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會議步步深入

1918年7月15日19:15莫斯科克林姆林宮

“關於烏法戰役的檢討問題,察裡津和南方面軍的同志已經有過細緻慎密的分析,敵我雙方的情況分析,烏法聯軍的作戰特點,指揮方式都有詳盡的論述。

這份斯維爾德洛夫、加米涅夫和布哈林他們都看過,我覺得察裡津的這份電報雖然還不能算是對烏法戰役的全面總結,但是寫的很好,對我們下一階段的工作,特別是如何和烏法聯軍打交道,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烏里揚諾夫顯然是個性急的主,這會兒沒時間讓斯維爾德洛夫和約瑟夫爲了兩個方面軍的事情鬥嘴皮子,於是乾脆把會議往下推進,話講的也相當有策略性,起碼這麼一說的話,約瑟夫同志顯然心氣順了不少,看看,主席同志都當衆表揚我們察裡津的總結做的好!

會議的氣氛顯然比剛纔劍拔弩張針鋒相對要緩和了不少,烏里揚諾夫轉向左側的斯維爾德洛夫,“雅可夫·米哈伊洛維奇,烏法戰役的情況先說到這就行了,下一個議程是什麼?”

“下一個議程,針對烏法戰役後的局勢,察裡津和南方面軍的同志提出,應該把我們在東線的蘇俄紅軍都整合起來,成立新的伏爾加河軍區和方面軍,以此來抵擋高爾察克白衛軍即將發動的攻勢,就是說,要成立伏爾加河軍區和方面軍,是這麼個議題,大家看看有什麼意見?”

斯維爾德洛夫低頭瞅了一下會議議程表,擡起頭把話題轉到了要成立新的伏爾加河軍區和方面軍的問題上。

在座的中央委員們七嘴八舌頓時熱鬧了起來,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志得意滿躊躇滿志的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朱加什維利,顯然,所謂察裡津和南方面軍同志的想法,其實就是這位北高加索軍區和南方面軍軍事委員的想法。

約瑟夫之前的神經繃的可是比較緊張,從斯維爾德洛夫和托洛茨基的毫不示弱的話語中這廝似乎嗅到了一絲陰謀或者不詳的氣息,不過烏里揚諾夫同志出來主持公道的時候,話裡話外對察裡津和南方面軍還是相當維護。

而且現在又很快開始把會議主題導向自己回莫斯科來最大的訴求-成立伏爾加河軍區和方面軍,順理成章的獲得領導這個新軍區和方面軍的權力,這讓約瑟夫同志緊繃着的神經鬆弛了下來,臉色自然而然的浮起一絲喜色,而且,從在座的中央委員們頻頻注視自己的目光上來看,新的軍區和方面軍一旦成立,自己當仁不讓是最佳候選人。

“根據察裡津和南方面軍同志提出的想法,如果成立新的俄伏爾加河軍區和方面軍的話,勢必要把東方面軍和南方面軍剩下的主力納入其中,伏爾加河軍區將統一指揮伏爾加河流域的地區和城市、鄉村等行政區域,而伏爾加河方面軍則要承擔起整個東線的作戰任務!”說話的是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托洛茨基。

本來這是斯維爾德洛夫這個最高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的差事,不過斯維爾德洛夫既然又是會議主持人,又是烏里揚諾夫和托洛茨基商量好內定的伏爾加河軍區和方面軍新領導人,爲了避嫌起見,托洛茨基這個主席只好親自出馬來說編制方案。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把東方面軍和南方面軍合併組建成新的伏爾加河軍區和方面軍,您本人和察裡津和南方面軍的同志是這樣建議的吧?”斯維爾德洛夫打算步步爲營把約瑟夫同志先拿話給套住了。

“的確如此,烏法戰役的失利,和南集羣由兩個方面軍的部隊組成有一定的關係,本來雙方的指揮體制都不太一樣,作戰風格也不同,集團軍和師級指揮員之間的瞭解和溝通也不夠,現在隨着烏法戰役的失利,東方面軍遭受了重大損失,南方面軍也丟掉了三分之一的主力。

這種情況下,把兩個方面軍保存下來的主力部隊合二爲一,統一編制、武裝、後勤保障和指揮,並且在伏爾加河流域執行軍政合一的行政、軍事管理模式,是我們應對下一階段困難局勢的必要手段,所以我們建議東、南方面軍合併爲伏爾加河方面軍,承擔東線的所有戰鬥任務!”

