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元軍兵敗,安軍圍城

誰能想到,遼國的皇帝居然都不能將火力全部吸引過去。

張元直長嘆一聲,他立即派快馬給耶律阿魯翰送信,說讓大軍全力向東轉移,避開蕭莫,盡力防守南京。

張元直的第一反應就是要避開蕭莫,耶律阿魯翰又怎麼會想不到?

而且耶律阿魯翰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只是……在轉移的時候,耶律阿魯翰將耶律洪基留在了西京。

你避開蕭莫,難道蕭莫就不會追上來麼?所以耶律阿魯翰的毒辣這個時候就展現了出來。

他將耶律洪基當成了一顆棄子,而且……這個時候耶律阿魯翰與張元直的政變還沒有傳出去,所以耶律阿魯翰有理由相信,蕭莫一定會上鉤的。

只要蕭莫去攻打西京,這樣一來就可以給耶律阿魯翰爭取到足夠的時間往中京轉移。

而支援南京的任務,耶律阿魯翰自然是交給了孟恭作。

孟恭作大軍適時地退出了代州,然後全力奔襲南京,到了平縣的時候,正好碰到種諤的人馬在攻打平縣。

探子詢問孟恭作要不要去幫忙守城,孟恭作說道:“一個平縣,哪裡比得了南京?我們若是出兵,便暴露了自己的行蹤,所以不能出擊!”

於是孟恭作下令繞道經過平縣,想要瞞過安軍的耳目將大軍帶到南京的戰場上去。

種諤也因此逃過了一劫!

代州空了以後,安朝西路大軍又分爲四路,分別又樑爭和種諤,還有楊洪與趙冠纓,這四位將領一人率領幾萬人馬直奔西京,將西京包圍了。

西京裡面的守軍保護着耶律洪基奮力守城,這些人馬都是以前皇宮的禁衛,他們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耶律阿魯翰放棄了,只有耶律洪基心裡清楚,這一次他被耶律阿魯翰給擺了一道狠的!

但是清楚也沒有辦法,耶律洪基是遼國的皇帝,又不能投降,只能拼死抵抗。

耶律洪基還在自己的寢宮裡面準備了一條白綾,只待城門一破,耶律洪基便準備自縊,而且耶律洪基還將自罪狀與揭發耶律阿魯翰狼子野心的詔書給寫好了,後來耶律洪基想了想,若是自己死了,這份詔書又落到了蕭莫的手上,蕭莫肯定會藉此大作文章的。

爲了遼國的基業,這一次這個昏君居然清醒了過來,然後將詔書撕毀了,又寫了一份讓位給耶律阿魯翰的詔書,希望耶律阿魯翰真的能帶領遼國製造出奇蹟,然後讓遼國的基業不至於毀於一旦。

做完了這些,耶律洪基又來到了自己的後宮裡面,哪裡都是西域各國進貢過來的西域美女,好笑的是,耶律洪基不愧是一個昏君,都成這樣了他居然還有心思夜夜與這些美女行那男女之間的事情。

可能是耶律洪基也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於是便想最後享受一下這人間的‘絕色’吧!

卻說蕭觀音領着蕭家軍一路逃到了多倫,身後的鐵圖一直緊追不捨,中間有兩次鐵圖的人馬追上了蕭家軍,然後兩軍亂戰在了一起,雙方各有死傷。

到了多倫以後,蕭雲噠對蕭觀音道:“不如轉入草原,逃到烏蘭巴托去!”

蕭觀音想了想,採取了蕭雲噠的建議,然後大軍一路往北,鐵圖依舊緊追不捨,後來因爲草原上的積雪和惡劣的天氣,兩邊的士兵都開始不適應了。

士兵們的手腳都凍僵了,馬匹也喘着粗氣,顯然是受不了這樣底的溫度。

而蕭觀音的蕭家軍卻又近在咫尺,讓鐵圖不甘心放棄。

就這樣,蕭家軍與鐵圖的軍隊在草原上面東躲西藏、東奔西跑的,折騰了好久的時間。

而張元直這個時候所帶的糧草也不多了,所以張元直便算着日子,對皇城上京猛攻了起來。

在蒙漢與茶扎還有烏古三位首領的指揮下,蒙古的勇士們奮力地抵抗着。

但是遼軍整體的作戰素養和指揮顯然更勝一籌,張元直見久攻不下,便心生一計,派人出處散播謠言,說是遼軍陣中糧草緊缺,根本支持不了半個月。

隨即張元直便下令大軍撤退,這讓蕭惠和張孝傑大喜。

這段時間被一個張元直和十萬人馬給打得這樣狼狽,蕭惠的心裡一直很壓抑。

於是蕭惠便下令讓蒙漢率軍追擊張元直大軍,想要找回場子。

張孝傑聽了便要阻止,但是蕭惠說道:“朕的公主目前都下落不明,碳山大敗之後,我軍士氣低落,此時不進攻,將來朕如何服衆?”

於是張孝傑不敢說話了,蒙漢也只能硬着頭皮追了出來,但是沒有想到大軍一出城才前進十幾裡,就中了張元直的埋伏,然後被張元直的遼軍大敗,折損了數萬人馬,最後只率領八千殘軍回到了上京。

回到上京以後,蒙漢對蕭惠說道:“皇上,末將中了張元直之計,兒郎們都打光了!”

蕭惠聽了大驚,忍不住吐了一口老血,然後大呼一聲:“豎子張元直,朕……朕要將你挫骨揚灰!”

