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拉快進度條

唐元貞和王懷瑾商議完回鄉守孝後,夫妻兩個便各自忙碌起來。

唐元貞這邊要準備全家出行的種種事務,還要安排留守京城的人手。

王懷瑾那邊則需要先跟王鼎和李氏報備一下。

只是他剛提了個開頭,李氏便叫了起來:“什麼?回、回梁州守孝?”

好好的,怎麼要回梁州?不是說好在京城置辦墓地嗎?

梁州鄉下的祖宅,李氏早就呆膩了,根本不願意回去。

王鼎卻有些意動。

國人自古講究“落葉歸根”,只是萬氏和王鼐死得急,根本來不及交代後事。

但王鼎相信,他阿孃也好、大哥也罷,肯定是想把屍骨埋到老家的祖墳裡。

更不用說,按照規定,萬氏需要與她的夫君合葬。

就是王鼎自己,如果那一天老去了,也想回梁州老家安葬。

“回鄉?也好!”王鼎點了點頭,離家這些年,他也十分想念。

藉此機會,他也能回去好好待一段時間。

“好?”好什麼好!

李氏瞪了王鼎一眼,暗罵一句:真是狗肉上不了大席,不管當了多大的官兒,也洗不掉身上的土腥味兒。

回鄉做什麼?

他們在京城住着多少?

何苦回那窮鄉僻壤?

但眼下不是發火的時候,李氏須得好好跟王懷瑾談一談。

她深深吸了口氣,道:“阿郎啊,當初不是說好了嘛?怎麼忽的又改變主意了?”莫非又是唐氏在背地裡搗鬼?

王懷瑾感覺到母親對“回鄉”這件事的強烈牴觸,他也明白,母親爲何不願回去。

可母親就真的沒有站在他的立場爲他想一想?

爲了幫自己刷名望值、爲了讓自己的國公坐得更穩一些,妻子那樣出身高貴、從小沒吃過半點苦的人,都主動要求回梁州。

李氏作爲母親,作爲一個口口聲聲疼愛兒子、願意爲兒女付出一切的母親,卻從未真的爲王懷瑾考慮過。

是,梁州鄉下確實貧苦了些,吃住等條件也遠不如京城。

但也不是在那裡住一輩子啊,只是待個兩三年,母親也不願意嗎?

不比較不知道差距,一旦認真比起來,王懷瑾愈發覺得母親並不如她嘴上說的看重自己。

“阿嬸,當初決定在京城安葬,也只是一個提議。那時阿孃和我都沒想到京城的好墓地這般難尋,”

將不滿藏在心底,王懷瑾耐心的解釋着:“這些日子,我一直在京畿附近尋找,可總也沒有合適的。與其這樣拖延下去,還不如回鄉。正好孩子們長這麼大,還從未回過梁州,我便想着藉此機會,也讓孩子們在祖宅待上幾年。”

王懷瑾的話說到了王鼎的心坎上,他連連點頭:“是這個理兒。咱們王家富貴了,後人們卻不能忘了本。”

而且,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

王鼎也想在昔日的老兄弟面前,好好的炫耀一番。

回家!

沒說的。

李氏卻更加氣急,“幾、幾年?你還想在梁州帶上好幾年?”

王懷瑾納悶的對李氏道:“三年啊。阿嬸莫非忘了,我要爲阿婆和阿爹守三年孝啊。”

二嬸、二嬸,又是二嬸?

李氏氣得腦仁兒疼,一時情急,竟口不擇言,“我和你阿爹都活得好好的,你守得哪門子重孝?!”這不是咒他們兩口子早死嘛!

王懷瑾眼裡閃過一抹失望,還真讓娘子說中了,母親根本就想抹殺過繼的事實。

可問題是,這種事,能是她想抹殺就抹殺的嗎?

退一萬步講,就算真能讓李氏抹殺成功,那以後,王懷瑾做這個安國公還能做得心安理得、理直氣壯嗎?

母親做事,就不能爲他王懷瑾考慮那麼一星半點兒嗎?

王鼎讓李氏這麼一說,心裡也有些不自在。

王懷瑾不是幼時就過繼出去的,而是長到二十多歲才過繼,王鼎也早就習慣王懷瑾是自己兒子的事實。

猛不丁的,王懷瑾要爲王鼐守三年重孝,王鼎也有種被“詛咒”的趕腳。

王懷瑾眼見王鼎又犯了耳根子軟的毛病,在他說出傷人心的話之前,搶先道:“二嬸,族譜上,我是阿爹的兒子。況且我得了阿爹的爵位,爲他守重孝也是情理之中。”

李氏還要說什麼,王懷瑾又趕忙道:“當然,二嬸如果實在覺得心裡不舒坦,我把爵位讓給王懷恩,再將族譜改回來,如此,也就不必按宗法行事了。”

既想得權利,還不想履行責任,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王懷瑾也不耐煩跟李氏糾纏了,直接將選擇權拋給李氏:是要爵位?還是要兒子?選吧!

