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兩個選擇

樊城府衙的很大。

結構雖然簡單,只有前後兩進,但房舍林林總總,足有百十來間。

而今曹朋隻身前來,也沒有攜帶家眷。黃月英和夏侯真,還留在中陽鎮,負責整治新家。其實,也沒太多事情處理,作爲曹朋的出生之地,日後哪怕不會在此常駐,也要花費一些心思拾掇纔好。而另一個原因,則是夏侯真又懷了身孕天氣日寒,曹朋也不願她們長途跋涉的跑來襄陽。

所以,偌大的樊城府衙,顯得很空蕩。

曹朋把前進作爲處理公務的場所,而後宅則分爲三個部分。

曹朋自己有一個院落,裡面還沒有演武場:黃忠寇封王雙住一個院落,濮陽逸和陸瑁則住在餘下的院落當中。除此之外,尚有五十名隨同王雙前來的闇士住在這裡,負責曹朋安全。

法正被安排在和曹朋同一院落裡,有一間很寬敝的房間,設施齊全。

只是,當法正看到疊摞在眼前那些公文的時候,也不由得搖頭苦笑。心裡面是很高興,曹朋把這些卷宗案牘交給他處理,是對他的信任。只是看這架勢,曹朋分明是要做一個甩手掌櫃,讓法正哭笑不得。嗯想也是,曹朋平日裡要操演虎豹騎,如果有戰事,他隨時會出徵。

這虎貉騎軍師祭酒的職務,說穿了就是曹朋的大管家。

所要負責處理的東西,涉及方方面面。若不是有濮陽逸和陸瑁協助,法正還真是不知道該從何處着手。

有事情做”總好過被人無視。

法正痛並快樂的接手了這些案牘”開始了繁忙的工作。

三日後,曹操正式任命,法正爲虎豹騎軍師祭酒,食傣祿八百石……

十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十十件件件餌十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十件眼見着年關將至,曹操和劉備不約而同的下令停止攻擊。

雙方以沅水未界,劉先屯紮沅南,背依沅水:周泰則駐守羅縣,比鄰泊羅淵:劉備則命陳到駐紮益陽,以向朗爲軍師,與別吳兵馬遙相呼應”形成夾擊之勢,氣勢洶洶,咄咄逼人。

面對這種情況,曹操並沒有急於發動戰爭。

而是徐晃自中盧開拔,駐守漢壽,對武陵郡郡治所在臨沅形成有效的保護,同時隨時可以跨沅水”支援沅南的劉先。戰事雖然停息,可是衝突卻沒有停止。最爲明顯的,便是壺頭山的五溪蠻加入戰場。也不知道劉備是如何說服了五溪蠻人,五溪蠻老王竟派他的長子沙摩柯,率領三千五溪妾人蔘戰。”總體而言,沅南雖然局勢緊張,但一時間也沒有危險。

隨着曹軍源源不斷的深入荊楚之地,相信沅南的壓力,也會隨之消減。

曹操,依舊留在襄陽,靜候益州使看到來“如此說,益州而今的狀況,並不是很好嘍?”

在樊城府衙裡”曹朋和法正坐在門廊上,一邊喝着酒”一邊聊着天。

法正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曹朋似乎對益州的興趣,遠遠比眼前的興趣更大一些。

要知道,曹操進駐襄陽,大戰一觸即發。

可是和曹朋談論起來的時候,法正卻發現,曹朋更多時候是圍繞着益州的問題,而非是荊楚戰事。

,既然曹朋有這個興趣,法正倒也不會隱瞞什麼。

他點點頭,輕鬆回答道:“正如公子所猜測,益州而今的情況,的確是不太好一方面,這幾年益州的物價飛漲,已非當年天府之地。

二來,許多當年從涼州逃亡益州的人,眼見諒州發展迅猛,故而生出了回鄉之意。這三一件事,便是南蠻之亂“想來公子不知道,南蠻雖地處偏荒,卻不可小覷。聽人說,那新任的南蠻王孟獲,是一個極有野心之人,繼位以來,一直在小心試探。可惜劉季玉卻沒有覺察,對南蠻絲毫不存防範。長此以往,必成大禍。”

南蠻,孟獲?

