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驚喜

告別了家鄉,林義龍帶着林父飛到了林母那邊,跟她匯合。

這倒不是林義龍想這樣做,而是因爲林父沒有直飛英國的通關證明,就算有第三國簽證,海關也很難放行。之前因爲林父退休之後護照一直都在使用中,去辦理去往英國的居留文件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英國最快的方法自然是持有英國護照,現階段並不方便直接入手。跟林義龍一樣,林父林母的手頭上也持有他國護照,憑藉那些護照出入英國國境是可以被接受的,卻不能直接使用,有必要在有簽註的第三國進行中轉。

林義龍和林父剛剛拿到行李,與林母匯合後就直接把行李放到了託運臺上——而林父,則從林母手中接過一本從未使用過的護照,辦理了飛往阿姆斯特丹的乘機手續,在那裡第二次中轉,再飛卡迪夫。

其實買一張直飛的機票用現在簽證也是可以的,只不過那樣挑費就不低,而且容易被識破:沒人會從燕京飛西貢卻在巴黎中轉,也沒人從倫敦經墨爾本去都柏林。

依照法律,內地不承認雙重國籍是當然的,但具體做法上並不能直接單獨聲明說,L某某的U國籍取得屬於非法取得,因爲這是他國法律的管轄範圍,能說的只有比照國籍法去討論這個人“實質”是什麼國籍。一些知名人物因子女出生在外國所說的“由小孩長成人之後自由地去選擇國籍”的說法非常容易對社會產生誤導,連正確的邊都沒摸到。除非特殊情況,國籍這個東西是生來具有的,出生即自動取得與否的標準也並不由國籍法所管轄的居民的自我選擇爲準。如果說談及到選擇,兩個目標國同時承認雙重國籍的持有人沒有必要做選擇,而只承認單一國籍的目標過則爲當事人雙重國籍取得設置了障礙。這樣的結果,當局機構更願意在處理境內事物依照國內法管轄從而儘量認定目標人員是本國人,以便避免潛在的外國因素的干預。能拎起來說一說稍微跟“個人意志”沾點邊的,只有歸化他國這一條路。

“我們爲什麼還要去阿姆斯特丹中轉一遍,直接在這裡飛倫敦不好麼?”在去往候機室的路上,林母問林義龍。

“時間表上來不及,我是分着買的飛機票。”林義龍小聲地解釋着,“有兩班飛機可以去希斯羅,但都沒辦法讓我們在實際表上有轉飛機的時間。再就是,沒有從倫敦直飛卡迪夫的民用飛行線路,我們總不能先去馬德里轉飛吧,那樣耗時更長。”

“我想先去倫敦看看。”林母這麼建議到,“正好,可以順便添置一些的必需品。”

“我覺得先回家再去倫敦更好。”林義龍着重強調了“家”這個詞,“倫敦隨時都可以去啊,並不難。”

“去國外那兒養老真愚蠢。”林父趁機小聲地發牢騷,“就連飛機都不能直飛,還得轉到那裡。”

“回國的時候就好多了,畢竟不用填寫入境表。”林義龍解釋道。只有在第一次出境的時候纔會這麼麻煩,因爲林父林母沒有直接去往英國的必要入境許可(簽證),以後在英國辦理居住證明之後再去哪裡登記,海關就管不到了。

“什麼入境登記表?”林父問道,雖然參加教務會議取過不少的國家,但那都90年代的事情了,那個時候主要西方國家在邊境控制上還不那麼嚴格,不需要提交入境登記卡。

“就是這個。”林義龍非常周到地爲林父林母準備了已經填好了的入境登記表。

“海關查得這麼嚴麼?”林父問道。

“當然,畢竟放鬆了好幾十年,才發生了曼哈頓雙子塔的慘案,當然現在入境就變得嚴格多了。”林義龍回答道。

出入境在手續上來說對任何人都是相當繁瑣,像林義龍一家這樣擁有高自由度護照的人還需要經過好幾個繁雜的步驟,難以做到一步到位,更不要說很多本身就不具備居留資格人了。在入境口,不會說當地語言的遊客都有可能隨時被遣返。林義龍不明白那些隨便穿梭於機場海關的小說主角們是如何做到的。

林母是十分想去歐洲看一看的,見慣了東亞鱗次櫛比而且透不過風的大樓後,就想去和林父一起去那裡看一看,然後每年如同候鳥家長那樣,往返於家鄉和歐洲間。可需要的居留期間讓兩位不算老的離退休人員的計劃沒辦法貫徹,他們要獲得任意往返兩地的證明,就得和正在“坐移民監”的耶昂姐妹一道,在英國達到固定的小時數。

在接下來的候機時間,一家三口各自有各自需要聯繫的事情,約好在登機口會面。

耶昂姐妹已經開學,薇拉進入了臨牀醫學階段每個月至少需要完成140個小時的臨牀見習,她帶着兩件便服去了醫學生宿舍;只有課業不算忙碌的納迪亞每天通勤往返於卡迪夫和布萊肯林場。

