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陳縣破

陳縣城上空,箭雨交叉而過,時不時還會出現一陣隕石雨。

大鼓敲的震天響,司馬傑一聲令下,旗令官飛快揮舞着令旗,數千上萬的秦兵,分散隊列,一波又一波衝擊陳縣城牆。

另一邊陳縣城牆上,龍且拉開弓,看準方向,將兩名來勢洶洶的秦兵串成一串,神色淡然。

這是秦軍攻打陳縣的第五日。

與第一次試探性攻擊不同,秦軍的攻勢一日強過一日,好幾次都攻上了陳縣城牆。

不知是龍且的確善守,還是司馬傑故意放水。

二十萬秦軍攻打五萬叛軍駐守的陳縣,愣是沒打下來。

秦軍陣營中,百里策看着正在奮力向前的秦兵,微微皺眉朝司馬傑說道:“司馬兄,你上言陛下誇大叛軍實力,如今又拖延平叛時間,好讓陛下以爲平叛不易,小弟能理解。”

“可你每次只安排一萬大軍攻城,連續五天皆是如此,一直這樣拖延下去,恐怕有點說不過去吧。”

司馬傑微微一笑,不以爲然道:“百里兄莫急,至多再等三日,小弟定會全力攻城。這幾日並非沒有戰果,至少消耗了城中叛軍不少實力,完全不用擔心他人質疑。”

百里策沉聲道:“司馬兄有把握三日之後就能破城嗎?”

司馬傑一臉自信道:“當然有把握,光一萬大軍攻城,都能攻上城牆,若八萬大軍齊出,四面攻城,絕對可以一日之內破城。”

百里策可沒司馬傑這麼樂觀,直言道:“若對方這幾日在隱藏實力呢?”

司馬傑哈哈大笑道:“百里兄多慮了,叛軍見我大軍如此威勢,奮盡全力都來不及,怎麼會隱藏實力?”

“再說了,區區五萬大軍,再隱藏實力,又能隱藏到哪裡去,難道他還會變出數十萬大軍出來不成?”

百里策聽了心裡彆扭的不行,可他一時又想不出反駁司馬傑的話語。

“司馬兄還是謹慎點好,”最後百里策丟下一句,轉身離去。

司馬傑擡頭看了看太陽的位置,估算了一下,隨即下令道:“來人,鳴金收兵,讓弟兄們退下來回營休息,命下一個都尉,於半個時辰後,率領本部大軍攻城。”

負責擊鼓的士兵,得令後,立刻收手,另有一波人拿起棒子,敲起了懸掛半空中的銅鑼,“當~”的聲音急促響起。

負責前線指揮攻城的都尉,立刻下令盾牌兵上前掩護同袍撤離。

正在雲梯上爬行的秦兵,直接從雲梯上跳下,快速奔回自家軍陣方向。

僅數十息,九千餘秦軍宛若潮水一般,盡數撤離。

……

第九日,司馬傑披上了一套亮銀色盔甲,手持一柄盤龍槍,立在一羣身穿黑甲的秦兵中,顯得格外耀眼。

與之同行的百里策,穿着一身秦國傳統黑色鑌鐵甲。

兩人站在陣列最前,好比黑白雙煞。

兩人身後,十萬大軍整暇以待。

這一次,下達命令的是百里策,只見他擡起手,重重落下,沉聲道:“風來,放箭。”

身後十萬大軍齊聲道:“風風風。”

先是三千盾牌兵,舉着兩米多高的盾牌衝了出去,在離陳縣城牆一箭之地處停下,鑄成一道盾牆,擋在大軍前面。

接着數百輛弓車被推出,每輛弓車掛着一百支特製的箭,箭鋒呈六十度角朝上,在陽光下,閃爍着寒光。

絞索拉緊,再一鬆,數萬支箭拋射而出,夾帶着巨大的衝擊力,落在陳縣城牆上。

無數利器穿過血肉的聲音響起,陳縣城牆上守城的五千叛軍,直接遭受重創,十不存一。

哪怕龍且在看到弓車第一眼,就提醒了手下士兵小心躲避,依然沒能改變這個結果。

弓車射出的箭,穿透力太強了,一寸厚的鐵甲,在它面前,如同紙糊的一般。

連躲在女兒牆後,試圖依靠女兒牆護住自己的叛軍士兵,都沒能倖免。

利箭直接穿過了女兒牆,將他們釘死在城牆上。

龍且將抓在手裡利箭折斷,朝身旁的曹參平靜說道:“秦軍動真格了,陳縣要守不住了。”

