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仙佛際會

“朱雀浴火,蒼龍轉生!”呂知玄一聲令下,上清派弟子聽從號令劍決再變,劍羽朱雀被砸落的深坑中突得無火**,變成一個火舌吞吐的大火坑,而火光繚繞下,突得一聲高亢龍吟響徹九霄,劍陣組成龍形直上雲天,正是二十八星宿陣中的蒼龍形態。

劍光森然,威勢凌人,呂知玄卻知只憑此陣難以抗衡天上巨佛,隨即手拈劍指反手一戳,正戳向自己心口,再拔出時指尖多了一滴琥珀般粘稠透澈的心血。心血離體,呂知玄如全身血液都被抽乾一般,臉色霎時變作慘白。

可他卻毫不在意的屈指一彈,心血高飛上天,正彈在居於劍陣陣眼的那柄蛟劍之上,蛟劍感受到主人心血,劍身鳴顫不已。

而此時呂知玄再掐法決,催動全身真氣,口頌法訣道:“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心血受到感召,暈散開來,蔓延出無數道纖細血管,不過一點點血液,卻將整個“劍龍”包裹在內,血管之後,又滋生出筋絡、骨骼、肌肉、鱗甲。。。。。若方纔的“劍龍”不過是二十八把劍拼湊聚攏成粗糙的龍形,那現在就是一條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真龍。獠牙可怖,頭角崢嶸,每一片鱗甲上都折射出森然劍光,昂首怒吼着迎向天上巨佛。

呂知玄所修的《龍蛇變》,初練時劍化青蛇,後化巨蟒,惡蛟,練至極致可化作神龍,以呂知玄修爲,原本只能招出惡蛟形態,但此時以心血催化,結衆人之力,在加上星宿劍陣蒼龍形態爲基,竟使《龍蛇變》的頂級形態——神龍再現塵寰!

神龍只一擺尾,便激起一陣勁風,割得空間“哧啦”作響,見此威勢,白馬寺衆僧心生戒備,所謂相由心生,慈眉善目的巨佛瞬間換做怒目揚眉的明王相,肌肉如小山的臂膀猛然擡起,拳頭攥緊,帶爆炸性的力量轟然擊落。

神龍沒有直攖其鋒,而是翻轉身子屈身一纏,龍尾將手臂緊緊纏住,同時龍爪探出,按在明王胸膛,誓要將他開膛破肚,挖出心肺。

而明王也再起變化,金色雲團由內而外,化出一層金色鎧甲,明晃晃的護心鏡正擋住龍爪,武甲護身,明王再無顧忌,雙臂齊上撕扯神龍,而神龍也不甘示弱,爪牙並用,與明王纏鬥做一團,一時勝負難分。

正難解難分之際,“阿彌陀佛!”突得一陣佛號傳來,聲如黃鐘大呂,響徹四野,聲音源頭之處,枯明大師和端法和尚穩步走來,一者如苦陀行者,乾枯瘦朽,一者如護法金剛,高大威猛。枯明大師每頌一聲佛號,聲音震盪下,神龍的龍鱗就跟着秫秫的一顫,氣勢也隨之枯萎幾分。

天上明王趁機反擊,一手鎖住龍喉,一手鉗住龍尾,成明王擒龍之相。

“阿彌陀佛,呂道長昨日擾亂佛門清淨之地,打傷大福先寺護寺弟子,已是有錯在先,今早又下重手,傷了我白馬寺的僧人,佛道雖非同途,卻皆講究修養心性,還請呂道長束手就擒,只消在我佛座前向受傷弟子道歉認錯,我等絕不爲難。”枯明大師此話雖有替佛門立威的心思,但也是見呂知玄爲抗衡衆生願力強催功體,不忍他拼得太過傷損壽元。

但呂知玄這幾日憋了一肚子火,如何聽得進去枯明大師這半帶威脅意味的話語。狠狠道:“錯了,我已不是道門中人,何必在受道門戒律限制,你們白馬寺僧人尋我晦氣,就別怪被我打回,現在想讓我低頭,也要你們有那本事!”呂知玄功力摧上極端,本無開口的餘力,但此時心頭有火,也顧不得那麼多,而這一口話說盡,竟是止不住的又嘔了一口血。

“嗔乃焚智之火,皆因心有偏執,老僧無奈,只得相助道長放下執着。”枯明大師嘆了一聲,又一步向前踏去,朝呂知玄方向行進。

呂知玄感受枯明壓力,氣息登時紊亂,天上神龍也隨之有瓦解之象,忽然,又傳出一道清和聲音自天上傳來,“佛門素以寬容著稱,以德報怨方見佛之大氣量,大師此時咄咄逼人,強要他人認錯,又如何不是執着?”

