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降雨積洪

業洲遠在黔中道,離長安頗爲遙遠,擔心不能及時趕往,長生便將靈氣催到極致,黑公子冒雨踏雲,一路飛馳。

眨眼之間又行出幾十裡,穿過一片雨幕之後,大雨突然驟停,眼前瞬時一片開朗。

察覺到異常,長生急忙四顧張望,此時乃下午申時,夏日白晝較長,太陽尚未落山,向南望去,陽光和煦,萬里無雲。轉身回望,卻是烏雲籠罩,大雨傾盆。

長生心中存疑,便驅乘黑公子落到前方山頂詳加觀察,下雨的區域和無雨的區域涇渭分明,筆直分割,陰沉的雨幕由西向東覆蓋綿延,西不見首,東不見尾。

雖然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情況並不罕見,但眼前的這種情況長生卻從未見過,因爲即便是某一區域下雨,也不會呈直線分割,而且覆蓋的範圍如此廣闊。

如此詭異的情況令長生多有緊張,第一時間想到是不是有妖邪異類在興風作浪,意圖不軌,難不成是李保手下的妖人得知李保逼宮被擒,試圖呼風喚雨,趁亂營救?

不過這一猜測很快就被他自己給否決了,因爲雨幕綿延的範圍很大,遠不止長安這片區域,應該不是衝着長安來的。

但眼前的這種情況絕非正常,肯定有人在施展法術,感召風雨。

此時光線良好,長生東西能看出兩百多裡,視線所及之處全是刀切一般的平直雨幕,作法之人得多高的道行才能自如此廣闊的範圍內呼風喚雨,興風作浪?

長生急着趕往業洲,但出現瞭如此詭異的情況,他豈能安心離開,他是道士,知道多高的修爲能召喚多大的風雨,如此恐怖的呼風喚雨絕非尋常紫氣高手可爲,有此手段的人,移山動嶽也不是難事,想要闖入長安殺掉皇上更是易如反掌。

急切的思慮過後,長生縱身躍起,凌空催動純陽靈氣,施展浴火凌空扶搖直上,自地面上看不出什麼端倪,也不見妖氣,只能去往高處,看看雲層之上有沒有什麼東西。

長生元氣未復,虛弱非常,全靠靈氣支撐,到得高處呼吸不暢,越發難受,好在很快到得雲層之上,放眼望去,並不見可以行雲布雨的龍蛟蛇蟒,也不見凌空施法的左道妖人,只能看到一條灰色的雨幕蜿蜒向東。

自地面上視線受限,只能看出兩百里,故此看雨幕似乎是筆直的,但到得高處便發現雨幕其實並不是直的,而是幾度彎曲。

雨幕籠罩的區域什麼也看不到,但長生能看到雨幕外的地形地勢,仔細觀察之後發現雨幕的彎曲是隨着上下游的山川變化的,而雨幕籠罩的區域與漕河的河道走向竟然不謀而合。

漕河是漢時挖掘的一條人工河流,當年漢武帝爲了能自長安和洛陽之間快速運糧,才命人挖掘了漕河,而漕字本身就是水運的意思。

到得這時,長生心裡大致有數了,這場大雨是有人故意爲之,目的是積水成洪,淹沒洛陽的某處區域,至於這場大雨背後的始作俑者是張善還是朱全忠,目前還不得而知,因爲敵我雙方都有藉助洪水攻擊對方的動機和實力。

張善缺糧少餉,之前攻打洛陽傷亡慘重,爲了儘快拿下洛陽,張善的確有可能劍走偏鋒,水淹洛陽,而張善作爲上清宗天師,只要他開口,不但上清宗的道友會出手相助,連太清和玉清的道友他也請得動。

而朱全忠眼下是大唐勢力最大的藩鎮,連漢中的楊守亮都能召集一羣妖人爲己所用,朱全忠自然也可以,而且只要是爭鬥,雙方一定都會有所損傷,之前的戰事張善折損了十幾萬,朱全忠肯定也不好過,如果繼續耗下去,即便最後打退了張善,自己的實力也會大減,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事情是朱全忠最不願意看到的,故此他也有引發洪水的動機,如果沖毀了新軍的營地,那就一勞永逸,永絕後患了。