約瑟夫同志也不含糊,一邊點着了手裡的胡楊木菸頭,一邊眯起眼睛條理清楚的證實了這方案是由察裡津提出的。

“各位主席,各位中央委員,伏爾加河對岸的敵人發起進攻的可能性有多大,高爾察克和那個什麼烏法聯軍什麼時候會過河?成立伏爾加河軍區和方面軍就能擋住敵人了麼?”

問這話的是中央委員格.雅.索柯里尼柯夫,蘇俄人民委員會的教育人民委員,也是一個老資格的布爾什維克領導人,除了斯維爾德洛夫和捷爾任斯基之外,索柯里尼柯夫也算是烏里揚諾夫比較信任的傢伙,當然,在蘇俄中央委員會內的排名要在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之後。

“敵人一定會發起進攻,而且很快,所以我們才召集緊急中央委員們趕回來開會,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斯維爾德洛夫很快的答道。

“那咱們就成立伏爾加河軍區和方面軍好了,這有什麼難的?還需要中央委員會開會討論?最高軍事委員會做個決定下個命令不就行啦?蘇俄紅軍本來就是布爾什維克領導下的革命隊伍,在哪個方面軍不都是爲了保衛蘇維埃,保衛紅色政權麼!”這次說話的是負責婦女和羣衆工作的中央委員、書記處書記斯塔索娃。

在1917年8月布爾什維克黨的第六次代表-大會選舉中央委員會時,斯塔索娃和越飛都還只是候補中央委員,但是隨着十月革命後形勢的不斷變化,六屆中央委員中好幾個中央委員犧牲或者被敵人暗殺,也有被敵人拉過去,或者自行宣佈脫離布爾什維克黨的。

因此在1918年3月舉行的俄共(布)黨的第七次緊急代表-大會上,斯塔索娃從六屆時的候補中央委員,被代表們選舉成爲了七屆的正式中央委員,算是第一個布爾什維克的女性中央委員。

葉蓮娜·德米特里耶夫娜·斯塔索娃1873年10月3日生於彼得堡一個律師家庭,中學畢業後在彼得堡參加社會主義運動。189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建立時入黨。是烏里揚諾夫創辦的《火星報》的代辦員。1903年俄國社會民民主工黨分裂後是布爾什維克。

1905年以前在彼得堡、基輔、明斯克、奧廖爾、斯摩棱斯克、雅爾塔和莫斯科等城市從事布爾什維克黨的地下革命工作,曾任布爾什維克黨的彼得堡委員會書記、中央委員會北方局書記及其他領導職務。

1905年8月到1906年1月,受黨中央委員會的委託在日內瓦工作,1907-1912年在第比利斯做黨的工作。1912年1月出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六次代表會議,被選爲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1913年被捕並被流放到西伯利亞。1917年2月到1920年3月任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中央委員會書記。1918年3月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會上被選爲俄共(布)中央委員。

在王庚前世,這位傑出的女布爾什維克領導人活的比約瑟夫還長久,一直活到94歲纔去世,三十年代的大清洗和衛國戰爭都沒有影響她在布爾什維克黨中央的存在。

當然,這會兒,已經45歲的葉蓮娜·德米特里耶夫娜·斯塔索娃是布爾什維克黨內的老大姐,看上去年富力強精神矍鑠,手裡夾着一支菸卷,快人快語的風格讓人印象深刻。

“那麼,今天會議的第一個議案,把蘇俄紅軍東方面軍、南方面軍合併爲新的伏爾加河方面軍,撤銷原來的東方面軍和南方面軍編制,同時把北高加索軍區、下諾夫哥羅德軍區合併爲新的伏爾加河軍區,同意的中央委員請舉手!”

斯維爾德洛夫作爲蘇俄中央書記處書記主持駕馭起中央委員會的會議早就駕輕就熟,這會兒三言兩語,就把進程推進到了第一個議案的表決。

這廝話音未落,他自己先舉起了手,接着身邊的烏里揚諾夫和托洛茨基兩個大佬顯得也很隨意的就舉起了手,顯然,這個問題上蘇俄中央委員會實際的領導人之間沒有分歧,這種情況下,其他中央委員們包括計劃的始作俑者約瑟夫同志也都紛紛舉起了手。

“成立伏爾加河軍區和方面軍的議案,全體中央委員一致通過!”斯維爾德洛夫臉色輕鬆的點了點頭,一邊在本子上記了點什麼,接着把目光轉向了身邊的蘇俄中央委員會主席,顯然是徵詢對方的意見。

“一致通過!很好,沒有問題,雅可夫·米哈伊洛維奇,抓緊時間,下面該輪到誰了?”烏里揚諾夫合上跟前的筆記本,衝着自己的親密戰友道。

“下面論到您,弗拉基米爾.伊里奇,主席同志,由您做下一步的外交形勢分析和決策建議,哦哦,不,在您之前,先要聽聽外交人民委員契切林給大家作一個和德奧同盟國談判成果的彙報。”斯維爾德洛夫看了看議程表說道。

