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蜀地之亂

得知秦皇大怒,下旨追查復國會的消息後,林澤一點都不驚訝,以秦皇的性格,要是不狠狠打回去,那才奇怪呢。

林澤轉頭看了看東山行省的方向,臉上浮現一絲冷笑想道:狗屁的復國會,秦皇不死,爾等終究只是臣子。

倒是趙高成了廷尉,讓林澤有些意外,沒想到自己偶然之舉,反而幫了趙高一把。

就是不知道趙高成了廷尉後,還會不會一如既往地支持胡亥,按道理應該會的,畢竟胡亥與他一向親近,怎麼都比扶蘇更受他歡迎吧,林澤如是想道。

無論如何,只有自身實力強大才保險,林澤臉上露出堅定之色,以更快的速度往蜀地趕去。

……

蜀地,自林澤走後,胡亥又長期在外玩樂,陳平作爲“在崗”的蜀地最高長官,可謂是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

雖然是與以往一樣處理政務,但以往有林澤在後面盯着,陳平總抱着一種想法:就算自己解決不了,還有師叔林澤出馬。

就如後世職場一般,有個領導在上面擔着,做起事來,毫無顧忌,當自己成了領導,反而有些束手束腳。

眼下又臨近秋收,陳平更是不敢懈怠,既要合理安排徭役,保證百姓有充足的勞力收糧,又要分派差役,去各地組織徵收糧稅。

並且按照林澤之前制訂的策略,百姓手中多餘的糧草,都要收上來,作爲蜀地大軍的儲備糧用。

當然,陳平還得兼顧一下胡亥的“私產”,早先從三大世家拿到的數十萬畝良田。

這些良田,林澤除了留下一部分三大世家原本的家世清白的佃農外,其他都是靠俘虜的蠻族之人耕種的。

作爲胡亥手下,陳平自然要安排人盯緊一點上司的收成。

然而意外還是發生了,安分守己種了三年地的蠻族俘虜,突然間聚衆作亂了。

事情倒回幾天之前,蜀地某處田園,稻米逐漸成熟,負責種植的蠻族俘虜,在有經驗的佃農指揮下,開始將稻田裡的水放出來,以便幾天後能更好的收取稻米。

有一個叫阿骨米的蠻族之人,他屬於不幸中的幸運,蜀地大軍攻破他的寨子後,大首領被殺,巫師立刻帶領其他人投降了,所以阿骨米一家人,完好無損的投降了,不像其他蠻族一樣,或多或少有親友,死在蜀地大軍手裡。

做了俘虜後,阿骨米很順暢的被安排種田,對此自然也沒有太大牴觸,至少能一家人安安穩穩的活下去。

直到有個田園管事看上了他的女兒。

阿骨米的女兒很小,只有六歲,長的水靈靈的,一看就是美人胚子。

當然那個管事也並非禽獸,並不是想要對阿骨米女兒起了獸心,而是想將他女兒收爲小歌姬,培養她,然後在關鍵時刻送出去,用來獲得最大的利益。

當管事提出要帶走阿骨米女兒後,遭遇了阿骨米強烈的反對,管事惱羞成怒離開後,自然給這個蠻族之家,帶來了禍患。

管事用盡了手段,才如願將阿骨米女兒收到手下,然而阿骨米的女兒年紀雖小,卻是個剛烈性子,小小年紀離開父母后,竟然選擇了絕食。

管事用盡辦法也沒能讓阿骨米女兒順從,最後將餓了四天的小女孩送回了阿骨米家。

一個六歲的女孩,在餓了四天後,早就氣若游絲了,回到父母身邊後,連話都沒說出來一句,就徹底閉上了眼睛。

阿骨米自然不肯放棄,抱着自己女兒的屍體,四處奔波求助,想要將其救活。

其餘蠻族之人自然無能爲力起死回生,但那股悲憤卻鬱積在了心裡。

原本就有蠻族之人對自己作爲俘虜整日種田不滿,一番煽動之下,這羣蠻族之人立刻打算聯合起來作亂。

不巧的是,這一片的管事們,正在聚在一起飲酒作樂,疏於監督,讓這羣蠻族有了可乘之機,一日之間,數萬蠻族之人,一起作亂,他們趁機殺死管事,並禍害起蜀地其它地方起來。

陳平收到信後,蠻族都聚集了十萬之衆,在攻打江油城。

陳平的當場臉色就黑了,自己曾滿滿的答應師叔,替公子和他守好這千里之地,可還不到一個月,這蜀地就亂了。

初步預計,蜀地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地方因蠻族肆虐,而變成了荒涼之地。

百姓被殺,房屋村落被毀,數十里地渺無人煙。

陳平立刻召集蜀地總督府大小官員,商議平亂事宜。

陳平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各郡縣務必守好自己的轄地,不許私自出擊蠻族,被圍城,務必堅守,等待援軍。