孟獲已經出世了嗎?

對於這個各字,曹朋可是一點都不陌生。

wWW ▪t t k a n ▪C○

前世聽評書演義,七擒孟獲的故事可謂是耳熟能詳。猶記得,當初聽七擒孟獲的時候,時常譏笑那孟獲不知羞恥。重生十載,由於種種緣故,幾乎快將此人忘記。沒想到卻從法正口中,又聽到了消息。

孟獲?

曹朋嘴角一翹,不由得露出一抹詭異的笑容。

法正喝了一口酒,看着曹朋,猶豫半晌後輕聲道:“公子,莫非想攻取西川?”

“哦?何以見得?”

“公子這幾日,三句話不離益州。

若非要謀取益州,何來如此掛懷?以我之見,此時攻伐益州,並非最佳時機。益州雖出現亂象,但劉季玉麾下,尚有能人無數。他文有黃權、劉巴、鄭度,武有嚴顏、張任、冷苞這些人,皆非等閒之輩,若無外因,必做殊死抵抗。而且益州地形複雜,若沒有一個全盤的瞭解,想要攻取益州,勢必要耗費巨大的力量。我知丞相實力雄厚,奈何幷州高幹,江東孫權,還有那劉備劉玄德擎肘故而要去西川,時機恐怕還沒有成熟啊……”

曹朋敏銳的覺察到,法正言語中,提到了“外因,兩字。

他心裡一驚,扭頭向法正看過去,半晌後若有所思,輕輕的點頭……

“如今沅水休戰,公子可有看法?”

“沅水休戰,無非是丞相害怕耽擱了農時待春耕話來,沅水必然再啓戰端,有何古怪?”

,“可依我之見,丞相如今的心思”怕不在長沙”而在江東。”

曹朋心裡一動,對於法正的話語,卻沒有感覺驚異。

赤壁之戰嘛曹操不打江東,何來赤壁之戰?,聽法正的意思,似乎並不贊同曹操此時與江東開戰。此前,曹朋自信滿滿,有他參與,曹操赤壁之戰,焉能敗北?連環計?龐統如今遠在河西:苦肉計?闋澤而今也在涼州。而甘寧”則駐守合肥,正在與孫吳廖戰。

這主角都不在,又有何擔心之處?

至於火燒赤壁,沒有了連環計,沒有了苦肉計,就算那周瑜和諸葛亮能借來東風,又能怎樣?

所以”曹朋內心裡,對赤壁之戰的結局,可說的上是很有自信。

可是,法正爲何……

,“孝直,莫非另有高見?”

法正笑了”“高見不敢說,只有些許小小想法。”

,“但講無妨。”

法正知道,這將是他的一次機會。

於是在組織了一下言語後,對曹朋道:,“正蜒爲,此時征伐江東,並非最佳時機。”

“何以見得?”

“俗語有云:北人騎馬”南人操舟。

此地域所致習俗,難以改變。若江東北上,必敗無疑。原因就是這江東少馬,難以征戰:可如今,卻是丞相南下”自然少不得要有精銳水軍。我知道,丞相在兩年前便命人在徐州東陵島興建水軍。可這水軍,卻不是一日可成南人自古生活在大江以南,操舟已成爲習慣,這期間差距,遠非東陵島兩載操演可以比擬。而此次丞相急匆匆征伐荊州,何也?無非就是爲斷大江之龍腹,謀荊州水軍。這有一個問題,丞相,能對蔡瑁和他的荊州水軍,信任如公子邪?”

曹朋無語了!

