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六安敵蹤

自從臧霸突襲歷陽得手後,合肥至壽春的漕河河面上便出現了無數千石貨船,原本運礦石回荊州的礦船變成了曹軍的糧草,源源不斷的糧食從壽春運至合肥,極大的增強了合肥的防禦能力。

爲了防止漢軍斥候潛入合肥,曹操在一個月前做出了一個重大決策,將數萬合肥民衆全部遷去壽春,使合肥成爲一座真正的軍城。

事實上,在幾次合肥大戰中,大量的合肥民衆都已外遷躲避戰亂,城內剩下的民衆不足三萬人,而這一次,曹操索性下令全部遷走,使合肥城內只剩下七萬軍隊駐防,另外三萬軍隊則駐防壽春。

當然,此時曹軍正在對外擴散中,張遼率三萬軍隊入吳郡助戰,張郃駐守濡須口,臧霸則駐防蕪湖,合肥和壽春的軍隊只有五萬人。

而就在這時,一個噩耗傳到了壽春,南陽主將曹洪陣亡,南陽郡已被漢軍佔領,這個消息給曹操帶來沉重的打擊,這繼夏侯淵之後,曹操又一次失去至親,曹洪之死令他痛徹於心。

曹操將自己關在房間內,整整一天他水米未進,也誰也不見,侍衛幾次來勸他,他都不予理睬,直到傍晚時分,軍師程昱才從合肥匆匆趕來。

曹操侍衛們彷彿迎到救星一般,將程昱迎到曹操的書房前,許褚低聲囑咐程昱道:“若魏公見軍師,軍師可千萬別再提曹洪之事,魏公年事已高,再經不起這樣的打擊了。”

程昱笑着點點頭,“放心!我心裡知曉。”

有侍衛上前去稟報,片刻,房間裡傳來曹操疲憊的聲音,“請軍師進來!”

程昱走進了房間,一直來到裡間,才見到呆坐在桌案後的曹操,程昱頓時嚇了一跳,才幾天未見,曹操就彷彿老了十歲,滿臉皺紋,氣色昏暗,精氣神幾乎消失殆盡,眼中無神地望着桌案。

“魏公何至於如此?”

程昱失聲驚歎,僅僅個曹洪陣亡罷了,魏公便被打擊得如此深重,甚至比夏侯淵之死,似乎還要嚴重。

曹操嘆息一聲,“子廉之死雖讓我痛心,但從賈逵的報告來看,他也咎由自取,送來首級的漢軍,他被宛城民衆亂棍打死,我相信這事實,讓我痛心的南陽郡失守,使我在西線失去了重要的戰略支點,也意味着我從戰略進攻轉爲戰略防禦,我恨自己愚蠢,竟然沒想到漢軍要打通南襄隘道,將關中和南襄連爲一體,現在才明白,悔之晚矣!”

程昱也暗暗慚愧,作爲軍師,他沒有及時提醒主公,這也他失職,失去了南陽這個進攻支點,他們就不能從東西兩線同時向荊州施壓,整個戰場都東移合肥,漢軍可以全力以赴備戰合肥,從這個角度來,南襄戰役也合肥戰役的一部分,使漢軍沒有了後顧之憂。

想到這,程昱徐徐勸道:“魏公請寬心,微臣認爲,南陽失利只漢魏兩家彼此戰略部署的偏重不同,漢軍的重點在南陽,傾兵以攻,所以劉璟能打通南襄隘道,而我們的戰略卻放在江東,所以我們能助孫權重新統一江東,使曹孫聯盟更加牢固,這有助於我們在東南方向佔據上風,失之東隅?,必然要收之桑榆,魏公何必爲一城一隅的得失而失態?”

曹操點了點頭,“仲德得對,劉璟在全力攻打南陽時,我們卻在全力助孫權收復江東,確實側重點不同,前幾天陳羣勸我趁機滅掉江東,統一揚州,仲德以爲如何?”

程昱搖了搖頭,對曹操語重心長道:“不瞞魏公,這個可能性微臣反覆考慮過,但微臣的結論,雖然我們滅掉孫權可以使疆域一時擴張,但最後卻給劉璟做嫁衣,使劉璟有了出兵江東的藉口,相反,留下江東,就有了一支牽制劉璟的力量,使東南形成鼎立之勢,兩個方案,孰優孰劣,魏公自己考慮。”

曹操笑道:“仲德之言深合我意,我們不但不能削弱江東,還要加強江東的實力,我已命張遼給孫權一萬桶火油,並將火油的煉製配方給了他,孫權很快就能擁有火攻能力,這對水軍至關重要,就如仲德所言,只要江東能牽制住劉璟的東線兵力,我們便可以將兵力放在洛陽、許都一線,鹿死誰手,還未爲可知!”

程昱起身深深施一禮,“既然如此,魏公爲何如此沮喪,令軍心惶然,大戰將至,還望魏公能振奮精神,鼓舞軍心,也讓臣等能看到獲勝的希望。”

曹操默默點頭,“仲德所言也!”

