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制高點

蕭觀音終於肯到開封去了,隨着蕭觀音和張孝傑踏上了前往安朝的路,元國也爲了表達與安朝合作的誠意,於是任命蒙漢爲將軍,率兵攻打牧州。

這樣一來,元國在北,女真人在東,加上長城也被蕭莫大軍給佔了,中京大定府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耶律宗德立即派人聯繫耶律阿魯翰。

於是耶律阿魯翰派人找張元直商議,張元直這邊,圍着霸州已經打了接近一個月了,霸州里面李準的人馬有十幾萬,一時難以吃下,但是張元直知道,成功也就在眼前了。

只要霸州城內糧草一盡,那麼李準就是甕中之鱉,擊敗了李準大軍,就等於是瓦解了安朝這次大舉進攻的聯軍!

而且……如果能活捉李準,相信安朝也會在一些方面妥協的。

但是這個緊要的關頭,耶律阿魯翰卻有意讓張元直退兵!

原因很簡單,大定府是遼國的皇城,是耶律阿魯翰的根基所在,所以耶律阿魯翰捨不得,想要張元直回兵救援。

張元直派人對耶律阿魯翰說道:“皇上,這是蕭莫的圍魏救趙之計,若是這次不能攻下霸州,將來蕭莫率兵南下,只怕南京又有危險,到時候皇上如之奈何?”

聽了張元直的話,耶律阿魯翰勃然大怒,派人對張元直問道:“汝欲使我無立錐之地耶?”

意思是,你難道想我連立足之地都沒有了?

張元直聽到這句話,知道耶律阿魯翰是生氣了,於是只好獨身來到南京見耶律阿魯翰,然後對他說道:“皇上,如今正值霸州糧草眼看難以爲繼,攻下了霸州,將來南渡黃河,便是一馬平川,直抵開封,蕭莫定然不會對霸州坐視不理的,這很明顯是蕭莫的圍魏救趙之計!”

耶律阿魯翰道:“你的意思是讓朕放棄中京,若是中京豈不是將我大遼數十萬百姓以及朕的根基拱手送給安朝了麼?休得多言,朕已經讓孟恭作率兵回救中京了,南京便交給你了!”

張元直聽了,知道耶律阿魯翰主意已決,再難更改,於是長嘆一聲,只好從霸州退兵。

沒有了孟恭作的牽制,狄青大軍一來,霸州還能攻下麼?張元直也是沒有辦法了,耶律阿魯翰擔心中京有失,張元直也可以理解。

現在遼國是耶律阿魯翰的了,西京失去了以後,加上元國獨立,現在遼國的領土已經只有南京與中京一帶了,其中南京是在關內,而遼國的根基則是在關外,耶律阿魯翰自然捨不得關外的中京,但是這樣一來,回兵救援中京的話,南京就危險了!

所以……張元直長嘆一聲,是在嘆息遼國的未來!

遼國還有未來麼?

失去了擊敗霸州李準十幾萬大軍的機會,也等於是失去了打贏這一仗唯一的機會!

長嘆之後,孟恭作來找到了張元直,見到孟恭作以後,張元直對孟恭作說道:“將軍應該知道,攻下霸州,纔是我軍唯一的機會,爲何也贊成皇上回救中京之策?”

孟恭作想了想,對張元直道:“今日之遼國,無異是帝國之殘陽也!所以末將不就大軍能南下攻宋,只求能保住中京,再徐圖上京以及遼東,若如此,將來未必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說罷,孟恭作對張元直抱拳告辭,到了現在,張元直終於明白了!

原來這所謂的當世第一名將,也是目光如此的短淺!

“孟恭作啊孟恭作……”張元直看着孟恭作的背影喃喃自語:“你說錯了,回到了中京,你以爲蕭莫會給你們喘息的機會麼?你的見識,也不過是和耶律阿魯翰一個層次的罷了……不可否認,你對戰場上面的大局把握讓人佩服,但是比起蕭莫來……

搖搖頭,張元直有些無奈,歸根結底,還是蕭莫!

早知今日,當初就應該將蕭莫斬殺在遼國的,但是現在,張元直後悔也來不及了,況且現在,張元直也覺得自己在耶律阿魯翰的手下,過得不是很得意。

以前在耶律洪基的手下,張元直得到了絕對的信任,但是在耶律阿魯翰手下,雖然之前耶律阿魯翰一直極力拉攏自己,但是耶律阿魯翰對張元直放棄西京的戰略似乎非常不滿,所以耶律阿魯翰對張元直也有些不信任他的能力了!

這個原因,說起來還是趙權的功勞,趙權讓蕭莫和李準分兩路進攻遼國,本來是一個昏招,但是沒有想到的是,結果卻成了奇招!

這也難怪,張元直和蕭莫爲敵,怎麼可能猜得到一向精明的蕭莫居然會出兵分兩路這樣的昏招呢?

於是遼國不但丟了西京,還丟了霸州,這也讓耶律阿魯翰產生了對張元直的不滿!

現在的張元直,已經可以說是一直鬥敗了的鬥犬了……

遼軍突然回兵,這一切都在蕭莫的意圖之中,而這時候黃河的汛期雖然還沒有過,但是也開始退潮了,炮彈雖然還不能運過河但是糧草卻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遼國西京的通道打通以後,蕭莫大軍跟就不需要擔心糧草的問題,於是蕭莫立即派人告訴李準,讓李準率領人馬,反圍南京,並且還派人給送去了一些炮彈,將炮兵營全部給了李準。

蕭莫對李準的要求是,圍住南京,用火炮震懾,讓張元直不敢出城,圍而不打!