其實,有那麼一剎那,王懷瑾還暗暗想着,如果李氏能選擇後者,哪怕是口頭上過過嘴癮,他王懷瑾也就滿足了。

然鵝——

李氏揉捏着手裡的帕子,嘴張合了好幾下,最終還是什麼都沒說。

王懷瑾已經沒力氣失望了,他淡淡的說:“看來二嬸已經選好了。既是這樣,那一切還是按照宗法進行吧。”

李氏嘴脣蠕動,看向王懷瑾的目光很是爲難。

王懷瑾卻不願多說,“我與阿孃已經商量好了,九月十六日是個好日子,那日,闔家返回梁州。”

說完,王懷瑾又補了一句,“當然,二叔和二嬸若實在不願意,可以留在京裡。正好也幫我們看看家。”

李氏眼睛一亮,剛想說:好啊好啊,我們留下看家。

另一廂的王鼎卻發話了,“我們也回去!”

死的不只是王鼐一個,還有王鼎的親孃哩。

王懷瑾這個嗣子都大張旗鼓的回鄉爲老人守孝,王鼎這個親生兒子卻繼續留在京裡,事情傳出去,他王鼎還要不要做人?

再者,王鼎對萬氏是真的孝順,斷不會在守孝一事上委屈了老孃!

李氏頹然的癱軟在榻上。

完了、完了,所有的計劃都泡湯了!

特別是王懷婉的親事,王家闔家回鄉,那誰去探查程家的底細?

還有,他們一去三年,梁州距離京城千餘里,程家一旦有什麼變故,他們在鄉下根本就無從得知。

哎喲喲,我可憐的阿婉喲,好好的親事又要橫生波折了。

李氏心裡亂作一團,哪裡還想得起給王懷瑾納妾的事?

……

王懷瑾從萱瑞堂出來,又轉身去了摘星院。

“回、回梁州?”

王懷恩聽完王懷瑾的話,也有些意外。

“是的,阿孃和我都商量好了。九月十六日啓程,送阿婆和阿爹的靈柩回梁州安葬。”

對於王懷恩,王懷瑾就沒必要解釋太多,只需把結果告訴他。

然後徵詢他的意見,“不知大哥是想跟我們一起回去,還是留在京裡。”

王懷恩揉着下巴,仔細思考着回鄉的利弊。

良久,他才緩緩點頭,“好,我與你一起回鄉,在老家爲阿婆和阿爹守孝。”

王懷瑾得到了回覆,不再耽擱,起身便告辭離去。

出門的時候,幾乎與小萬氏錯身而過。

兩人客氣的見了禮,寒暄兩句,便各自離去。

小萬氏走了兩步,然後停下來,扭頭去看王懷瑾的背影。

好一會兒,她才匆匆的趕往書房,還沒進門,就急吼吼的問:“郎君,郎君,王懷瑾來做什麼?”

王懷恩簡單的將王懷瑾的來意說了說,並告訴她:“我已經答應了。”

“什麼?回梁州?”小萬氏內心是牴觸的。

她和李氏一樣,對那個又窮又偏僻的地方,實在沒多少好感。

更不願意捨棄京城的繁華,跑回祖宅去守什麼孝!

但她在王懷恩跟前,並不如李氏在王鼎面前有體面,哪怕心裡再不願,也不敢明着反對。

小萬氏暗自琢磨,現在距離九月十六日還有些日子,她一定想辦法讓王懷恩改變主意。

家裡都通知到了,接下來就是親朋故交,以及來往密切的同僚等。

不過,王懷瑾夫婦最先拜訪的卻是李克己。

“……事情就是這樣的,孩子們能拜入先生門下是莫大的榮幸,本該好生上課纔是,熟料家裡的事一件接着一件,竟是——”

面對李克己,王懷瑾真是又小心又心虛,唯恐李先生一個惱了,不想教他們家的孩子了。

李克己捋着鬍子,忽的問了句:“聽說梁州多美食?”尤其是麪食做得很有特色啊。

王懷瑾愣住了。

唐元貞卻反應過來,趕忙說道:“先生說得沒錯,梁州的美食很多,特別是湯餅,做得跟京城很不一樣。還有羊肉,做得也極有特色。”

李克己滿意的點點頭:“好,那我就去梁州呆些日子吧。”

他生平最不喜歡在一個地方待太久,他已經在京城住了一年多了,早就煩了。

恰巧沒去過樑州,索性趁着這次機會,去梁州溜達一圈。

王懷瑾終於醒過神兒來,眼中充滿感激,“先生,您——”

李克己擺擺手,他也不全是爲了三個孩子,而是他確實想出去轉轉。

他提前把話說明白:“我在梁州未必能待太久,或許一兩年,或許一兩個月。不過,你們放心,我不會耽誤孩子們的功課。”

李克己肯爲了孩子去梁州,王懷瑾幾乎是感恩戴德,哪裡還敢計較李克己在梁州待多久?