曹參輕笑一聲道:“將軍以五萬新軍,能在二十萬秦軍攻打下堅守九日,已是不凡。雙方實力相差懸殊,將軍撤軍保全實力,實屬明智之舉。”

龍且還不曾說出半點關於撤軍的話,曹參便主動提了出來,免得龍且尷尬。

眼見曹參如此善解人意,龍且只是笑了笑,沒有說話,“堅守”九日是怎麼來的,他比誰都清楚。

正當兩人說話之時,兩萬秦軍伴隨着鼓聲,衝向城牆。

另有兩萬大軍立在一側,隨時準備支援。

龍且嘆了口氣,朝身旁的旗令官說道:“傳本將之命,命五千大軍隨本將守城,其餘趁着沒被秦軍咬上,跟着曹先生,從東門撤離。”

隨後龍且朝曹參拱手一禮,讓人送上一枚將印,說道:“拜託先生領兵先行,按計劃行事,末將會盡快追趕上來。”

撤離的計策,龍且與曹參早就商議過,因此曹參沒有多說,接過將印,帶着一部分箭雨中倖存的人,下了城牆,領兵去了。

陳縣城內四萬大軍,頓時分成兩撥,一撥五千,上了城牆,他們將戰鬥至最後一刻。

一撥三萬五,在曹參帶領下,急速趕向陳縣東城門,打開城門,趁城外的秦軍未注意,瘋狂往東逃竄。

聽斥候上報叛軍跑了的消息,百里策當即對司馬傑說道:“司馬兄,大事不好,叛軍要跑。若真讓叛軍跑了,你我恐怕不了交差。”

“小弟打算帶兩萬大軍繞城追擊,這邊交給你如何?”

司馬傑聞言,連忙勸道:“百里兄且慢,此事本是小弟提議,若是叛軍逃了,小弟責無旁貸。小弟想帶大軍去追,還望百里兄成全。”

百里策想了想說道:“那好,請司馬兄務必大勝歸來。”

司馬傑轉過身,對着大軍高聲喝道:“來兩名都尉,帶着本部大軍,隨本帥繞城追擊。”

六萬大軍中,迅速分出三分之一,在司馬傑的帶領下,在斥候的指引下,往東追擊而去。

看着司馬傑離去,百里策盯着陳縣城牆,指了兩名都尉,下令道:“你們兩個,分別帶人攻破南北城門,配合本帥夾擊西城門叛軍,速度要快。”

“諾,”那兩名都尉應了一聲,帶着本部大軍,攻打南北兩個城門。

城內如今只剩五千叛軍,還都集中在西城門,兩名都尉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從南北城門入了城。

