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龐德公

晚上,鄧稷回來了。

蒯正也沒有給他分派什麼新工作,只讓他繼續整理戶籍。

不過,蒯正倒是說了,這戶籍整理也不必太緊張,慢慢來就好。至於鄧才,則被打發到棘陽治下的村鎮裡,協助收攏地方上的戶籍名冊……聽人說,那工作量很大,估計到年關也不一定回來。

“照這麼說,鄧纔是徹底失勢了?”

曹楠忍不住問了一句,言語間有一種掩蓋不住的幸災樂禍。

“阿楠,怎能這麼說呢?

大哥只是奉命行走村鎮,怎麼能說他失勢呢?依我看,未必是失勢,說不定是縣令考驗他。”

曹朋悶着頭吃飯,沒有插嘴。

心裡面倒是有些贊同鄧稷的說法。

如果襄陽傳來的消息對曹朋不利,那麼鄧才下鄉走這一趟,更多的恐怕是給他增添功勞吧……

這年月,沒一個人是傻子。

蒯正這種世家子弟,既然被推出來,那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

“姐夫,河對岸是哪裡?”

“河對岸?”

曹朋點點頭說:“就是屋後河灣對岸。”

“哦,過了河,那就是涅陽治下。河對岸屬涅陽……阿福,你怎麼突然問起這件事了?”

曹朋沒有回答鄧稷的問題,而是又問道:“那河對岸,是誰家的田地?”

“這個嘛……如果從咱們這裡過了河,好像是張村……我記得對岸那片田地,本屬於涅陽張家。其實,包括咱們現在住的這個地方,以前也屬於張家的財產。如果不是太平道禍亂天下,說不定咱們還拿不到這個便宜呢……對了阿福,你可別去招惹那邊,張家可得罪不起。”

“張家,很厲害?”

這一次,不用曹朋開口,張氏就忍不住問道。

鄧稷露出敬重之色,“涅陽張氏,乃官宦之家,三世爲官,是本地豪族。但如果僅是如此,還不值得我等畏懼。張氏一族不僅是官宦世家,還是本地有名的醫家世族。遠的不說,就說中平之前,伯祖先生行醫荊襄,活人無數。就連反賊途徑張村,也都要下馬步行路過。

如今,張氏族長名叫張宗漢,曾爲先帝重臣。

其子張機,不僅醫術高明,中平年間還是長沙太守。如果不是因太平道之亂,而造成南陽大瘟,張機說不定可以貴爲一州刺史。此人醫術絕倫,而且與人爲善,德行甚好。劉荊州出任州牧的時候,途經涅陽還專程登門拜訪,想要請張機大人出仕。不過由於當時張機大人正忙於編撰一部醫書,所以拒絕了劉荊州……劉荊州曾下令,涅陽官府絕不可驚擾張村……

總之,你可別去惹事。

萬一得罪了張機大人,說不定連元安先生都不會爲你求情。”

曹朋愣了一下,旋即一咧嘴。

看起來,這小小的南陽郡,還真是藏龍臥虎啊……不過,張機又是何人?

曹朋撓了撓頭,呵呵笑道:“姐夫,你只管放心。且不說隔着一條河,好端端我招惹他幹什麼?”

“我就是提醒你一下,省得你惹禍上身。”

鄧稷說是這麼說,也知道曹朋不是那種挑事兒的人。

“娘,再給我一碗粥。”

曹朋舉起碗,遞給了張氏。

張氏不由得嘀咕道:“阿福,你這兩天的飯量,可是比從前大了不少。”

仔細想想,好像是這麼回事。

剛重生的時候,曹朋喝半碗粥就飽了。

可今天,已經是第二碗粥了……此外還吃了兩個餅子,比之從前,飯量至少增長了一倍還多。

這也說明,自己最近的鍛鍊,產生了效果?

其實不僅僅是曹朋的飯量增加了,王買也比以前能吃了!

