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進退維谷

此時山谷外也發生劇變,匈奴士兵也聽見山谷發出的巨響,立刻有士兵報告了主將須卜野。

須卜野聽說山頂落下巨石,心中大驚,若逐日王被困死在山谷內,他怎麼向單于交代?

他立刻命兩名千夫長率領三千士兵入谷救援,但就在這時,兩邊樹林卻驟然響起急促的戰鼓聲,在激烈的鼓聲中,兩支軍隊從兩邊樹林內殺出,左邊是大將王平,右面是大將吳班,兩人各率五千軍隊殺了出來。

匈奴軍隊措不及防,頓時一陣大亂,須卜野急紅眼,大聲叫喊:“不準亂跑,立刻應戰!”

但慘叫聲和狂呼喊叫聲掩蓋了他的喊聲,須卜野見士兵混亂成一團,無力抵抗,這樣下去,必將會迅速崩潰,必須給他們一個喘息之機,才能及時恢復士氣,他看見東面一名漢軍大將,似乎所有士兵都聽從他的指揮,須卜野便大喝一聲,“跟我來!”

他帶領一千士兵向東面奔去,他奔襲的目標正是大將王平,王平率五千蠻兵從左路進攻,將匈奴軍隊截爲三段,眼看敵軍崩潰在即,這時,一名鐵甲大將揮舞狼牙棒向他狂奔而來,一言不發,掄棒便砸向他頭頂,來勢兇猛。

王平見此人似乎是一名萬騎長,爭雄之心頓起,他也大喝一聲,“來得好!”

刀尖一挑狼牙棒,用卸力之技,將狼牙棒順勢撥了出去,兩馬交錯而過,這時王平也感到對方力量極猛,若和他硬拼,自己不是對手,必須用計取。

須卜野和劉去卑之子劉猛,呼廚泉的近衛軍都侯左吉霸並稱爲匈奴三勇士,力大無窮,使一根八十斤重的狼牙棒,胯下戰馬叫做烏金獸,也是一匹匈奴有名的寶馬。

他和王平交戰了一個回合,立刻感覺到王平的力量遜於自己,他心中大喜,調轉馬頭衝來,狼牙棒橫掃,猛烈地掃向王平,王平用刀格擋,一聲巨響,震得他兩臂發麻,大刀險些脫手而出,他大吼一聲,拼足力量和須卜野激戰在一起。

但王平明顯被動,只戰了五個回合便險象環生,戰到第八個回合時,看得出王平已支持不住,令周圍士兵都爲主將擔憂之極。

這時,須卜野又是一棒橫掃而來,王平低頭躲過這一棒,調轉馬頭便逃,須卜野怎肯放過他,大吼一聲,“爾往哪裡逃!”

他催馬便追,只奔出十幾步,須卜野便追上了王平,狠狠一棒向他後腦砸去,這一棒若砸中,王平必將會腦漿迸裂,但意外卻在這時發生,王平忽然向後一仰,身子緊緊貼在戰馬身上,躲過了致命的一棒。

他的雁翎長刀在這一瞬間劈出,這是一記極爲漂亮的回馬刀,刀如閃電,只聽‘喀嚓’一聲,須卜野斗大的人頭被劈飛,脖腔內的鮮血噴出一丈多高,戰馬只奔出數十步,屍體便從馬上栽下。

四周頓時響起一片歡呼聲,早有士兵上前搶過須卜野的戰馬,王平用刀尖挑起血淋淋的人頭,高高舉起大喊:“匈奴主將已死!殲滅匈奴,立功就在此時!”

漢軍士兵士氣如虹,攻勢更加猛烈,而匈奴軍因主將被殺,士氣更加低迷,再加上軍隊混亂不堪,只堅持了不到一刻鐘,匈奴軍隊的士氣終於崩潰了。

他們爭先恐後沿着河牀向北逃跑,有的騎馬,有的步行奔逃,漢軍在後面追趕殺戮,奔出不到兩裡,北方再次鼓聲大作,又是一支漢軍從北面攔住了逃亡中匈奴潰軍。

這是劉虎和雷銅率領五千重甲步兵,他們在穀道內列成三排,重甲如山,刀光似海,五千把斬馬刀霍地揮出,冷森森地對準了迎面逃來的無數匈奴敗兵。

..........