雖然不明白蕭莫的意思,但李準還是照做了,並且把狄青和楊排風派給了蕭莫。

想要攻打中京,必須得要騎兵,因爲出了關外,是一片平原,而且……現在中京的人馬也都是騎兵。

蕭莫的作戰方針,就是圍住南京,困住張元直,然後和女真人還有元國對遼國的中京發起猛攻!

張元直料想得不錯,蕭莫確實不會給孟恭作想要攻打上京,然後逃入草原的機會,所以蕭莫必須得用絕對的實力,來震懾遼軍。

這就是爲什麼蕭莫要佔領長城的原因!

佔領了長城以後,蕭莫就等於是佔領了制高點,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制高點!

第473章 炸藥球第104章 錦兒第124章 偷聽第289章 女將軍第663章 蕭莫的錦囊妙計:挖!第881章 推辭不受第893章 樑爭得子第346章 上元第221章 我本將心待明月第674章 玉奴兒的童年第840章 棄帥保車第419章 憂患成疾第211章 去我家提親!第161章 見客第500章 定襄大戰之潰敗第252章 先登極樂,再入飄渺第602章 好色之徒第909章第209章 名花會(二)第38章 失算第143章 人販子第821章 鐵圖之死第751章 大鬧瓊林苑(二)第807章 分兵第320章 夢裡巫山雲第229章 官人第58章 問路第219章 謝府門前第332章 不許幽默第622章 反間計(四)第799章 蕭惠稱帝第324章 魏國公第562章 喬夫人第703章 冷箭第42章 芷蘭第106章 逼迫第135章 求詩第242章 歪詩第332章 不許幽默第236章 禮物第634章 張孝傑定計第868章第402章 憑證第897章 大婚(四)第46章 打算第120章 智取第810章 蕭觀音掛帥第342章第861章 千騎破中京,擒賊先擒王第226章 用之於民,用之於國!第673章 天山上的雪蓮花第297章 耶律洪基第897章 大婚(四)第451章 演戲第329章 面聖第350章 紅巾軍第243章 把便宜佔回來第369章 說服曹向第723章 宣化大戰(六)第90章 釋然第738章 楊洪對烏荼第92章 商隊第695章 耶律蓉第546章 女軍師第182章 不是真的吧?第231章 草包加紈絝第255章 居然是她第893章 樑爭得子第689章 李霸的忌憚第786章 開商道(上)第525章 兩勢一害第404章 朝議(一)第754章 陳述舊事第615章 夏州事變第640章 小司馬第534章 生擒蒯越第303章 準備好了第838章 王爺醉了!第550章 曹剛的意見第50章 降價第37章 劍舞第713章 張孝傑的想法第575章 妖精一樣的嚴昔蓮第654章 炮鎮忻州(二)第791章 鬧劇第443章 琳潔第711章 援軍第683章 宣化會戰(三)第621章 反間計(三)第394章 決戰沂州之蒼山大戰第222章 喜歡第635章 密信第150章 山東舊事第853章 制高點第16章 司戶第426章 回鄉第478章 忻州之戰(三)第312章 去而復返第41章 請帖第348章 不良的徒弟
第473章 炸藥球第104章 錦兒第124章 偷聽第289章 女將軍第663章 蕭莫的錦囊妙計:挖!第881章 推辭不受第893章 樑爭得子第346章 上元第221章 我本將心待明月第674章 玉奴兒的童年第840章 棄帥保車第419章 憂患成疾第211章 去我家提親!第161章 見客第500章 定襄大戰之潰敗第252章 先登極樂,再入飄渺第602章 好色之徒第909章第209章 名花會(二)第38章 失算第143章 人販子第821章 鐵圖之死第751章 大鬧瓊林苑(二)第807章 分兵第320章 夢裡巫山雲第229章 官人第58章 問路第219章 謝府門前第332章 不許幽默第622章 反間計(四)第799章 蕭惠稱帝第324章 魏國公第562章 喬夫人第703章 冷箭第42章 芷蘭第106章 逼迫第135章 求詩第242章 歪詩第332章 不許幽默第236章 禮物第634章 張孝傑定計第868章第402章 憑證第897章 大婚(四)第46章 打算第120章 智取第810章 蕭觀音掛帥第342章第861章 千騎破中京,擒賊先擒王第226章 用之於民,用之於國!第673章 天山上的雪蓮花第297章 耶律洪基第897章 大婚(四)第451章 演戲第329章 面聖第350章 紅巾軍第243章 把便宜佔回來第369章 說服曹向第723章 宣化大戰(六)第90章 釋然第738章 楊洪對烏荼第92章 商隊第695章 耶律蓉第546章 女軍師第182章 不是真的吧?第231章 草包加紈絝第255章 居然是她第893章 樑爭得子第689章 李霸的忌憚第786章 開商道(上)第525章 兩勢一害第404章 朝議(一)第754章 陳述舊事第615章 夏州事變第640章 小司馬第534章 生擒蒯越第303章 準備好了第838章 王爺醉了!第550章 曹剛的意見第50章 降價第37章 劍舞第713章 張孝傑的想法第575章 妖精一樣的嚴昔蓮第654章 炮鎮忻州(二)第791章 鬧劇第443章 琳潔第711章 援軍第683章 宣化會戰(三)第621章 反間計(三)第394章 決戰沂州之蒼山大戰第222章 喜歡第635章 密信第150章 山東舊事第853章 制高點第16章 司戶第426章 回鄉第478章 忻州之戰(三)第312章 去而復返第41章 請帖第348章 不良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