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0章 舌戰羣臣

天子一言不發。

對王允這位已故老臣,他心情很複雜。一方面,王允設計殺死了董卓,將他從董卓的陰影中拯救了出來。另一方面,王允又爲袁紹代言,甚至一度打算引袁紹入朝主政。後來袁紹敗亡,王允病逝,又因爲顧全大局,不僅不能追究王允的責任,還要讓他盡享死後哀榮。要說心裡沒怨氣,絕非實情。

但天子也不可能當着朝臣的面說王允的不是,滅自己的威風,漲楊修的士氣。

見天子不說話,楊修卻看向自己,荀彧心裡清楚,不得不接過話頭。“人無完人,王子師雖有過錯,終能悔過,不愧名臣。天子記功忘過,爲中興聚才,楊長史卻說朝中無人堪用,陛下垂詢,楊長史不答陛下之問,東拉西扯,不知是何用意?”

楊修拱拱手。“令君莫急。常言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漢積弊甚深,又豈是一兩句話就說得清楚的。陛下不恥下問,我自然要竭盡所能,爲陛下答疑解惑,總不能說幾句空話大話糊弄陛下。令君以爲然否?”

荀彧語塞,卻不能反對。“那就請長史詳言之。這和月旦評有什麼關係?”

楊修向天子再拜。“陛下,臣旁引月旦評,並非言不及義,而是想說明一個道理:求才是國政之本,須有章可循,絕不能以某人幾句不着邊際的空言爲憑。處士橫議,互相題榜,縱有報國之心,卻無益於國家,反倒讓有心人利用,煽動民意,結黨營私。臣請陛下效大將軍之政,設政務堂,培養官吏,去虛名,求實才。”

天子一下子愣住了,眼珠接連轉了幾轉,掃視殿中羣臣。楊修這彎轉得太快,他沒有一點心理準備。隨即一想又明白了,楊修這是有備而來,說月旦評不過是引子,實際劍指黨人議政。楊彪是務實派,不像黨人那麼激進,對黨人也一直有所保留,這話從楊修嘴裡說出來倒也自然。

但殿中的大臣可沒天子這麼淡定。楊修這句話的打擊面實在太大了,殿上大臣有的就是黨人,比如趙溫、荀彧,其他的就算不是黨人也同情黨人,贊成黨人的理念,或者習性與黨相近,前者如皇甫嵩,後者如劉巴;縱使對黨人的一些做法不滿意也不會像楊修這樣當衆指責,而且用這麼重的話。

劉巴忍不住出列。“楊長史,陛下召集朝會,當議要事,竊以爲不宜牽連太廣。議政便議政,何必旁及黨人?長史若有宏篇大論,何不朝會後再說,或者寫成文章,印行天下,讓天下人細細品鑑?”

衆人又是一陣輕笑。楊修非議黨人,真要寫成文章,怕不是要千夫所指,無疾而終。

楊修轉身打量着劉巴。“劉掾以爲我是借題發揮?”

劉巴拱拱手,昂着頭。“不敢。”

“劉掾可知黨人於國政之害?”

“不知,巴學識淺薄,只知黨人以天下爲己任,義之所在,沒身不顧,合乎孟子大丈夫之道。聽聞吳王推崇《孟子》,施政也多依孟子之義,難道長史反倒不喜?”

“司徒滯留江東,劉掾代行司徒事,施政是否依孟子之義?”

“巴雖不敏,亦知見賢思齊。”

“布匹專賣,亦是孟子之仁政嗎?”

“事急從權,不得不然爾。”

“殺雞取卵,與民爭利,稱爲事急從權。百姓無衣,司徒府囤積居奇,亦是孟子之仁政。恕修愚昧,不敢苟同劉掾高見。”楊修搖搖頭。“如今南陽商人寧可將布匹遠售遼東,也不來關中,不知劉掾又當如何從權。”

劉巴面色微變。“你說什麼?南陽商人將布匹遠售遼東?”