“好吧,請外交人民委員先給大家說說,從興登堡和魯登道夫那邊弄回點什麼乾貨來了,我們付出的代價可不小,可真是不小,希望是物有所值的,格奧爾基.瓦西裡耶維奇,你給大家彙報一下吧!”烏里揚諾夫衝着一邊的外交人民委員契切林親切的道。

“各位主席,各位中央委員,受蘇俄中央的委派,這次我去柏林,和德國主要談的是戰俘和軍火援助問題,當然,還有糧食問題,關於戰俘,德國戰俘營裡的沙俄戰俘上次我們弄回來八十萬,還剩下大概二百六十萬人左右。

上次的八十萬人,是我們趁着對方還沒有特別關注戰俘問題,想早一點卸掉包袱的情況下,跟魯登道夫談判後獲得釋放的,當然,我們的人在戰俘營做了初步的甄別和挑選,儘量挑的是同情或者支持布爾什維克的沙俄戰俘。

大家也知道,俄國開展工業化比較晚,工人階級的數量比起農民來要少的多,因此沙俄軍隊的主要成分來自則是農民,士官、軍官們則多數來自貴族、大資產階級、地主和富農家庭的子弟,因此,要從沙俄戰俘中挑選布爾什維克分子,有相當的難度。”

蘇俄外交人民委員格奧爾基.瓦西裡耶維奇.契切林,1872年出生於莫斯科附近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是大名鼎鼎的詩人普希金的遠親,這廝也是莫斯科大學法律系畢業的主,老資格的布爾什維克黨員,之前蘇俄和德國在佈列斯特談判時,契切林就是托洛茨基的副手。

後來托洛茨基辭職,他就接替了蘇俄外交人民委員的職務,這廝舉手投足之間身上透着一股知識分子儒雅的味道,算是蘇俄中央委員會中溫和派的代表。

本來這廝連中央候補委員也不是,但是因爲在和德國複雜的外交談判中這廝表現出衆,因此在1918年3月的黨代會上被選爲中央委員,反而是原來呼聲很高的候補中央委員越飛沒能更進一步,倒過來擔任了他的副手。

