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四章 誘餌和反包圍

這也是陳光遠在第五旅孤軍南下的情況下,依舊讓第六旅在永清休整一天的原因,並在一天後再一次同意讓第六旅再停留一天,以等待軍械彈藥的到來,因爲陳光遠等人根本就沒有預料到第五旅竟然會遭遇危險。

畢竟陳光遠之前的戰術安排是沒有問題的,永清距離霸州不過二三十公里,第五旅就算被包圍了,拖個一兩天時間就能等到第六旅的增援。

但問題是誰也沒有想到王佔元重編出來的這個第七師和奉軍原先遇到過的直軍都不一樣,第五旅在最開始的兩天裡幾乎顧頭不顧尾,被第七師牽着鼻子打,雖然總體傷亡不算大,但是前線,尤其是北側戰線被打的節節敗退,最後被迫退入第五旅主陣地,而這樣一來,第五旅就是被王佔元的第七師壓縮到了方圓不足兩公里的地方,而且是面臨着東西南三面的夾擊。

等前頭的孔眺北意識到不妙,並緊急向永清師部請求增援的時候,事情已經變得有些不太妙了。

當然這種不妙並不是說第五旅就是危在旦夕,要被包圍殲滅了,但是第五旅要是損失過大對於奉軍來說也是很難接受的。

不多說,只要第五旅傷亡超過百分之十,那麼就會該該旅的戰鬥力造成較大的影響,如果再大一些達到百分十五甚至二十的話,那麼這個第五旅就會失去後續的進攻能力,需要停留下來進行長時間的休整和補充了。

一旦第五旅因爲損失過大被迫休整,那麼後續南下作戰的部隊就會少一旅!

要知道如今奉軍總兵力雖然超過了十萬人,看上去很多的樣子,但實際上奉軍能夠抽調用於後續南下作戰的部隊是極其有限的,哪怕是樂觀估計,屆時南下山東、河南作戰的部隊也不會超過五萬人,而且這五萬人還得兵分兩路。

而在這之前如果某一支部隊遭到了較大的損失而被迫休整的話,那麼就會極大的影響奉軍的後續南下作戰計劃,而這一點對於趙東雲來說是很難接受的,因爲他不可能因爲兵力少就等新部隊建成或者老部隊休整補充完畢後再南下。如今他要和王士珍、段祺瑞他們搶時間,這遲一天的話對於未來的佔據就多一分劣勢。

不過此時此刻趙東雲着急也沒有辦法,他身在廊坊,雖然可以通過無線電報向第三師師部的陳光遠下達命令,但是他對部隊的實際指揮也只限於師、混成旅這一級別了,至於師以下部隊的通訊,還是依賴傳統的傳令兵騎馬進行命令的傳遞。

奉軍的無線電通訊建設始於1905年,當時袁世凱受到日俄戰爭的刺激,並見識了日俄戰爭使用的少量無線電通訊設備後,向來喜歡追趕世界陸軍最新潮流的袁世凱在1905就成立了無線電訓練班,並採購了意大利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的無線電報機,當時外駐錦州的第三鎮也是配屬了一臺無線電報機。

隨後趙東雲擔任盛京將軍後,又是陸續從意大利購進了數臺無線電報機,並在奉天軍校開始無線電班,至今,奉軍內的無線電通訊設備相對於國內其他軍閥來說已經算是比較普及了。

受限於這些無線電報機的體積和重量較大,當然更關鍵的是價格昂貴,所以目前奉軍內配屬無線電報機的除了固定之行營,比如在瀋陽、錦州、唐山這些固定城市、伴隨着趙東雲移動的司令部等外,在野戰部隊裡只配屬到了師以及混成旅這兩個級別。

至於步兵師、混成旅以下的通訊還是得依靠傳統的騎馬傳令兵通訊,當然如果駐紮的地方有有線電報的話,用電報也可以,但是遠距離無線電就沒有了。

至於有線電話奉軍也有,不過這個時代的有線電話是很難進行遠距離通訊的,而且價格也比較昂貴不可能說大批量採購,所以奉軍目前的有線電話一般主要是服務於炮兵部隊和步兵部隊之間的聯絡。

而且上述的不管是電話還是無線電報,其實都不太穩定,幾乎天天都有故障出現,所以別看奉軍裝備了這些新玩意,但實際上命令的傳遞,尤其是中短距離的傳遞還是以傳統的騎馬傳令兵攜帶書信爲主。

面對趙東雲通過無線電發過來的要他快速增援第五旅的指示,陳光遠感到有些憂慮!