長生收斂靈氣,飄身下落,黑公子被他之前的不辭而別搞怕了,唯恐又被他拋下,便自山頂上躥下跳,它並不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夠凌空飛渡是得益於長生,沒有了長生的靈氣灌注,它飛不起來。

長生落地之後喊住黑公子,撫摸安撫的同時急切思慮,片刻過後打定主意,翻身上馬,繼續南下。

人每時每刻都面臨着各式各樣的選擇,關鍵時刻做出正確選擇是大部分人都不具備的能力,所有的黑白顛倒,輕重不分,顧此失彼其實全都來自錯誤的選擇,長生並不確定這場洪水是哪一方引發的,他之所以沒有趕往洛陽察看情況而是選擇急赴業洲,是因爲他想到了張墨的遲遲未歸。

他是凌晨發出感召的,而這場雨是下午未時下的,張墨遲遲不來,很可能與這場大雨有關,如果張墨提前不知道午後會爆發洪災,肯定在第一時間趕來長安了,由此可見這場洪水即便不是己方所爲,己方也必定知情並有所防範。

再者,己方此時肯定需要外來助力,但在此之前己方並不知道他還活着,故此在前瞻應對的時候就不會將他考慮在內,而太平道人則不同,太平道人此前多次渡劫皆以失敗告終,而今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他的身上,一方是壓根兒就沒指望他,而另外一方則是眼巴巴的全指望他,如何選擇,並不難。

這般選擇看似是顧私情罔大義的不分輕重,實則卻是細心冷靜,理智清醒。

長生此前曾經多次去過業洲,熟悉路徑,但他卻並未沿着官道南下,爲了儘快趕到,他選擇翻山越嶺,直線前往。

長生自新羅滯留了三個多月,回返之後雖然自吳雨生等人口中得知了民生現狀,卻也想眼見爲實,親身體察,奈何直線前往需要翻山越嶺,沿途幾乎看不到村鎮人家,而長生也沒有故作圈繞,因爲他與己方約定的回返時間是三天,實則他用不了三天,回返途中可以親往城鎮,詳加體察。

雖然知道這場洪水即便是敵方所爲,己方也勢必有所防範,但長生還是很不放心,飛馳的同時自心中往復推度,但越是細想,心中越是憂慮,原因很簡單,如果這場洪水是敵方所爲,己方就算有所防範,也必定多有損傷,因爲如果己方早有察覺並做出萬全準備,張墨就會離開軍營趕來長安見他,張墨不來,就說明己方準備的不很充分。

如果這場洪水是己方所爲,那後果就更嚴重了,就算張善順利拿下了洛陽,付出的代價也極爲慘重,因爲洛陽城裡不止有叛軍,還有大量無辜百姓,而作法最大的禁忌就是殃及無辜,天道可不管你是不是壯士斷腕,是不是丟卒保車,只要使用法術傷及無辜就會降災折壽,此番降雨乃張善與一干道友聯手所爲,降雨本身不會折損壽數,但破開堤壩的那個人勢必難辭其咎。

長生的心情異常沉重,這兩種結果都不是他想看到的,但他也很清楚,不管自己願不願意,這兩種結果總要接受一個,不出意外的話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爲相較於錢多糧足,城高兵多的朱全忠,缺衣少食的張善壓力更大,打仗打的就是錢糧,糧草不足只能逼着主帥劍走偏鋒,兵行險着。

