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節 畲族村

幾個學生雖然滿頭汗水,但對他們來說,每天走慣了山路,其實並不怎麼勞累。

“謝謝老師,我們不累,在這裡休息一會就下山。老師,你們也是去學校的嗎?張老師今天不在學校。”

張老師?

葉之然有口無心地問道:“唔,張老師去哪裡了?那學校其他老師呢?”

“其他老師都在啊,難道你不找張老師?”

聽他們幾個的口氣,似乎外面來人一般都是找張老師的。

“呃,張老師是你們校長嗎?”

“不是啊,校長姓周。你們真的不是來找張老師的?”又道:“不過,今天就是來找張老師也見不到面,張老師今天帶工程師勘察地形,要幫我們修可以開汽車的那種路。”

“哦?”葉之然感覺有些驚奇。不是說這個村子不需要通公路,而是因爲這個村子儼然世外桃源,不僅偏遠,而且掩藏在深山之中,四面環山,修路的成本相當大。對當地政府來說,這樣的修路成本估計承擔不起。對投資角度來說,修這樣一條公路,產生不出多少經濟效益。

“從溪山村修公路出去?”他問。

他從山腳爬到這裡大約花了一個小時,從這下山走到村子估計也要二十多分鐘,修這樣一條可開汽車的公路到小集鎮,估計要七八公里,而且還要繞山修路,公里數還會增加。

“對呀,對呀,老師,你到這裡來看……”

女生紅撲撲的臉蛋,眼睛閃閃發亮。指着西邊的那條山縫說道:“張老師說,從村子往這條山縫方向修路,可以不繞山,直接通往國道,距離可以縮短一半以上。”

葉之然看了看先前宋城看的那個方向。再看看村子,確實,從山縫修路出去,可以節省大量路程。

“唔,同學,張老師怎麼不上課去管修路的事?修路不是政府該管的事嗎?”

“張老師說政府沒錢。我們就要自力更生。把山縫兩邊的山坡炸得大一些,山坡上炸下來的石子就好可以填平村子到山縫那段口子,這樣,村子裡的人自己出工,先把從村子到山縫這段路修好,張老師再想辦法修外面這段路。我們以後就不需要爬山了。而且,張老師說,山裡的寶貝可以源源不斷地運出去,我們村子以後就不窮了。”

“唔,這麼說張老師很聰明能幹。同學,你們山裡面有些什麼寶貝?”

“那可多了,你看那邊……”女生指向南邊村子的深處。道:“深山裡面的茶葉、樹木、草藥、野菇,還有那邊水潭裡的野魚等等,拿到山下去賣,值好多錢呢。張老師還說,深山裡可能還有礦藏詭域檔案全文閱讀。”

葉之然對這個沒見過面的張老師慢慢產生出一絲興趣,問:“同學,你給我們說說張老師是什麼樣的人吧。”

女生看樣子是班幹部,點了點頭,轉過身招呼同學:“好了好了,我們可以繼續趕路了。陪這位老師一起去村子。”

身後東倒西歪坐着的五六個同學聽話地站起身,把包斜背在身上,跟隨女生下山。

“這位同學,你告訴我你的名字嗎?”

“我叫藍杉雲,老師您貴姓?”

畲族只有“鍾、藍、雷”三個姓氏。按族規不能和外族通婚。解放以後,這裡的畲族人已經把不能通婚的族規已經廢除,但即使這樣,畲族人和外族婚配的情況仍然不多。而且,畲族女子如果嫁給外族,一般都要改姓,嘉欣市長就是例子。

“呵呵,我姓葉,就叫我葉老師好了。”

藍杉雲蹦蹦跳跳地說道:“葉老師,你們來村裡做什麼事呢?是不是抽查溪山學校的教育質量?我們學校有張老師在,差不了。”

“你不是說周老師纔是校長嗎?難道張老師比周老師還要厲害?”

“唔,不是說周校長不好,而是張老師太能幹了……可惜,張老師是來支教的,不知道什麼時間會離開溪山村。”女生有些神情黯然。

“同學,學校怎麼讓你們下山去領書?老師不去?”

“啊,不是的。我們幾個人是去參加比賽的,正巧有一批書發下來,老師就讓我們帶回來。不是專程去拿書的。”

一路和這個活潑的女生交談,很快,溪山村近在眼前。

葉之然來這個村子調研,本就沒有固定的目標,聽了女生一路上滔滔不絕地介紹張老師,心裡對他也產生出興趣,就跟隨他們來到學校。

這個學校不大,兩排平房,中間夾一塊操場。

到了學校,正是下課時間,操場上大約有幾十名學生。

女生眼尖,遠遠地看到周校長,舉着手臂大叫:“周校長,鎮上來人了。”

周校長看到葉之然等人,走了過來,含笑問:“請問你們是縣裡來的嗎?”