擡頭望去,一位符紙折成的小指鶴賣力的揮舞小小翅膀,正載着一名道人飛來,道人足尖輕點在紙鶴上,面如白玉,三綹美髯隨風飄舞,氣態若仙人一般,正是司馬承禎的大弟子,李含光。

猶在半空中,李含光就一提身從紙鶴上飛落,紙鶴無火自燃,化作一抹明紅落在神龍身上,這一點符火瞬間如點燃了神龍生命力一般,神龍眼睛一亮,身上鬢毛也似燃燒起來,昂然一吼,震脫明王的擒扣,重整旗鼓再度攻上。

而李含光則如羽毛一般混不着力,輕飄飄的落在枯明和端法二僧之前。司馬承禎領奉皇命,居於洛陽城中以便皇帝隨時招請,李含光便大多時間都留在王屋山陽臺觀的本宗,代替司馬承禎主持上清派大局,今早聽到惡訊便一直加急趕來,恰好在此時擋住了兩位僧人。

端法和尚見李含光只以一道符便讓神龍重現生機,憑此一點,便知他修爲比呂知玄還要高上不止一籌,司馬承禎最得意的弟子,盛名之下果然無虛士,此時卻也不懼,上前一步喝道:“李含光,聽聞呂知玄已被革除道籍,你竟仍不忘庇護他,上清派的懲處,難道只是裝裝樣子嗎?”

突聞背後人聲喧囂,杜如誨和張守志也領着一波弟子恰巧同時趕到,當然,應飛揚也夾雜在人羣中,杜如誨道:“上清派戒律有我執掌,端法大師若有疑慮,不妨隨我回觀中,便可知我派懲處是不是隻裝裝樣子?”

端法和尚濃眉一皺,道:“杜如誨,你這話什麼意思,是要拿我治罪嗎?”

張守志上前道:“大師誤會了,只是兩位大師來去匆匆,都未及得與師傅道個別,師傅責備我們這些當徒弟的失了禮數,特命我將兩位大師請回,大師,上清觀內已備好茶水,還請移動法駕。”

枯明大師道:“今次聽聞司馬真人身體突然抱恙,我等怕打擾真人休息,才先行離開,若說失禮,那也是我們失禮,幾位道長還是先請回,替我轉告司馬真人,望真人早日康復,屆時白馬寺之門爲司馬真人常開。”

張守志陰着臉一笑道:“師命難違,這些話大師還是隨我回觀中親自說吧。”說着,身後弟子擴散成一個半圓,將二僧半包圍住。

“嗒!”一滴汗從端法和尚頭上滴落地面,這次呂知玄大鬧洛陽花會,道門理虧在前,佛門自然想緊抓這小辮子不放,將此事小題大做,趁機打壓道門聲望,哪知呂知玄弟子,白馬寺僧衆、枯明大師和端法和尚、李含光、杜如誨、張守志,兩方人馬竟似約好了一般接迭而來,不斷在己方的天平上增加新的砝碼,白馬寺門前,洛陽佛道兩門精英竟半數聚集於此。

小題大作的目的是達到了,但似乎,大的有些難以收拾了,如今,佛道雙方話已說僵,但真動起手來,卻都無必勝把握,而在外圍遠遠觀望的香客信衆越聚越多,饒有興味的觀視這場“仙佛打架”,任一方落敗,都將成爲看客的話資,被壓得擡不起頭。

在場氣氛登時詭譎,數百人羣彼此對峙,竟靜的沒有一絲聲音,連天上撕斗的明王和神龍也收攏攻勢,一個不動如山,一個盤旋環繞。

正當誰也不敢輕動時,“再來。”呂知玄大喝一聲打破僵局,他沒了上清弟子身份,行事已再無顧及,此時一聲令下,他的弟子也配合着施展法訣,二十八人同心協力,神龍再度張牙舞爪迎上明王。

一石掉落,激起滿塘漣漪,衆人再度動作,白馬寺僧人吟誦佛號,催動衆生願力,而端法和尚欲釜底抽薪,渾然一掌化作一個金色大手印,向着施展劍陣的弟子們轟去,卻見青袍一閃,杜如誨矮胖身影橫擋在前,回身一掌,“焚玉天衍印”擊出,一道赤紅掌印與金色掌印相撞,發出轟然一聲,兩人皆齊齊後退一步。

