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一觸即發的東線

1918年1月底,隨着第九批美援軍火的到來,王庚以參戰軍第一師爲基礎,一月份入伍新兵組成的兩個補充旅分別從保定的第二師蔣鴻遇處換回第六旅張之江旅和第四旅韓麟春這兩個旅,加上第一師第三旅姜登選部,組成了全是精銳的參戰軍第十七師。

剛當了一個月不到點的參戰軍教導團團長張作相,授陸軍中將,任參戰軍第十七師師長,兼任黑龍江綏芬河鎮守使,率領由參戰軍第一師和第二師三個主力混成旅組成的第十七師,於1918年1月底成軍後開赴黑龍江綏芬河駐防!

當王庚宣佈任命的時候,張作霖和張作相這兩個盟兄弟面面相覷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參戰軍編練新的整編師,歷來是原整編師1個混成旅加兩個補充旅爲多,這會兒王庚一口氣把精銳的第一師和第二師這兩個成軍最早的師抽調了三個旅組成十七師,這太讓人意外了!

“用人不疑是我原則,張師長,我相信你能帶好這支隊伍,那個張之江要是調皮你儘管K他,參謀長,對你的盟兄弟你還有啥信不過的?我這可全是主力部隊交到他手上,要是在老毛子面前慫了?”王庚露出了一絲笑意,話卻沒說完!

“司令放心,要是打了敗仗,我張作相提頭來見!”當了一個月不到點教導團團長的張作相怎麼也沒想到,這麼快就當上了參戰軍主力師的師長!

而且姜登選當年大家在奉天巡防營時還是老相識,這會兒是馮大總統的心腹,那個韓麟春又是張大帥的奉天老鄉,又是徐樹錚跟前的紅人,張之江就更不要說了,按參戰軍的習慣,下一個新編師的師長最有可能就是張之江,沒想到王庚對自己如此信任,一給就是仨主力混成旅,看來跟着大帥投中央和參戰軍真是投對了!

“麻辣個把子!張作相,你要是在前線給我慫了,別說你自己提頭來見,我這個老哥哥先扒了你的皮!”張作霖也是又驚又喜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提了一個月的心終於放回了肚子裡,尼瑪,督辦這胸襟這氣魄,咱老張還真不能比,當初還擔心給弄到北京來架空着涼快着,一轉眼盟兄弟接着就成了師長和鎮守使了!

而且顯然是要。。。是要領着參戰軍嫡系主力去給全軍打頭陣了!前奉天督軍,如今的參戰軍參謀長張作霖張大帥覺得自己是真開了一回眼了,跟着王庚,沒說的!誰也不會把自己一手打造的主力部隊當炮灰去前線送死吧,顯然絕不是借刀殺人的伎倆,而是參戰軍在東線的大行動馬上要開始的前奏了!

“司令,你給我一個師,哪怕一個旅,我張作霖給全軍打頭陣去,張作相比我還差着點,乾脆我去!”老張拍着胸脯要搶自家盟兄弟的差事!

“哎!大哥,啊不不,參謀長,這哪行啊,你是參謀長當然得和司令一起坐鎮中樞了!衝鋒陷陣是我們的事!”張作相漲紅着嚷嚷道。

此刻蘇俄的主力不過30萬人,主要在彼得格勒、察裡津和莫斯科等歐洲核心地帶,老毛子在遠東的部隊不超過3萬人,王庚這算是殺雞用牛刀,事實上由於俄國內戰馬上就會如火如荼的開始,王庚並不認爲收復遠東和把國境線推薦到外興安嶺一側有那麼難。

在參戰軍參謀本部擬定的計劃了,東線出擊將兵分兩路,一路以張作相第十七師爲前鋒,從中東路東段的綏芬河沿着中東鐵路直插老毛子的遠東濱海邊疆區,沿着中東路過了綏芬河後兵分兩路,十七師三個旅向南直撲雙城子和海參崴,緊隨其後的王正廷第七師則向北沿着西伯利亞鐵路奔北邊伯力。

中東路西線,第九師李鳴鐘部三個旅將從滿洲里出擊,沿着中東鐵路推進,第一目標是拿下赤塔!拿下赤塔後兵分兩路,一路向西把戰線推進到尼布楚,雖然在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一直到現在,尼布楚始終屬於俄國,但既然沙俄都被蘇俄推翻了,那很多東西都可以重新在審視一番。

對老毛子在西伯利亞和遠東的移民來說,沒多少人還清楚200年前中俄尼布楚劃界是怎麼劃的,中國參戰軍士兵當然也不清楚,所以即使是爲了建立緩衝區扶持俄國白衛軍傀儡政權,中國參戰軍的腳步都不會只停留在尼布楚劃定的邊界上。

邊界只存在於戰前和戰後,而當戰爭進行時,如果能打到莫斯科,王庚都不會拒絕,當然,還得幾十萬白衛軍打頭陣,最好再加二十個師團的小鬼子當肉盾。

宣化兵工廠仿製法國迫擊炮的速度很快,隨着1月初兵工廠的投產,法國布朗德公司的81和60迫擊炮率先被仿製成功,初始階段60MM口徑迫擊炮月產300門,81MM口徑迫擊炮月產200門,隨着兵工廠的產能磨合到位,預計第二個月產能將增加一半,第三個月則再翻一倍。

參戰軍的60迫擊炮被裝備到排,每排一個2門的60迫擊炮班,而81口徑迫擊炮被裝備到營,每營有一個8門的迫擊炮排!