南溪鎮中心學校的老師他基本上都認識,見葉之然等三人面生,立即猜想他們是縣裡的老師,或者是教育局的幹部。

“周校長。”葉之然上去和他握了握手,道:“我們是麗峰市來的,沒什麼目的,就是到村子裡來走一走,看一看。”

周老師應該是本地的畲族老師,頭上扎一根頭帶,疑惑地問:“唔?你們是……記者?”

沒什麼目的,來走走看看,似乎應該是記者做的事情。

葉之然笑道:“差不多就是,周校長,張老師在不在,我一路上聽藍杉雲同學介紹張老師,引起了我的好奇。”

周老師便確定他們三人真的是記者了,只有記者纔有這麼大好奇心嘛。有記者到村子裡來,周校長還是很歡迎的。他們這個村子幾乎與外隔絕,外界知道的人非常少,如果記者來這裡採訪、宣傳一番,對村子的發展大有好處。

周校長便殷勤地請他們進校長室。

葉之然又搬出了原先的疑問,想在周校長這裡得到確認重生之商業庶女最新章節。

“周校長,張老師想給村子修路,這是大好事,爲何不通過政府渠道去完成?”

“怎麼不想?走不通啊。已經有工程師測算過了,這十公里路,要花費一億多才修的起來。鎮裡、縣裡都沒有這麼多錢。”

“可是,自己修路也要花很多錢啊,村子裡怎麼湊得出?”

“張老師的意思,就湊炸藥的錢,把村北的那道山縫兩側的山坡炸得平緩一些,落石正好用來築路,等修好了這一段,再向上面反映情況,上頭纔有可能同意。”

葉之然道:“即使這樣,請人設計、買炸藥、安排人炸山,這筆費用也不在少數,恐怕要數百萬吧?村子裡湊得出?”

“張老師組織人到深山找山貨,找到一種草藥,價值和冬蟲夏草差不多,又收了很多山菇,到城市裡去賣,可以賣大價錢。不夠的部分,他正想辦法募集。這事別人搞不成功,張老師應該行的。他是從滬東下來的支教老師,路子很野,應該會找到辦法。”

“周校長,被你這麼一說,我越來越想快點見到張老師了。”

“你們來得不巧,張老師今天一早下山,聽說請了幾個工程師來勘察現場,見不着了。”

葉之然下決心說道:“沒關係,我們可以在村子裡住下來,明天見他。”

“唔,這樣也好,走吧,我帶你們見村長。”

見面,客氣地交流幾句,村長說道:“葉同志,晚上艱苦一點,就住學校吧,我們這裡沒旅館,就學校還有兩間房間可以住人,以前鎮裡來人也都住在那邊。”

“有勞村長費心了,我們就住學校,謝謝了。”

“你們雖然來得不巧,白天沒見到張老師,但今天晚上有畲族傳統的對歌比賽,請客人一起來參加,熱鬧熱鬧。”

畲族的對歌聽說分幾種,頗有名氣。最有趣的對歌當然是男女青年相親性質的對歌。與傳說中不一致的是,這裡的對歌不是陌生男女之間最原始的求愛對歌,而是發生在本來就郎情妾意在談戀愛的男女之間,借這個機會向外表白關係而已。

這天晚上,就在學校的操場上,圍坐着村子裡許多人,操場中間燒一堆篝火,男女青年圍着篝火跳舞,隨後便開始對歌。

活動到了一半,周校長引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過來,說道:“葉同志,張老師回來了。”

“啊!張老師,我尚未到溪山村,你的大名就在耳朵裡磨出繭了。”

“聽周校長說,你是記者?”

“……對!我來這裡本來想了解一下溪山村的,現在對你的興趣遠遠超過溪山村。”

張老師是大城市來的人,見多識廣。當葉之然介紹身後的宋城和劉大成和他認識時,宋城和劉大成對他倒沒有特別的反應,但對這個姓葉的記者,似乎頗爲尊敬……不僅僅尊敬,而帶有一種由衷的服從。他就猜想葉之然應該有些身份和來歷。

他正需要這樣的人來給溪山村的築路計劃出力呢,笑着說:“葉記者,還是宣傳溪山村更重要。這個村子大約是保存得最好的畲族村了,原生態的那種。溪山村如果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對幫助村民脫平致富大有好處。對我們的築路計劃也大有推動。”

聽他提及了築路,葉之然的興趣來了,說道:“張老師,我們進屋談吧,我有一大堆問題要請教。”