看着逐漸越來越靠近的秦軍,以及逐漸變少的手下,龍且望了百里策一眼,撕開一張符籙,整個人消失不見。

第八百七十五章姜尚掛帥第三百五十六章繼任第六十二章學堂第六百六十八章韓信封侯第六十六章年輕霸王的實力第三百四十八章劍閣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監軍歸來第五百零九章周市之死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監軍歸來第三十三章餘波第三百一十四章兩家父子第三百五十九章蜀地巴家第三百八十一章買一送一第一千零三章意動及隱秘第四百一十六章胡亥歸來第五百五十章一敗塗地的章邯第二百三十四章呂雉與劉季第八百零八章反常的秦皇第六百五十七章戰(9/10)第一千零四十四章佛儒變故第六百七十五章海外奇遇第七百五十三章引蛇出洞,殺人誅心第八百七十章楚國的應對第一千零八章異動第三百四十五章將星隕落第四百零四章該死第七百一十八章婚變第六百九十章大豐收第二百零九章朕得長生足矣第四百七十章打算第九百八十四章恢復第七百零三章見胡亥第八百五十四章儒家謀算第一百二十二章剿滅青狼寨第八百五十二章各派第三百一十九章體質太差第三百九十五章出行第二百八十四章蒙恬重傷第二百七十章聖旨三連第七十章人心第四百七十章打算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寧予兄友,不予敵寇第七百二十一章賜你新生第三百三十三章選寶第二百六十六章停職調查(第三更)第六百四十六章閉關,宗師境巔峰第六百四十六章閉關,宗師境巔峰第二百一十五章情與理第一百一十八章南陽酒宴第七百三十九章傻眼了第六百三十二章背鍋俠第二百七十八章廢了吧第三百九十章造反始末第四百四十章北地軍內爭第三百零一章真正的少司命第三十三章餘波第二百五十二章目標鎖定(第四更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五章關東無儒第七百一十一章安排第七百三十五章逃逃逃第二百零五章初戰項籍第二百八十三章父子反目第七百九十七章莊周的擔憂第一百四十四章請君入甕第九十一章父子相見第四百一十六章胡亥歸來第九百四十八章默契,水君之死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認輸及追究第七百七十七章東進南下?第七百六十六章帝辛第二百六十一章妥協(第一更)第二百三十四章呂雉與劉季第四百四十五章接受第一千零三十章託付朝政第八百零一章兵臨城下第四百七十四章下山第一千零三十五章佛門叛徒第八百四十八章謀略蜀地第三百九十一章穩賺的生意第五百七十一章北上和西進第五百六十六章人心難測第四百八十二章善後(加更)第七百一十九章君臣反目第六百一十章莫道夫降第九百九十三章應對之策第五百六十章謀劃第三百九十六章聊城見聞第一百五十章戰四品第七百五十五章關東無儒第一千零十九章再次天命聚形第四百零九章處理第五百一十二章一擊之力?第八百六十三章氣運暴漲第八百三十九章盡收關中第九百七十五章別的手段第四百三十四章震動第五百章釜底抽薪第一千零十三章策略與道聖出關第四百七十三章林澤出山第二百四十二章錦衣衛
第八百七十五章姜尚掛帥第三百五十六章繼任第六十二章學堂第六百六十八章韓信封侯第六十六章年輕霸王的實力第三百四十八章劍閣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監軍歸來第五百零九章周市之死第一千零八十三章監軍歸來第三十三章餘波第三百一十四章兩家父子第三百五十九章蜀地巴家第三百八十一章買一送一第一千零三章意動及隱秘第四百一十六章胡亥歸來第五百五十章一敗塗地的章邯第二百三十四章呂雉與劉季第八百零八章反常的秦皇第六百五十七章戰(9/10)第一千零四十四章佛儒變故第六百七十五章海外奇遇第七百五十三章引蛇出洞,殺人誅心第八百七十章楚國的應對第一千零八章異動第三百四十五章將星隕落第四百零四章該死第七百一十八章婚變第六百九十章大豐收第二百零九章朕得長生足矣第四百七十章打算第九百八十四章恢復第七百零三章見胡亥第八百五十四章儒家謀算第一百二十二章剿滅青狼寨第八百五十二章各派第三百一十九章體質太差第三百九十五章出行第二百八十四章蒙恬重傷第二百七十章聖旨三連第七十章人心第四百七十章打算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寧予兄友,不予敵寇第七百二十一章賜你新生第三百三十三章選寶第二百六十六章停職調查(第三更)第六百四十六章閉關,宗師境巔峰第六百四十六章閉關,宗師境巔峰第二百一十五章情與理第一百一十八章南陽酒宴第七百三十九章傻眼了第六百三十二章背鍋俠第二百七十八章廢了吧第三百九十章造反始末第四百四十章北地軍內爭第三百零一章真正的少司命第三十三章餘波第二百五十二章目標鎖定(第四更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五章關東無儒第七百一十一章安排第七百三十五章逃逃逃第二百零五章初戰項籍第二百八十三章父子反目第七百九十七章莊周的擔憂第一百四十四章請君入甕第九十一章父子相見第四百一十六章胡亥歸來第九百四十八章默契,水君之死第一千零二十三章認輸及追究第七百七十七章東進南下?第七百六十六章帝辛第二百六十一章妥協(第一更)第二百三十四章呂雉與劉季第四百四十五章接受第一千零三十章託付朝政第八百零一章兵臨城下第四百七十四章下山第一千零三十五章佛門叛徒第八百四十八章謀略蜀地第三百九十一章穩賺的生意第五百七十一章北上和西進第五百六十六章人心難測第四百八十二章善後(加更)第七百一十九章君臣反目第六百一十章莫道夫降第九百九十三章應對之策第五百六十章謀劃第三百九十六章聊城見聞第一百五十章戰四品第七百五十五章關東無儒第一千零十九章再次天命聚形第四百零九章處理第五百一十二章一擊之力?第八百六十三章氣運暴漲第八百三十九章盡收關中第九百七十五章別的手段第四百三十四章震動第五百章釜底抽薪第一千零十三章策略與道聖出關第四百七十三章林澤出山第二百四十二章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