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議定戰略

安東與新羅只有一江之隔,沒過多久一行人便來到江邊,江上有座很大的石橋,兩岸並無士兵把守。

按理說兩國邊界處都會有雙方士兵把守,但新羅乃是大唐的屬國,哪怕它已經好些年沒來納貢朝拜了,名義上也還是大唐的屬國,再加上這條名爲鴨綠江的江河實在是不寬,很多地方都能策馬而過,如此一來雙方也就沒有派兵駐紮的必要了。

四更三刻,一行人進入新羅地界,鴨綠江的東岸也有一處很大的城池,由於趕時間,衆人便不曾進城,不過自城外仍能看到城裡的部分房屋和建築,整體感覺比安東城要好一些,至少沒有安東城那種蕭瑟破敗的暮氣。

踏入新羅地界之後,一行人先是往東行出了數百里,隨後沿着官道疾行南下,沿途不時可以看到大小不一的城池,說新羅的百姓衣食無憂有些言過其實,但這裡的民衆明顯比大唐百姓的日子要好過許多,究其原因無非兩點,一是新羅近些年還算太平,沒有爆發過大型戰事。

二是得益於大唐前期的鼎力相助,起初新羅這個半島上有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個小國,新羅是其中最弱小的一個,經常受到高句麗和百濟的欺壓,後來向大唐納貢稱臣,請求大唐出兵,幫助他們滅掉了高句麗和百濟,如此一來新羅才得以一統半島。

長生曾經主政戶部,戶部庫房裡的公文他看過不少,對新羅與大唐的淵源也多有了解,趕路的同時便衝己方衆人講說前事,早年新羅雖然對大唐納貢稱臣,實則大唐並沒有虧待他們,更沒有盤剝他們,所謂的納貢也往往是人家送一隻羊,大唐回人家一頭牛,新羅遭了災,大唐寧肯自己的百姓餓肚子也會撥糧賑濟,新羅受了倭寇的欺負,大唐哪怕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也會派兵幫人家打仗。

實則在新羅身上,大唐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除了當朝的皇帝可以享受一下外邦使節前來朝拜的虛榮,真金白銀是一點兒沒撈着,反而倒貼了不少。

後來新羅一統半島,大唐就沒什麼用了,再加上大唐國力衰退,給不了人傢什麼好處了,人家慢慢的也就不來了。

當然,也不能把所有過失都推到人家身上,大唐皇帝總是將新羅皇帝視爲自己的臣子,言語之中缺乏必要的尊重也是令新羅疏遠大唐的原因之一。

不過眼下新羅雖然不去大唐朝貢了,卻也沒有與大唐徹底翻臉,而且新羅直到現在也經常受到倭寇的侵擾,他們對倭寇也是恨之入骨的。

中午時分,衆人路過一處城池,由於沒有隨身攜帶乾糧,衆人便進城歇腳並準備乾糧。

新羅有自己的語言,與漢話截然不同,衆人誰也聽不懂,不過好在新羅的文字與大唐一模一樣,不管是店外的招牌還是店裡的菜牌衆人都能看懂。

新羅的飯食與大唐也很是相似,也是粟米菜蔬這些東西,肉食也有,但不多,鹹魚的種類倒是不少。

吃完飯,等店家烙餅時外面開始陰天下雨,除了五套蓑衣斗笠,衆人還買了不少防水的氈布,因爲衆人都帶有被褥,長生還搞了兩大包藥物,這些東西都不能被雨水給打溼了。

由於一時之間不得上路,衆人便留在座位上喝酒說話,這裡的酒也就是醪糟汁兒,幾乎沒什麼酒氣,只當喝水了。

“王爺,那地方離這兒還有多遠?”大頭出言問道。

“根據地圖來看,寅虎所在的位置應該在新羅的江原道,離此還有一千五百來裡。”長生說道。

“他們也有道啊?”大頭追問。

長生點了點頭,“新羅借鑑了大唐的地域規制,大唐有十五個道,他們有九個道,江原道位於正南偏東區域。”

“那倭國在新羅的啥位置?”大頭再問。

長生倒出些許酒水,自飯桌上畫出了幾個點兒,“日本在新羅的東南區域。”

“你剛纔說的那個啥道的東面就是海?”大頭繼續追問。

“對。”長生點頭。

聽得長生言語,大頭眉頭微皺,“照您這麼說,那羣倭寇可以直接乘船自海上趕去那個啥道。”

長生再度點頭,“對,他們可以很便利的趕去江原道,如果中途沒有發生意外的話,他們應該比咱們先趕到那裡。”

“您之前算過時辰,”大頭又道,“三月肯定不是寅虎最虛弱的月份,日子呢?”