唐元貞也是這麼想的。

夫妻兩個心靈相通,齊齊向李克己行禮:“多謝李先生!”

李克己這邊解決了,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

王懷瑾戴着重孝,不好去人家做客,便親自給親朋故交等寫了信。

世交,比如趙家、霍家;姻親,比如李家。王懷瑾全都命人送去了親筆信。

信中,王懷瑾真誠的表示,他的祖母和父親先後離世,他要將兩位老人的靈柩送回梁州,然後在梁州守孝。

至於爲何拖了兩個月才動身,真正的原因自然是不能說的,但也有現成的理由——辦喪禮、搬家。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王懷瑾是信了。

不過,許是王懷瑾的信寫得太真摯,那些親朋故交也都相信了。至少一個個派人來王家,詢問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並且個個拍着胸脯保證,王懷瑾回鄉後,京中的國公府,他們會多加照顧的。

王懷瑾等的就是這句話,對大家的善意,紛紛表示感謝。

接下來,王懷瑾和唐元貞更加忙碌了。

安排出行和留守的人手,準備出行的物品,提前派人回梁州收拾祖宅……一連串的事情,忙得兩口子腳打後腦勺。

是以,他們根本沒有閒工夫關注外面的消息。

自然也就不知道時下最火爆的八卦:李十八郎一人單挑十幾家世家子弟!

唐宓不知出於什麼心態,對這件事卻格外在意。

正好鄭勉這個小八卦也十分關心這件事,每天都會將最新“戰況”寫信告訴唐宓。

九月九日,李氏VS諸世家的第一天,李十八郎一人同時與三人對弈,結果:勝!

九月十日,兩方對決的第二天,李十八郎醉酒寫下三十幾首膾炙人口的詩篇,同時與他PK的四個世家子弟全部敗北。

九月十一日,賭局的第三天,李十八郎左右手開弓,一手草書、一手楷書,酣暢淋漓的書法,驚豔了圍觀的所有人,與他同場競技的世家子弟俯首認輸。

九月十二日……

可以說,一連五天,李十八郎以卓絕的才藝、精彩的表現,獲得了接連的勝利。

其實,倒不是說李十八郎真的能夠壓制所有人,對決的時候,他故意使了個手段,即故意以一人同時對戰N個人。

這種情況,落在評審或是圍觀羣衆眼中,那就是極不公平的。

同情弱者是天性,當人們看到一個人孤身對抗N人甚是一羣人的時候,不管真相如何,本能的覺得前者被欺負了。

當這個人和N個人的水平相當,甚至是略差一點的時候,衆人心裡的天平依然會倒向那個人。

尤其當這個人生得好、儀態好,又是的年輕少年郎,衆人對他就會更加偏愛。

所以,李十八郎的“勝”有點取巧的意味。

但不管取不取巧,李壽的“勝”是事實。

諸世家也不得不咬牙認下了這個結果,並且當着大半個京城百姓的面兒應了李壽的要求:明年春闈,各家將會派出至少十名的族中子弟參加。

“二九兄,贏了!”

唐宓放下信,盤膝坐在藏書閣的三樓,手託着腮,望着聚賢閣的方向。

果然,李壽根本不似他在自己面前表現的那般純良無害,這廝根本就是個大腹黑。

不過也無所謂啦,二九兄是她的朋友,只要他不把心計使在她身上,她也不用太計較。

至於二九兄“逗弄”自己的事,唐宓大方的表示,她、不記仇,真噠。

九月十六日,王家闔家出動,一輛輛馬車從安國公府出來,朝着城外駛去。

李壽根本不知道王家要回梁州的事,等他聽到風聲,王家的車隊已經離京二百多裡了。

站在城外的官道上,李壽苦笑:“看來胖丫頭真的生氣了,走也不告訴我一聲。都怪我不好,幹嘛逗她?算了,等過些日子,胖丫頭消氣了,我再跟她解釋不遲。”

