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國藩率湘軍鎮壓了太平大國,被清廷稱爲“同治中興”第一功臣;又於1861年創辦了中國最早的洋務軍工企業安慶內軍械所,成爲洋務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辛亥革命以後,一些革命黨人稱他“開就地正法之先河”,並在“天津教案”中殺人割地,是遺臭萬年的漢奸。

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對曾國藩的評價最爲客觀,稱曾國藩“譽之則爲聖相,讞之則爲元兇。”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對他這位赫赫有名的同鄉評價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說:“吾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蔣介石更是把曾國藩奉爲終生學習的楷模,並親自從《曾國藩家書》中摘錄出許多語錄,然誦參悟。當然,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是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條件的。特別是對曾國藩這樣的學識很高的人物,是絕不能妄下評語的。

曾國藩受地主階級利益的侷限,官至一品大員,代表着封建統治勢力。但是,作爲一個影響深遠的人物,必然有其深刻的自身原因。單就這個意義,研究、瞭解曾國藩也是非常必要的。

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生於1811年,卒於1872年。曾國藩六歲讀書,二十八歲中進士。初授翰林院檢討,一直到道光29年(1849年)升禮部右侍郎、署理兵部左侍郎。咸豐帝即位後,他先後兼任過兵、工、刑、吏等侍郎等職。曾國藩在仕途上官運亨通,十年之中連升十級,並在京師贏得了較好的聲望。他一生嚴於治軍、治家、修身、養性,實踐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被後世視爲道德修養的楷模。

曾國藩一生經過了中國哀朽的過程,就其本人而言,早年精專學問,學作聖賢,着實取得不少成績,後從戎理政,也不失終有所成。然而他率軍鎮壓太平天國,殺人割地等所作所爲,卻是罪名昭著。特別是“天津教案”使曾國藩遭到沉重的精神打擊,於1872年3月12日,死於兩江總督任上,終年61歲,正如古人所云:“千夫所指,無病自亡。”無論曾國藩屬何種類型的人,如何評說,歷史是公正和客觀的。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曾國藩對他們所處的歷史時期和後世的中國社會,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尤其是他留下的《曾文正公文集》一書,在歷史上受到世人的重視。

《曾文正公全集》由曾國藩撰寫,李鴻章之兄、湖廣總督李瀚章編輯,共167卷,初於1876年刊行,幾經刻印,卷數不一。全集包括奏搞、批牘、治兵語錄、文集、詩集、雜著、日記、書扎、家書、家訓等部分。但流傳至今,並受世人重視的,亦只有其中的“家書”真正遺留下來了,難怪著名學者南懷謹在《論語別裁》中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有十三套學問,流傳下來的只有一套《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家書》反映了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他治政、治家、治學、治軍的主要思想,是研究曾國藩其人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材料。

本書收集及整理了曾國藩家書之精華部分,按年代順序併合爲:修身篇、勸學篇、治家篇、理財篇、交友篇、爲政篇及用人篇等部分,基本包括了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思想。