看着兩個大小子狼吞虎嚥的吃飯,張氏嘴巴上雖然嘀咕不停,可這心裡面,卻不曉得多開心。能吃是福,吃的多,說明身體好……這是一個很樸素的觀念,其中道理,不足爲人道。

當晚,鄧稷和王買幫曹汲砌爐子,張氏和曹楠則在燈下縫補衣裳。

眼看着嚴冬將過,立春將至,這換季的衣服得開始準備。新年了,總得要穿件新衣服纔是……

曹朋呢,被鄧稷逼着去了書房,拿起一本《孝經》,開始溫習功課。

鄧稷得知曹朋被龐元安看重,自然也很重視。他這輩子是沒希望拜到鹿門山門下,可如果曹朋可以的話,他同樣感到高興。得知曹朋已經學過了《倉頡篇》,鄧稷便着手開始準備。

按照東漢末年的習慣,過了啓蒙之後,需依次學習《孝經》、《論語》、《詩》,而後纔是《尚書》、《周易》、《春秋》、《國語》、《禮記》之類的功課。這個也是主流功課,同時也是必修課。在學習這些功課之後,可以選定一個方向……比如弘農楊氏專攻《尚書》,汝南袁家則長於《孟氏易》。而之前所學的那些功課,都是其後專精的基礎和關鍵……

除了必修課之外,也會有一些家訓文章,供選擇閱讀,培養德行情操。

比如,東漢末年最爲流行的一篇家訓,就是東漢名將馬援的《誡兄子嚴敦書》,爲士人琅琅上口。

鄧稷家裡的書籍,大都是拓印而來。

他給曹朋做了規定,晚飯後溫習半個時辰,而後學習半個時辰。

要說這學習的時間並不長,但鄧稷卻要求極爲嚴格。每天都會留下功課,若做不好,曹朋就會遭受懲罰。

雖然只短短几天,曹朋覺得,鄧稷不去當老師,實在是太可惜了……

——————————————————————————

第二天一早起來,曹朋和王買再次來到河灘。

天還沒大亮,兩人開始各自做起了功課。曹朋打完了太極拳之後,開始慢跑,然後在跑動中,聯繫八段錦樁功。雙手託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口吐真言聲如雷,陰陽循環壯精神……

八段錦做完之後,曹朋氣喘吁吁的開始慢走。

不過,與第一天練完功之後,渾身好像脫力的感覺不同,身體雖然疲乏,但血氣卻變得旺盛。

血氣盛,則精神壯。

曹朋慢慢活動手腳,下意識向河對岸看去,就見昨日那位老者,正站在河堤之上。

老者似乎感受到了曹朋的目光,遠遠的朝他點了點頭。而曹朋得了鄧稷的警告,頗有禮貌的拱手欠身。而後,兩人各做各的事情,就再也沒有交集。待到曹朋練功完畢,再向河對岸看時,老者已不見了蹤影。

“阿福,你今天一直張望什麼?”

“哦……沒事!”

曹朋笑了笑,和王買一同回家。

纔到家門口,曹朋卻愣住了……

只見門口停着一輛馬車,曹朋一眼就認出,這馬車正是當初司馬徽贈予他的那輛車仗。

王猛,回來了!

曹朋說:“虎頭哥,你爹回來了!”

王買興奮的跳上臺階,人還沒有進去,聲音已經響起,“爹,你回來了?”

隨着一陣爽朗的大笑聲,王猛雄壯的身影,出現在大廳門口。

“爹,你可回來了。”

王買興奮的跑過去,一把就抱住了王猛粗壯的腰身。

王猛一怔,眼中閃過一抹奇光,“虎頭,這才幾天功夫,你可是大有長進啊!”

有道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王買跟着曹朋練了幾天功夫,的確是有進步。但如果不是明白人,也看不出他的進步。曹汲算不上明白人,他那身功夫,還是當初被王猛逼着練得。

而鄧稷,一個典型的書生,更不可能看出王買的變化。

但王猛不同,他雖然只是個三流武將,可眼界和實力擺在那裡。王買那種變化,源自於精神上的改變。比之他離開棘陽時,王買的氣質裡似乎多了些剽悍,多了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改變。可這種改變究竟是什麼?王猛也說不出來。只是單純的感覺到,王買似乎變得厲害了。

“伯父!”