然而,讓李壽想不到的是,他這一“等”就是五年……

第175章 各自忙碌第555章 失蹤第059章 太監了第458章 對簿公堂(三)第137章 王懷婉的決定第470章 又見奇葩第072章 點亮新技能第269章 這感覺,很不爽第378章 服第222章 驚豔第373章 唐宓的征程(一)第201章 做媒第021章 這次是真暈了第322章 腦補太多是病,得治!第010章 將軍府的八卦(一)第264章 殘酷的現實第557章 心動第244章 趁火打劫第298章 正着第133章 程家的畫風第059章 太監了第266章 開個鋪子?第437章 失算了第374章 唐宓的征程(二)第106章 少女第401章 關鍵時候第359章 第三回合第3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557章 心動第034章 難道是宿命?第063章 三年(求首訂)第146章 升職加薪第064章 唐元貞的禮物(二更求訂閱)第415章 來得及?第122章 又添新仇第051章 姜氏女第037章 大白鵝第036章 我家的表親數不清第146章 升職加薪第482章 “熊家長”第202章 眼紅啊第515章 紛至第183章 雲涌第229章 要變天了第452章 老祖宗,您被告了第395章 重要線索第044章 老孃不管了第076章 爲難的親事第498章 賠禮(二)第408章 幹架第162章 驚變第081章 風波又起第479章 趕着牛車去拉錢第019章 大娘第405章 各自忙碌着第286章 怪物第463章 昏厥第171章 老神仙第275章 嘿,有古怪!第445章 開始第108章 國公府的那些事兒第428章 交鋒第282章 不好惹(一)第386章 更大的敵人第390章 路遇第274章 準備就緒第177章 悲催的胡使(二)第344章 貓兒當家(二)第402章 還得靠李壽哇第064章 唐元貞的禮物(二更求訂閱)第353章 她回來了第443章 挖第359章 第三回合第169章 唐元貞的報復第150章 有人落水啦第371章 阿孃來了第222章 驚豔第152章 你爲什麼沒來第081章 風波又起第496章 去求唐氏第135章 作妖第091章 繼續發盒飯第503章 警惕第347章 老婆奴?第334章 是圖第505章 阿舅,求個雨吧第378章 服第265章 只想給你最好的第251章 救命之恩第471章 撐腰第100章 有極品自遠方來第348章 毒瘤第405章 各自忙碌着第318章 發財了第463章 昏厥第175章 各自忙碌第259章 田莊第229章 要變天了第563章 幺蛾子第308章 蕭氏(二)
第175章 各自忙碌第555章 失蹤第059章 太監了第458章 對簿公堂(三)第137章 王懷婉的決定第470章 又見奇葩第072章 點亮新技能第269章 這感覺,很不爽第378章 服第222章 驚豔第373章 唐宓的征程(一)第201章 做媒第021章 這次是真暈了第322章 腦補太多是病,得治!第010章 將軍府的八卦(一)第264章 殘酷的現實第557章 心動第244章 趁火打劫第298章 正着第133章 程家的畫風第059章 太監了第266章 開個鋪子?第437章 失算了第374章 唐宓的征程(二)第106章 少女第401章 關鍵時候第359章 第三回合第3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557章 心動第034章 難道是宿命?第063章 三年(求首訂)第146章 升職加薪第064章 唐元貞的禮物(二更求訂閱)第415章 來得及?第122章 又添新仇第051章 姜氏女第037章 大白鵝第036章 我家的表親數不清第146章 升職加薪第482章 “熊家長”第202章 眼紅啊第515章 紛至第183章 雲涌第229章 要變天了第452章 老祖宗,您被告了第395章 重要線索第044章 老孃不管了第076章 爲難的親事第498章 賠禮(二)第408章 幹架第162章 驚變第081章 風波又起第479章 趕着牛車去拉錢第019章 大娘第405章 各自忙碌着第286章 怪物第463章 昏厥第171章 老神仙第275章 嘿,有古怪!第445章 開始第108章 國公府的那些事兒第428章 交鋒第282章 不好惹(一)第386章 更大的敵人第390章 路遇第274章 準備就緒第177章 悲催的胡使(二)第344章 貓兒當家(二)第402章 還得靠李壽哇第064章 唐元貞的禮物(二更求訂閱)第353章 她回來了第443章 挖第359章 第三回合第169章 唐元貞的報復第150章 有人落水啦第371章 阿孃來了第222章 驚豔第152章 你爲什麼沒來第081章 風波又起第496章 去求唐氏第135章 作妖第091章 繼續發盒飯第503章 警惕第347章 老婆奴?第334章 是圖第505章 阿舅,求個雨吧第378章 服第265章 只想給你最好的第251章 救命之恩第471章 撐腰第100章 有極品自遠方來第348章 毒瘤第405章 各自忙碌着第318章 發財了第463章 昏厥第175章 各自忙碌第259章 田莊第229章 要變天了第563章 幺蛾子第308章 蕭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