曹操接受了程昱的勸,開始重新振奮精神,他令大將於禁率一萬軍隊駐守舒縣,這漢軍從陸路進攻合肥的必經之路,而漢軍一萬先鋒已殺至居巢縣,距離舒縣僅七十里,兩軍遙遙對峙。

淝巢一帶被稱爲‘吳頭楚尾’,在春秋戰國時期,吳楚兩國交戰的主戰場,在無數的城池據點中,又以三個城池最爲重要。

一個舒縣,也就後世的廬江縣,這裡地勢西高東低,東北臨巢湖,東南抵長江,境內兩條官道交匯,通衢要道,暢達四方,又人口衆多的魚米之鄉,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其次便皖縣,皖縣人口衆多,經濟發達,廬江第一產糧大縣,可以給軍隊充足的補給,而且皖水寬闊平坦,可行千石戰船,經皖水可以直接入長江,歷史上,這裡楚國進攻吳國的橋頭堡,也兵家必爭之地,目前漢軍主力便駐紮在皖縣。

最後一個戰略要地便六安縣,六安縣位於大別山東段,正好由山區向平原的過度地帶,縣城居高臨下,易守難攻,而且極利於騎兵向東衝擊。

更重要六安縣正好位於合肥與壽春之間,佔領六安縣,既可用騎兵直接切斷壽春、合肥之間聯繫,又可走水路進入芍陂湖,破壞壽春與合肥之間的水路運輸,一個舉足輕重的戰略要地。

曹操也深知六安縣重用,特命大將徐晃率一萬軍駐守六安,合肥以東的三個戰略要地,曹操佔據了兩個。

這樣便形成了以合肥爲中心,以濡須口、舒縣、六安縣爲外圍防禦,以壽春爲後防,又以徐州和江東爲戰略支撐的整個合肥大防線,就彷彿一面巨盾,從西面八方拱衛着合肥重鎮。

而漢軍就像兩支鋒利的銳矛,從水陸兩條線進攻大合肥這面巨盾,首先就選擇突破點,要麼從水陸突破濡須口,要麼就從陸路找到突圍。

從目前漢軍的部署來看,暫時沒有從水路突破的跡象,沒有發現漢軍戰船大舉東進,而陸路方面卻有了動靜,黃忠派大將向**率一萬先鋒抵達距離舒縣約七十里的居巢縣,漢軍似乎準備從舒縣一帶突破。

這天清晨,一隊由二十人組成的曹軍斥候騎兵在六安縣以南的丘陵地帶疾奔,主將徐晃極爲重視情報,派出三十支斥候隊在方圓百里內巡邏,而且徐晃執掌軍紀極嚴,不準士兵擾民,曾有士兵偷漁民之船,被徐晃知道後,不顧衆將求情,將士兵斬首示衆,震懾全軍,徐晃也由此深得六安民衆愛戴。

這支斥候騎兵距離六安城已有七十里了,他們也開始警惕起來,這一帶隨時會遭遇漢軍斥候伏擊,一旦被伏擊就極可能致命。

騎兵隊放慢了速度,在一處山谷內緩行,就在這時,頭頂上有人喊道:“前面不能去了。”

斥候們吃了一驚,紛紛舉弩指向頭頂,頭頂上一株大樹,只見一名約五十歲左右的樵夫慢慢從樹上下來,拱手道:“幾位軍爺,前面會有危險,不能再去了。”

爲首的曹軍屯長催馬上前問道:“老丈,面前有什麼威脅?”

“前面有漢軍駐紮!”

斥候們一驚,又問道:“也和我們一樣的巡哨嗎?”

“不,至少有幾千幾萬人,昨晚剛剛到。”

幾名曹軍斥候立刻意識到了危險,他們爬上山,從山頭向下張望,果然在山谷另一邊,約十幾裡外駐紮着一片軍營,看規模,至少有近萬人,四周搭建了哨崗,戒備森嚴,不斷有巡哨在附近巡邏,他們這條山道比較隱蔽,沒有被漢軍發現。

曹軍斥候驚慌失措,連忙下山,緊急奔回六安縣向主將徐晃彙報。

大帳內,徐晃站在地圖前久久沉思,他已得到斥候的稟報,他怎麼也想不到漢軍居然會出現六安縣,而且還一萬軍隊之多,看來漢軍前鋒進攻舒縣只一個幌子,他真正的目標六安縣。

旁邊解押糧草前來六安的謀士毛玠笑道:“看來將軍愛護人民的措施有了收穫,連樵夫也幫助將軍,這上天給將軍的機會,將軍豈能不抓住?”

徐晃沉思片刻道:“漢軍詭計多端,或許他們故意暴露,引我的軍隊前去伏擊,另一支漢軍卻趁機奪取了六安縣,那時我們腹背受敵,就危險了。”

“將軍的擔心很對,不知將軍準備如何應對?”

徐晃笑道:“我以正爲主,以奇爲輔,正奇相濟,此戰我軍必勝。”

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28章 初臨武昌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75章 許都之謀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763章 江東風雲(七)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440章 無奈撤軍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695章 合縱連橫(上)第1015章 太湖夜襲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68章 綿裡藏針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863章 匈奴奇兵314章 劉備歸來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600章 夜奪歷城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460章 達成共識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39章 化解危機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83章 進營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劉表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935章 意外發現
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28章 初臨武昌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75章 許都之謀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931章 六安敵蹤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763章 江東風雲(七)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440章 無奈撤軍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567章 漾水偷襲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922章 黃家之恩第1021章 擺個姿態第267章 人之將死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520章 倉促迎戰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695章 合縱連橫(上)第1015章 太湖夜襲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68章 綿裡藏針第1049章 鍾繇贈字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863章 匈奴奇兵314章 劉備歸來第794章 北方來使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153章 劉表讓步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1019章 出兵之爭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600章 夜奪歷城第1061章 風雲突變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460章 達成共識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435章 決戰序幕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1031章 何策破城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1080章 有所隱瞞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201章 許都的棋子第704章 奇兵出擊第39章 化解危機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83章 進營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劉表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935章 意外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