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4章 新都城

作爲西漢初年最傑出的理論家,賈誼爲漢武帝時代的改革指明瞭方向,但他本人卻仕途坎坷,英年早逝,原因何在?

原因很多,卻有一點是共識:明於大勢,昧於人心。或者簡單地說,太年輕,書生氣。他只看到了宏觀層面的帝國危機,看不到微觀層面的人心向背,觸到了周勃等老臣的利益。

來到這個時代,孫策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太理想化,不要太追求完美,但事實證明,思維慣性不是那麼容易克服的。他對稱帝的不熱心,他對戰事進程的刻意把控,都源於他避免受挫的心理預期。

即使他也明白,完美是不存在,挫折遲早會來。

登基稱帝的事在去年年底就開始討論,眼看着又過了一年,還沒有定論,他不急,別人急,以至於一向不主動議政的袁衡都開口提醒。不管是她個人的意見,還是別人借她之口,又或是兼而有之,都足以說明文武衆臣已經迫不及待的希望他再進一步,不想再等了。

違衆者不祥。他一心要做個引導者,而不是滿足於一言九鼎的獨裁者。就算是獨裁者,如果無視手下的利益,最後也會成爲孤家寡人,獨而不裁。

他不想落到那種地步。

孫策很快就召集張紘、虞翻、朱儁、蔡邕、黃琬等人議事,主要議題有兩個:定都何處,朝廷架構如何設置。雖然他沒有提登基,可是張紘等人都清楚,孫策這是正式考慮登基稱帝的問題了。

朝廷架構的事好辦,一直在準備,絕大部分人選都已經確定了,只等公佈。都城定在何處,卻有不少的分歧。

去年剛剛開始討論這個問題時,關中、河東、河內還沒入手,誰也沒想到會這麼快,洛陽並非最佳選擇,默認的都城首選還是建業。一年過去,形勢發展太快,關中、河內、河東入手,幷州眼看着也要平定,洛陽便成了都城的首選。不管是地形還是心理慣性,洛陽都比建業更合適。

虞翻不同意,理由也很充足,自董卓亂政以來,洛陽受損嚴重,已經成爲廢墟,修復起來絕非一日之功,就算把所有的事都停下來,集中財力、物力、人力,至少也要一年時間,甚至更久。城池、宮殿修復了,還需要周邊有足夠的戶口,往少了說,也要三五十萬戶,這麼多人遷居,也是一個大工程,在洛陽周邊還沒恢復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哪來的糧食供應?

總而言之,洛陽作爲登基時的都城有困難,不如建業。

建業作爲吳國國都,已經建設了五六年,基礎設施完備,足以滿足登基大典。文武官員的家屬也在建業,不需要奔波遷徙,完全可以在建業登基,然後從容修復洛陽,三年也好,五年也罷,影響都不大。這樣的例子很多,當初漢高祖是在定陶舉行登基大典,後來遷都洛陽,又遷都關中。光武帝在冀州真定的鄗城登基,後來才遷都洛陽。相比於定陶和鄗城,建業的條件顯然好得多。

虞翻說着,鋪開了兩幅地圖:一幅是洛陽,到處標註着殘破、廢墟等字眼,一幅是建業,街道縱橫,市肆林立。

孫策明白虞翻的心意,這應該是整個江東系的期望。哪怕只是登基用一下,有了國都這個名頭,對建業,對江東都有莫大的好處。

蔡邕盯着建業地圖看了一會,有些奇怪,指着幾處規模甚大的宮殿說道:“虞相,這是什麼時候建的,年初離開建業時似乎還沒有呢。”

“今年建的。”虞翻露出幾分狡黠。“不過材料、規劃都是去年完成的,爲了趕上大王登基,匠師們熱情高漲,加班加點,五月份就完成了主體工程,上個月裝修完成,隨時可以入住。”他又指了指另一個莊園。“蔡祭酒,這裡就是翰林院的新址,左依紫金山,右繞秦淮水,可是好地方啊。”

蔡邕瞥了虞翻一眼,撫着花白的鬍鬚笑了。“你這是賄賂我嗎?”

虞翻一本正經地說道:“祭酒言重了,翰林院乃是我大吳文脈所在,既不能脫離民衆,又不能太吵鬧,我千挑萬選,才選了這麼一個好方。祭酒要是不喜歡,那我只好另擇新址,這裡就讓給別人。說實在的,有山有水,鬧中取靜,既可入山閒居,又可入市購物,非常適合養老,我相信會有人喜歡的。”

黃琬也湊了過來,連連點頭。蔡邕瞪了他一眼,眨眨眼睛。黃琬會意,把涌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晃着腦袋縮了回去。

孫策在一旁聽着,暗自發笑。這些人鬥起心眼來真是熱鬧,虞翻大概早就估計到了這一天,是以加班加點,造就既成事實,又爲有資格發言的幾個重臣安排了好地方,讓他們不能不有所顧忌。三老中,朱儁是江東人,當然不會反對在建業登基,蔡邕是陳留人,最希望在洛陽登基,黃琬是江夏人,在建業還是洛陽,對他沒什麼區別。

