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東江

關於兒子喜好的話題,昭國公只提了兩句,便轉回正事上。

他吩咐下屬:“雍城歸了徐氏,楚地的局勢已經不同了,以後要多花點心思,最好能和徐家培養一些交情。”

說到這裡,他停頓了一下,笑開來:“這事說來簡單,只要順了小二的心意,咱們就和徐家綁到一塊了。”

幕僚卻有幾分遲疑:“這太過了吧?就算徐家得了雍城,也不過是前景看好,還不是真正的實力。”

昭國公點點頭:“是這麼回事,不過咱們用不着拿孩子的婚事謀算,小二真喜歡,也無不可。”

幕僚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大公子的婚事,當初千挑萬選,喜不喜歡這個事,除了夫人誰都沒提過。到二公子這裡,那些考量國公爺一句不提,可見兩位公子在國公爺心裡是不同的。

長子是倚重,次子則鍾愛,在同一個父親眼裡,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疼愛法。

“不過,說這個事還太早。這徐三小姐不是一般的高門貴女,徐煥又沒有兒子,不知道他要怎麼安排女兒,這還要弄清楚。”

幕僚明白了。生在燕家,尤其還是這麼個特殊局勢,他們不是單純的兄弟,即便國公爺疼愛次子,也得顧及着婚事帶來的格局變化。

說到這裡,外頭又來人了。

這回卻是個僕婦,含笑稟道:“國公爺,夫人命奴婢來問問,二公子可有信來?大公子何時能帶二公子回來?”

昭國公與幕僚對視一眼,說笑:“就知道夫人忍不住。”

他轉頭吩咐僕婦:“你去傳話,過會兒我回去用飯,親自跟夫人說。”

“是。”

……

雍城的消息傳到了潼陽,自然別處也收到了。

東江地處南方,這個時節天氣正好,然而東江王府此時的氛圍,卻有些沉重。

這幾年,東江王的身體一直不怎麼好,尤其今年,年中病到現在都沒好,王府衆人心裡都沉甸甸的。

正值多事之秋,臥病在牀的東江王仍不敢放下政務,每日用過早飯,精神頭最好的時候,聽長史稟報要事。

今天長史帶來了一個消息,讓東江王頗感震驚。

“雍城歸屬徐家了?”

長史點點頭,說道:“徐煥的奏章已經發出去了,陛下沒有理由不允。”

不允也沒有用啊,朝廷威信日弱,各地刺史、都督兵權在握,徐煥已經滅了吳子敬,要是朝廷另外派個刺史,不是照他臉上打嗎?真這麼搞,新派出去的刺史,怕是路上就沒了。

再者,諸州之中,南源向來聽話,每年老實上交稅收,年節貢禮不斷,在皇帝心中,徐煥是忠臣、自己人,哪能不給面子?

相反,他應該會很高興,因爲吳子敬奪位之舉,打的是朝廷的臉面,徐煥這是給皇帝出氣呢!

東江王感嘆道:“這個徐煥,真是不聲不響。雍城入了他手,又挾着滅了吳氏之勢,恐怕楚地要姓徐了。”

長史稱是,神情凝重:“以往南源雖然重要,到底只是一州之地,從今往後,不能小視了。”

東江和南源轄地是相連的,彼此又沒有天險,西邊突然出現這麼個大勢力,他們不能不緊張。

東江王越想越是頭疼。

他們李氏,世代鎮守東江,猶如國中國。東江富庶繁榮,他們原本連朝廷都不放在眼裡。可他身體太差,許多事力不從心,這些年卻是逐漸勢微。

前些年,北邊出了蔣奕,幾乎一統江北。爲着這個,東江近年格外看重水師,就怕那蔣奕野心勃勃,想來啃上一口。

現在西邊又多了個徐氏,憑東江的地形,還真是難以守禦。

東江王揉了揉疼痛的額頭,說道:“一北一西,我們必得聯合其一。”

長史贊同:“王爺的意思是,向徐煥示好?”

東江王心裡是這麼想的,對長史說道:“蔣奕野心勃勃,比那吳子敬好不了多少,相較起來,倒是徐煥那邊好打交道。”

徐煥當了十幾年南源刺史,先前與他們也算交好,年節時常送來問候節禮。

長史遲疑了一下:“徐煥是好說話,但僅僅這樣,不夠吧?楚地往北,可就是關中了,要是讓昭國公拉攏了去……”

東江王一想也是,昭國公那麼厲害的人,知道這個消息,怎麼可能放過呢?

兩人說着,一旁的錄事忽然想起一事,從文書裡抽出一本,翻看了一下,稟道:“王爺,昭國公世子前些天離開潼陽,似乎往南源去了。”

“什麼?”這消息讓兩人吃了一驚,長史急道,“你怎麼不早說?”

