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着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李氏族人們興高采烈的離開了李家大宅。
柳氏一臉頹然,直說自己累了,要去休息,便被下人們擡着回了百忍堂。
蕭氏和顧氏作爲管家主母,不能立刻回去休息,她們還要命人將前庭的一切都收拾穩妥。
唐宓原本也想留在來看着下人們將祠堂收拾好,並整理祭器等物,然後完好無損的入庫。
如此,她的差事纔算是圓滿完成。
李壽卻笑着說不用,他當着蕭氏的面,笑得殺氣騰騰,“這不是還有娘子嘛,她會幫着照看的。”
唐宓覺得李壽好天真,心裡說:這位不給使絆子就不錯了,你居然還想讓人家幫忙?
“阿赫與我是親兄弟,咱們是一家人,理當相互扶持,”李壽不管唐宓心裡如何吐槽,轉頭看向蕭氏,“娘子,您說是也不是?”
聽李壽提及李赫,蕭氏的臉頓時變得有些難看,心中也暗暗升起警覺。
李壽這是什麼意思?
拿阿赫威脅她?!
李壽沒急着說話,而是望了眼供桌後一層層的牌位,那些牌位透着歲月的痕跡,古樸而莊重。
每每站到它們面前,李壽血管裡的血便流動得特別快,他與那些牌位甚至有種莫名的共鳴,彷彿他能跟先祖們溝通一般。
蕭氏發現了李壽的動作,也回頭掃視了一眼。
沒什麼嘛,不就是一堆歷史悠久的木牌牌。
好吧,李家祠堂擺放的牌位全是用上好的烏木雕琢而成,不褪色、不變形、不生蟲,百年不壞、千年不損,單是這木牌的本身價值就不菲。
就更不用說它所承載的意義了。
據說,李氏開山第一代先祖的牌位,距今已經近千年,是李家名副其實的寶貝,其地位僅次於李氏族譜。
千年來,數次戰亂,李家幾次遷徙,他們丟了金銀珠寶、舍了房子田莊,也從未將祖先的牌位丟掉。
放眼衆世家豪門,能像李家這般,將祖先牌位保護得這般好的家族,真心不多。
這也是李家傲視諸世家的原因之一。
蕭氏到底是個從外面嫁進來的媳婦,無法理解李家人對先祖牌位的執着與信仰。
李壽見她這般,也不惱,淡淡的說,“東宮屬官有空缺,我欲推薦阿赫入東宮。”
李壽說完,瞥了眼蕭氏,又丟出一句,“當然,如果娘子覺得二皇子處更好,我也可以推薦阿赫去那裡。”
蕭氏眼裡倏地迸射出一道亮光,“你可以讓阿赫入東宮?”
很多人都看好二皇子,而遠離東宮。
蕭氏卻不這麼想,她自己就是前朝皇族,所以分外知道這份血脈帶來的尷尬與危機。
蕭貴妃、安樂侯他們是被野心迷了心竅,一味的幻想,根本沒有考慮現實,所以纔會生出讓鄭燁上位的想法。
相較於“血統高貴”的鄭燁,蕭氏更看好太子。
當今聖人就是太子即位,他分外看重這種傳承,除非太子犯了十惡不赦的大罪,否則他絕不會輕易廢太子。
而就蕭氏的觀察,太子除了有個野心勃勃的親孃外,並無任何劣跡。
監國的時候,兢兢業業;辦差的時候,認認真真。
雖然沒有多麼驚豔的成績,但勝在持重、沉穩。
太子還有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孝順,聽父親的話。
庚辰之亂時,姜皇后都被權利晃花了眼,太子卻能抵擋住“君臨天下”的誘惑,繼續守着病危的父親。
這份孝心,足以讓聖人心裡的天平偏向太子。
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太子的母家雖是世家,但姜氏式微,太子與姜家並不十分親厚。
太子妃亦是勳貴出身,跟世家沒什麼牽扯。
所以,太子更能秉承聖人的意志,繼續推行削弱世家的政策。
反觀二皇子,爲了招攬更多的人心,也爲了揚名,故意做出溫潤如水、禮賢下士的模樣。
寒門士子、世家貴公子還有勳貴子弟,都是他極力結交的對象。
二皇子還受其母蕭貴妃的影響,對世家非常親近。
這、就嚴重不符合聖人的心意啊。
蕭氏雖不在朝堂,卻有她自己的消息來源,將這一切都分析得很透。
最後,她得出結論:如無重大變故,他日繼承皇位的,定是太子!
這會兒一聽李壽居然願意推薦李赫入東宮,她歡喜的心都要飛起來了。
但很快,她的理智提醒她:李壽素來不喜他們母子,如今卻無端幫阿赫,內裡定有什麼陰謀。
李壽看到蕭氏戒備的模樣,不禁有些好笑,暗暗搖了搖頭,緩聲道:“阿赫,雖與我不是同母所出,卻也是我唯一的親弟弟。”
李壽對自己的定位,是整個李家的掌舵人,爲了家族計,就是普通的族人,他也會主動相幫。
更不用說與自己同父所出的親弟弟了。
當然,這還有個大前提,那就是李赫也懂得身爲李氏子的責任,而不是像個無知內宅婦人般,只盯着那點兒蠅頭小利,或是一味的嫉妒。
蕭氏定定的看着李壽,試圖從他的眼中看出些什麼。
李壽坦然的回視,目光坦蕩,神情淡然。
良久,蕭氏才苦澀一笑,自嘲的說了句:“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十八郎,我代二十郎謝謝你。”
接着她又看了眼唐宓,喃喃道:“我沒有其它的奢望,只希望二十郎和二十四娘好好的。”
親眼目睹剛纔的那一幕,再加上管家這些天,蕭氏終於看清一個事實:李家水太深,真心不是她一個毫無靠山的人所能攪動的。
就算她能哄得李其琛支持,她也未必能站穩腳跟。
因爲,李其琛本身在李家就沒有多大的話語權!
柳氏還好說,真正麻煩的是那位老祖宗。
蕭氏只管了半個月的家,便感覺到老祖宗的無處不在。
老祖宗一日不去,李家就一日擺脫不了他的控制,當家主母也頂多是個幫老祖宗管事的大丫鬟。
家學、書院什麼的,是李壽和唐宓強勢出擊的第一步,這表明,他們夫婦漸漸開始插手李氏宗族的事。
李壽和李其琛不同,他年輕、有靠山、有能力,就算對上老祖宗,也未必會輸!
現在,李壽又表示,他願意提攜異母兄弟,蕭氏的心總算有一絲的鬆動。
罷了罷了,她這般跟唐宓作對、極力爭取管家權,還不是爲了自己的一雙兒女?
如果李壽真能做到好好照顧弟妹,她退讓一步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