果不其然,虞翻拋出這個好地方之後,蔡邕不說話了。朱儁支持虞翻的建議,希望在建業舉行登基大典,以後等洛陽修復了,再遷都不遲。

“張相,你的意見呢?”孫策轉而問首相張紘。

張紘說道:“大王,洛陽即使未經戰火,恐怕也不能立即作爲都城。”他說着,將兩幅地圖並列。“洛陽城的宮殿太大了,幾乎佔了整個城池的一半,這與大王新政之意不合。若要作爲新朝之都,要重新規劃才行。這個工程太大,幾乎和新建一個城沒什麼區別。”

孫策恍然,虞翻面露喜色,蔡邕、黃琬互相看了一眼,也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建業城最大的特色什麼?是打破了原有的裡制,不再用裡牆將百姓隔成一里一里,也沒有建市牆,將市井單獨隔開,而是沿着主要街道設立,尤其是秦淮兩岸,市肆林立,是建業城最繁華的地方。相比之下,王宮的範圍很小,主體限於石頭城上,面積不到不到建業城的十分之一。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孫策重工商,抑王權。對在座的大臣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後者,孫策守君臣之限,主動削減王室規模,將後宮之數限定在十二,這大大縮減了王室開支,也縮小了王宮的規模。

洛陽城則不然,南宮、北宮加起來佔全城三分之一以上,後宮能容萬人。如果不重新規劃,沿用洛陽舊城,豈不是要走舊路?前賢以鮮血抗爭了幾十年的機會好容易成爲現實,誰願意再走回頭路。

張紘提出這個理由,立刻引發了所有人的共鳴,他們一致同意現有的洛陽城不適合做爲都城,要進行大面積改造才行。於是,建業作爲登基時的都城便作爲定論。反正也就是幾年的時間,沒必要太糾結了。

——

孫策同意了登基稱帝,幷州的談判便順利了。王柔等人也沒什麼特殊要求,他們願意交出土地,接受新政,只要能依冀州例,保證五年以後,他們的利益有增無減,他們就滿足了。

幷州號稱八山一水一田,土地收入本來就不多,僅能餬口而止,孫策收走土地,還是爲了避免世家囤積,保證口糧供應,世家交出土地,換取工商利益,對他們更有利。

談判由具體的人負責,孫策不參與,只是最後決斷。談判最初由蔣幹負責,後來涉及到工商利益分割,虞翻便奉命介入。雙方都有誠意,很快就擬出了草案。

中間只發生了一點小衝突。

王柔首先盯上了茶。他知道草原上的胡族如今喜歡飲茶,利潤豐厚,冀州方向的茶生意控制在中山商人的手中,中山商人因此發了大財,他如果能夠在幷州方向的茶生意中佔據一定的份額,太原王家很快就能積累大量的財富。

甄像在孫策身邊,消息靈通,得知王柔想染指茶生意,立刻通報了甄堯和甄宓。當初剛開始在會稽種茶時,甄宓曾參與投資,中山商人在打開草原市場時也出了大力氣,幷州人想分一杯羹,他們肯定不樂意。

甄宓告到了孫策面前,孫策也覺得頭疼,召來虞翻詢問。虞翻倒是早有定計,他建議對茶葉實施配額,限量供應。中山商人前期付出大,佔的配額可以多一些,幷州人剛剛稱臣,沒什麼貢獻,配額不宜太多,以後根本實際情況每年調整,既能平息紛爭,又能將主動權控制在手裡。

至於甄家,他們已經賺得盆滿鉢滿,不能太過份了。冀州、幽州方向的茶生意大半歸了他們,總不能將幷州方向也佔了。一枝獨大並非好事,不利於整體控制,會稽、丹陽的種茶戶已經有意見了,說中山商人壓低收購價,影響了他們的收入。

孫策聽出了虞翻的意思。經過幾年的發展,尤其是開展海上捕魚的業務,甄家的財富暴增,已經引起不少人的嫉妒,他們自己也有些膨脹,什麼都想插一手。這種風氣不能助長,否則會引起非議。

