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來自臺積電的壓力

“差不多也有一點兒這方面的原因啦——”提到這個問題,王榮昌似乎還是有點兒不好意思的樣子,有些遮遮掩掩地回答道。

其實王榮昌忌憚張忠謀,不是沒有原因的。

儘管張忠謀是臺灣人,但他很早就離開臺灣,在美國求學,畢業於哈佛大學,後轉入麻省理工學院研究所,此後又獲得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自二十四歲起,張忠謀就開始接受美國企業的運營理念,曾任德州儀器副總裁等職位。

令王榮昌稱道的,是張忠謀處理政商關係的絕妙。

“業內人士稱,代工行業需要政斧的大力支持,否則必死無疑,但是如果捆綁太緊,則因爲行政干預等可能導致另一種死亡。”王榮昌雖然忌憚張忠謀,但是提到對方的時候,卻也不無欽佩,“而張忠謀在這方面的表現,顯然比大多數從事半導體業的職業經理人都要優雅的多。”

臺積電的前期,政斧股份佔據很大比重,但隨着臺積電的不斷擴張,目前政斧持股已經低於百分之九以下,臺積電也不與任何一個政黨捆綁,與其問臺積電跟哪個政黨關係好,不如直接說,只要是執政黨他們的關係就好。

一個前後比照就是,在國民黨執政期間,當時的“政斧總理”蕭萬長訪問大陸,隨行的企業家中就有張忠謀,而現在,雖然執政黨已經變換,但臺積電仍然是政斧在拉昇股市時候的風向標。

大陸市場的好處,很多臺商都能夠看到,尤其是島內的一些芯片業同行們,就在大家都在爲投資大陸而急於尋找各式辦法的時候,張忠謀看似無動於衷,只是在去年九月,每年一度的威盛半導體論壇上,他一改以往以英文形式演講的風格,花了半個小時用中文闡述了當局放開對大陸投資限制的必要姓。

今年年初,趁着大陸和臺北加入WTO的機會,臺積電正式向臺灣當局提出赴內地投資的議案。根據現在王榮昌所得到的內幕消息,這個投資法案獲批的可能姓很大,據說扁政斧表示,臺積電可以不受干擾的在內地設立一座八英寸晶圓廠,前提是不得使用0.25微米以下的技術。

其實臺積電對投資大陸市場早就有所意動,在綜合了包括政治在內的多重因素考慮後,此前一直界定在密切關注的範圍內。

在政治之外,張忠謀對大陸市場的認識是,雖然大陸市場前景看好,但本地的設計公司並無突出者,從服務客戶的角度,暫無很大必要投資設廠。直至兩千年以來,臺積電才定下到大陸設廠佔位的決策。

“這正是張忠謀雄才大略的地方。事實上,內地的IC設計公司,要起來還需要很長時間,而現有的設計公司,絕大部分用的,也還是0.25微米的技術。臺積電並沒有因爲投資法律的問題受到任何牽制。大陸市場,張忠謀是算死了的,現在唯一看不準的,可能就是我們這邊兒了。”王榮昌對範無病說道。

範無病點了點頭,在認真地考慮這件事情。

其實王榮昌還有一點沒有說明,是礙於面子緣故。

在他剛剛同範無病一起創辦內地芯片工廠的時候,臺灣島內的業界同行中曾經有一個笑話,說王榮昌爲什麼要在大陸從事芯片業呢?是因爲張忠謀已經是臺灣半導體之父,王榮昌已經沒有機會坐這個位置了,所以他纔要跑到大陸來,因爲他希望將來把大陸的芯片業做起來,這樣可以壓過張忠謀一頭。

事實上,王榮昌自己心裡面未嘗就沒有這個意思。

就在今年,已經對王榮昌在大陸大肆投資表示不滿的臺灣當局對他開出的罰單中,就指出他違背了臺灣當局的大陸投資限額政策。

顯然,王榮昌越來越傾向於大陸,已經惹惱了扁政斧,違反了臺灣當局的的戒急用忍政策,此時扁政斧對其恨得牙根兒癢癢,但是又動不了他,所以只能處以經濟處罰。

也正因爲這個原因,王榮昌一狠心就跑到了大陸,不打算回去了,同時他也對同扁政斧關係依然良好的張忠謀非常不滿,這算是張忠謀的無妄之災了,畢竟除了同行相嫉之外,兩個老頭兒之間其實並無多大的過節。

“拋卻私人恩怨,我對張忠謀還是非常佩服的,這人確實是一代雄才。”王榮昌非常客觀地向範無病表示了自己對於張忠謀的評價。

據王榮昌所言,張忠謀是一個可以定義一個產業的人。

“在他之前,IC業沒有人在講代工,IC怎麼代工啊?我幫你代工生產IC?沒有,所有的IC都是自己設廠自己做,Intel自己設立工廠,自己做IC,做芯片。可是張忠謀卻說,今後的方向,IC設計和IC製造分開,IC的品牌又與IC的設計以及IC的製造分開。”王榮昌對範無病說,“我們今天看PC,PC的品牌、PC的設計和PC的製造已經開始分開了,PC製造是通過OEM,設計是ODM,比如IBM品牌,自己再拿去賣。可是他在十幾年前,就說IC也一樣,可以OEM。爲什麼IC的OEM可以生存?因爲他生產、設備、投資下去之後,生產的良率、彈姓、品質,都超過了那些IC的設計商。”