雖然心情沉重,長生卻絲毫不曾放慢速度,他不知道太平道人何時渡劫,早到一刻太平道人就多一分安全。

一路無話,二更過半,長生終於趕到了業洲。

臨近三更,長生來到了峨山縣,遠眺城西,異像已現,烏雲密佈……

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古兇器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廟避雨第二百三十四章 鼠妖尋仇第三百六十章 危機四伏第三百六十章 危機四伏第五百九十三章 集思廣益第四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路狂奔第五百二十八章 玉石俱焚第五百零一章 三個紅圈第五百五十章 體察民情第三百八十八章 細心照顧第二十五章 危機重重第三百四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道民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勸降策反第二百八十一章 吉王李保第五十八章 趙家小姐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漠庭州第五百三十六章 再得修爲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五十九章 最後一程第四百五十六章 焦頭爛額第五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二百三十三章 驛站夢魘第四百八十三章 未知之數第三百三十九章 處理善後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九十八章 梧桐樹枝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途奔襲第七十七章 天師庇護第二百三十四章 鼠妖尋仇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根髮簪第一百零二章 你來晚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強攻皇宮第五百七十九章 趕赴少林第一百九十六章 死裡逃生第五百零九章 上州安東第二百四十二章 禍亂民生第三百零九章 殃及池魚第二百四十五章 神秘地圖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二百七十六章 周詳準備第四百七十章 提前決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登陸上岸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密準備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二百九十五章 打臉揭短第二百零八章 張善真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得內丹第四百四十章 死裡逃生第三百三十四章 蠢驢瘋狗第四百一十章 浩瀚東海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地尋寶第三百三十七章 恩怨分明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二百零八章 張善真人第五十四章 沿江而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鈞重擔第一百五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四十七章 急流勇退第九章 觀察試探第二百一十八章 擅離職守第三百零一章 佛塔牡丹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離不棄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二百四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零五章 棋如人生第四百六十三章 無需多言第四百三十六章 先利其器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地同力第三百七十章 默契聯手第三百六十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零一章 誓死效忠第十三章 除惡務盡第五百七十七章 自問本心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朝奏事第二百零三章 危險氣息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擂臺第五百一十七章 僥倖脫困第一百五十七章 罰沒充公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中怪物第四百零二章 守孝值夜第一百零四章 報仇雪恨第四十九章 四位靈童第三十一章 岐黃寶典第三百七十三章 正面對決第四百八十八章 同行夜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似曾相識第三百七十九章 終去心病第一百三十二章 全家出迎第一百二十章 聖旨皇榜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道民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鐵鍋王八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友重逢第五百三十八章 泉涌相報
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古兇器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廟避雨第二百三十四章 鼠妖尋仇第三百六十章 危機四伏第三百六十章 危機四伏第五百九十三章 集思廣益第四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路狂奔第五百二十八章 玉石俱焚第五百零一章 三個紅圈第五百五十章 體察民情第三百八十八章 細心照顧第二十五章 危機重重第三百四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道民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勸降策反第二百八十一章 吉王李保第五十八章 趙家小姐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漠庭州第五百三十六章 再得修爲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五十九章 最後一程第四百五十六章 焦頭爛額第五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二百三十三章 驛站夢魘第四百八十三章 未知之數第三百三十九章 處理善後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九十八章 梧桐樹枝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途奔襲第七十七章 天師庇護第二百三十四章 鼠妖尋仇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根髮簪第一百零二章 你來晚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強攻皇宮第五百七十九章 趕赴少林第一百九十六章 死裡逃生第五百零九章 上州安東第二百四十二章 禍亂民生第三百零九章 殃及池魚第二百四十五章 神秘地圖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二百七十六章 周詳準備第四百七十章 提前決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四百四十二章 登陸上岸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密準備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二百九十五章 打臉揭短第二百零八章 張善真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得內丹第四百四十章 死裡逃生第三百三十四章 蠢驢瘋狗第四百一十章 浩瀚東海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地尋寶第三百三十七章 恩怨分明第三百八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二百零八章 張善真人第五十四章 沿江而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鈞重擔第一百五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四十七章 急流勇退第九章 觀察試探第二百一十八章 擅離職守第三百零一章 佛塔牡丹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離不棄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二百四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零五章 棋如人生第四百六十三章 無需多言第四百三十六章 先利其器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地同力第三百七十章 默契聯手第三百六十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零一章 誓死效忠第十三章 除惡務盡第五百七十七章 自問本心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朝奏事第二百零三章 危險氣息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擂臺第五百一十七章 僥倖脫困第一百五十七章 罰沒充公第四百一十三章 海中怪物第四百零二章 守孝值夜第一百零四章 報仇雪恨第四十九章 四位靈童第三十一章 岐黃寶典第三百七十三章 正面對決第四百八十八章 同行夜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似曾相識第三百七十九章 終去心病第一百三十二章 全家出迎第一百二十章 聖旨皇榜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道民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鐵鍋王八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友重逢第五百三十八章 泉涌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