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平衡是一門藝術

河南督軍趙倜顯然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廝乃河南正經的地頭蛇,清末畢業於北洋武備學堂,官至薑桂題武衛左軍總兵。辛亥革命時期奉清廷之命入陝西鎮壓革命黨。二次革命時期,奉袁世凱之命率部進入河南,後又追剿白朗起義軍,收編許多土匪,號稱“宏威軍”。

因功授河南護軍使,後任河南督軍兼省長,趙倜先後以其親信將領寶德全、方有田、丁香玲出任豫東、豫北、豫西鎮守使。1915年趙伺報請袁世凱批准,取消省內原有的各路巡防營,以其經費編建省防軍,並在開封舉辦河南將並講習所,培訓軍官。

1916年開始編建省防軍-宏威軍、陸續擴編至40營.趙倜自任總司令,後以其三弟趙傑爲司令,這支部隊,實際上成爲趙家的一支私人武裝。

陸軍部免去這廝河南督軍以及本兼各職的命令一下,這趙倜頓時跳了起來,要他束手就擒就此放棄河南這一畝三分地怎麼肯答應,這廝的宏威軍本來就是土匪成分居多的私軍,任用的都是自己的親信。

結果這趙倜居然敢在開封扯旗造反,宣佈河南全省獨立,這叫自作孽不可活,烏合之衆的河南省防軍宏威軍號稱40個營,其實滿打滿算也就一萬五六的人馬,而且素來跟着趙倜在河南無惡不作,早失去了民心!又如何是如狼似虎的陸軍第三師的對手?

曹錕的第三師五個旅在參戰軍面前吃癟,可不代表在北洋陸軍中這第三師就不是一等一的強兵了,何況一個混成旅還換裝了參戰軍的美式槍械,1917年8月18日趙倜在河南開封宣佈獨立,1917年8月20日曹錕第三師的先頭旅就打到了開封城下。

舉國上下輿論一邊倒的支持中央反對軍閥爲一己之私鬧的獨立,趙倜派人攜重金去遊說的其他幾個省包括奉天督軍張作霖,都無一例外的言辭拒絕並喝斥,要求這廝取消獨立下野聽候中央審查。

曹錕率第三師討伐河南趙倜的作戰行動只用了短短十天就獲得了全面勝利,開封被攻破,宏威軍小部分被殲滅,大部分被俘虜!河南各縣市則在戰鬥打響第三天不到就全數倒戈支持中央反對獨立!

這宏威軍第一師師長趙傑負隅頑抗被擊斃,第二師師長寶德全則火線倒戈率殘部投降打開城門,而方有田和丁香鈴本來就是土匪出身,見勢不妙在第三師南下之初就領着手下那批烏合之衆四散而去繼續上山當土匪去了。

至於趙倜本人居然不知怎的被他溜出了開封化裝隱姓埋名出關投奔張作霖去了!

曹錕這廝自詡北洋正統,對土匪成分居多的宏威軍俘虜可真是動了殺一儆百的念頭,總算有王承斌攔着沒幹出屠殺幾千俘虜的事來,可要這麼就遣散的話日後不還得落草爲匪繼續禍害地方?老曹念頭一轉,命令把俘虜直接押到安陽煤礦去做苦役挖煤!

當然,王承斌能勸動曹錕的理由居然是參戰軍那首三大-紀律九項注意的軍歌,參戰軍唱的做的,我們第三師如何做不的?不虐待俘虜!不知道送到煤礦上當苦役算不算虐待這二位就沒想那麼多了!

山東督軍張懷芝被免去督軍之職,加豐威上將軍調北京將軍府視事,表面上看是因爲防洪救災不力遭受了池魚之殃,實際卻是做了趙倜的陪綁,張懷芝算是皖系的外圍力量,這廝一年前才從察哈爾都統的位置調任山東督軍,卻和帶領自己昔日第五師的山東軍務幫辦張樹元明爭暗鬥鬧的不可開交。

這次藉着拿下河南趙倜的機會,老段在徐樹錚和王庚的建議下,乾脆把山東這檔子也給擺平了,一來張懷芝已經57歲,加豐威上將軍的到北京養老也說的過去,二來一碗水卻要端平,若讓張樹元接任山東督軍被徐樹錚說起來那是絕對不可以.

最後就是各打五十大板,當然張屬元雖然沒擠走了張懷芝,自己也被髮配到黑龍江去,可好歹進了一步從幫辦變成了黑龍江督軍,也說的過去!

至於田中玉,本來上次吉林督軍孟恩遠被張作霖趕下臺的時候是有機會去當吉林督軍的,後來因爲要把陸軍第八師李長泰從天津馬廠調開,這吉林督軍就給了李長泰了,這會兒田中玉到山東督軍任上,一來是進了一步,二來也是個過渡,畢竟參戰軍的師長們資歷還淺,尤其郭鬆齡的第四師成軍時間還短。

空出來的察哈爾都統,當仁不讓是王庚的囊中之物,誰都知道京綏鐵路和公路的建設是參戰督辦心中的頭等大事,這察哈爾給了王庚自然是事半功倍兩全其美的好事!