這個問題,根本不需要回答。

歷史上,蔣幹盜書,一封書信,便使得曹操殺了蔡瑁張允,令水軍羣龍無首。

以曹操那種多疑的性格,恐怕除了少數幾個人,他誰都無法相信。

似曹操對曹朋那種寵信,很難複製。可以說,整個丞相府下,無一人能夠如此。一方面,曹朋確有一些才能,令曹操難捨:同時,不管怎麼說,曹朋也算是曹操的族人,本家。而曹操對族人,對本家的關照,也不是普通人可以得到:至於第三點,則是曹朋那種性子。一怒之下,什麼都不顧,甚至不惜殺人犯法“這樣的性子,也不可能對曹操造成威脅,於是便造成了曹操對曹朋的寵愛。

換一個人試試?

就算是典韋許褚,也未必能如曹朋這樣的地位。

蔡瑁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甚至比諸葛亮荀或還要厲害幾分,也不可能比得上曹朋所得到的寵信。

法正抿了一口酒,“蔡德佳,一介小人。

若非是他執掌水軍多年,而且又是荊襄大族之一,丞相未必會對他另眼看待。所以,只要使出一點點的手段,就有可能製造出丞相對蔡瑁的殺機。蔡瑁的本領如何,我不好說。但若論統領數十萬水軍,操演兵馬,只怕丞相府中,還無人能夠與之相比。可是在過去多年裡,荊州和江東交手,敗多勝少。若不是蔡瑁有個好妹子,換個人早就已經人頭落地,是不是?”

“是!”

曹朋無奈苦笑。

雖然說曹朋早已經提醒過曹操,但是曹操對水軍的關注,並不太大。

哪怕是在東陵島組建了水師,卻從未聽曹操詢問過。也許,在曹操的心裡,更看重荊州二十萬水軍的能力。,法正說到了一個關鍵:曹操帳下善於水戰者,幾近於無。那蔡瑁,是周瑜的手下敗將,卻已經是水軍的最佳人選。空有水軍,卻無人棒揮,徒嘆奈何?

曹朋聽到這裡,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除此之外,劉備未除,西川未破,此皆心腹之患。

此時冒然出兵,征伐江東,丞相有三敗,而江東有三飈”

“願聞其詳。”

“江東周瑜,威名赫赫。

自從別伯符以來,歷經大小戰事不下百餘回,經驗豐富,智謀過人。

而丞相身邊”只有一個蔡瑁可用。

若換做普通對手”這蔡德掛或許能派上用場,可是要對上週瑜,

只怕不是對手。此江東將勝”而丞相將敗。

江東水軍人數雖少,卻是百戰雄兵。

別氏父子佔領江東六郡以來,從未停止過用兵。加之周瑜操演得當,雖數萬人,卻盡爲精銳:荊州水軍空有二十萬,大都老弱殘兵,能用者十之五六,疏於訓練,士氣低落。

若與江東水軍交戰,必敗無疑,此江東之兵勝,而丞相之兵敗。

丞相徵召二十萬大軍進駐荊楚,然則皆長於陸戰:若取江東,無強橫水軍難以奏效”況乎尚有心腹之患未滅,便匆匆與江東交戰,此勢敗,而江東勢勝。

以此三勝三負,若丞相強行對江東出擊”正已知勝負。”

曹朋聞聽,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他沉默許久,站起身來對法正一揖到地:“若非先生提醒,我險些誤了大事。”

旋即,曹朋猶豫了一下,沉聲問道:,“那敢問先生”可有良策?”