曹朋上前,欠身行禮。

王猛看到曹朋,又是一愣。

也許是曹朋之前的底子太差,所以給人的感覺,變化也很大。

身子看上去還是很瘦弱,病怏怏的感覺並沒有消失。但好像多了幾分精氣神,那張平日裡慘白的小臉兒,似乎也增添了幾分顏色。看看曹朋,又看了看王買,王猛若有所悟,臉上的笑容,更甚……

曹汲拉着王猛回大廳坐下,王買和曹朋作陪。

張氏一大早被洪娘子拉着出去買東西,家裡面只有曹楠。

“爹,阿福不是讓你還車,你怎麼又把車趕回來了?”

王買好奇的問道。

王猛呵呵笑了,從木榻旁邊又拎出一個包裹。

“阿福,這是給你的。”

曹朋一怔,起身走過去,從王猛手裡接過包裹。

曹汲笑着說:“虎頭,你爹不僅是把車帶回來了,還帶來了兩個禮物……你出去,看看馬廄裡有什麼?”

“馬廄,不是空着的嗎?”

王買疑惑的起身,邁步往外面走。

王猛問道:“阿福,你猜猜看?”

曹朋剛坐好,正準備把包裹打開。聞聽王猛詢問,他擡起頭,微微一笑,“馬廄裡面,當然是應該進入馬廄的東西。”

“馬……阿福,有兩匹馬!”

屋外,傳來王買驚喜的呼喊聲。

曹朋抿着嘴,一言不發。

他輕輕打開包裹,只見裡面擺放着七八卷竹簡。拿起來一卷,入手沉甸甸的……他輕輕打開來。

“《孝經》?”

曹朋連忙放下竹簡,又拿起來一卷。

《論》、《詩》……

“伯父,這是?”

“給你的。”

“伯父見到元安先生了?”

王猛搖搖頭,“沒有見到。”

“那這些……”

“這是小龐先生所賜。”

“小龐先生?”

這時候,王買興沖沖的跑進大廳,結結巴巴的喊道:“阿福,馬廄裡有馬,有兩匹馬……”

“馬廄裡,當然是馬,難不成圈豬?”

王猛臉一沉,“虎頭,坐下……看你這樣子,成何體統?兩匹馬就讓你失了分寸,日後如何能做大事?”

殊不知,當他剛得到那兩匹馬的時候,比王買還要興奮。

王猛解釋道:“我趕到襄陽的時候,元安先生正好不在。

我也進不得龐家大門,於是思來想去,就想到了司馬徽德操先生。幸好當初德操先生留下了住處,我過檀溪一打聽,就找到了他的住處。沒想到,在德操先生家裡,正遇到了小龐先生。

小龐先生聽我說明了來意之後,又問了一下你的情況。

他說,這輛車是元安先生所贈,哪有再收回的道理?然後他從德操先生那裡拿了這幾卷書,說是要帶給你。

小龐先生還讓我給你帶一句話: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曹朋不由得色變。

他知道這句話,是出自《論-雍也》一篇。

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纔可以光明磊落。雖然有些人靠着歪門邪道也能生存,那只是僥倖而已。

言下之意,他已經明白了曹朋的意思。

小龐先生倒不是責怪曹朋,而是希望他以後能光明磊落,坦坦蕩蕩的活着,而非靠着歪門邪道,靠着小聰明來處世……從另一方面來說,小龐先生也很欣賞曹朋,希望他能做正人君子。

王猛不懂得這句話的含義,只是帶話而已。

可曹朋卻感受到了一絲壓力,緩緩站起來,恭敬的朝着面前的書卷,一揖到地。

“學生,受教!”