第735節 王老的感慨第622節 考察團第229節 蘇小琪第1207節 岳父的底線第240節 返回常嘉第1206節 楓寒軒的理念(下)第71節 建築公司第121節 醉酒第92節 愛女心切第949節 省委副書記勃然大怒(上)第112節 市政府副秘書長第213節 浩宇大少第1219節 同聲共賀第59節 再訪東林寺第862節 叫我姑姑第1172節 激烈的交鋒(下)第1048節 出牌第1198節 如飢似渴(上)第1069節 非典!非典!第797節 各思對策第640節 束手就擒第31節 馬縣長召見第322節 感懷第1063節 收網第607節 張念悅很糾結(下)第956節 本土幹部的反制手段第199節 郎才女貌第937節 幹部交流方案第104節 婚禮第433節 萌女第654節 流言蜚語第1108節 雪泥鴻爪見楊櫻第569節 反常的秘書第360節 第一次縣長辦公會議第1144節 取經第970節 莫測高深的秦省長第733節 總參來人考察第518節 久別重逢第1032節 陳老作靠山第434節 心願第785節 下房鎮的亂象第84節 謀劃第182節 震怒第235節 馬豔麗的魅力第675節 病房柔情第704節 農家樂第672節 刺!刺!刺!第851節 又一個高招第706節 鍾曉麗發現了蹊蹺第1011節 老闆和老闆娘第586節 妙到毫巔的對話第93節 黃如成的建築公司第724節 大局爲重(上)第762節 情況第407節 收網(下)第920節 另闢蹊徑的丁青山第399節 省委書記的指示第1110節 訓誡第381節 刺殺第1026節 自古多情空餘恨第1190節 侯德來走馬上任第390節 各懷鬼胎第572節 第一次交鋒(中)第579節 省紀委書記指點迷津第727節 識破秘密(下)第1066節 候系力量進入紹安第355節 走馬上任第988節 侯德來的用意第389節 水勢第304節 牽掛第85節 安排(上)第214節 攀談第27節 西山行第453節 民間傳說第96節 楓寒軒上西山第453節 民間傳說第518節 久別重逢第1153節 難忘的經歷(下)第120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92節 愛女心切第531節 癡情的女子第850節 木材交易市場第165節 登山第246節 漣漪第416節 丁文滌的怒氣第410節 前緣第580節 懇談第1108節 雪泥鴻爪見楊櫻第696節 家事第4節 彙報第547節 葉之然的新去向第360節 第一次縣長辦公會議第455節 清水出芙蓉第605節 餘味嫋嫋第803節 再訪畲族村第1184節 道義第1002節 省委書記來調研(下)第830節 石芬華的窩心事(上)第92節 愛女心切第282節 幹部作風建設
第735節 王老的感慨第622節 考察團第229節 蘇小琪第1207節 岳父的底線第240節 返回常嘉第1206節 楓寒軒的理念(下)第71節 建築公司第121節 醉酒第92節 愛女心切第949節 省委副書記勃然大怒(上)第112節 市政府副秘書長第213節 浩宇大少第1219節 同聲共賀第59節 再訪東林寺第862節 叫我姑姑第1172節 激烈的交鋒(下)第1048節 出牌第1198節 如飢似渴(上)第1069節 非典!非典!第797節 各思對策第640節 束手就擒第31節 馬縣長召見第322節 感懷第1063節 收網第607節 張念悅很糾結(下)第956節 本土幹部的反制手段第199節 郎才女貌第937節 幹部交流方案第104節 婚禮第433節 萌女第654節 流言蜚語第1108節 雪泥鴻爪見楊櫻第569節 反常的秘書第360節 第一次縣長辦公會議第1144節 取經第970節 莫測高深的秦省長第733節 總參來人考察第518節 久別重逢第1032節 陳老作靠山第434節 心願第785節 下房鎮的亂象第84節 謀劃第182節 震怒第235節 馬豔麗的魅力第675節 病房柔情第704節 農家樂第672節 刺!刺!刺!第851節 又一個高招第706節 鍾曉麗發現了蹊蹺第1011節 老闆和老闆娘第586節 妙到毫巔的對話第93節 黃如成的建築公司第724節 大局爲重(上)第762節 情況第407節 收網(下)第920節 另闢蹊徑的丁青山第399節 省委書記的指示第1110節 訓誡第381節 刺殺第1026節 自古多情空餘恨第1190節 侯德來走馬上任第390節 各懷鬼胎第572節 第一次交鋒(中)第579節 省紀委書記指點迷津第727節 識破秘密(下)第1066節 候系力量進入紹安第355節 走馬上任第988節 侯德來的用意第389節 水勢第304節 牽掛第85節 安排(上)第214節 攀談第27節 西山行第453節 民間傳說第96節 楓寒軒上西山第453節 民間傳說第518節 久別重逢第1153節 難忘的經歷(下)第120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92節 愛女心切第531節 癡情的女子第850節 木材交易市場第165節 登山第246節 漣漪第416節 丁文滌的怒氣第410節 前緣第580節 懇談第1108節 雪泥鴻爪見楊櫻第696節 家事第4節 彙報第547節 葉之然的新去向第360節 第一次縣長辦公會議第455節 清水出芙蓉第605節 餘味嫋嫋第803節 再訪畲族村第1184節 道義第1002節 省委書記來調研(下)第830節 石芬華的窩心事(上)第92節 愛女心切第282節 幹部作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