法正溫雅一笑,“江東別權,雖有六郡”卻因先天不足,難有作爲。別權更非別伯符”一守門之犬耳,不足爲慮。以我之見,放別,捉劉,謀取西川。同時苦練水軍,以待時機。洞庭,毗鄰雲夢,勾連大江,乃是最佳的練兵之所。

故正以爲,先取武陵長沙,擊潰劉備。而後謀取西川

選拔將領,操演水軍,不四五年,待水軍練成,則江東可一舉拿下。公子何不清丞相,以重金與別仲謀,令其不再防範。同時堅守合肥,廣陵等地,命東陵島水軍襲擾沿岸,封鎖江東公子於益州之計,未嘗不可,再施於江東。”

曹朋一怔,旋即驚訝的看着法正。

關於益州的經濟戰,曹朋並沒有和法正說過。

但看得出,他已經看出了端倪。

此人,果然不同尋常。

如此謀略,如此心思,絲毫不遜色龐統等人。可爲什麼,在蜀漢中,法正的地位在諸葛亮之下?

曹朋猶豫了一下,旋即笑而點頭。

“如此,還請孝直書以文字,我當呈遞丞相。”

“不可!”

法正連忙擺手,阻止了曹朋的這個想法。

“我非是小看公子,只是丞相而今,志得意滿,單憑公子,恐難以令丞相重視。

上書此信者,當爲丞相謀主。唯有如此,才能得丞相重視,改變主意……公子,可有人選?”

謀塵夠份量?

曹朋腦海中,立刻閃現出三個名字。

郭嘉,荀或和程昱。

曹操有五大謀主,其中也有遠近親疏。

相比之下,賈詡是後來才投奔了曹操,所以地位最差:而五人之中,單以能力而言,荀攸又遜色於其他四人,所以也不足以擔當重任。

剩下三人裡!程昱追隨曹操最早,郭嘉和荀或,最得曹操所看重。其中,曹操對郭嘉的喜愛,又勝過荀或一籌。蓋因荀或心裡,始終有一些漢室情節,而且身後尚有一個龐大的家族,與曹操的利益,略有牴觸。所以,五大謀主之中,郭嘉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只是,郭嘉此前因北伐幽州,染病不起。雖得醫生的及時救治,但卻需要調養。故而此次曹操南下,郭嘉並未相隨,而是留在鄴城養病休息。

郭嘉,郭喜!

曹朋猛然站起身來,“王雙何在。”

“末將在。”

“着你立刻前往鄴城,面見奉孝時,就對他說,丞相有大難,請他立刻前來。

沿途要好好照顧他,途徑許都,可以請華佗先生隨行,讓他們一併前來,就說是十萬火急。”

王雙聞聽,不敢怠慢,立刻領命而去。

“孝直,你且將你剛纔所說的那些,好好整理一下,書以文字,我有大用。”

法正喜出望外,忙拱手應命。

他也顧不得吃酒水,便返回書房開始工作。

而曹朋則站在門廊上,看着陰沉沉的天空,眼中閃過一抹憂慮之色。

看起來,我還是太年輕了!

原以爲自己有一千八百年的優勢,可以幫助曹操,打贏赤壁一戰:可現在看來,我想的還是太簡單了些。

想到這裡,曹朋忍不住輕輕嘆了。,轉身回房。

襄陽城中,張燈結綵。

年關馬上到來,突然一場大雪,爲即將到來的新年,平添了幾分氣氛。所謂瑞雪兆豐年,大致如此。

曹操也顯得非常輕鬆,帶着文武百官,一同欣賞雪景。

只這種輕鬆,與曹朋並沒有太大關係。他在二十二日接到了通知,說是益州使者已抵達朐忍。於是,曹操平令,讓曹朋率豹騎前往秭歸,迎接使看到來。這秭歸,位於西陵峽,再往前,過了巫縣,就進入巴郡境內,也就是益州治下。雖說曹操對劉璋的貪得無厭非常不滿,可是場面上的東西,還是要照顧好。你看,我派我最寵愛的部下,帶領我最精銳的人馬,前往秭歸迎接你們,可是給足了你們面子。

曹朋接到命令後,立刻啓程。

他命寇封留守樊城,濮陽逸和陸瑁輔佐。而後,他親率黃忠和法正,率領大軍,浩浩蕩蕩離開了樊城,直奔秭歸而去。

隨行之人中,尚有一名文士,是丞相府書記。

此人是負責記錄曹朋迎接益州使者的過程,回到襄陽以後,還要呈報於曹操。

曹朋在馬上問道:“還未請教,先生大名?”