他擔心的並不是第五旅的安全,實際上身爲第三師的最高指揮官,陳光遠對自家第三師的戰鬥力非常瞭解,雖然前頭孔眺北已經來信請求增援,但是陳光遠知道孔眺北那個人生性謹慎,有事沒事都會用極其誇張的語氣,但是陳光遠卻是知道,第五旅看似表面危險,但是實際上安全的很,頂多就是傷亡會比預計大一些。

然而第五旅看似危險的背後,陳光遠卻是看到了一個機會,一個重創甚至殲滅第七師的機會!

王佔元的第七師如今多面夾擊第五旅,第五旅固然是危險了,但是也變相的把第七師給牽制住了,而且第七師爲了迂迴夾擊第五旅,必然是需要分兵的,按照孔眺北的戰報以及陳光遠的推測,這個第七師至少是分成了三部分,其中的迂迴主力第十三旅更是在第五旅的西北面,和第七師的其他部隊相距至少也有五公里以上。

別看在平原上一眼看過去都不值五公里,但在具體作戰中,這五公里已經足以決定勝負了。

只要第五旅能夠支撐下去,那麼等自己麾下的第六旅迂迴到側翼,而且柳泉方向南下的第十師也即將抵達,到時候就算留不下一整個第七師,但是反包圍第十三旅應該有相當大的可能性。

然而,這些判斷都是陳光遠自己的判斷,然而實際上趙東雲卻是指示他要快速增援第五旅,如果說自己違背趙東雲的指示試圖反包圍第十三旅的話,恐怕趙東雲是要不滿。

這纔是陳光遠感到憂慮的地方!

身爲奉軍這個體系下混,能打仗是很重要,但是要讓趙東雲信任更重要,君不見林永權,此人的軍事才華說實話在奉軍裡真的很一般,單論軍事指揮能力,林永權在奉軍諸多將領裡頭,估計連前二十都排不進去。

而這也是人人皆知的,要不然趙東雲也不會專門爲林永權指揮的第九師專門配屬了諸多資深作戰參謀了,爲的就是補充林永權在軍事指揮能力上的不足。

然而這種不足卻是絲毫沒有影響到林永權的步步高昇,第三鎮時期林永權雖然沒能獲得協統的位置,但是林永權卻是坐鎮教育處多年,權勢上長期和孟恩遠等人是不相上下的,而去年趙東雲更是直接任他爲第九師師長,要知道林永權當時已經有好幾年時間沒有指揮過部隊了,而且以前也沒有指揮師旅這一級別的經驗而後資歷。

但是依靠着他對趙東雲的忠誠,愣是讓他越過奉軍裡頭一大票將領,進而成爲奉軍三個師長之一,並且陸續兼任錦州防務司令,哈爾濱防務司令等要職。

林永權在能力一般的情況下擔任要職,其最爲重要的就是趙東雲對他足夠信任,信任到明知道他能力一般,但哪怕是爲林永權專門配屬一個人才濟濟的參謀團隊協助他作戰也要把他擡起來的地步。

這些已經足以證明,要在蘇系奉軍裡混的好,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趙東雲的信任更重要。

所以陳光遠雖然心中想要玩一個大膽包抄,但是卻沒敢私自就做出決定,而是迅速通過無線電報向趙東雲提出了這個作戰建議的,他可沒膽子瞞着趙東雲以第五旅爲誘餌玩包抄第七師的把戲,而且他一個人也玩不了,要想成功的話還得有徐邦傑的第十師的配合。

趙東雲收到了陳光遠的建議後,也沒有第一時間就拒絕或者批准,而是把方壁永和楊德明等人都叫了過來。

“以職部來看,陳將軍的這個計劃既有可能成功,但是也有一定的風險,要是迂迴進攻部隊行動遲緩的話,或者第五旅的防線出現計劃外的變故,那麼第五旅就會徹底陷入險境,到時候恐怕第五旅這個誘餌就會被吃掉!”方壁永擔心道:“如今我軍在戰略上有着明顯優勢,不用這些危險的戰術也一樣能夠掌控直隸!”