錄事吶吶:“先前並不知道昭國公世子的去向,這消息是今天一起送來的。”

長史顧不上數落他,拿文書翻看了一下,向東江王點了點頭:“昭國公世子就在南源,不知道是不是早就得了消息,刻意趕去的。”

東江王眉頭緊急:“局面比我們想象的要壞啊……”

如果徐煥讓昭國公拉攏了去,那麼東江要面臨的形勢更糟。

屋內正沉默着,外頭稟道:“世子來了。”

東江王打起精神:“進來。”

過不多時,一個眉目俊朗的少年公子邁進門,向東江王施禮:“父王。”

世子李聞,也就是東江王的獨子。東江王生來體弱,妾室納了不少,然而只生了這麼個兒子。幸好兒子並沒有遺傳他多病的體格,平平安安長大,讓他老懷安慰。

“父王今日可好些了?”李聞上前扶着父親坐起,關切地問候。

東江王笑道:“今日精神不錯,你呢,不是去視察堤壩嗎?怎麼早早回來了?”

李聞道:“是母妃叫孩兒回來的,爲了下個月秋宴的事。”

東江王“哦”了一聲。他今年一直生病,就想把兒子的婚事給辦了,東江王妃挑了許多閨秀,準備在秋宴上相看一番。

孩子長大了,該娶媳婦了啊!

看着兒子年輕的面容,東江王忽然靈光一閃,問長史:“徐煥是不是隻有兩個女兒?”

長史稱是:“徐氏雙姝,出了名的美貌,他已經過世的夫人還是東江人。”

東江王心裡轉過一個念頭,口中說道:“給徐家發帖,請徐大小姐來東江參加秋宴。”

第204章 女兒節第494章 你先下去第278章 徹查第174章 有變第87章 夜談第488章 話要說出來第445章 婚期前第391章 救苦救難第132章 殷勤第389章 管飯不第94章 道理第4章 活了第284章 面聖第508章 新方子第388章 父子第487章 來了第65章 囚車第161章 甕中捉鱉第79章 昭國公世子第526章 找人第248章 扔出去第244章 是誰第148章 看人下菜第504章 常去第516章 大勝第346章 死與不死第385章 訊問第12章 不喜歡第406章 私心還是禍心第125章 同夥第260章 黑鍋第12章 不喜歡第489章 安心第301章 歸心似箭第301章 歸心似箭第17章 射殺第320章 點兵第259章 搜查第139章 中意第156章 去哪兒了第474章 對質第506章 威脅第323章 賀禮第97章 誰不知道第445章 婚期前第124章 讓你看看第95章 請帖第411章 想在前頭第169章 自找的第195章 誰瞧見了第506章 威脅第120章 考驗第467章 相看第408章 請君入甕第322章 及笄第327章 姻緣天定第85章 承諾第281章 舊事第246章 召見第243章 引蛇出洞第509章 懷疑第158章 他都知道了第49章 沒有想第40章 有個法子第274章 抓回去第346章 死與不死第130章 聽聞第162章 真相大白第253章 餘小姐第541章 明珠(結局)第469章 夜歸第149章 贈花第457章 楚九的謀算第109章 孽緣第128章 說笑第294章 謝恩第460章 柳氏的行蹤第443章 安排第480章 信不信第96章 親自去第214章 茶點第301章 歸心似箭第89章 怎麼選第457章 楚九的謀算後記第306章 山寨第56章 去投誠第409章 罪人第417章 受死第221章 活着吧第37章 偷窺第416章 刺殺第170章 試了才知道第283章 接你回家第215章 認得第377章 別後悔第291章 有賊第484章 讓她來第411章 想在前頭第147章 像菩薩
第204章 女兒節第494章 你先下去第278章 徹查第174章 有變第87章 夜談第488章 話要說出來第445章 婚期前第391章 救苦救難第132章 殷勤第389章 管飯不第94章 道理第4章 活了第284章 面聖第508章 新方子第388章 父子第487章 來了第65章 囚車第161章 甕中捉鱉第79章 昭國公世子第526章 找人第248章 扔出去第244章 是誰第148章 看人下菜第504章 常去第516章 大勝第346章 死與不死第385章 訊問第12章 不喜歡第406章 私心還是禍心第125章 同夥第260章 黑鍋第12章 不喜歡第489章 安心第301章 歸心似箭第301章 歸心似箭第17章 射殺第320章 點兵第259章 搜查第139章 中意第156章 去哪兒了第474章 對質第506章 威脅第323章 賀禮第97章 誰不知道第445章 婚期前第124章 讓你看看第95章 請帖第411章 想在前頭第169章 自找的第195章 誰瞧見了第506章 威脅第120章 考驗第467章 相看第408章 請君入甕第322章 及笄第327章 姻緣天定第85章 承諾第281章 舊事第246章 召見第243章 引蛇出洞第509章 懷疑第158章 他都知道了第49章 沒有想第40章 有個法子第274章 抓回去第346章 死與不死第130章 聽聞第162章 真相大白第253章 餘小姐第541章 明珠(結局)第469章 夜歸第149章 贈花第457章 楚九的謀算第109章 孽緣第128章 說笑第294章 謝恩第460章 柳氏的行蹤第443章 安排第480章 信不信第96章 親自去第214章 茶點第301章 歸心似箭第89章 怎麼選第457章 楚九的謀算後記第306章 山寨第56章 去投誠第409章 罪人第417章 受死第221章 活着吧第37章 偷窺第416章 刺殺第170章 試了才知道第283章 接你回家第215章 認得第377章 別後悔第291章 有賊第484章 讓她來第411章 想在前頭第147章 像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