楊修笑了。“不相信?這是自然。關中近,遼東遠,布匹利薄,本不該捨近求遠,但關中專賣,形同搶劫,商人無利可圖,反倒不如遠售遼東,利雖薄,量卻大,在遼東售布,再購遼東之人蔘、鹿茸、皮貨返程,利潤再翻一倍。”

楊修將南陽商人的成本、運費、利潤一一說來,如數家珍。他的話還沒說完,劉巴的臉色就變得非常難看,荀彧、劉曄等人也意識到了問題,都變了臉色。劉巴已經通報過他們,南陽商人到關中做生意的越來越少,尤其是布匹,不僅普通布匹沒有了,絲帛也突然不見了。劉曄已經派人去查,還沒結果,卻沒想到楊修告訴了他們結果。

南陽商人不到關中做生意,改去遼東了。這可是個大麻煩,南陽布匹不僅關係到關中的布匹供應,還關係到與西域的交易,直接影響朝廷的財政收入。

楊修轉身面對天子。“陛下,劉掾出身官宦,其祖爲蒼梧太守,其父爲江夏太守,劉掾天資聰慧,少有令名,又曾在郡中歷職任事,可謂難得。可他主政關中,行布匹專賣之制,實在是飲鴆止渴,智者不爲。以劉掾之出身高才尚且犯下如此錯誤,其他人可想而知。何也?經驗不足,又自恃才華,鄙視商賈,自以爲生殺予奪,作威作福,卻不知爲商之道,爲政之本。”

楊修毫不留情,將劉巴的幾項措施批得一文不值。劉巴既理虧又心虛,一時竟無言以對。論執政經驗,他固然不如楊修,但歸根到底還是被楊修透露的消息震懵了。他之所以敢對南陽布匹實行專賣,就是他相信孫策控制下的五州採用新織機後布匹產量猛增,銷路緊張,南陽商人不可能放棄關中這個市場。

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南陽商人會不遠千里,將布匹賣到遼東去。他不願意相信,可是以他的聰明,只要將楊修報出的賬目覈算一遍就知道楊修沒有騙他,而且這不是恐嚇,已成事實。

看到劉巴臉色不對,天子也知道麻煩大了。

楊修再次強調:這不是劉巴一個人的錯,而是讀書人做官普遍會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名士。普通人做官都由郡縣小吏做起,一步步升遷,有了一定的行政經驗之後再授縣令長、郡守,就算遇到一些問題也不會太離譜。名士因爲升遷速度過快,經驗積累不足,又自以爲書讀得多,往往會做出不切實際的舉措,出了問題還不知自省,總以爲是別人見利忘義,與他們做對。軟弱些的隨波逐流,強硬的就以權壓人,甚至大開殺戒。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建政務堂,讓他們知道爲政之道,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避免他們走彎路。這是大將軍的創見卓識,已經在南陽、吳郡推行,效果不錯,可以在關中推廣。

楊修侃侃而談,聲音雖然不大,卻理直氣壯。殿上羣臣都識相的閉上了嘴巴,沒人敢跳出來幫劉巴說話,免得惹火上身。但他們都不贊成楊修的建議,尤其是新入朝的涼州人。劉巴尚且不合格,他們又有幾個能勝任本職工作?按照楊修的標準,他們都應該進政務堂學習,然後由縣令做起。

但事實證明,有些事躲是躲不掉的,該來的總會來。

楊修批完了劉巴的經濟民生,立刻把矛頭指向士家制度。士家制度的倡議者楊阜不得不硬着頭皮出來應答,強調耕戰雖是法家故舊,卻可以救亡圖存,解決朝廷目前的危機。

話音剛落,楊修便問道:“以楊掾之見,朝廷目前的危機是什麼?”

楊阜閉口不言。朝廷最大的危機是什麼,大家心知肚明,可是沒人敢說破,尤其是當着楊修這個大將軍長史的面說破。說孫策是朝廷的心腹大患?那無異於與孫策撕破臉,決一死戰。如果朝廷有這樣的實力和勇氣,又何必封孫策爲王,還徵他入朝主政?