孫策決定徵甄儼入朝,安撫甄宓。

第1518章 劉曄進計第1249章 府兵制第1563章 名聲在外第1662章 小火慢燉(求推薦票!)第1863章 敬而遠之第1277章 一扇窗第542章 賭注第1320章 我要做女王第549章 爲你而來第943章 戰文丑(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2542章 棄子(求推薦!)第144章 千軍破第1452章 脣槍舌劍第658章 你不要逼我(小小一邊民盟主賀)第2341章 勉爲其難第156章 虛學與實學第1359章 董襲的成長第1081章 妙不可言第1488章 鄉黨第720章 追擊(bobfyr萬點打賞加更)第1596章 放長線第073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609章 人心向背第130章 吳匡之死第598章 舍與得第653章 宿命之敵(清下的蘋果打賞加更)第533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076章 切身體會第2500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2528章 巫山神女第648章 攻心(撒哈拉漁夫2打賞加更)第2465章 奸雄第697章 西涼人的本性第1562章 有眼無珠(迪迪卡卡俱樂部打賞加更)第937章 各爲其主第1008章 虛驚一場第148章 意外情況第2471章 弄巧成拙第105章 壞消息第723章 危機(bobfyr打賞加更)第397章 雙喜臨門第1967章 人心苦不足第1201章 大臣第2421章 法正的反擊第935章 辛毗料敵第2299章 撿寶第1832章 討價還價第1365章 事急從權第1199章 於禮不合(求推薦票!)第1114章 雲泥有別(殤今恫古盟主加更)第269章 一對璧人(隨野星痕萬點打賞加更)第2235章 本性難移第1232章 突陣第531章 演戲第1650章 別無選擇第271章 生而知之(紫星璇玉萬點打賞加更)第075章 賭一把大的第1887章 爭以道第398章 書生之見第1724章 人小鬼大第1163章 自食其果(江都侯打賞加更)第1983章 敵友難分第1721章 機會來了第1862章 天真的老夫人第283章 新氣象(求保底月票!)第1083章 破綻(醉愛哥基打賞加更)第2139章 飛將末路第1550章 民心即天命(求推薦!)第221章 徐庶第375章 機緣第1751章 兩面三刀(求推薦票!)第2489章 另有文章第2025章 沙洲之城第2362章 急先鋒第1521章 經濟戰爭第909章 魯肅第473章 袁譚的手段第556章 荀攸今又來第57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708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之七)第1084章 不要急第2210章 忠與誠第1627章 攔路虎第699章 失算第1262章 略勝一籌第1078章 紅顏禍水第313章 約定(羅格里奧萬點打賞加更)第1652章 大便宜第038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1888章 經與權第2511章 秦宓(大明厚德小明載物盟主加更)第1308章 煩心事第1540章 一個也不寬恕第1084章 不要急第2374章 欲速則不達第338章 棋逢對手第1262章 略勝一籌第061章 天地人三問第1737章 兩座高山(☆墮落の天使打賞加更)第1694章 五事七計
第1518章 劉曄進計第1249章 府兵制第1563章 名聲在外第1662章 小火慢燉(求推薦票!)第1863章 敬而遠之第1277章 一扇窗第542章 賭注第1320章 我要做女王第549章 爲你而來第943章 戰文丑(兢兢業業寂寞哥打賞加更)第2542章 棄子(求推薦!)第144章 千軍破第1452章 脣槍舌劍第658章 你不要逼我(小小一邊民盟主賀)第2341章 勉爲其難第156章 虛學與實學第1359章 董襲的成長第1081章 妙不可言第1488章 鄉黨第720章 追擊(bobfyr萬點打賞加更)第1596章 放長線第073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609章 人心向背第130章 吳匡之死第598章 舍與得第653章 宿命之敵(清下的蘋果打賞加更)第533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076章 切身體會第2500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2528章 巫山神女第648章 攻心(撒哈拉漁夫2打賞加更)第2465章 奸雄第697章 西涼人的本性第1562章 有眼無珠(迪迪卡卡俱樂部打賞加更)第937章 各爲其主第1008章 虛驚一場第148章 意外情況第2471章 弄巧成拙第105章 壞消息第723章 危機(bobfyr打賞加更)第397章 雙喜臨門第1967章 人心苦不足第1201章 大臣第2421章 法正的反擊第935章 辛毗料敵第2299章 撿寶第1832章 討價還價第1365章 事急從權第1199章 於禮不合(求推薦票!)第1114章 雲泥有別(殤今恫古盟主加更)第269章 一對璧人(隨野星痕萬點打賞加更)第2235章 本性難移第1232章 突陣第531章 演戲第1650章 別無選擇第271章 生而知之(紫星璇玉萬點打賞加更)第075章 賭一把大的第1887章 爭以道第398章 書生之見第1724章 人小鬼大第1163章 自食其果(江都侯打賞加更)第1983章 敵友難分第1721章 機會來了第1862章 天真的老夫人第283章 新氣象(求保底月票!)第1083章 破綻(醉愛哥基打賞加更)第2139章 飛將末路第1550章 民心即天命(求推薦!)第221章 徐庶第375章 機緣第1751章 兩面三刀(求推薦票!)第2489章 另有文章第2025章 沙洲之城第2362章 急先鋒第1521章 經濟戰爭第909章 魯肅第473章 袁譚的手段第556章 荀攸今又來第57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708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小小一邊民打賞加更之七)第1084章 不要急第2210章 忠與誠第1627章 攔路虎第699章 失算第1262章 略勝一籌第1078章 紅顏禍水第313章 約定(羅格里奧萬點打賞加更)第1652章 大便宜第038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1888章 經與權第2511章 秦宓(大明厚德小明載物盟主加更)第1308章 煩心事第1540章 一個也不寬恕第1084章 不要急第2374章 欲速則不達第338章 棋逢對手第1262章 略勝一籌第061章 天地人三問第1737章 兩座高山(☆墮落の天使打賞加更)第1694章 五事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