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橫刀立馬楊玉廷

玉璽當然不容有失,所以石中元心中的一絲猶豫,也在楊玉廷最後的這句話說完以後消散了。

石中元終於帶着玉璽,和大臣們一起被士兵護衛着離開了。

楊玉廷則是橫刀立馬,和士兵們留在原地,安靜地等待着遼軍的到來。

遼國的速度很快,十幾裡的路很快就追了上來。

聽到了馬蹄聲以後,楊玉廷大刀一揮,他身後的兩萬士兵便紛紛躲入了道路旁邊的草叢裡。

而楊玉廷則依舊是一人一刀,擋在了大路中間。

遼軍來到狹長的道路前面,乍然見到楊玉廷的時候,鐵莽神色一沉,然後緩緩地拍馬上前,對楊玉廷大喊一聲:“閣下就是金刀太監?”

楊玉廷冷笑道:“不錯,在下正是楊玉廷!”

“久仰了!”鐵莽對楊玉廷的名號顯然也是知道的,畢竟安朝的金刀太監盛名四海,想不知道都難。

楊玉廷沒有跟鐵莽客套,他說了一句:“不管閣下是誰,楊玉廷都在此久違了!”

這樣的語氣,有些傲氣的成份在裡面,也可以說是在裝逼。

不錯,楊玉廷就是在裝,他深深地知道,這次自己面對遼軍,不光是自己,就連自己這兩萬人馬估計都不太可能生還,所以……這個時候不裝一下,還等什麼時候呢?

聽到楊玉廷的話,鐵莽顯然對自己被楊玉廷輕視有些不滿,不過他對楊玉廷單刀匹馬敢面對自己數萬大軍的勇氣也非常地佩服,所以鐵莽並沒有因爲自己被楊玉廷輕視而生氣。再者,鐵莽也有理由相信,大名鼎鼎金刀太監,這個時候他的身邊會沒有軍隊!

可能麼?

鐵莽知道小道旁邊的樹林裡肯定就埋伏這安朝的士兵,所以他就算知道楊玉廷在這裡是爲了給安朝的皇上拖延時間的,但是鐵莽卻也沒有貿然地帶領士兵衝上去。

因爲鐵莽很明確地知道自己這一趟千里奔襲的目的!

目的,自然是安朝的皇上!但最主要的,還是在安朝大軍的後方對敵人造成破壞,讓前方的安朝將士軍心產生動搖,逼安朝的騎兵大軍回防!並且這是在保證自己騎兵的安全爲前提的。

也就是說,其實鐵莽保證自己手下這一支騎兵的安全,然後在安朝大軍的後方太原一帶儘可能地製造混亂,這就是他們這一次南下的根本目的!

他們就是要逼的安朝的大軍無路可走,最後不得不回防!

所以一路上,鐵莽都遵循着不攻城、不上山、不入林的政策,將這一支軍隊帶到了現在。

因爲這樣的原因,以致在太原城南郊的小道上面,居然造成了這樣的局面。

楊玉廷一人一騎,坦然地面對着遼軍數萬騎兵,居然形成了對持的局面。並且這樣的對持之下,楊玉廷因爲心中慷慨而更加地神色坦蕩一些,而遼軍鐵莽這邊,則是有些機警地觀察着樹林裡面的動靜。

樹林裡面肯定是有動靜的,因爲是夜晚,所以遼軍只能聽到林子裡悉悉索索的聲音,而不知道樹林裡到底有多少安朝的士兵。

對持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了,在狹長的林中小道中,遼軍不敢輕易進攻,但是鐵莽知道,再這樣繼續對持下去,只怕等安朝的皇上到了晉中以後,再調兵馬來的話,到時候自己這支軍隊的處境就要被動了!

而且,最吸引鐵莽的是,前方是安朝的皇上!

如果能將安朝的皇上活捉了,那麼這場戰爭也就不用打了。

一個皇上的價值有多麼大,鐵莽也很清楚,所以他肯定不會就這樣放棄的!

作爲遼國孟恭作手下的五員大將之一,鐵莽自然也不是庸碌之輩,面對楊玉廷故意選擇的這樣一天山林小道,然後進行埋伏作戰的方法,鐵莽也不是沒有辦法破解。

辦法,這是纔剛好想到而已!

鐵莽讓士兵們將火摺子拿了出來,點燃了火把,然後他冷冷地看兩側的樹林裡說道:“給我燒!”

俗話說,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鐵莽的心裡得意了起來,你楊玉廷將兵馬隱藏在山林,想要用絆馬索來阻止我的軍隊前進,那麼我就放火燒死你!

不得不說,鐵莽的這個計策很毒,也確實非常地有效。

在樹林放火,森林對於火的傳播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樹林裡埋伏的安朝士兵就必須得離開樹林。

只要大火一起,安朝的士兵從樹林裡一冒頭,那就是遼軍的機會!

看着自己的士兵將火把紛紛丟到了樹林裡,鐵莽的手開始緊緊地握住了自己的武器!

大火開始蔓延開發,兩邊的樹林幾乎是同時發起了大火。火光照耀在鐵莽的臉上,更是在鐵莽的心中燃燒了起來。

鐵莽的目光犀利,他直直地盯着楊玉廷和他手中的金刀!

金刀太監楊玉廷!

是時候該親自會一會了!

鐵莽的目光,看着楊玉廷越發到底深邃了起來。

被大火趕出樹林的安朝士兵們,連咳帶喘地爬出了林子,然後根本沒有時間排好陣形,那邊遼國就衝殺了過來。

終於到了決戰的時候了!

楊玉廷大喝一聲:“各位將士,爲了皇上,殺!”