這是一種無法言述的人格魅力。

哪怕你沒有見過這個人,仍能夠從他的話語中,行爲中,感受到他那種令人心悅誠服的氣度。

小龐先生,名叫龐仁,是龐季的兄弟。

也許人們不知道龐仁是誰,但提起龐德公,一定有印象。

王買本來很高興,可是見曹朋這模樣,也不禁嚴肅起來,站在曹朋身旁,對着書卷一揖到地。

“那兩匹馬,也不是什麼好馬。

呵呵,德操先生說,權作送給你的禮物。另外,小龐先生還說:如果有一天,你覺得自己的學問足以去鹿門山了,那麼他會在鹿門山歡迎你的到來。可如果你不能讓他滿意,他絕不會讓你踏進鹿門山半步。”

這也就是說,龐德公應承下來,可以收曹朋爲學生。

當然了,現在只是記名的,算不得數……

而包裹裡的這些書籍,恐怕就是龐德公送給他禮物。別看只是幾卷竹簡,但在這個時代,卻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

曹汲興奮的臉通紅,對兒子能得到龐德公的看重,非常開心。其實,他並不瞭解龐家兄弟的情況,只知道他們是荊襄有名的大人物。至於龐季和龐仁究竟有什麼區別?他還真說不出來。

曹朋心裡暗自苦笑:被這麼一個大人物看重,恐怕也是一種負擔吧。

低頭,看了看包裹裡的那些書卷。

曹朋久久說不出話來……

第375章 叼羊第524章 小人難測第232章 抉擇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六)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124章 三害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420章 覆沒第138章 下邳第618章 圈套(二)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549章 伊人,如玉第579章 鄧村第615章 老將軍保重!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511章 美人卷珠簾第642章 虎豹如風第143章 老饕第145章 千古紅顏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522章 福紙第39章 危機感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274章 案中案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582章 活字印刷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11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520章 且隨她去!第188章 慘案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459章 涼州亂(七)第700章 定風波第545章 不知天地,焉論天下?第171章 隨行江東第722章 葭萌關之初戰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606章 壯士斷腕第37章 驕傲不死第652章 兩個選擇第542章 杜伯侯第202章 曲陽第538章 爾一輕浮子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12章 棘陽鄧村第202章 曲陽第155章 交易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200章 鄧芝第179章 指點迷津第108章 三喜臨門(三)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698章 漢軍來了!第363章 割喉禮第154章 真兇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84章 名,妙不可言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634章 梳理(一)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556章 卞夫人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124章 三害第392章 命案第518章 疏離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392章 命案第539章 雒神賦第66章 歷史,還是演義第219章 燕人第101章 惡來鬥虎癡(一)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255章 拼‘師’有道
第375章 叼羊第524章 小人難測第232章 抉擇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六)第268章 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亂動!第124章 三害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420章 覆沒第138章 下邳第618章 圈套(二)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381章 北中郎將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362章 臨河刺殺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549章 伊人,如玉第579章 鄧村第615章 老將軍保重!第437章 河西第三彈(三)第511章 美人卷珠簾第642章 虎豹如風第143章 老饕第145章 千古紅顏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522章 福紙第39章 危機感第216章 狙擊張文遠第274章 案中案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582章 活字印刷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310章 延津大撤退(四)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11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387章 病虎與惡狼第714章 亂點鴛鴦譜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520章 且隨她去!第188章 慘案第332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192章 錦帆隨行第459章 涼州亂(七)第700章 定風波第545章 不知天地,焉論天下?第171章 隨行江東第722章 葭萌關之初戰第18章 父子夜話(二)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606章 壯士斷腕第37章 驕傲不死第652章 兩個選擇第542章 杜伯侯第202章 曲陽第538章 爾一輕浮子第324章 中陽村夫第12章 棘陽鄧村第202章 曲陽第155章 交易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200章 鄧芝第179章 指點迷津第108章 三喜臨門(三)第273章 命案迭出第698章 漢軍來了!第363章 割喉禮第154章 真兇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115章 偷馬賊胡班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84章 名,妙不可言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357章 副使原來是他第706章 建安十五年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390章 曹操授刀第297章 風水輪流轉第634章 梳理(一)第244章 西涼馬騰第556章 卞夫人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124章 三害第392章 命案第518章 疏離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281章 敢不信我第392章 命案第539章 雒神賦第66章 歷史,還是演義第219章 燕人第101章 惡來鬥虎癡(一)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255章 拼‘師’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