“我要回去了。”雖然知道時間很早,林義龍卻不得不在早上3點耶昂姐妹正在熟睡時把她們喚醒,“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希望我們整個一家人能今天晚上11點鐘左右一起共進夜宵。”

“明白,需要我和薇拉做點什麼?”納迪亞聽到林義龍把“整個”這個詞的加了重音,心領神會地知道林義龍說得是什麼意思。

“是夜宵不是晚餐,晚餐會在斯基普霍爾機場吃,簡單地弄一點就可以,薏米粥,蔬菜泥和薰豬油的組合就不錯。”林義龍說道,“此外,自然一些,別太正式太拘謹,也畢竟是你們的家。”

林義龍的善意提醒換來的是電話那邊納迪亞長時間的沉默。

“需要我和薇拉回避一下麼?”納迪亞小聲問道。

“不需要,總要見到的。”林義龍想把他跟耶昂姐妹的關係跟林父林母擺明白,雖然知道可能未必從自家父母那裡獲得支持,但也未必會被反對。這方面畢竟是林義龍“自己的家事”。

“我知道了,那用不用我和納迪亞去接站呢?”

“不需要,有公共交通就可以了。”林義龍說道。

45 莫斯科67 安穩44 招聘季35 荷蘭公園28 菠菜中心64 孽緣12 贊助57 週六下午39 返聘19 自營業49 未來47 艾德8 伎倆24 松露巡狩之旅41 芭蕾舞女10 迴歸番外37 暑假(9)20 本傑明2 失落飛船6 “行爲守則”13 誰的錯?2 特別供應45 迴避5 司庫68 餘波24 紀錄片69 更拔尖44 招聘季70 壓歲錢44 敏感6 辭職外傳 大都市生活(8) “會談”51 威斯敏斯特系統2 海岸55 籌款5 辭職6 松露展示會18 居住區49 “見聞”17 職場禁忌57 避險5 司庫58 安訥西18 鄉下生活29 面試62 林母46 挖角17 懷特豪斯先生29 新梅爾丹49 再臨53 父母的退休計劃22 贏家通吃21 Wien13 客人番外18——一家人的寒假(9)20 姐妹夜話54 希爾斯堡11 參觀32 理性6 宴請13 誰的錯?3 吉達居民42 巴黎東站20 天鵝湖28 蜂蜜23 燕京53 着裝規定65 洗禮8 休息日的來電15 逃婚35 科林斯酒店7 Y-Brycheiniog2 特別供應赴宴21 Wien6 “行爲守則”37 珍寶番外36 暑假(8)16 伯納斯38 江戶行(1)6 辭職57 菲斯克太太27 買入優先權25 農民協會40 愛爾蘭39 江戶行(2)51 遊艇聚會3 理解和原諒4 屠牛場35 解釋50 成約18 居住區23 哈瑟爾頓勳爵50 遊艇展4 入籍式25 農民協會9 餐館隔間19 晚裝38 抵押43 布萊肯林場的收穫季
45 莫斯科67 安穩44 招聘季35 荷蘭公園28 菠菜中心64 孽緣12 贊助57 週六下午39 返聘19 自營業49 未來47 艾德8 伎倆24 松露巡狩之旅41 芭蕾舞女10 迴歸番外37 暑假(9)20 本傑明2 失落飛船6 “行爲守則”13 誰的錯?2 特別供應45 迴避5 司庫68 餘波24 紀錄片69 更拔尖44 招聘季70 壓歲錢44 敏感6 辭職外傳 大都市生活(8) “會談”51 威斯敏斯特系統2 海岸55 籌款5 辭職6 松露展示會18 居住區49 “見聞”17 職場禁忌57 避險5 司庫58 安訥西18 鄉下生活29 面試62 林母46 挖角17 懷特豪斯先生29 新梅爾丹49 再臨53 父母的退休計劃22 贏家通吃21 Wien13 客人番外18——一家人的寒假(9)20 姐妹夜話54 希爾斯堡11 參觀32 理性6 宴請13 誰的錯?3 吉達居民42 巴黎東站20 天鵝湖28 蜂蜜23 燕京53 着裝規定65 洗禮8 休息日的來電15 逃婚35 科林斯酒店7 Y-Brycheiniog2 特別供應赴宴21 Wien6 “行爲守則”37 珍寶番外36 暑假(8)16 伯納斯38 江戶行(1)6 辭職57 菲斯克太太27 買入優先權25 農民協會40 愛爾蘭39 江戶行(2)51 遊艇聚會3 理解和原諒4 屠牛場35 解釋50 成約18 居住區23 哈瑟爾頓勳爵50 遊艇展4 入籍式25 農民協會9 餐館隔間19 晚裝38 抵押43 布萊肯林場的收穫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