雖然大頭問的不很精準,長生卻知道他想問什麼,“三月十八是本月的寅日。”

大頭翻着白眼兒回憶計算,“咱們在不鹹山那晚是十四,路上耽擱了兩天,今天是十六,十八不就是後天嗎?”

“對,後天的五更時分就是寅日寅時,”長生說道,“也是本月寅虎最弱的時候,七大家族如果出手,極有可能挑這個時辰。”

大頭等人沉吟思慮之時,長生再度說道,“七大家族都是倭寇的精銳,實力驚人,如果他們聯手強攻,即便不是寅日寅時,也可能拿下寅虎。”

見衆人盡皆皺眉,長生急忙又補充了一句,“不過這種可能性不大,七大家族既是倭寇的精銳,也是倭寇最後的殺手鐗,除非迫不得已,否則他們沒必要冒着損兵折將的風險強攻求快。”

短暫的沉默之後,餘一出言問道,“王爺,您是怎麼想的?”

餘一這個問題問的很寬泛,卻也很有必要,因爲動手之前必須明確此戰的最終目的,只有明確知道此戰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動手之後纔能有的放矢,如果連目的都不明確,動手之後勢必雜亂無章。

長生端起酒杯小飲淺酌,與此同時略做思慮,待得放下酒杯之後出言說道,“地支的作用咱們都知道了,就是感應民心,維持龍氣,不過眼下新羅已經與大唐離心離德,新羅的民衆也肯定不會心向大唐,就算咱們保住了寅虎,對於維持大唐國運貌似也沒有太大作用。不過眼下有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並不知道地支感應民心的具體範圍,也可能寅虎感應的範圍不僅僅侷限於新羅,也包括大唐的登州和濟州等地,故此我們此行還是要儘量保住寅虎才行。”

長生言罷,衆人都沒有接話,因爲長生的話明顯還沒有說完。

略做停頓之後,長生繼續說道,“我們並不知道潛入中土的倭寇具體有多少人,之前大致估算應該超過五千,後期咱們陸陸續續的殺掉一些,但滯留中土的倭寇應該還有不下三千人,這其中還不包括後來趕到的七大家族,單是這三千個倭寇,就足以令我們焦頭爛額了,如果再加上七大家族,咱們接下來勢必應接不暇,這一仗如果打得好,咱們接下來的壓力就會小很多,如果打的不好,接下來勢必左支右絀,疲於奔命,故此這一仗至關重要。”

雖然長生一直視大頭等人爲兄弟,但大頭等人卻從未忘記他是自己的上司,若不是確有必要,長生說話時他們都不會輕易打斷。

長生再度說道,“八大家族趕來中土之後,其中一個家族立刻趕往舒州與我們爲難,雖然我們最終將他們盡數留下,卻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那還只是八大家族中的一個,而且是準備不足,輕敵大意的情況下,而今我們應對的是剩下的七大家族,想要全殲絕無可能,只能力求多殺。”

見長生不再說話,楊開出言說道,“七大家族被咱們騙回日本,醒悟之後一定知道我們調虎歸山是爲了爭取時間尋找地支,如此一來他們極有可能猜到咱們接下來會趕來新羅,而且三菱森雖然與他們不合,卻也終究是蛇鼠一窩,倭寇之中多有紫氣高手,也可以利用靈氣信物傳遞消息,萬一三菱森等人在臨死之前設法通知了七大家族,七大家族就會提前趕到寅虎所在的區域,以逸待勞,靜待咱們前去。”

“確是如此,”長生點頭說道,“他們應該知道咱們會來,所以我們不管何時動手,都很難做到出其不意,此戰註定各施所能,兇險非常……”