至於那個燙手的直隸督軍,被王庚拿來做人情給徐樹錚平衡一下皖系內部明顯失衡的內部關係,雖然徐樹錚本人的精力全部撲在組織安福系和在議會拉山頭,並且在組織力量起草新憲法的上頭,可王庚不想自己就一枝獨大的忘乎所以。

事實上除了參戰軍,中美石油公司也好,中華航空和中華保險也好,王庚的財政部和中國銀行從來都沒有忘記讓徐樹錚的交通部和交通銀行一起分一杯羹!

國務總理和新皖系的這兩個頂天立地的大將顯然在金融和經濟領域尋找到了一種平衡的合作方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觀念漸漸深入兩派的心頭。

等到了1917年8月底,河南、山東的黃河洪水漸漸退去,第四批美援軍火和裝備再一次抵達了中國。

第四批的美援軍火中具體清單如下:

1、M1903春田式手動步槍:30000支

2、M1917BAR勃朗寧班用機槍:3000支

3、M1917A1水冷式勃朗寧重機槍:2000挺

4、M1伽藍德半自動步槍:3000支

5、柯爾特M1911.45口徑自動手槍:30000支(含.45口徑手槍彈900萬發)

6、30.06步槍彈:9000萬發

7、日式75MM41式山炮108門(含75口徑山炮炮彈15400發)

8、日式75MM38式野炮108門(含75口徑野炮炮彈15400發)

9、日式150MM榴彈炮36門(含150口徑榴彈炮彈9800發)

10、美製道奇1噸半軍用卡車(寬胎加全鋼輪轂):300輛

11、美製福特TT型1噸多用途車(寬胎加全鋼輪轂):500輛

12、美製福特T型車(寬胎加全鋼輪轂):500輛

由於山東河南兩省遭受水災的緣故,大量災民的形成的兵源使得參戰軍在八月份募集的新兵達到了四萬五千人之多,加上先前的兩個補充旅,參戰軍的補充旅多達七個之多。

參戰軍第五師的編練成立迫在眉睫,同時英美法公使的外交壓力又接踵而來,中國以參戰名義武裝起來的部隊也看着要到二十萬了,可派往歐洲戰場的遠征軍只有五百人一個先遣支隊,聽說他們現在成了美國遠征軍司令潘興的衛隊營了,這可遠遠不夠,中國必須採取更實際的行動來兌現參戰諾言!

像王庚這樣靠加緊修築京綏鐵路和公路要打通陸路去歐洲參戰,這事說出去可就是天方夜譚是個人都難以置信了,雖然京綏鐵路的修築速度創造了中國鐵路修建史的記錄,可要能修到能接軌西伯利亞大鐵路,那是猴年馬月的事情?

雖然美軍自己派往歐洲戰場的地面部隊也不過區區兩個陸軍師,可在美國的新兵營裡新兵已經超過了一百萬!當然他們需要更多的訓練纔有資格走出新兵營登上去歐洲參戰的運兵船!

“尼瑪!難道中國參戰軍不需要更多的訓練就能跨洋過海去歐洲當炮灰?!”參戰督辦的反問讓五國公使心裡很是堵的慌!