呼廚泉駐兵在宜云堡,心中也頗不安寧,直道的劉去卑沒有消息,而南下達曼又不能讓他放心,種種跡象表明,他這次率軍南下極可能是一次重大失策。

四百年前,他的老祖宗做過和他今天同樣的事,匈奴右賢王出兵河南地,攻掠上郡,準備沿洛川道南下關中,但因懼於直道威脅後軍糧草,而躊躇不敢前進,與此同時,漢將灌嬰率軍沿直道北上,右賢王不敢迎戰,率軍退回了草原。

但時代不同,漢朝時關內人口密集,財富衆多,就算攻不進關中,也能在上郡、北地郡搶掠人口財物,滿載而歸,而現在關中以北幾乎沒有人煙,要想搶掠人口物資,只能殺入關中,況且他這次出兵的意圖並不是搶掠物資人口那麼簡單。

但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他率軍南下,他所面對的危險依然和先祖一樣,今天他分兵兩路南下,難道祖先僥倖逃過的失敗最終要降臨到他的身上嗎?

呼廚泉心中焦慮萬分,使他一夜未眠,直到五更時分,他才昏昏睡去,但他剛睡着便被侍衛推醒了。

“單于,有大事發生?”

“什麼事?”呼廚泉一下子坐了起來。

“左林將軍回來了。”

呼廚泉心中一驚,左林是他派去聯繫劉去卑的近衛軍千夫長,才走了兩日,怎麼就回來了?

他立刻令道:“讓他來見我!”

片刻,千夫長左林快步走進大帳,他身後還跟着一人,左林跪下道:“單于,大事不妙!”

呼廚泉認出了跟在左林身後之人,是劉去卑帳下粟置支侯,好像叫做延勝,負責右賢王軍隊的後勤糧草支援。

這個延勝應該在直道運牛羊纔對,怎麼跑到自己這裡來了?呼廚泉忽然明白過來,一定是左林半路上遇到了劉去卑的糧隊,所以才走兩天便趕回來。

“發生了什麼事?”呼廚泉一陣心驚膽戰,急聲問道。

延勝跪下泣道,“我們給右賢王送糧,卻被午亭關阻擋,漢軍佔領了午亭關,我們無法過去。”

呼廚泉心中一沉,彷彿掉進了冰窟,渾身冰涼,他明白了,一定是劉去卑被困在直道上,平胡關攻不過去,後路午亭關又被漢軍斷了。

‘這....這可怎麼辦?’

呼廚泉心中亂成一團,在大帳內來回踱步,按理,他應該趕去救援劉去卑,但理智去告訴他,如果他去救援劉去卑,很有可能他也會被困在半路。

更重要是,達曼率軍南下,他不可能丟下達曼,這時,呼廚泉心中猛地閃過一個念頭,既然劉去卑是被困在直道,那麼漢軍放棄宜云堡就不是撤軍,而是誘引自己軍隊南下。

想到這,呼廚泉頓時心急如焚,對左右連聲令道:“速派人火速南下,命令達曼立刻回軍!”

他唯恐達曼不聽令,又取出自己單于金箭遞給侍衛,“拿我金箭去傳令,達曼要立刻撤軍。”

………

一隊心腹侍衛拿着單于金箭向南追去,呼廚泉心急似火,在大帳內團團打轉,他心中又悔又恨,早知道他就不該聽劉去卑的慫恿,率軍來進攻關中。

更不該聽從李令的建議,倉促率軍南下,四百年前,他的老祖宗就是懼於南下道路的艱險,而不敢進攻關中,他卻自信過頭,冒失南下了,最終吃了地形的大虧。

現在已是十月上旬,最多再過半個月就要下雪了,他們若在下雪前趕不回草原,就會陷入最危險的境地。

不過,就算回不了草原,匈奴大軍可以向東去幷州,或者向西去靈州,兩邊都不算遠,時間上應該來得及。

想到最後的退路還算有點保障,呼廚泉焦急的心也稍稍平息下來,只管等待達曼的消息。

儘管呼廚泉已經抱了最壞的打算,但當達曼軍隊在鹿鳴關遇伏的消息傳來時,呼廚泉才意識到,問題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

匈奴軍慘敗的消息是梅離帶回來,梅離雖然被達曼逼走,但他並沒有遠離,他如果就此回去,也無法向單于交代,他就等候在鹿鳴谷以北三十里外,和三千後勤補給軍隊在一起,耐心地等待結果。