“楊掾緘口,怕是有難言之隱。”楊修微微一笑,環顧四周,笑意盈盈。“諸君想必和楊掾一樣,以爲大將軍異姓封王,是朝廷的心腹大患,關中實行士家制就是爲了對付大將軍。不過我想告訴諸君的是,如果大將軍真的成爲了朝廷的心腹大患,那也是諸君逼的。大漢如果要亡,一定是亡在諸君手中,而不是大將軍的手中。諸君不僅是大漢的罪人,更是無盡殺戮的始作俑者,那些無辜戰死的將士、百姓的不會忘記你們,一定會詛咒你們,讓你們永世不得安寧。”

說到最後,楊修臉上已經看不到一絲笑容,只剩下嚴冬般的冷冽。他走到皇甫嵩面前,躬身一拜。“皇甫太傅,我想問太傅一件事,請太傅務必如實相告。”

皇甫嵩垂着眼皮,沉默不答。他能猜到楊修要問什麼,實在不願意在這個場合開口。可是楊修盯着他,一副絕不罷休的模樣,他根本躲不過去。

“長史請問,嵩盡力便是。”

“敢問太傅,當初你平定黃巾之亂,威鎮天下之時,手握天下雄兵,可曾有不臣之心?”

“不敢。”皇甫嵩厲聲道:“請楊長史莫污我清名。”

“可曾有人以功高震主之言相靠,勸太尉奪取大漢江山?”

皇甫嵩想起了閻忠。他擡起頭,看了楊修一眼。楊修嘴角微挑,以近乎耳語的聲音說道:“太傅還記得故信都令,漢陽閻忠嗎?”

皇甫嵩頭皮發麻,像是見了鬼似的盯着楊修。閻忠勸他造反的事是機密,他固然不可能告訴別人,閻忠也不會主動透露給別人,楊修是怎麼知道的?要知道閻忠都死了七八年了,就算孫策身邊的細作厲害,也沒辦法將閻忠從墳裡挖出來打聽。