第二道命令則是調集蜀地大軍兩萬,由司空馬帶領,趕往江油解圍。

在林澤三年經營下,蜀地總共有八萬大軍,三萬被韓信帶去征討南方蠻族去了,兩萬被胡亥和虞子期帶去圍剿西部蠻族餘孽了,剩下的三萬大軍,陳平只留了一萬駐守蜀都,其餘的都派出去平叛了。

同時,陳平親自拜訪巴家,向寡婦清請求協助平亂。

寡婦清倒是豪爽的很,知道陳平的來意後,立刻許諾安排六個六品武者去幫忙,並在一個時辰內,就召回了六個六品武者,隨着司空馬帶領的大軍一同出發。

聚集在一起的蠻族大軍並不可怕,只不過是烏合之衆罷了,只因但凡勇氣可嘉和武力不弱的那些勇士,早在征討蠻族過程,基本都死絕了。

別看十萬蠻族很多,在六品武者帶頭衝擊下,司空馬帶着兩萬大軍,很快就打崩了蠻族臨時拼湊的軍隊,再一次俘虜了他們。

然而事情還沒有結束,陳平還面臨着幾個難題:

第一,重新俘虜和剩餘的蠻族,將如何處理?

殺了?先不說殺俘不詳,就說一次性殺這麼多人,陳平縱然有這個心,也沒有這個魄力,畢竟他還只是個不過而立之年的青年,未必下得了手。

可不殺,怎麼跟死去的管事們交代,又怎麼跟死在蠻族手下的百姓交代?

另外,不殺的話,難道一直養着他們?

不養着他們,叛亂過一次的人,陳平還能放心繼續讓他們回去種地嗎?

陳平只覺頭都要炸了。

第二個難題:因蠻族作亂,導致蜀地五分之一的良田歉收,產糧大大降低,原本就有點供應不過來的糧草,如今更加緊缺了。

上交給長安的糧稅還好說,反正胡亥都得了秦皇首肯,可以用金銅代替。

然而士兵們的口糧纔是個無法避免的問題,陳平總不能讓在外征戰的將士們餓肚子吧。

先不說胡亥和林澤都不會同意他這麼做,真要這麼做了,那下一次作亂的就是士兵們了。

其三:處理蠻族肆虐後的郡縣,陳平得先肅清這些郡縣上殘餘的蠻族餘孽,然後再遷移百姓過去,恢復生產。

不然這些郡縣很快就會變成百里鬼蜮,沒有絲毫價值。

等蠻族作亂的原因出來後,陳平才忍不住嘆息道:“是自己疏忽了啊。”

陳平倒不會覺得完全是管事的問題,若是沒有人暗地慫恿,不過死個小女孩,怎麼會發生如此大的亂子?