以第五旅爲誘餌實施對第七師的反包圍作戰,關鍵不在於能不能成功反包圍第七師,而在於第五旅這個誘餌不能被吃掉。如果第五旅這個誘餌被吃掉的話,那麼就算圍殲了整個第七師那麼對於奉軍來說也是一場徹底的失敗。

在如今這個直奉兩軍戰略態勢上,奉軍的優勢已經非常明顯,哪怕是按部就班的打下去,拿下直隸也是十拿九穩的,犯不着拿一個第五旅去冒險。

然而一旁的孟恩遠卻也是開口了,雖然孟恩遠是第一軍軍長,這霸州戰事和他沒有多大關係,但是孟恩遠身爲奉軍裡的少數高級將領,在這種關鍵時刻趙東雲也是想要聽聽他怎麼說的。

“如今我軍在直隸獲得了戰略優勢固然是不假,但是如果不把第七師留下的話,那麼未來這個王佔元的第七師就極有可能退回山東,而過些時日張懷芝和段祺瑞的部隊也會北上山東,屆時我軍南下山東的時候就會遭到極大的阻力。如果山東方向壓力大了,那麼未來我們能夠投入到石家莊乃至河南一線的部隊也就減少了。

如果能夠趁着我們如今的優勢時期一舉殲滅王佔元第七師,那麼未來南下山東就等於如入無人之境,甚至有可能趕在張懷芝和段祺瑞他們前頭搶佔濟南,一舉奠定山東勝局!”

孟恩遠的聲音落下後,趙東雲繼續沉思着,然後擡頭對楊德明道:“作戰處的意見呢?”