第179章 東西兩線蓄勢待發第141章 目不暇接的鉅變第84章 招兵大計第八百零四章 四騎兵困難不小第137章 橄欖枝在哪呢?第284章 辛比爾斯克鐵軍打殘了第624章 都要搶先鋒!(中)第795章 炮兵開路(三)第724章 打成了平手(二)第633章 品行和能力(下)第413章 不要向現實低頭第139章 堅挺的抵押物第八百零五章 三機動火力堡壘第677章 多久沒見着肉了?(三)第117章 一對美少女第701章 還有這份閒心?(三)第575章 不戰屈人之兵(上)第559章 戰役安排第783章 衝進去也是玉碎(五)第250章 歷史遺留問題第663章 重點還是在西線(二)第794章 何樂而不爲(六)第121章 鬼使神差問起個人第332章 山窮水盡跑不動路第87章 目不暇接的命令第233章 鐵血與柔情第653章 王牌下的蛋(上)第757章 分割包圍各個擊破(一)第788章 繼續調兵遣將(三)第777章 守不住就切腹吧!(五)第796章 不能再猶豫了(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前所未有的考驗第293章 心急吃不着熱豆腐第595章 悲劇不會重演(下)第九百一十六章 一撤的也太快了第697章 戰鬥正酣(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虛虛實實用兵之道第763章 真就嚥下這口氣?(六)第423章 民心向背第476章 功虧一簣第191章 一月劇變和媾和談判第31章 算無遺策第730章 收穫差強人意(二)第82章 模範教導團第604章 後路怎麼辦?(中)第778章 不佔優勢的炮兵(一)第444章 後悔莫及晚矣第324章 躲過一劫的彼德羅維奇第706章 炮兵終於過河了(一)第六百一十一章 下試探性的進攻第746章 咬着牙下了決心(二)第589章 一個籬笆三個樁(下)第747章 南線決戰即將打響(二)第166章 壓倒性的優勢第677章 急得團團亂轉(四)第600章 沙皇的處境(上)第665章 王庚的理念(一)第679章 威名揚天下!(七)第189章 協約國對中國的期待第55章 初次見面請多關照第890章 團參謀長的野望第704章 炸成了一片(三)第573章 非軍事區?!(下)第六百七十章 二局勢頗爲慘烈第202章 捍衛18戰役開始第431章 羣星璀璨的騎兵師第658章 戈林的性格(上)第793章 山下主動請纓(二)第676章 圖哈切夫斯基的想法(四)第581章 兩敗俱傷?(上)第626章 上哪給您調援軍?(上)第679章 一唱一和(五)第527章 斯維爾德洛夫的計劃第675章 騎兵之戰(四)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停下準不行第657章 目不暇接(中)第590章 內閣總理腿都軟了(下)第82章 模範教導團第960章 代表團抵達薩馬拉2第752章 事情出乎意料(四)第八百零三章 二敵我態勢第679章 集團軍詐降?!(三)第377章 孤獨的騎士第487章 敵我矛盾和內部分歧第263章 得說服托洛茨基第665章 全金屬結構(三)第664章 新的戰鬥機(四)第307章 戰俘的去留安排第772章 挖工事的能力(三)第444章 後悔莫及晚矣第25章 無法抗拒的條件第539章 戰役檢討和分贓第658章 戈林的性格(上)第479章 察裡津何去何從第786章 爭奪異常激烈(八)第375章 李富貴的小算盤第665章 王庚的理念(一)第585章 一戰成名!(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二你才八嘎你們一家都八嘎第430章 葉戈羅夫的鄉親父老
第179章 東西兩線蓄勢待發第141章 目不暇接的鉅變第84章 招兵大計第八百零四章 四騎兵困難不小第137章 橄欖枝在哪呢?第284章 辛比爾斯克鐵軍打殘了第624章 都要搶先鋒!(中)第795章 炮兵開路(三)第724章 打成了平手(二)第633章 品行和能力(下)第413章 不要向現實低頭第139章 堅挺的抵押物第八百零五章 三機動火力堡壘第677章 多久沒見着肉了?(三)第117章 一對美少女第701章 還有這份閒心?(三)第575章 不戰屈人之兵(上)第559章 戰役安排第783章 衝進去也是玉碎(五)第250章 歷史遺留問題第663章 重點還是在西線(二)第794章 何樂而不爲(六)第121章 鬼使神差問起個人第332章 山窮水盡跑不動路第87章 目不暇接的命令第233章 鐵血與柔情第653章 王牌下的蛋(上)第757章 分割包圍各個擊破(一)第788章 繼續調兵遣將(三)第777章 守不住就切腹吧!(五)第796章 不能再猶豫了(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前所未有的考驗第293章 心急吃不着熱豆腐第595章 悲劇不會重演(下)第九百一十六章 一撤的也太快了第697章 戰鬥正酣(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虛虛實實用兵之道第763章 真就嚥下這口氣?(六)第423章 民心向背第476章 功虧一簣第191章 一月劇變和媾和談判第31章 算無遺策第730章 收穫差強人意(二)第82章 模範教導團第604章 後路怎麼辦?(中)第778章 不佔優勢的炮兵(一)第444章 後悔莫及晚矣第324章 躲過一劫的彼德羅維奇第706章 炮兵終於過河了(一)第六百一十一章 下試探性的進攻第746章 咬着牙下了決心(二)第589章 一個籬笆三個樁(下)第747章 南線決戰即將打響(二)第166章 壓倒性的優勢第677章 急得團團亂轉(四)第600章 沙皇的處境(上)第665章 王庚的理念(一)第679章 威名揚天下!(七)第189章 協約國對中國的期待第55章 初次見面請多關照第890章 團參謀長的野望第704章 炸成了一片(三)第573章 非軍事區?!(下)第六百七十章 二局勢頗爲慘烈第202章 捍衛18戰役開始第431章 羣星璀璨的騎兵師第658章 戈林的性格(上)第793章 山下主動請纓(二)第676章 圖哈切夫斯基的想法(四)第581章 兩敗俱傷?(上)第626章 上哪給您調援軍?(上)第679章 一唱一和(五)第527章 斯維爾德洛夫的計劃第675章 騎兵之戰(四)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停下準不行第657章 目不暇接(中)第590章 內閣總理腿都軟了(下)第82章 模範教導團第960章 代表團抵達薩馬拉2第752章 事情出乎意料(四)第八百零三章 二敵我態勢第679章 集團軍詐降?!(三)第377章 孤獨的騎士第487章 敵我矛盾和內部分歧第263章 得說服托洛茨基第665章 全金屬結構(三)第664章 新的戰鬥機(四)第307章 戰俘的去留安排第772章 挖工事的能力(三)第444章 後悔莫及晚矣第25章 無法抗拒的條件第539章 戰役檢討和分贓第658章 戈林的性格(上)第479章 察裡津何去何從第786章 爭奪異常激烈(八)第375章 李富貴的小算盤第665章 王庚的理念(一)第585章 一戰成名!(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二你才八嘎你們一家都八嘎第430章 葉戈羅夫的鄉親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