“爲了皇上!”很簡單的四個字,但這四個字從楊玉廷的口中喊出來,再進入安朝士兵的耳朵裡,這意義就非常重大了!

這些士兵,都是皇城的禁衛,抽調出來組成的皇帝親衛大軍,在他們的心裡,皇上就是一切,所以聽到楊玉廷的命令,衆人都怒吼了起來,然後與衝鋒過來的遼國騎兵激烈地戰鬥着。

依舊是騎兵站步兵,騎兵擁有巨大的優勢,這個優勢不僅僅是騎兵多了一匹馬!

騎兵都是坐在馬背上的,但他們的個頭卻比站在地上的士兵要高上一截,這也是一種高度上面的優勢!

當然,兩萬士兵也不是騎兵一個回合就能殺完的,而且因爲是在樹林中的小道上面作戰,並且樹林裡面還在燃燒這火焰,這也就對騎兵造成了衝鋒的侷限性。

【看本書最新精彩章節請:)

第740章 腰斬第678章 兵出宣化府第745章 班師回京第93章 共鳴第368章 夢迴水滸第891章 東海來訊第225章 名分第657章 溫耶的條件第795章 念奴嬌第852章 解決的辦法第775章 勇敢的喬玉娘第183章 屁顛的父子倆第335章 徐清源第127章 天下勢第393章 決戰沂州之東海之濱第843章 急召回京第441章 出門遇貴人第484章 東吳之王第170章 書房激情第145章 平易近人第506章 罷兵休戰第210章 有請謝芸靜!第135章 求詩第708章 屠城(四)第576章 早朝第653章 炮鎮忻州(一)第463章 陰盛陽衰第339章 巧施妙計賺將軍第280章 安平公主第830章 陽春三月百花忙第710章 糧倉第162章 千古絕對第220章 鳳求凰第521章第265章 偵探第150章 山東舊事第815章 元軍兵敗,安軍圍城第169章 笨拙的告白第346章 上元第699章 種諤領兵(上)第277章 探監第359章 火摺子第220章 鳳求凰第13章 風車第40章 釘篩第553章 趙瑤的心事第606章第487章 論人生的大起大落第746章第203章 父母心第156章 論策第151章 酷刑第238章 白布落紅第780章 狡兔三窟(下)第110章 離鄉第417章 定婚期第290章 挑明第419章 憂患成疾第701章 楊洪戰李元第843章 急召回京第483章 到杭州第764章 評書第513章 一定要教訓他第133章 獻策第570章 起駕回京第97章 拍賣第395章 決戰沂州之一戰成名第650章 轉移第435章 爲難的鄉紳們第1章 車禍第771章 密室第635章 密信第3章 玉娘第720章 宣化大戰(三)第238章 白布落紅第70章 作詞第833章 強大的氣場第315章 楊洪發威第402章 憑證第266章 新宅第599章 一石三鳥第674章 玉奴兒的童年第577章 爭論第776章 金槍無敵楊延琪第159章 他是誰?第490章 太原城危第462章 趙瑤的警告第825章 絕命詩第560章 幸福第431章 李準回京第775章 勇敢的喬玉娘第275章 鳴冤第443章 琳潔第766章 錦衣還鄉第19章 轉變第221章 我本將心待明月第835章 滕王閣序第264章 唐之禮第709章 活下去的機會第107章 留別
第740章 腰斬第678章 兵出宣化府第745章 班師回京第93章 共鳴第368章 夢迴水滸第891章 東海來訊第225章 名分第657章 溫耶的條件第795章 念奴嬌第852章 解決的辦法第775章 勇敢的喬玉娘第183章 屁顛的父子倆第335章 徐清源第127章 天下勢第393章 決戰沂州之東海之濱第843章 急召回京第441章 出門遇貴人第484章 東吳之王第170章 書房激情第145章 平易近人第506章 罷兵休戰第210章 有請謝芸靜!第135章 求詩第708章 屠城(四)第576章 早朝第653章 炮鎮忻州(一)第463章 陰盛陽衰第339章 巧施妙計賺將軍第280章 安平公主第830章 陽春三月百花忙第710章 糧倉第162章 千古絕對第220章 鳳求凰第521章第265章 偵探第150章 山東舊事第815章 元軍兵敗,安軍圍城第169章 笨拙的告白第346章 上元第699章 種諤領兵(上)第277章 探監第359章 火摺子第220章 鳳求凰第13章 風車第40章 釘篩第553章 趙瑤的心事第606章第487章 論人生的大起大落第746章第203章 父母心第156章 論策第151章 酷刑第238章 白布落紅第780章 狡兔三窟(下)第110章 離鄉第417章 定婚期第290章 挑明第419章 憂患成疾第701章 楊洪戰李元第843章 急召回京第483章 到杭州第764章 評書第513章 一定要教訓他第133章 獻策第570章 起駕回京第97章 拍賣第395章 決戰沂州之一戰成名第650章 轉移第435章 爲難的鄉紳們第1章 車禍第771章 密室第635章 密信第3章 玉娘第720章 宣化大戰(三)第238章 白布落紅第70章 作詞第833章 強大的氣場第315章 楊洪發威第402章 憑證第266章 新宅第599章 一石三鳥第674章 玉奴兒的童年第577章 爭論第776章 金槍無敵楊延琪第159章 他是誰?第490章 太原城危第462章 趙瑤的警告第825章 絕命詩第560章 幸福第431章 李準回京第775章 勇敢的喬玉娘第275章 鳴冤第443章 琳潔第766章 錦衣還鄉第19章 轉變第221章 我本將心待明月第835章 滕王閣序第264章 唐之禮第709章 活下去的機會第107章 留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