致諸弟明師益友虛心請教稟祖父母述京中窘迫狀致四弟宜常在家侍侯父親致諸弟詳述辦理巨盜及公議糧餉事致諸弟述家庭不可說利害話致九弟李弟須戒傲惰二字致九弟催周鳳山速來致九弟望勿各逞己見致九弟講求奏議不遲致九弟季弟述楊光宗不馴稟父母具摺奏請日講稟父母籌劃歸還借款致九弟戰事宜自具奏致諸弟喜述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稟叔父母請兌錢送人致四弟宜勸諸侄勤讀書稟父母敬請祖父換藍頂稟父母教弟注重看書致九弟述挽胡潤帥聯致諸弟講讀經史方法致九弟述奏議乃爲臣之事致諸弟溫經更增長見識致諸弟述六弟婦治家賢慧而命最苦稟父母教弟以和睦爲第一致四弟教子勤儉爲主致諸弟評文字之優劣稟叔父母報告升翰林院侍讀學士致九弟做人須要有恆心致四弟宜以耕讀爲本稟祖父母述與英國議和致諸弟調彭雪琴來江致諸弟帶歸度歲之資致諸弟述奉旨爲較射大臣致九弟願共鑑誡二弊致九弟爲政切不可疏懶稟祖父母述與英國議和致九弟季弟做人須清廉謹慎勤勞致四弟教弟必須愛惜物力致諸弟帶歸度歲之資致九弟愧對江西紳士致諸弟勸弟謹記進德修業稟祖父母贈親戚族人數目致諸弟述營中急需人才致四弟述養身有五事致四弟兄弟同蒙封爵稟祖父母無錢寄回家稟叔父母託人帶銀兩歸家致諸弟勸弟謹記進德修業致四弟述養身有五事稟父母做事當不苟不懈致諸弟按月作文寄京稟祖父母無錢寄回家稟父母借銀寄回家用致諸弟無時不想回家省親致九弟擬保舉李次青稟祖父母先饋贈親戚族人致九弟季弟治身宜不服藥致九弟述抽本省之釐稅致四弟讀書不可太疏忽致諸弟節儉置田以濟貧民稟叔父母報告升翰林院侍讀學士致九弟季弟述籌辦粵省厘金稟父母請敬接誥封軸致九弟不必再行辭謝致諸弟述家庭不可說利害話致四弟不宜露頭角於外致沅弟季弟囑文輔卿二語致諸弟節儉置田以濟貧民致九弟催周鳳山速來稟父母請勿懸望得差致九弟季弟做後輩宜戒驕橫之心致四弟述養身有五事稟叔父母請兌錢送人致九弟只問積勞不問成名致諸弟述家庭不可說利害話致四弟教子弟牢記祖訓八字致四弟九弟千里寄銀禮輕義重致諸弟講讀經史方法諭紀澤家眷在京須一切謹慎致九弟述讓紀瑞承蔭致四弟得兩弟爲幫手致九弟時刻悔悟大有進益稟父母勸兩弟學業宜精稟父母籌劃歸還借款致諸弟無時不想回家省親致九弟宜自修處求強致九弟做人須要有恆心致諸弟切勿佔人便宜致諸弟詳述辦理巨盜及公議糧餉事致九弟述抽本省之釐稅致九弟季弟做人須清廉謹慎勤勞致九弟李弟須戒傲惰二字致九弟季弟治身宜不服藥致九弟季弟服藥不可大多稟父母報告兩次兼職致九弟季弟做後輩宜戒驕橫之心致九弟述弟爲政優於帶兵致四弟九弟諄囑瑞侄用功稟父母請敬接誥封軸稟父母具摺奏請日講
致諸弟明師益友虛心請教稟祖父母述京中窘迫狀致四弟宜常在家侍侯父親致諸弟詳述辦理巨盜及公議糧餉事致諸弟述家庭不可說利害話致九弟李弟須戒傲惰二字致九弟催周鳳山速來致九弟望勿各逞己見致九弟講求奏議不遲致九弟季弟述楊光宗不馴稟父母具摺奏請日講稟父母籌劃歸還借款致九弟戰事宜自具奏致諸弟喜述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稟叔父母請兌錢送人致四弟宜勸諸侄勤讀書稟父母敬請祖父換藍頂稟父母教弟注重看書致九弟述挽胡潤帥聯致諸弟講讀經史方法致九弟述奏議乃爲臣之事致諸弟溫經更增長見識致諸弟述六弟婦治家賢慧而命最苦稟父母教弟以和睦爲第一致四弟教子勤儉爲主致諸弟評文字之優劣稟叔父母報告升翰林院侍讀學士致九弟做人須要有恆心致四弟宜以耕讀爲本稟祖父母述與英國議和致諸弟調彭雪琴來江致諸弟帶歸度歲之資致諸弟述奉旨爲較射大臣致九弟願共鑑誡二弊致九弟爲政切不可疏懶稟祖父母述與英國議和致九弟季弟做人須清廉謹慎勤勞致四弟教弟必須愛惜物力致諸弟帶歸度歲之資致九弟愧對江西紳士致諸弟勸弟謹記進德修業稟祖父母贈親戚族人數目致諸弟述營中急需人才致四弟述養身有五事致四弟兄弟同蒙封爵稟祖父母無錢寄回家稟叔父母託人帶銀兩歸家致諸弟勸弟謹記進德修業致四弟述養身有五事稟父母做事當不苟不懈致諸弟按月作文寄京稟祖父母無錢寄回家稟父母借銀寄回家用致諸弟無時不想回家省親致九弟擬保舉李次青稟祖父母先饋贈親戚族人致九弟季弟治身宜不服藥致九弟述抽本省之釐稅致四弟讀書不可太疏忽致諸弟節儉置田以濟貧民稟叔父母報告升翰林院侍讀學士致九弟季弟述籌辦粵省厘金稟父母請敬接誥封軸致九弟不必再行辭謝致諸弟述家庭不可說利害話致四弟不宜露頭角於外致沅弟季弟囑文輔卿二語致諸弟節儉置田以濟貧民致九弟催周鳳山速來稟父母請勿懸望得差致九弟季弟做後輩宜戒驕橫之心致四弟述養身有五事稟叔父母請兌錢送人致九弟只問積勞不問成名致諸弟述家庭不可說利害話致四弟教子弟牢記祖訓八字致四弟九弟千里寄銀禮輕義重致諸弟講讀經史方法諭紀澤家眷在京須一切謹慎致九弟述讓紀瑞承蔭致四弟得兩弟爲幫手致九弟時刻悔悟大有進益稟父母勸兩弟學業宜精稟父母籌劃歸還借款致諸弟無時不想回家省親致九弟宜自修處求強致九弟做人須要有恆心致諸弟切勿佔人便宜致諸弟詳述辦理巨盜及公議糧餉事致九弟述抽本省之釐稅致九弟季弟做人須清廉謹慎勤勞致九弟李弟須戒傲惰二字致九弟季弟治身宜不服藥致九弟季弟服藥不可大多稟父母報告兩次兼職致九弟季弟做後輩宜戒驕橫之心致九弟述弟爲政優於帶兵致四弟九弟諄囑瑞侄用功稟父母請敬接誥封軸稟父母具摺奏請日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