第二百零二章 律法無情第一百二十九章 烈火神掌第五百三十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四十一章 養妓斂財第四百八十九章 默契無聲第四百一十六章 狂風暴雨第四百二十四章 借用肉身第二百六十四章 其位其威第七十四章 練氣入門第四百四十九章 變故突生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世故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中怪物第三百六十七章 動身離京第一百八十章 強援來到第五百七十四章 神器陷阱第一章 暗夜天雷第五百八十四章 嫁禍於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六十一章 貪生怕死第五百零六章 了無生趣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跡可循第三百二十五章 尋找飛禽第二十五章 危機重重第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二百八十章 怒火中燒第五百六十四章 兩道聖旨第一百二十五章 少林棄徒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隱患第三百六十五章 花天酒地第九十三章 技驚四座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控局面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頭侏儒第四百六十九章 生而爲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四百三十章 順手牽牛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友重逢第五百二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五十五章 召喚毛驢第四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三百六十一章 貪生怕死第四百一十八章 無頭屍身第二百四十七章 伊賀家族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世故第一百二十三章 比武開始第五百四十八章 降雨積洪第四百三十章 順手牽牛第五百七十四章 神器陷阱第四百二十二章 重回海島第五百二十四章 深陷重圍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的女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裂土封王第二百零六章 長者智慧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路狂奔第一百二十章 聖旨皇榜第五百三十六章 再得修爲第三百章 寺志所載第一百零九章 留下後路第二百四十章 暗香樓中第三十八章 隱居山中第四十八章 張冠李戴第五百三十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九十八章 驚魂初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世故第四百六十三章 無需多言第二十七章 又是雨夜第二百三十四章 鼠妖尋仇第四百六十三章 無需多言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控局面第三十三章 五雷大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痛下殺手第七十四章 練氣入門第二百一十八章 擅離職守第一百二十七章 痛下殺手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三百五十五章 召喚毛驢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密準備第四百六十一章 解圍救急第二百三十三章 驛站夢魘第一百八十四章 閹黨掣肘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二百七十九章 學習日語第二百六十五章 蒙面女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少林棄徒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道民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神兵加持第一百一十六章 百密一疏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個交代第三百零一章 佛塔牡丹第一百五十四章 帶兵抄家第二百七十七章 木秀於林第四百六十一章 解圍救急第四百五十六章 焦頭爛額第九章 觀察試探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命之恩第四百七十三章 先行開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戰止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同行夜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跡可循第六十二章 飛蛾撲火
第二百零二章 律法無情第一百二十九章 烈火神掌第五百三十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四十一章 養妓斂財第四百八十九章 默契無聲第四百一十六章 狂風暴雨第四百二十四章 借用肉身第二百六十四章 其位其威第七十四章 練氣入門第四百四十九章 變故突生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世故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中怪物第三百六十七章 動身離京第一百八十章 強援來到第五百七十四章 神器陷阱第一章 暗夜天雷第五百八十四章 嫁禍於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六十一章 貪生怕死第五百零六章 了無生趣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跡可循第三百二十五章 尋找飛禽第二十五章 危機重重第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二百八十章 怒火中燒第五百六十四章 兩道聖旨第一百二十五章 少林棄徒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隱患第三百六十五章 花天酒地第九十三章 技驚四座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控局面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頭侏儒第四百六十九章 生而爲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四百三十章 順手牽牛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友重逢第五百二十一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五十五章 召喚毛驢第四十七章 福兮禍兮第三百六十一章 貪生怕死第四百一十八章 無頭屍身第二百四十七章 伊賀家族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世故第一百二十三章 比武開始第五百四十八章 降雨積洪第四百三十章 順手牽牛第五百七十四章 神器陷阱第四百二十二章 重回海島第五百二十四章 深陷重圍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的女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裂土封王第二百零六章 長者智慧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路狂奔第一百二十章 聖旨皇榜第五百三十六章 再得修爲第三百章 寺志所載第一百零九章 留下後路第二百四十章 暗香樓中第三十八章 隱居山中第四十八章 張冠李戴第五百三十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九十八章 驚魂初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世故第四百六十三章 無需多言第二十七章 又是雨夜第二百三十四章 鼠妖尋仇第四百六十三章 無需多言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控局面第三十三章 五雷大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痛下殺手第七十四章 練氣入門第二百一十八章 擅離職守第一百二十七章 痛下殺手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三百五十五章 召喚毛驢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密準備第四百六十一章 解圍救急第二百三十三章 驛站夢魘第一百八十四章 閹黨掣肘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二百七十九章 學習日語第二百六十五章 蒙面女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少林棄徒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道民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神兵加持第一百一十六章 百密一疏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個交代第三百零一章 佛塔牡丹第一百五十四章 帶兵抄家第二百七十七章 木秀於林第四百六十一章 解圍救急第四百五十六章 焦頭爛額第九章 觀察試探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命之恩第四百七十三章 先行開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戰止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同行夜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跡可循第六十二章 飛蛾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