天際之上,明王神龍再開惡戰,明王全身肌肉虯結,拳頭緊握,擺出一個猛然出擊的拳勢,攥緊的拳頭中似握住了世間所有威猛張揚的氣質,帶着降魔辟易之威再度擊落。

而神龍以強捍強,全身伸直,一道利箭一般直射向拳頭,森然巨齒已要噬咬到明王的拳頭。

兩股雄渾巨力尚未交鋒,周遭雲朵已被勁風吹散,只留下一片碧澄藍天,好似無人敢打擾的擂臺,供他們分出勝負。

就在此時,一道紫色人影從天降落,若流星天墜般正落到擂臺的中心!

ps:給幾個道士起名時基本是一拍腦殼就一秒決定,之後老覺得杜如晦的名字熟悉,今天才突然想到,“房謀杜斷”,杜如晦不是那位果決明斷的開唐賢相的大名嗎?於是悄不做聲的將杜如晦改成杜如誨,就當什麼都沒發生過。

第十三章 拾荒老人卷六 第五十二章 情仇之間七十二章 論道證佛(六)卷九 第五十二章 寒蟄驚露(六)卷八 第十七章 二十加冠(一)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移花接木(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情爲何物(三)卷八 第五十五章 生死一決(三)卷七 第十五章 刀劍相合(一)卷八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成住壞空(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生死相離(一)第六十二章 見招拆招(三)卷五 第七十六章 天峰逆瀑 (三)第一章 時局變幻卷五 第十一章 鬼獄惡魂(三)卷七 第十八章 大荒龍雀(一)第十九章 殺神再現第八章 凌霄劍宗卷五 第三十二章 疑則心迷(一)第十一章 論武天下卷五 第六十二章 爾虞我詐(一)第四十六 經閣舊事卷八 第六十八章 生死抉擇(一)第九十九章 禍世之種(七)卷八 第一百一十章 殊死一戰(四)第三十四章 踏月論兇第十七章 無識心境(附請假通知)卷八 第一百零六章 殊死一戰(一)卷八 第四十一章 琅琊海市(五)卷八 第一百一十四章 無間之間(四)卷八 第一百一十四章 無間之間(四)第十四章 虎嘯花間 (求點推收)第一章 槐爲木鬼第一百零一章 紫薇天穹(一)卷六 第十四章 不速之客 (四)卷五 第十三章 兇獄惡鬼(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六)卷五 第六十五章 脫身之策 (一)卷八 第一百四十六章 溯洄流光(十)卷九 第三十五章 以假亂真(六)卷六 第十七章 結盟締約(三)卷六 第四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九章 神皇之會(三)卷八 第六十六章 各方齊動(六)第四十一章 孤陽不長第七十七章 探問傷情(一)卷八 第八十章 戒心封魔(一)卷七 第二十六章 身處何處第八章 辟邪皇龍卷五 第七章 幽冥鬼城(二)卷八 第一百四十三章 溯洄流光(七)卷八 第十四章 玄機初現卷七 第五十二章 畜生不如(三)第二十五章 面朝天子卷八 第五十七章 生死一決(五)第三十六章 九陽昊天卷八 第二十二章 蛛絲馬跡(三)外傳 故劍情深 (三)第四十七章 邪魔外道卷七 第二章 兩年光陰第二十章 一瞬之機第十八章 一掌四命卷八 第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一)卷七 第四十一章 反戈一擊(三)卷八 第二十章 二十加冠(四)卷八 第八十章 戒心封魔(一)卷九 第五十一章 寒蟄驚露(五)卷五 第四十一章 慢則氣驕(一)第十一章 論武天下第六章 有進無回卷六 第四十一章 誰人該死卷五 第五十一章 人鬼殊途(一)第六十三章 獅王嘯天卷八 第八章 隨心所欲(一)卷八 第四章 事與願違卷六 第四十二章 誰人該死(一)卷六 第三十一章 陰陽逆亂第十八章 綠裙紅妝卷五 第七十章 奔襲千里(一)卷五 第九章 鬼獄惡魂 (一)卷八 第一百二十六章 魔由心生(十一)第七章 石室激鬥第二十七章 以衆擊寡卷六 第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四十七章 再起變亂(二)卷九 第二十三章 蛛絲馬跡(四)第七十七章 探問傷情(一)卷七 第四十六章 搏獸鬥針(二)第四十五章 達摩遺寶(三)卷八 第六十九章 生死抉擇(二)卷五 第七十章 奔襲千里(一)卷八 第一百二十九章 成住壞空(三)卷五 第四十七章 越穹凌天第二十四章 暗波涌動卷五 第十章 鬼獄惡魂(二)第二十九章 劃界止爭第四十章 還君明珠(四)卷六 第十四章 不速之客 (四)卷六 第三十六章 棋落何方第七十一章 論道證佛(六)