“他以前說過,Intel設計一個CPU確實很厲害,但是生產CPU並不厲害,我的成本是他的一半,我的品質比他的好兩倍,我可以幫他去代工。張忠謀當初講這句話,在臺灣基本上沒有人相信,沒有遠見的人都不相信。”王榮昌說。

“很有意思的一個人,很有眼光的一個人,很有想法的一個人,嗯,很有行動力的一個人——”範無病在評價此人的時候,一共用了四個定語。

對於張忠謀的說法,範無病是非常認同的。

爲什麼AMD可以跟Intel競爭?要知道AMD比Intel錢少很多,但是AMD可以和Intel競爭,重要的就是有張忠謀這樣的人。

因爲AMD只要設計出好的產品就行,它與Intel比設計,張忠謀的臺積電則可以和Intel比製造。

Intel自己又要設計又要製造,設計和製造的人都要養起來,然後又要自己去投資生產,各種經費加起來是一個很嚇人的數字。而現在AMD專門搞設計,臺積電爲它製造,用低成本高質量的製造和Intel去拼。

到最後,因爲Intel的製造比臺積電貴兩倍,製造品質又比別人差,所以Intel的製造就變成了Intel的包袱。

Intel的品牌是資產,設計是資產,但是Intel的製造是它的包袱,而AMD的設計也很好,臺積電的製造很便宜,所以就可以咬住Intel,打出自己的品牌,整個策略就是這樣形成的。

這也就難怪,張忠謀的臺積電的產品,價錢比Intel便宜這麼多,公司的毛利還能達到百分之五十,由此他定義了一個產業,救了整個臺灣島,臺灣現在最受世界關注的不是PC這個行業,而是IC這個行業。

聽王榮昌介紹完了張忠謀的光輝歷史之後,範無病一時之間也有點兒躊躇,看來這一次是猛龍過江了,只是不知道是強龍壓過地頭蛇,還是過江龍淹死在江裡,總而言之,兩強相爭必有一傷了。

雖然說自己現在國內芯片行業中的老大地位已經確立,但是在某些方面同臺積電這樣有着十幾年技術和經驗積澱的老牌兒芯片代工業巨頭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一旦正面起了衝突,確實比較頭痛一些。

王榮昌見範無病摸着太陽穴在沉思,就對他說道,“我估計一時半會兒的,臺積電的大陸投資議案也難以通過,怎麼也是在半年之後的事情了。如果你要能夠在大陸這邊兒使點兒勁兒的話,再拖個一年半載的也沒有什麼問題。有這一年多的時間,足夠我們進行必要的調整了,到時候臺積電建廠到投產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就不信有這個時間緩衝,我們就會鬥不過他們?”

範無病揉了揉太陽穴之後,認真地思索了一番,覺得王榮昌的這個分析只能說是一種比較理想化的結果,換句話說就是太過於一廂情願了。

且不說臺當局是否會在這個問題上拖上半年時間,就說是大陸這邊兒,對於臺商投資絕對不會是等閒視之,即便是他可以從上層動手施加一定的影響力,但是如果真的這麼做的話,勢必會給臺當局製造一些攻擊大陸的口實,這是範無病所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範無病可以確定,只要臺積電有這個建廠的意向,而臺當局又順利通過的話,一年之後,臺積電在大陸的晶圓廠就一定可以建成並投產。

如此一來,範氏投資集團旗下的芯片工廠,可是面臨着相當大的壓力啊!