第四百四十章 龍頭企業第八十八章 錦州剿匪(一)第六十六章 吹牛誰不會啊第一百二十章 北方資本大聯合第八十一章 步兵新式戰術第七十六章 李家大戲第四百零七章 英國人的抗議第六十七章 前往遼東第三百一十七章 沒錢就要擴軍第四百三十二章 接管江南第九十一章 呂雙槍(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這是屬於北洋的時代!第兩百五十七章 反攻第一百六十九章 農業稅改革第一百六十三章 奉天決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最後攻勢第四百四十四章 九江之戰(一)第五十章 整編舊軍第一百零八章 奉天軍事改革第三百一十章 王佔元再現第一百五十四章 招商引資(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四百二十章 明帥楊德明第一百三十四章 優越感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塗慘敗(二)第七十六章 李家大戲第九十章 呂雙槍(一)第六十九章 進駐錦州第三百三十章 可恨第四百五十一章 梧州之戰第三百零八章 安東警備司令部第兩百七十五章 霸州和石家莊第四百二十章 明帥楊德明第四百四十一章 扶持工業第三百三十八章 睢寧危局第三百零三章 海運補給第七十二章 騎兵機槍隊第兩百四十五章 打破困局(二)第九十四章 韓多田的戰爭(三)第十七章 暴風雨的前夕第四百二十五章 危機和機會第四百三十七章 張段聯合第三十九章 買還是不買?第一百五十九章 騎兵和戰馬第四百一十八章 1908年型編制第兩百零六章 林亭口之戰(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五大工業區第四百四十二章 工業和土地第一百七十二章 擴協爲鎮(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失態第兩百四十九章 唐山戰役(二)第七十五章 假洋鬼子第兩百九十四章 賣國和談判第兩百九十二章 外交宴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關(一)第兩百九十四章 賣國和談判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佔元的野望第一百五十四章 招商引資(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各方軍力第三十三章 貸款第三百六十七 成軍儀式第一百一十四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二十四章 趙東全第三百八十章 渡江作戰方案(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佐藤次郎(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徐州戰始第三百一十九章 增援蘇北第三百三十二章 宿遷戰役(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退款協議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塗慘敗(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招商引資(一)第六十九章 進駐錦州第四百五十一章 梧州之戰上架感言第兩百五十七章 反攻第四百二十七章 王佔元的站隊第三百八十四章 第四軍第四十二章 福元機器廠第一百六十九章 農業稅改革第兩百一十章 共和之爭第四百章 最後一戰(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一樣第四百零一章 詭異的平靜第三百五十九章 接見柔克義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編制計劃第四百三十三章 擴軍再擴軍第十四章 車伕的晚餐第兩百三十六章 人才爭奪(一)第八十三章 擴編補充標第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人選第兩百一十八章 籌建巡閱使政府第兩百四十一章 兩江局勢第三百三十九章 投誠和第十二師第三百九十六章 統籌全局第一百零六章 資敵賣國第三百九十四章 雷震春的謹慎第三百零五章 敵情不明第三百二十一章 後方見聞第五十章 整編舊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防線失守
第四百四十章 龍頭企業第八十八章 錦州剿匪(一)第六十六章 吹牛誰不會啊第一百二十章 北方資本大聯合第八十一章 步兵新式戰術第七十六章 李家大戲第四百零七章 英國人的抗議第六十七章 前往遼東第三百一十七章 沒錢就要擴軍第四百三十二章 接管江南第九十一章 呂雙槍(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這是屬於北洋的時代!第兩百五十七章 反攻第一百六十九章 農業稅改革第一百六十三章 奉天決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最後攻勢第四百四十四章 九江之戰(一)第五十章 整編舊軍第一百零八章 奉天軍事改革第三百一十章 王佔元再現第一百五十四章 招商引資(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四百二十章 明帥楊德明第一百三十四章 優越感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塗慘敗(二)第七十六章 李家大戲第九十章 呂雙槍(一)第六十九章 進駐錦州第三百三十章 可恨第四百五十一章 梧州之戰第三百零八章 安東警備司令部第兩百七十五章 霸州和石家莊第四百二十章 明帥楊德明第四百四十一章 扶持工業第三百三十八章 睢寧危局第三百零三章 海運補給第七十二章 騎兵機槍隊第兩百四十五章 打破困局(二)第九十四章 韓多田的戰爭(三)第十七章 暴風雨的前夕第四百二十五章 危機和機會第四百三十七章 張段聯合第三十九章 買還是不買?第一百五十九章 騎兵和戰馬第四百一十八章 1908年型編制第兩百零六章 林亭口之戰(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五大工業區第四百四十二章 工業和土地第一百七十二章 擴協爲鎮(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失態第兩百四十九章 唐山戰役(二)第七十五章 假洋鬼子第兩百九十四章 賣國和談判第兩百九十二章 外交宴會第一百八十二章 入關(一)第兩百九十四章 賣國和談判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佔元的野望第一百五十四章 招商引資(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各方軍力第三十三章 貸款第三百六十七 成軍儀式第一百一十四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二十四章 趙東全第三百八十章 渡江作戰方案(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佐藤次郎(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徐州戰始第三百一十九章 增援蘇北第三百三十二章 宿遷戰役(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退款協議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塗慘敗(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招商引資(一)第六十九章 進駐錦州第四百五十一章 梧州之戰上架感言第兩百五十七章 反攻第四百二十七章 王佔元的站隊第三百八十四章 第四軍第四十二章 福元機器廠第一百六十九章 農業稅改革第兩百一十章 共和之爭第四百章 最後一戰(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一樣第四百零一章 詭異的平靜第三百五十九章 接見柔克義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編制計劃第四百三十三章 擴軍再擴軍第十四章 車伕的晚餐第兩百三十六章 人才爭奪(一)第八十三章 擴編補充標第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人選第兩百一十八章 籌建巡閱使政府第兩百四十一章 兩江局勢第三百三十九章 投誠和第十二師第三百九十六章 統籌全局第一百零六章 資敵賣國第三百九十四章 雷震春的謹慎第三百零五章 敵情不明第三百二十一章 後方見聞第五十章 整編舊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防線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