾·桓第四十四章 神鬼莫測的策論!第三百五十二章 百萬大軍擒孔彥舟第四百零七章 大宋的官家終於高興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功爵均田鄉吏兵制第六百零一章 御駕親征的必要性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在進奏院!第六百七十一章 最肥美的蛋糕,該怎麼分?第九百零六章 牆式衝鋒第八百四十六章 埋伏在身邊的雙面人第二百六十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七百八十四章 解散高麗官軍第六百四十八章 岳飛負傷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善的倒黴徒弟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構要請韓世忠喝茶第五百六十六章 花言巧語,巧舌如簧第五百九十八章 燕京行宮的兩個普通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八百一十五章 過秤第八百四十六章 埋伏在身邊的雙面人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間毒瘤第一百二十章 禁軍孱弱的病根第七百八十三章 有請王靈官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大雨,李綱如嘍囉(四五月打賞結算加更!)第三百五十章 帝王技——聖心難測第九百零一章 焦慮不安的官家第四百一十九章 來自系統友善的提醒第一百三十六章 瘋子之間的對決第一百五十四章 躬行仁術 普救衆生第三百二十四章 只要思想不滑坡第三百六十一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第一百五十四章 躬行仁術 普救衆生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儲第四百八十章 高麗提督第三百零一章 趙官家樂開了花第七百零二章 完顏宗乾的憤怒第四百零八章 昭勳閣評價歷代功過第六百九十章 生前富貴和身後名第六十五章 小黑屋,關禁閉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宋帶來安泰,金人帶來殺戮第三百五十三章 失道者寡助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人舊人一朝終散第三百二十九章 痛並快樂着第四百零二章 改名換姓王宗幹第二百八十三章 一匹布變成了一尺第八百六十七章 藩鎮割據,舊題新解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指鹿爲馬之顛倒黑白第二十章 金人夜戰猛如虎,但還是要夜襲第二百六十四章 面對趙構,絕不後退一步!第五百三十四章 會變色的月亮第十九章 汴京的耶耶們準備了猛火油!第三十八章 沒有人能夠救得了大宋!第五百七十一章 還請魏提督,囚禁高麗王吧!第八百一十一章 李大家欲往江南第四百六十五章 雙方都需要試探第四百二十八章 匠爵第二百七十六章 一個千年的謎題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宋軍卒需要的自信(中秋節快樂!)第十一章 感動不?不敢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太宰的迫不得已第六百七十七章 活着浪費空氣第九十六章 宋金世代兄弟之國,不興刀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破雁門,關門打狗第四百三十二章 跳蛙戰術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在進奏院!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是在玩狼人殺,誰都不能信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景王不太好的習慣第七百六十章 打在宗親身上的板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範汝爲在福建路揭竿而起第八百零九章 雙響炮第四百四十四章 開關門!第一百八十九章 抓到一條大魚(月票滿200,加更!)第五百八十五章 官家今天的狀態,不對勁啊!第七百九十八章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律敕之爭第三百二十五章 煙熏火燎水淹抓耗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錢多的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五百九十五章 這都什麼臭魚爛蝦!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大雨,李綱如嘍囉(四五月打賞結算加更!)第七百七十八章 盛怒之後的冷靜第八百九十六章 中國人的想象力第四百六十六章 怎麼才能證明自己天下無敵第六百九十一章 簡單意思和中等意思第二百六十九章 平州大捷(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兌換《母豬的產後護理》第五百八十七章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第三百八十二章 于闐往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萬刀劉與京中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