陳平一邊組織人手清點損失,恢復生產,一邊派人送信林澤,請林澤儘快回來拿主意。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全身而退第七百三十六章秦皇回長安第二百二十七章事態擴散第六百九十二章徐福攔路第六百零一章傳檄而定?第三百零三章離開第一百三十三章林澤月下追韓信第六百六十八章韓信封侯第七百九十章默契第一百四十六章比人多嗎?第一千零二十八章服軟與放過第七百八十一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二百八十八章家破抑或人亡第一百七十一章交惡第六百零六章幺蛾子第一百五十九章被困第六百六十六章隨心所欲的林澤第一千零三十七章試探及建議第三百九十八章被捏碎的石子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勸說第八百五十八章鬧劇第六十五章學堂交鋒第八百三十四章詭異長安第七百九十七章莊周的擔憂第三百五十一章誘導第六百二十九章北地危機第六百六十六章隨心所欲的林澤拖更作者的第一百個理由第八百二十五章兵臨長安第五百七十九章猜測第九百四十七章邀戰第一百三十四章招攬韓信第三百九十六章聊城見聞第四百五十二章煉丹第三百四十六章冠禮第六百五十二章大戰將起(4/10求月票)第五百五十四章聖賢將出?第一百六十八章阿房宮第四百九十四章大戰將起第七百六十八章下山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拒絕與被算計。第一千零二十章初次來襲第八百八十七章發狂的通天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抱歉第二百四十八章收服第二百零七章猜忌第四百二十一章步步先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應允第一百二十八章張良見劉季第三百四十三章一封請帖第六百五十七章戰(9/10)第九百六十一章聖人失位,天地同悲第五百六十三章修爲精進第七百二十六章下馬威?第六章武道築基(二)第五百二十四章各有算計第九十六章從軍?第六十二章學堂第四百一十八章祖龍殞(續)第七百四十七章與我何干?第四百零四章該死第四百四十二章安穩第一百一十七章出征與見血第八百九十七章火神退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階段性生長?第五百五十章一敗塗地的章邯第六百零八章胡亥的打算第五百一十七章林澤的謀劃第三百六十四章出氣第一千零七十九章特殊的交易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天命與後手第三十四章消失的佛宗第二百二十一章遊說第四百七十四章下山第五百四十一章兵臨城下第二百四十五章投靠第五百一十九章軍陣成第二百八十九章公孫家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九章應對第一百二十九章推演天機第三百九十三章王賁之死第六百七十章遇大司命第五百三十七章李代嬴秦?第七十六章賭約第八百七十八章突如其來第八百八十二章坦誠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妖族的提議第八百九十五章天神攔路第四百一十二章歲月靜好(本卷終章)第六百五十九章顧慮與非常手段第六百六十一章從心所欲與楚國的態度第二十一章講義氣的胡亥第七百九十二章秦軍敗第五百五十三章再出長安第一千零十三章策略與道聖出關第七百章王八湯大補第三百三十一章巧合?第八百零九章治國之道第三百二十七章將一軍第五百九十三章逼問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全身而退第七百三十六章秦皇回長安第二百二十七章事態擴散第六百九十二章徐福攔路第六百零一章傳檄而定?第三百零三章離開第一百三十三章林澤月下追韓信第六百六十八章韓信封侯第七百九十章默契第一百四十六章比人多嗎?第一千零二十八章服軟與放過第七百八十一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二百八十八章家破抑或人亡第一百七十一章交惡第六百零六章幺蛾子第一百五十九章被困第六百六十六章隨心所欲的林澤第一千零三十七章試探及建議第三百九十八章被捏碎的石子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勸說第八百五十八章鬧劇第六十五章學堂交鋒第八百三十四章詭異長安第七百九十七章莊周的擔憂第三百五十一章誘導第六百二十九章北地危機第六百六十六章隨心所欲的林澤拖更作者的第一百個理由第八百二十五章兵臨長安第五百七十九章猜測第九百四十七章邀戰第一百三十四章招攬韓信第三百九十六章聊城見聞第四百五十二章煉丹第三百四十六章冠禮第六百五十二章大戰將起(4/10求月票)第五百五十四章聖賢將出?第一百六十八章阿房宮第四百九十四章大戰將起第七百六十八章下山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拒絕與被算計。第一千零二十章初次來襲第八百八十七章發狂的通天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抱歉第二百四十八章收服第二百零七章猜忌第四百二十一章步步先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應允第一百二十八章張良見劉季第三百四十三章一封請帖第六百五十七章戰(9/10)第九百六十一章聖人失位,天地同悲第五百六十三章修爲精進第七百二十六章下馬威?第六章武道築基(二)第五百二十四章各有算計第九十六章從軍?第六十二章學堂第四百一十八章祖龍殞(續)第七百四十七章與我何干?第四百零四章該死第四百四十二章安穩第一百一十七章出征與見血第八百九十七章火神退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階段性生長?第五百五十章一敗塗地的章邯第六百零八章胡亥的打算第五百一十七章林澤的謀劃第三百六十四章出氣第一千零七十九章特殊的交易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天命與後手第三十四章消失的佛宗第二百二十一章遊說第四百七十四章下山第五百四十一章兵臨城下第二百四十五章投靠第五百一十九章軍陣成第二百八十九章公孫家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九章應對第一百二十九章推演天機第三百九十三章王賁之死第六百七十章遇大司命第五百三十七章李代嬴秦?第七十六章賭約第八百七十八章突如其來第八百八十二章坦誠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妖族的提議第八百九十五章天神攔路第四百一十二章歲月靜好(本卷終章)第六百五十九章顧慮與非常手段第六百六十一章從心所欲與楚國的態度第二十一章講義氣的胡亥第七百九十二章秦軍敗第五百五十三章再出長安第一千零十三章策略與道聖出關第七百章王八湯大補第三百三十一章巧合?第八百零九章治國之道第三百二十七章將一軍第五百九十三章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