難道是賈詡?一個名字忽然跳上皇甫嵩的腦海。

皇甫嵩眼前金星直冒,汗出如漿,伏倒在地。

第149章 全都是套路第1742章 邯鄲學步第2002章 財大氣粗第186章 紅臉和白臉(書友月月葉萬點打賞加更)第1935章 奪關第2237章 八百與十萬第1464章 心結第027章 初戰第2269章 三人行(求保底月票!)第2483章 世道人心第532章 義之所在第2048章 大開眼界第1675章 幽州形勢(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127章 冰與火第1991章 又見滿寵第1589章 書生習氣第1031章 我有一計第184章 不爽的張仲景(書友有空來潛水萬點打賞加更)第2107章 逆轉第1527章 攪局第478章 一切爲了自己第452章 盲人摸象第1049章 戰區督第1804章 應變如流第1372章 唯易不易第1942章 箭在弦上第1672章 底線第1154章 真書生(娘娘請更衣打賞加更)第1959章 熱身第599章 量力而行第862章 薑是老的辣第1798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2428章 涼州事第349章 誰知我心第940章 鄙則多能第684章 雙喜臨門(刀刀口打賞加更)第054章 讀書娘第1925章 苟且之徒第1734章 爾虞我詐(無名英雄打賞加更)第1419章 兵貴神速第1207章 拉人第1367章 有罪否第1924章 投名狀第729章 稻樑謀第2092章 賊性不改第792章 笑裡藏刀第1579章 三重境第1694章 五事七計第218章 杜畿第1434章 勾心鬥角第1843章 好消息第042章 無所不用其極(求推薦,求收藏!)第2343章 俗與道第279章 春天來了第556章 荀攸今又來第1319章 飲鴆止渴第2105章 不是對手第2566章 不是勸降(求推薦!)第1966章 堵不如疏第884章 前浪與後浪第1862章 天真的老夫人第1673章 破釜沉舟第1950章 以力破巧第2255章 用與藏第2011章 少年初長成第2267章 阿斗(求推薦!求月票!)第2283章 共識第2516章 歪打正着第050章 聲東擊西第581章 不戰而勝(碧空雁打賞加更)第993章 一舉四得(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2248章 得意莫忘形第058章 黃承彥入幕(求推薦,求收藏!)第991章 輔車相依第482章 少年老成第1075章 錢緊第397章 雙喜臨門第1635章 張紘論道第738章 一刀即勝第914章 轉戰徐州第1279章 入職第1154章 真書生(娘娘請更衣打賞加更)第736章 三妙沈友(迪迪卡卡俱樂部打賞加更)第1552章 法正的選擇第1165章 楊修的預言(落葉蝸牛打賞加更)第1632章 哀莫大於心死(求推薦!)第1751章 兩面三刀(求推薦票!)第1851章 虞翻出馬第1738章 青蓋第1037章 勸降第016章 試探(求推薦,求收藏!)第1017章 開戰第2367章 窮第300章 晦氣(玄清竹萬點打賞加更)第023章 這是病,得治!第2296章 暗流第2540章 不謀而合第1724章 人小鬼大第1060章 謂我心憂(yzgwin9打賞加更)第2530章 巫縣水戰(求月票!)
第149章 全都是套路第1742章 邯鄲學步第2002章 財大氣粗第186章 紅臉和白臉(書友月月葉萬點打賞加更)第1935章 奪關第2237章 八百與十萬第1464章 心結第027章 初戰第2269章 三人行(求保底月票!)第2483章 世道人心第532章 義之所在第2048章 大開眼界第1675章 幽州形勢(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1127章 冰與火第1991章 又見滿寵第1589章 書生習氣第1031章 我有一計第184章 不爽的張仲景(書友有空來潛水萬點打賞加更)第2107章 逆轉第1527章 攪局第478章 一切爲了自己第452章 盲人摸象第1049章 戰區督第1804章 應變如流第1372章 唯易不易第1942章 箭在弦上第1672章 底線第1154章 真書生(娘娘請更衣打賞加更)第1959章 熱身第599章 量力而行第862章 薑是老的辣第1798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2428章 涼州事第349章 誰知我心第940章 鄙則多能第684章 雙喜臨門(刀刀口打賞加更)第054章 讀書娘第1925章 苟且之徒第1734章 爾虞我詐(無名英雄打賞加更)第1419章 兵貴神速第1207章 拉人第1367章 有罪否第1924章 投名狀第729章 稻樑謀第2092章 賊性不改第792章 笑裡藏刀第1579章 三重境第1694章 五事七計第218章 杜畿第1434章 勾心鬥角第1843章 好消息第042章 無所不用其極(求推薦,求收藏!)第2343章 俗與道第279章 春天來了第556章 荀攸今又來第1319章 飲鴆止渴第2105章 不是對手第2566章 不是勸降(求推薦!)第1966章 堵不如疏第884章 前浪與後浪第1862章 天真的老夫人第1673章 破釜沉舟第1950章 以力破巧第2255章 用與藏第2011章 少年初長成第2267章 阿斗(求推薦!求月票!)第2283章 共識第2516章 歪打正着第050章 聲東擊西第581章 不戰而勝(碧空雁打賞加更)第993章 一舉四得(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2248章 得意莫忘形第058章 黃承彥入幕(求推薦,求收藏!)第991章 輔車相依第482章 少年老成第1075章 錢緊第397章 雙喜臨門第1635章 張紘論道第738章 一刀即勝第914章 轉戰徐州第1279章 入職第1154章 真書生(娘娘請更衣打賞加更)第736章 三妙沈友(迪迪卡卡俱樂部打賞加更)第1552章 法正的選擇第1165章 楊修的預言(落葉蝸牛打賞加更)第1632章 哀莫大於心死(求推薦!)第1751章 兩面三刀(求推薦票!)第1851章 虞翻出馬第1738章 青蓋第1037章 勸降第016章 試探(求推薦,求收藏!)第1017章 開戰第2367章 窮第300章 晦氣(玄清竹萬點打賞加更)第023章 這是病,得治!第2296章 暗流第2540章 不謀而合第1724章 人小鬼大第1060章 謂我心憂(yzgwin9打賞加更)第2530章 巫縣水戰(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