第九百一十五章 八碰了一鼻子灰第712章 再不跑就遲了(四)第731章 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二)第196章 張作霖也投了中央第690章 裝甲團突擊(四)第365章 政委們失去信心第885章 全身而退的機會第640章 誰是無冕之王?(上)第486章 斯維爾德洛夫第636章 板載!板載!(上)第340章 磨刀霍霍的聯軍主力第29章 壟斷的誘惑第632章 察言觀色(中)第17章 順路兜個風?第七百二十三章 三彈藥消耗巨大第390章 真打起來有點犯難第464章 進退兩難的葉戈羅夫第899章 最大的威脅第441章 火花四濺騎兵大戰第890章 團參謀長的野望第725章 抓緊時間補充休整(三)第九百一十七章 三第三師團情何以堪第六百一十章 中擦肩而過第430章 葉戈羅夫的鄉親父老第786章 怎麼能把功勞拱手相讓(六)第663章 要學也是學英國海軍(三)第401章 雨一直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上鋼絲上跳舞第631章 用人不疑(上)第106章 威逼利誘連哄帶拉第702章 修正目標(二)第47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44章 失敗的替罪羊第428章 先發制人第763章 出來打橫炮的伏爾加聯邦(五)第65章 亮相國務會議第138章 美日關係第488章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第782章 氣氛相當緊張(五)第594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79章 突如其來的抉擇第八百零二章 一必須脫離戰場第501章 密室磋商第948章 一仗打慫了?第761章 達成了共識的決定(七)第211章 差強人意的日軍戰果第966章 騰籠換鳥的設想2第710章 準備轉移(四)第749章 別爾津的意見(四)第90章 第一次述職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蘇俄第10集團軍的盤算第789章 小-磯國昭(五)第37章 回國太浪費人才第316章 航空隊小試牛刀第921章 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第322章 托洛茨基的妥協第759章 九死一生的使命(五)第七百四十三章 二再大的代價也是值得的第175章 目標外蒙古第790章 殿後的角色(一)第97章 模範軍授旗第13章 第一桶金第12章 托馬斯.愛迪生第106章 威逼利誘連哄帶拉第300章 混編騎兵師被擊潰第648章 德國面臨的選擇(上)第576章 媾和的下場(下)第636章 又有什麼幺蛾子(下)第269章 空中偵察和軍事會議第229章 必須把烏里揚諾夫請回來第908章 風雨欲來第889章 裝甲團虎將第164章 中華航空和第四師第735章 可別怪我不答應(一)第705章 激烈的戰鬥和火力(二)第712章 怎麼擋得進攻?(三)第九百一十六章 十吵架鬥嘴不可開交第275章 土地和糧食最關鍵第770章 聯邦步兵第13師(三)第189章 協約國對中國的期待第318章 埋鍋造飯休息一下第769章 飯田騎兵大隊(三)第699章 萬全之計(一)第594章 聯手唱一出好戲(中)第418章 意見統一了第663章 飛行速成學校(四)第八百零二章 三各有各的招第679章 詐降加夜襲!(六)第482章 察裡津的電報第938章 喀山的時間不多了第185章 蘇俄對華宣言第八百章 三甕中捉鱉第592章 克拉斯諾夫(上)第八百零二章 一必須脫離戰場第935章 黑斯廷斯的努力(三)第660章 一戰成名(中)第23章 約翰.安德森舉起了白旗第889章 裝甲團虎將第3章 都要見救人英雄第89章 開拔費也得給啊
第九百一十五章 八碰了一鼻子灰第712章 再不跑就遲了(四)第731章 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二)第196章 張作霖也投了中央第690章 裝甲團突擊(四)第365章 政委們失去信心第885章 全身而退的機會第640章 誰是無冕之王?(上)第486章 斯維爾德洛夫第636章 板載!板載!(上)第340章 磨刀霍霍的聯軍主力第29章 壟斷的誘惑第632章 察言觀色(中)第17章 順路兜個風?第七百二十三章 三彈藥消耗巨大第390章 真打起來有點犯難第464章 進退兩難的葉戈羅夫第899章 最大的威脅第441章 火花四濺騎兵大戰第890章 團參謀長的野望第725章 抓緊時間補充休整(三)第九百一十七章 三第三師團情何以堪第六百一十章 中擦肩而過第430章 葉戈羅夫的鄉親父老第786章 怎麼能把功勞拱手相讓(六)第663章 要學也是學英國海軍(三)第401章 雨一直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上鋼絲上跳舞第631章 用人不疑(上)第106章 威逼利誘連哄帶拉第702章 修正目標(二)第47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44章 失敗的替罪羊第428章 先發制人第763章 出來打橫炮的伏爾加聯邦(五)第65章 亮相國務會議第138章 美日關係第488章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第782章 氣氛相當緊張(五)第594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79章 突如其來的抉擇第八百零二章 一必須脫離戰場第501章 密室磋商第948章 一仗打慫了?第761章 達成了共識的決定(七)第211章 差強人意的日軍戰果第966章 騰籠換鳥的設想2第710章 準備轉移(四)第749章 別爾津的意見(四)第90章 第一次述職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蘇俄第10集團軍的盤算第789章 小-磯國昭(五)第37章 回國太浪費人才第316章 航空隊小試牛刀第921章 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第322章 托洛茨基的妥協第759章 九死一生的使命(五)第七百四十三章 二再大的代價也是值得的第175章 目標外蒙古第790章 殿後的角色(一)第97章 模範軍授旗第13章 第一桶金第12章 托馬斯.愛迪生第106章 威逼利誘連哄帶拉第300章 混編騎兵師被擊潰第648章 德國面臨的選擇(上)第576章 媾和的下場(下)第636章 又有什麼幺蛾子(下)第269章 空中偵察和軍事會議第229章 必須把烏里揚諾夫請回來第908章 風雨欲來第889章 裝甲團虎將第164章 中華航空和第四師第735章 可別怪我不答應(一)第705章 激烈的戰鬥和火力(二)第712章 怎麼擋得進攻?(三)第九百一十六章 十吵架鬥嘴不可開交第275章 土地和糧食最關鍵第770章 聯邦步兵第13師(三)第189章 協約國對中國的期待第318章 埋鍋造飯休息一下第769章 飯田騎兵大隊(三)第699章 萬全之計(一)第594章 聯手唱一出好戲(中)第418章 意見統一了第663章 飛行速成學校(四)第八百零二章 三各有各的招第679章 詐降加夜襲!(六)第482章 察裡津的電報第938章 喀山的時間不多了第185章 蘇俄對華宣言第八百章 三甕中捉鱉第592章 克拉斯諾夫(上)第八百零二章 一必須脫離戰場第935章 黑斯廷斯的努力(三)第660章 一戰成名(中)第23章 約翰.安德森舉起了白旗第889章 裝甲團虎將第3章 都要見救人英雄第89章 開拔費也得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