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
鄧偉正站在船頭眺望。
一名船員上前:“哥,你說蘇小姐搞這麼多藥品做什麼?”
鄧偉看了他一眼:“咱們只管運,其他的別問。”
“嘿嘿,我就是好奇。你說沈總對蘇小姐這麼上心,他倆真是兄妹?”
一星期前,鄧偉答應蘇雨眠後,再三思量,最終還是撥給沈時宴,說明了具體情況。
首先,船是沈時宴的。
其次,他們受僱於對方。
於情於理,都該知會他一聲。
果然沈總並不知情。
鄧偉從接到蘇雨眠電話時,就猜到了這點。
若蘇小姐先給沈總打了電話,那麼打給他、讓他做事的人就該是沈總。
可蘇小姐卻繞過沈總,直接聯繫的他…… WWW¤ ttκǎ n¤ Сo
這就有點意思了。
至少,在鄧偉看來,沈總明顯比蘇小姐“熱情”許多,而蘇小姐卻不想給沈總“添麻煩”。
鄧偉看了自家兄弟一眼。
那名船員頓時縮了縮脖頸,對着自己嘴巴比劃了一個拉拉鍊的動作。
“來了——是蘇小姐——”
鄧偉循聲望去,下一秒,跳下船頭,涉水朝蘇雨眠走去。
這是迎接,也是尊重。
船上的人立馬放下梯子。
很快,蘇雨眠、錢海峰、厲潮涌,以及萬蒙四人來到船上。
錢海峰一邊走,一邊四下打量,越看越驚訝。
這船無論規格,還是質量,都是上等,比他們的船結實了不知道多少倍!
好傢伙!甲板上居然還有個燒烤臺!
不敢想象一羣人吹着海風,喝着小酒,擼着香噴噴、油滋滋的烤串兒,這日子得有多美!
厲潮涌跟錢海峰的反應差不多,這裡看看,那邊瞅瞅,好奇的地方還上手摸。
一旁接他們的年輕船員也很熱情,見兩人對船上的東西感興趣,他便主動講解。
蘇雨眠跟着鄧偉來到後方甲板,鄧偉示意艙內:“你要的東西都在裡面。”
“鄧大哥,辛苦你們了。”
鄧偉擺手:“哪裡的話?原本船每個月就要上島一趟,去年那會兒,也經常給科考隊捎東西,都是沈總吩咐的。”
“對了,除開你給的那批藥品清單外,沈總還額外準備了一些藥品、食物和生活用品,讓我一併帶過來交到您手上。”
蘇雨眠詫異,隨即又覺得合理。
畢竟鄧偉他們用船,不可能不告訴沈時宴,原本是不想麻煩他的,沒想到最後還是麻煩了。
“……好。”
蘇雨眠先進去大致清點了一下,好傢伙,沈時宴哪裡是準備了“一些”,明明是“很多”。
心裡記下這份情,蘇雨眠一行開始搬東西。
有船員幫忙,卸貨速度極快,沒一會兒,岸邊就堆放了大大小小十幾個箱子。
食物在最下面,生活用品疊中間,最上面放藥品。
這東西一點都污染不得,必須謹慎。
這個時候,沒有碼頭的痛苦就體現出來了。
蘇雨眠幾人踩在灘塗上,一腳深一腳淺,手裡還抱着箱子——沒有技巧,全是蠻力。
好在有鄧偉和船員們幫忙,在經過筋疲力盡的一小時後,總算把所有東西運回基地。
幾人這麼大的動靜,自然不可避免驚動基地其他人。
從一開始在窗戶探頭探腦,到後面大夥兒陸續拖着病體從房間出來,議論聲和私語聲也越來越大。
有位教授拉住厲潮涌:“什麼情況啊,老厲?哪來這麼多東西?都是些啥?”
厲潮涌累得滿頭大汗,猛灌半瓶水,緩了口氣纔回他:“什麼都有,吃的喝的,還有救你們命的。”
“是藥品嗎?!”
這段時間基地什麼情況,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感知。
畢竟,止疼藥從有到無,吃的藥片數量越來越少,換藥的頻率從一天一換到三天一換,如今乾脆沒有紗布,徹底不換,衆人心裡很清楚,藥品告急了!
沒見何燕這會兒還躺在房間牀上,高燒不退,昏迷不醒嗎?
然而萬蒙卻連退燒針都沒給她打……
不是不想打,而是沒有針,打不了!
在場不少人心裡或多或少都有些慶幸——
幸好他們病得早,該用的藥都用了,少受了不知道多少罪。
如果像何燕那樣……不敢想。
“這……真是藥品?!”厲潮涌聲音不小,所有人都聽見了。
厲潮涌:“那不然?還能誆你們?”
“可我們的船不是壞了嗎?藥品怎麼運上島的?”
“雨眠的人脈和渠道,咱們啊,全都沾了雨眠的光!不然,就等着彈盡糧絕吧!”
這話不好聽,但卻是事實。
厲潮涌掃視一圈,“李教授呢?這些東西還沒付錢,讓她趕緊聯網把錢轉給雨眠。”
不管藥品還是食物,錢都得從經費裡出,而賬戶是李兆燕在管。
“那個……李教授還在發燒。”
“昏迷了?”
“……那倒沒有。”
“去叫人吧。”
“好,我去!”
東西運上島,最難的一步都完成了,沒道理拖着不給結賬。
很快,李兆燕被人扶着出來,看着空地上隨意擺放的各種物資,她愣住。
聽人說和親眼所見,顯然後者帶來的衝擊力更強。
厲潮涌走過去,講明白之後,“……那這個費用?”
“咳咳——”李兆燕正準備開口,咳意卻根本壓不住,好不容易緩過來,“賬號發過來,還有咳咳……憑證和票據。”
李兆燕出乎意料地爽快。
很快就用經費賬戶把費用結清。
萬蒙立刻安排大家把藥品搬進倉庫存放點,所有人都動了起來。
當天傍晚,李兆燕打了消炎針,吃了抗病毒藥。
何燕也掛上了輸液瓶。
萬蒙清點登記的時候才發現,裡面有相當一部分藥品屬於澳洲管控藥,但偏偏這些藥在國內是用於治療肺炎的常見藥。
之前萬蒙無數次想,要是還在國內就好了,這些藥隨便用,幾針下去,效果立竿見影。
不曾想,眼下竟真的用上了!
“……跟做夢一樣。”
因爲藥品補充及時,且一些特效藥發揮作用,不到三天,大家的症狀都有了明顯緩解,身體也在逐漸恢復。
但……
身體養好了,並不代表“沼澤涉險”事件就這麼過了。
大家遭的罪,受的傷,總要有人爲此擔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