60迫擊炮參數:

總重量:18公斤

榴彈重:1.5公斤

最大射程:1300米

操作人數:2人

81迫擊炮參數:

總重量:47公斤

柳彈重:3.6公斤

最大射程:2000米

操作人數:3人

除此之外,宣化兵工廠的英國米爾斯式卵形手榴彈也仿製成功,這手榴彈是英國工程師米爾斯於1915年研製,其結構和原理後來成爲世界手榴彈的主流,在王庚前世一直用到了21世紀。

宣化兵工廠的手榴彈產能,預期到1918年2月末將達到10萬枚,之後預計每個月產能將逐次增加,半年後能達到月產50萬枚的規模。

於此同時1918年1月末宣化兵工廠的各型炮彈迅速投入了批量生產,預計三月內將達到的產能如下:

75MM口徑野炮炮彈:月產10000-12000發

75MM口徑山炮炮彈:月產10000-12000發

150口徑榴彈炮炮彈:月產6000-8000發

60MM迫擊炮彈:月產30000發

81MM迫擊炮彈:月產25000發

加班加點中第一批生產的迫擊炮和手榴彈都被優先用於裝備東線的參戰軍部隊,源源不斷的軍火向哈爾濱、滿洲里和綏芬河運去。大戰迫在眉睫,王庚計劃在2月底最遲不超過3月初,也就是蘇俄和德國最後簽訂佈列斯特條約媾和後,正式發起收復尼布楚條約一來失地的捍衛18軍事行動。

屆時中國參戰軍在綏芬河方向投入第十七師和第七師兩個師6萬人,在滿洲里方向投入第九師一個師3萬人,吳佩孚在外蒙將從恰克圖向北出動精銳的第三師,目標是直到貝加爾湖。

於此同時,綏遠、吉林、察哈爾、熱河的四個師將各抽兩個混成旅作爲預備隊分別進入外蒙古和黑龍江,新兵招募將加快進行,爭取在2月底募集到6個補充旅的新兵進入南苑大本營。

事實上如果不是怕後勤壓力太大,以參戰軍超過北洋陸軍一倍的糧餉待遇,募集兵員幾乎沒有任何難度,並且參戰軍駐各省的整編師其實都嗷嗷直叫的要像吳佩孚和王廷楨之前收復外蒙古和中東路那樣出戰,誰都知道當兵打仗才能立功,光守着營盤操練幾時才能升職?