他心裡很清楚,沒有什麼曠日持久的對峙,在天黑前就會有結果,要麼是達曼率軍攻破鹿鳴關,要麼就是達曼落入漢軍的陷阱,將面臨全軍慘敗。

果然不出梅離的預料,天黑後沒有多久,他便陸陸續續開始接收從鹿鳴谷逃回的敗兵,

大帳內,梅離跪在地上,向呼廚泉敘述鹿鳴谷遭遇的伏擊戰,說到傷心,他也忍不住低聲飲泣了起來。

“卑職兩次提醒他不要莽進,但他不但不肯聽從,反而毒打卑職,甚至威脅,再敢多言就要以擾亂軍心罪將卑職處斬,迫不得已,卑職只得退到糧草後隊。”

梅離一定要撇清自己的責任,否則他也難逃罪責,畢竟最先提出漢軍撤出宜云堡的是他,最後他卻能全身而退。

無論如何,他無法向單于解釋,極可能會以擅離職守,或者臨陣脫逃之罪懲處,好在達曼狠狠抽了他一鞭,在他臉上留下了深深的血痕,這就是他脫罪的證據。

呼廚泉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他怎麼也想不到,他們會遭遇如此慘重的失敗,他心中亂成一團,根本就無暇去考慮梅離的罪責,現在是他該怎麼辦?他是該退兵,還是率軍南下去救援達曼。

良久,他才問道:“有多少敗兵回來?”

“回稟單于,卑職收攏了三千五百餘敗兵,連同運糧後隊,一共近七千人。”

“天啊!一萬六千人被殲滅。”

呼廚泉哀鳴一聲,他抱住了頭,又問道:“你確定達曼現在還被困在鹿鳴谷?”

這個時候,梅離不敢亂說話,只得低聲道:“卑職收攏的亂軍中,有兩人是從鹿鳴谷逃出,他們說逐日王被困在鹿鳴谷內。”

呼廚泉頓時心煩意亂,他寧可達曼被漢軍所殺,現在達曼被困,他該怎麼辦?去救還是不救。

達曼對呼廚泉來說,毫無半點作用,死了最好,關鍵是達曼的父親,老谷蠡王欒提雲丹,不僅是呼廚泉的親叔父,而且還是匈奴第二大部落的首領,勢力極大,在匈奴各族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

而且雲丹對他呼廚泉也有大恩,當年他被匈奴貴族驅逐,流亡中原近十年,正是雲丹最後說服了其他貴族,把他迎回來,登基爲單于,他曾經在雲丹面前發誓,以父事雲丹,以弟事達曼。

而達曼是雲丹的獨子,若達曼身死,他就無法向雲丹交代,況且達曼現在還沒有死,只是被困在鹿鳴谷,他若置之不理,後果比達曼中伏身死更嚴重。

劉璟就是看透了這一點,纔對達曼圍而不打,逼他南下救援,呼廚泉不由低低嘆了口氣,這是他第一次嚐到了劉璟的厲害。

大帳內內,呼廚泉負手在來回踱步,他委實拿不定主意,是立刻撤軍,還是率軍去救援達曼?他真的有點進退兩難了。

而就在這時,呼廚泉又得到了消息,兩萬漢軍正向宜云關方向挺進。

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228章 成婚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54章 兩個方案第458章 誰爲鼓槌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1081章 諸葛首戰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31章 黑裙少女第248章 清船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73章 獲封新職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565章 烈火焚城315章 危機深伏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1059章 小試威懾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91章 積極救援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556章 走投無路(上)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754 陸遜獻計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615章 新野遭遇戰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446章 劉曹和談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39章 化解危機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64章 趁夜殺人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84章 驗功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980章 兩個條件
第762章 江東風雲(六)第464章 孫尚香的選擇(下)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699章 交州統一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228章 成婚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54章 兩個方案第458章 誰爲鼓槌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1081章 諸葛首戰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924章 兵壓南陽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31章 黑裙少女第248章 清船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145章 離別如江水第723章 迎頭痛擊(下)第150章 黃蔡之謀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73章 獲封新職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948章 迫停東線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1034章 脣亡齒寒第565章 烈火焚城315章 危機深伏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849章 匈奴南下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196章 黃家地產第890章 又見大喬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1059章 小試威懾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91章 積極救援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556章 走投無路(上)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754 陸遜獻計第685章 小人物的抉擇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1069章 各執一詞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615章 新野遭遇戰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446章 劉曹和談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501章 上庸失守第443章 馬騰的心思第498章 漢中有變第39章 化解危機第301章 襄陽投降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64章 趁夜殺人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84章 驗功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801章 無法迴避第1057章 灕水建城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980章 兩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