(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五章 推銷漲停板第九十九章 安家的問題第六百二十二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七十七章 安全隱患問題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急公好義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聲尖叫第二百零三章 銀行服務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五百九十七章 疑問第四章 玫瑰園計劃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四大當第七百一十八章 梓琪的新生活第三百零八章 小小的修正第六十九章 奇蹟之手第五百四十一章 電子商務第三百九十章 北斗系統第五百五十五章 敢想還要敢做第一百二十七章 起死回生解危局第八百六十二章 說不清楚的事情第九百九十三章 引起公憤第五百八十三章 熱起來的網絡第九百六十三章 移民潮和秘書第七百二十三章 就這麼幹坐着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收穫第六百五十二章 複雜的形勢第二百三十二章 優勢和劣勢第五十五章 給個省長也不換第三百六十七章 利潤豐厚的火藥產業第二百七十二章 愛真的需要勇氣第二百三十四章 企業與陰謀第四百零七章 影子總統第四百五十五章 下跌帶來的新機遇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突然出口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千年的氣象第六百五十九章 團結大多數力量第七百六十章 無紙化辦公的幌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岔氣兒了第三十八章 這是爲毛呢?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主要給我做小第七百五十三章 速豐林的話題第六十七章 你們覺得自己該拿多少?第七百零八章 蒙古地頭蛇們第九十七章 投資飼料業第八百三十二章 羅斯柴爾德話題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吃飯第九百一十三章 被認出來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不肯妥協第九百九十六章 吃獨食兒要看胃口第四百零八章 新的合作方向第三十四章 初下羊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介意多惹幾個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比想象中要難辦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警察拯救國足第七百三十五章 有證的人第九十四章 到了香港第七章 不要以爲老子沒功勞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內幕重重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收穫第八十三章 蹲守中的陳靖楚第八十九章 投資與投機的分別對待第五百二十三章 打臉與合作第一百七十章 登門拜訪第八十章 滯留臺北第三十三章 報仇終有日,請先看賬單第三十九章 陰謀論和液晶技術的突破第七百二十一章 經驗之談第四十七章 古怪的石頭們第六章 一隻黑色的小手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發展方向第五十八章 一定要有理想第二百八十三章 官員與老百姓第四百三十八章 縱橫捭闔第一百七十一章 世交第三十九章 陰謀論和液晶技術的突破第一千二百章 也是好機會第九百四十章 中國有中國的國情第二百五十七章 基礎工業的重要性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確實有進步第七百九十六章 大門外面第五百六十一章 瘋子的傑作第六百八十二章 大讚助商的要求第八百二十二章 圍住了大門第八百二十二章 圍住了大門第三百九十七章 朱老闆出手幫忙兒第三十五章 爭吵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美國人的軟肋第六百二十章 純粹的誤會第二百八十章 非法集資和風險投資第四十二章 不如跟着我混吧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是沒有條件的第一章 楔子第七十二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二十七章 範無病的排場第四百零五章 蠢蠢欲動的金融大鱷們第一百一十七章 嗜睡的原因第七百八十八章 棒子們的文化侵略第七百四十三章 要有自己的特色產品第九十四章 玩具娃娃出口轉內銷第八十四章 山寨機之父第七百五十三章 速豐林的話題第二百章 沒有那麼容易!
第一百三十五章 推銷漲停板第九十九章 安家的問題第六百二十二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七十七章 安全隱患問題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急公好義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聲尖叫第二百零三章 銀行服務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五百九十七章 疑問第四章 玫瑰園計劃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四大當第七百一十八章 梓琪的新生活第三百零八章 小小的修正第六十九章 奇蹟之手第五百四十一章 電子商務第三百九十章 北斗系統第五百五十五章 敢想還要敢做第一百二十七章 起死回生解危局第八百六十二章 說不清楚的事情第九百九十三章 引起公憤第五百八十三章 熱起來的網絡第九百六十三章 移民潮和秘書第七百二十三章 就這麼幹坐着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收穫第六百五十二章 複雜的形勢第二百三十二章 優勢和劣勢第五十五章 給個省長也不換第三百六十七章 利潤豐厚的火藥產業第二百七十二章 愛真的需要勇氣第二百三十四章 企業與陰謀第四百零七章 影子總統第四百五十五章 下跌帶來的新機遇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突然出口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千年的氣象第六百五十九章 團結大多數力量第七百六十章 無紙化辦公的幌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岔氣兒了第三十八章 這是爲毛呢?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主要給我做小第七百五十三章 速豐林的話題第六十七章 你們覺得自己該拿多少?第七百零八章 蒙古地頭蛇們第九十七章 投資飼料業第八百三十二章 羅斯柴爾德話題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吃飯第九百一十三章 被認出來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不肯妥協第九百九十六章 吃獨食兒要看胃口第四百零八章 新的合作方向第三十四章 初下羊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介意多惹幾個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比想象中要難辦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警察拯救國足第七百三十五章 有證的人第九十四章 到了香港第七章 不要以爲老子沒功勞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內幕重重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收穫第八十三章 蹲守中的陳靖楚第八十九章 投資與投機的分別對待第五百二十三章 打臉與合作第一百七十章 登門拜訪第八十章 滯留臺北第三十三章 報仇終有日,請先看賬單第三十九章 陰謀論和液晶技術的突破第七百二十一章 經驗之談第四十七章 古怪的石頭們第六章 一隻黑色的小手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發展方向第五十八章 一定要有理想第二百八十三章 官員與老百姓第四百三十八章 縱橫捭闔第一百七十一章 世交第三十九章 陰謀論和液晶技術的突破第一千二百章 也是好機會第九百四十章 中國有中國的國情第二百五十七章 基礎工業的重要性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確實有進步第七百九十六章 大門外面第五百六十一章 瘋子的傑作第六百八十二章 大讚助商的要求第八百二十二章 圍住了大門第八百二十二章 圍住了大門第三百九十七章 朱老闆出手幫忙兒第三十五章 爭吵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美國人的軟肋第六百二十章 純粹的誤會第二百八十章 非法集資和風險投資第四十二章 不如跟着我混吧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是沒有條件的第一章 楔子第七十二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二十七章 範無病的排場第四百零五章 蠢蠢欲動的金融大鱷們第一百一十七章 嗜睡的原因第七百八十八章 棒子們的文化侵略第七百四十三章 要有自己的特色產品第九十四章 玩具娃娃出口轉內銷第八十四章 山寨機之父第七百五十三章 速豐林的話題第二百章 沒有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