第770章 一分汗水一分收穫(六)第272章 喀山國庫的黃金第80章 衆望所歸的決定第369章 幸運的葉戈羅夫和布瓊尼第36章 一錘定音第六百七十章 二局勢頗爲慘烈第975章 明月照山崗2第279章 衛戍司令和前敵指揮第235章 魯登道夫和興登堡第640章 誰是無冕之王?(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四敵人去哪了第773章 紅旗招展裝甲兵(七)第171章 臨界點第94章 入駐南苑第676章 富爾曼諾夫的建議(三)第253章 御前會議第八百零五章 三機動火力堡壘第646章 軍事過硬(中)第626章 上哪給您調援軍?(上)第581章 下一輪激戰(下)第595章 你想造反不成?(上)第153章 去永定河挖泥第704章 不容易被發現(一)第九百一十六章 十吵架鬥嘴不可開交第359章 形勢千變萬化第770章 轟炸的威力(一)第710章 黃花菜都涼了(三)第693章 空城計被看穿了?(二)第274章 協約國夏季攻勢第170章 平衡是一門藝術第772章 不可小覷(四)第719章 排山倒進攻(一)第948章 一仗打慫了?第230章 磋商和密約第773章 炮口下的肉雞(二)第493章 義正言辭第746章 大戰方起誰肯慫(一)第438章 都什麼時候了還扯皮第681章 烏克蘭戰場一觸即發(一)第771章 武裝到了牙齒(三)第757章 加強進攻豁出去了(二)第908章 風雨欲來第102章 換個地兒談談第621章 按部就班(上)第708章 令人咋舌的戰果(四)第516章 差強人意的援助第452章 布瓊尼的選擇第767章 故意露出的破綻(一)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這樣戰果太小了第九百一十五章 五迫擊炮迫擊炮第118章 新式旗袍第709章 不惜一切代價開火(三)第922章 吵的不可開交第744章 權宜之計(二)第500章 必須正視現實第八百零三章 一強弩之末的武藤旅團第410章 火中取栗越亂越好第605章 三個臭皮匠(中)第791章 隆美爾也來了!(三)第924章 制空權很關鍵第954章 咄咄逼人的德國佬第111章 伸手拉兄弟一把第763章 最後通牒(二)第374章 血與火的煉獄第584章 臨危不亂!(下)第436章 總攻即將發起第688章 談判也是個出路(二)第766章 情非得已(四)第9章 我們全家爲您祈禱第776章 中村膽氣粗壯(三)第560章 一波又起第747章 只有天知道(一)第717章 上校很牛(二)第六百零七章 上滴水不漏第八百零三章 三武藤的決心第456章 進退兩難的選擇第624章 爭論很激烈(上)第674章 抓幾個舌頭回來(一)第405章 蘇俄中央的下一步對策第778章 不佔優勢的炮兵(一)第114章 搞定國會?不如搞定總統第790章 推三阻四不肯上(二)第789章 這麼打行不行?(一)第593章 同牀異夢(上)第1章 號外!號外!第1章 號外!號外!第255章 全方位的聯盟第696章 繼續追了下去(三)第637章 計劃可行?!(中)第972章 一切爲了和平?第767章 膽子可真肥(三)第288章 羣策羣力還是獨斷專行?第784章 思前想後拿定主意(四)第57章 美國宣戰迫在眉睫第576章 咬着牙進攻吧!(上)第695章 咬着牙堅持(三)第7章 明天誰來拯救世界?第270章 蘇俄東方面軍的部署第47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50章 紅色閃電(中)
第770章 一分汗水一分收穫(六)第272章 喀山國庫的黃金第80章 衆望所歸的決定第369章 幸運的葉戈羅夫和布瓊尼第36章 一錘定音第六百七十章 二局勢頗爲慘烈第975章 明月照山崗2第279章 衛戍司令和前敵指揮第235章 魯登道夫和興登堡第640章 誰是無冕之王?(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四敵人去哪了第773章 紅旗招展裝甲兵(七)第171章 臨界點第94章 入駐南苑第676章 富爾曼諾夫的建議(三)第253章 御前會議第八百零五章 三機動火力堡壘第646章 軍事過硬(中)第626章 上哪給您調援軍?(上)第581章 下一輪激戰(下)第595章 你想造反不成?(上)第153章 去永定河挖泥第704章 不容易被發現(一)第九百一十六章 十吵架鬥嘴不可開交第359章 形勢千變萬化第770章 轟炸的威力(一)第710章 黃花菜都涼了(三)第693章 空城計被看穿了?(二)第274章 協約國夏季攻勢第170章 平衡是一門藝術第772章 不可小覷(四)第719章 排山倒進攻(一)第948章 一仗打慫了?第230章 磋商和密約第773章 炮口下的肉雞(二)第493章 義正言辭第746章 大戰方起誰肯慫(一)第438章 都什麼時候了還扯皮第681章 烏克蘭戰場一觸即發(一)第771章 武裝到了牙齒(三)第757章 加強進攻豁出去了(二)第908章 風雨欲來第102章 換個地兒談談第621章 按部就班(上)第708章 令人咋舌的戰果(四)第516章 差強人意的援助第452章 布瓊尼的選擇第767章 故意露出的破綻(一)第七百五十七章 四這樣戰果太小了第九百一十五章 五迫擊炮迫擊炮第118章 新式旗袍第709章 不惜一切代價開火(三)第922章 吵的不可開交第744章 權宜之計(二)第500章 必須正視現實第八百零三章 一強弩之末的武藤旅團第410章 火中取栗越亂越好第605章 三個臭皮匠(中)第791章 隆美爾也來了!(三)第924章 制空權很關鍵第954章 咄咄逼人的德國佬第111章 伸手拉兄弟一把第763章 最後通牒(二)第374章 血與火的煉獄第584章 臨危不亂!(下)第436章 總攻即將發起第688章 談判也是個出路(二)第766章 情非得已(四)第9章 我們全家爲您祈禱第776章 中村膽氣粗壯(三)第560章 一波又起第747章 只有天知道(一)第717章 上校很牛(二)第六百零七章 上滴水不漏第八百零三章 三武藤的決心第456章 進退兩難的選擇第624章 爭論很激烈(上)第674章 抓幾個舌頭回來(一)第405章 蘇俄中央的下一步對策第778章 不佔優勢的炮兵(一)第114章 搞定國會?不如搞定總統第790章 推三阻四不肯上(二)第789章 這麼打行不行?(一)第593章 同牀異夢(上)第1章 號外!號外!第1章 號外!號外!第255章 全方位的聯盟第696章 繼續追了下去(三)第637章 計劃可行?!(中)第972章 一切爲了和平?第767章 膽子可真肥(三)第288章 羣策羣力還是獨斷專行?第784章 思前想後拿定主意(四)第57章 美國宣戰迫在眉睫第576章 咬着牙進攻吧!(上)第695章 咬着牙堅持(三)第7章 明天誰來拯救世界?第270章 蘇俄東方面軍的部署第47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50章 紅色閃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