罵完之後,蕭惠便被氣得昏了過去。

蕭天作趕緊喊來御醫,然後帶領一班大臣等候在蕭惠的寢宮外面。

到了半夜蕭惠才醒過來,然後蕭天作和張孝傑被叫了進去。

蕭惠的臉上,充滿了無奈!他根本就不是一個當皇弟的料,容易驕傲,而且目中無人,又好大喜功!

現在蕭惠病倒了,只能看着蕭天作說道:“我兒,當監國之,希望不要讓朕失望!若是朕……唉!今後切記,好好治國,還有……一定要將你皇妹找回來!”

蕭天作聽了,流着淚水說道:“父皇正當盛年,定然無礙,請父皇安心養病,兒臣定然不負父皇厚望!”

雖然說不是親生的父子,但是蕭天作本來就是蕭惠的族侄,而且蕭惠又沒有兒子,所以蕭天作與蕭惠之間的感情也是非常好的。

說罷,蕭天作一把將御醫的衣領揪了過來,然後對御醫說道:“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如果我父皇出了半點差錯,就用你的人頭來謝罪!”

御醫聽了哆哆嗦嗦地不敢說話……

第711章 援軍第655章 朵蘭第461章 戰事不順第419章 憂患成疾第144章 識破第468章 茫然的狄青第185章 你咬我啊!第379章 血染絲巾第312章 去而復返第105章 文章第425章 太子請纓第538章 神威大炮第884章 師兄弟之爭第156章 論策第617章 種世衡第185章 你咬我啊!第229章 官人第40章 釘篩第904章 堵橋第118章 綁架第520章 非人的遭遇第748章 好消息第730章 二奪西涼(三)第198章 那人是誰?第551章 調任第361章 聖女之心第225章 名分第578章 掛帥第420章 出亂子了第903章 公主大家閨秀一個都跑不了第4章 雲雪第678章 兵出宣化府第191章 天下首富第272章 舌戰唐之禮第224章 望海潮第348章 不良的徒弟第632章 私情第646章 蕭莫的勸解第350章 紅巾軍第735章 西夏大亂(一)第588章第148章 奪命肥三第844章 耶律宗德第290章 挑明第756章 暗流第709章 活下去的機會第484章 東吳之王第445章 濮溫的選擇題第877章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111章 近秦淮第336章 河東獅第181章 聖旨第440章 翻臉第667章 種詁、種診第68章 詩會(五)第307章 人生四大喜事第323章 御書房第588章第508章 車中人第688章 劍指西涼第761章 遼東第196章 綁着去第669章 破城(上)第272章 舌戰唐之禮第130章 夜光杯第683章 宣化會戰(三)第357章 有間客棧第821章 鐵圖之死第95章 杭商第423章 平安符第549章 朝堂新晉派第76章 辦法第490章 太原城危第385章 蕭母之死第259章 夜襲第83章 血本第599章 一石三鳥第313章 私會第855章 蕭觀音進京第172章 不一樣的男人第895章 大婚(二)第106章 逼迫第673章 天山上的雪蓮花第834章 單挑三大文豪第878章 三氣張元直第362章 蕭殺之夜第177章 昨夜西風凋碧樹第706章 屠城(二)第535章 盧秋第880章 得勝回京第277章 探監第851章 商道之爭(上)第406章 孟秋香的遺訓第138章 又是麻煩第524章 機智的樑爭第546章 女軍師第270章 取燈油第609章 狡猾的耶律阿魯翰第19章 轉變第847章 趙權駕崩(下)
第711章 援軍第655章 朵蘭第461章 戰事不順第419章 憂患成疾第144章 識破第468章 茫然的狄青第185章 你咬我啊!第379章 血染絲巾第312章 去而復返第105章 文章第425章 太子請纓第538章 神威大炮第884章 師兄弟之爭第156章 論策第617章 種世衡第185章 你咬我啊!第229章 官人第40章 釘篩第904章 堵橋第118章 綁架第520章 非人的遭遇第748章 好消息第730章 二奪西涼(三)第198章 那人是誰?第551章 調任第361章 聖女之心第225章 名分第578章 掛帥第420章 出亂子了第903章 公主大家閨秀一個都跑不了第4章 雲雪第678章 兵出宣化府第191章 天下首富第272章 舌戰唐之禮第224章 望海潮第348章 不良的徒弟第632章 私情第646章 蕭莫的勸解第350章 紅巾軍第735章 西夏大亂(一)第588章第148章 奪命肥三第844章 耶律宗德第290章 挑明第756章 暗流第709章 活下去的機會第484章 東吳之王第445章 濮溫的選擇題第877章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111章 近秦淮第336章 河東獅第181章 聖旨第440章 翻臉第667章 種詁、種診第68章 詩會(五)第307章 人生四大喜事第323章 御書房第588章第508章 車中人第688章 劍指西涼第761章 遼東第196章 綁着去第669章 破城(上)第272章 舌戰唐之禮第130章 夜光杯第683章 宣化會戰(三)第357章 有間客棧第821章 鐵圖之死第95章 杭商第423章 平安符第549章 朝堂新晉派第76章 辦法第490章 太原城危第385章 蕭母之死第259章 夜襲第83章 血本第599章 一石三鳥第313章 私會第855章 蕭觀音進京第172章 不一樣的男人第895章 大婚(二)第106章 逼迫第673章 天山上的雪蓮花第834章 單挑三大文豪第878章 三氣張元直第362章 蕭殺之夜第177章 昨夜西風凋碧樹第706章 屠城(二)第535章 盧秋第880章 得勝回京第277章 探監第851章 商道之爭(上)第406章 孟秋香的遺訓第138章 又是麻煩第524章 機智的樑爭第546章 女軍師第270章 取燈油第609章 狡猾的耶律阿魯翰第19章 轉變第847章 趙權駕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