自曹操開設丞相府以後,徵辟了不少人。以前一些幕僚,大都委以重任,而今的幕僚,曹朋都覺得很眼生。看這書記相貌不算,頗爲秀氣,舉手投足間,更有幾分書生特有的儒雅氣,不免心生好感。

他這一問,卻讓那書記緊張起來。

身在丞相府,怎可能不知道曹朋的名號?

這可是曹操最寵信,最看重的族侄,同時在士林中,更享有極高的聲望。

於是乎,文士連忙在馬上欠身還禮,畢恭畢敬的回答道:“學生蔣幹,字子翼,乃九江人氏。

久聞公子大名,卻未得機會拜見。

此次與公子同行,實乃幹之幸甚這一路上,還請公子,多多關照。”。

第179章 指點迷津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138章 下邳第612章 曹黃初會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202章 曲陽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80章 疑竇叢生第184章 錦帆賊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229章 關雲長第348章 朱夏第498章 涼州大決戰(十七)第520章 且隨她去!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687章 封王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66章 歷史,還是演義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673章 殤(一)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694章 趙娘子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435章 河西第三彈(一)第471章 誰爲姑臧令?第54章 同行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200章 鄧芝第274章 案中案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三)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219章 燕人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24章 鄰家有女(一)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375章 叼羊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67章 重逢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97章 鬼才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34章 義陽武卒(四)第374章 寸步不讓第608章 老黃忠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55章 回家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687章 封王第113章 願聞其詳第97章 鬼才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418章 河西第二彈(七)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258章 陸渾山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447章 糉子美人(完)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92章 小八義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第523章 文化暴利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63章 曹公車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7章 鯤鵬定有乘風日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705章 論道第171章 隨行江東第626章 荊州變(二)
第179章 指點迷津第719章 西川之亂第138章 下邳第612章 曹黃初會第400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613章 老卒似虎第202章 曲陽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275章 第三樁命案第80章 疑竇叢生第184章 錦帆賊第715章 遼東亂(上)第229章 關雲長第348章 朱夏第498章 涼州大決戰(十七)第520章 且隨她去!第438章 河西第三彈(四)第687章 封王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66章 歷史,還是演義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第673章 殤(一)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193章 長江三疊浪第311章 延津大撤退(五)第131章 魚吻銅鎮第694章 趙娘子第380章 宿命相逢第435章 河西第三彈(一)第471章 誰爲姑臧令?第54章 同行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298章 烈焰焚城第200章 鄧芝第274章 案中案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第231章 殺身之禍第509章 穩定纔是大道理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三)第591章 鄧氏幼麟第383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紅澤第219章 燕人第533章 可知呂氏漢國乎?第209章 我只要曲陽第24章 鄰家有女(一)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375章 叼羊第217章 誰是誰非第67章 重逢第237章 豫州之危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97章 鬼才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34章 義陽武卒(四)第374章 寸步不讓第608章 老黃忠第300章 誰殺了顏良?第55章 回家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687章 封王第113章 願聞其詳第97章 鬼才第14章 鹿門弟子(二)第22章 龍形搜骨(一)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360章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第213章 陳登出兵第418章 河西第二彈(七)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258章 陸渾山第507章 一世人,兩兄弟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447章 糉子美人(完)第575章 鄧艾野望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641章 長阪坡(四)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230章 虓虎歸天第92章 小八義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第523章 文化暴利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63章 曹公車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369章 匈奴,匈奴(四)第7章 鯤鵬定有乘風日第73章 養成計劃第一彈(二)第346章 劉備入荊州第492章 涼州大決戰(十一)第345章 潁川訪友第705章 論道第171章 隨行江東第626章 荊州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