第十三章 拾荒老人卷六 第五十二章 情仇之間七十二章 論道證佛(六)卷九 第五十二章 寒蟄驚露(六)卷八 第十七章 二十加冠(一)第一百零一十一章 移花接木(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情爲何物(三)卷八 第五十五章 生死一決(三)卷七 第十五章 刀劍相合(一)卷八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成住壞空(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生死相離(一)第六十二章 見招拆招(三)卷五 第七十六章 天峰逆瀑 (三)第一章 時局變幻卷五 第十一章 鬼獄惡魂(三)卷七 第十八章 大荒龍雀(一)第十九章 殺神再現第八章 凌霄劍宗卷五 第三十二章 疑則心迷(一)第十一章 論武天下卷五 第六十二章 爾虞我詐(一)第四十六 經閣舊事卷八 第六十八章 生死抉擇(一)第九十九章 禍世之種(七)卷八 第一百一十章 殊死一戰(四)第三十四章 踏月論兇第十七章 無識心境(附請假通知)卷八 第一百零六章 殊死一戰(一)卷八 第四十一章 琅琊海市(五)卷八 第一百一十四章 無間之間(四)卷八 第一百一十四章 無間之間(四)第十四章 虎嘯花間 (求點推收)第一章 槐爲木鬼第一百零一章 紫薇天穹(一)卷六 第十四章 不速之客 (四)卷五 第十三章 兇獄惡鬼(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六)卷五 第六十五章 脫身之策 (一)卷八 第一百四十六章 溯洄流光(十)卷九 第三十五章 以假亂真(六)卷六 第十七章 結盟締約(三)卷六 第四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九章 神皇之會(三)卷八 第六十六章 各方齊動(六)第四十一章 孤陽不長第七十七章 探問傷情(一)卷八 第八十章 戒心封魔(一)卷七 第二十六章 身處何處第八章 辟邪皇龍卷五 第七章 幽冥鬼城(二)卷八 第一百四十三章 溯洄流光(七)卷八 第十四章 玄機初現卷七 第五十二章 畜生不如(三)第二十五章 面朝天子卷八 第五十七章 生死一決(五)第三十六章 九陽昊天卷八 第二十二章 蛛絲馬跡(三)外傳 故劍情深 (三)第四十七章 邪魔外道卷七 第二章 兩年光陰第二十章 一瞬之機第十八章 一掌四命卷八 第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一)卷七 第四十一章 反戈一擊(三)卷八 第二十章 二十加冠(四)卷八 第八十章 戒心封魔(一)卷九 第五十一章 寒蟄驚露(五)卷五 第四十一章 慢則氣驕(一)第十一章 論武天下第六章 有進無回卷六 第四十一章 誰人該死卷五 第五十一章 人鬼殊途(一)第六十三章 獅王嘯天卷八 第八章 隨心所欲(一)卷八 第四章 事與願違卷六 第四十二章 誰人該死(一)卷六 第三十一章 陰陽逆亂第十八章 綠裙紅妝卷五 第七十章 奔襲千里(一)卷五 第九章 鬼獄惡魂 (一)卷八 第一百二十六章 魔由心生(十一)第七章 石室激鬥第二十七章 以衆擊寡卷六 第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四十七章 再起變亂(二)卷九 第二十三章 蛛絲馬跡(四)第七十七章 探問傷情(一)卷七 第四十六章 搏獸鬥針(二)第四十五章 達摩遺寶(三)卷八 第六十九章 生死抉擇(二)卷五 第七十章 奔襲千里(一)卷八 第一百二十九章 成住壞空(三)卷五 第四十七章 越穹凌天第二十四章 暗波涌動卷五 第十章 鬼獄惡魂(二)第二十九章 劃界止爭第四十章 還君明珠(四)卷六 第十四章 不速之客 (四)卷六 第三十六章 棋落何方第七十一章 論道證佛(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