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千騎震天下(五)

因爲搜查得仔細,所以孟恭作大軍直到凌晨破曉之際,才發現了之前蕭莫他們藏身的山頭。

然後孟恭作率領士兵順着馬蹄印,一路跟着,終於在箭頭山下發現了蕭莫大軍的身影。

箭頭山,顧名思義,這座山頭的形狀就跟一個箭頭似的,越到山頂面基越小,遠遠地看過去,就跟一個箭頭一樣。

箭頭山其實是一座石頭山,不知道經過了幾千年風雨的洗刷,石頭山裡面的石頭已經被雨水和風霜給磨得圓滑了,而且山頂上面還稀鬆地長了一些翠綠的青苔草地以及爲數不多的樹木。

蕭莫讓士兵們從小道上了山頂,並且把戰馬都栓住了,然後便在山頭上開始挖坑。

其實就是挖戰壕,不過那時候沒有戰壕這一說,於是蕭莫就說是挖坑。

因爲時間的原因,所以挖出來的坑和戰壕有很大的差別,說直接一點,就是每個士兵給自己挖了一個可以藏身的地方,然後把所有的槍彈都從坐騎的身上給搬到了坑裡,然後嚴陣以待等待孟恭作大軍的到來。

黎明破曉,一輪紅日從東方升起,慢慢地照亮了天際,然後從天際又照亮了整個大地。

孟恭作大軍呼嘯而來,這些遼兵已經連續兩個晚上沒有休息了,而且他們的糧草也越來越少,不過這些士兵們現在卻都是鬥志旺盛。

這是因爲復仇的情緒在支配他們的思想,加上孟恭作打着要爲先後兩位皇帝報仇的旗子,這更讓士兵們充滿了鬥志。

來到箭頭山下,孟恭作果然見到了火槍營的旗幟,他冷笑一聲,然後說道:“原來是藏在了這裡!”

冷笑之後,孟恭作上前喊道:“哪位是安朝的蕭莫蕭大將軍?不知道大將軍可否賞臉與本將軍搭話?”

蕭莫在山頭上面微笑着答道:“在下便是,孟將軍,上次在太原,你我有過一面之緣,不知道可還記得在下?”

孟恭作咬牙切齒地說道:“你就算化成灰我也認識你!”

“哈哈……”蕭莫聞言大笑了起來,然後大聲道:“承蒙孟將軍看得起蕭莫,而且……孟恭作這樣都能追上來,蕭莫是真心佩服!”

孟恭作大聲道:“蕭莫,你只有千騎人馬,素素率領你的人馬投降,本將軍可以考慮不殺你,並且還放你的士兵一跳生路,如何?”

蕭莫聽了,對孟恭作答道:“看來孟將軍還真是位仁義將軍,居然還肯放過蕭莫與我安朝的弟兄!不過……蕭莫也知道,這投降是奇恥大辱,所以這樣的大辱,蕭莫是做不到的!”

“那我便下令大軍進攻!”孟恭作冷聲道:“你信不信在我這十萬大軍的面前,你腳下的山頭我的士兵都能把它給夷平了?”

孟恭作顯然是沒有耐心和蕭莫墨跡了,於是便開始用言語恐嚇了起來,不過蕭莫卻不吃他這一套,只見蕭莫聽了孟恭作的話以後,不怒反笑地答道:“孟將軍正要這樣說,在下倒真不信了,就請孟恭作和你手下的士兵,現在將這座山頭給夷爲平地吧!”

這箭頭山雖然名稱是箭頭,山頭也只是一個小山頭,但是真像孟恭作說的那樣,讓士兵把這座山頭給夷平了,卻還是非常有難度的。

且不說箭頭山本身是石頭山,就算不是石頭山,只是一個土堆,你十萬大軍要把它給夷爲平地,只怕也得花上好幾個月的功夫!

難道說,你孟恭作真的讓這十萬大軍在這山頭前面,花幾個月的時間來挖山麼?真是那樣的話,蕭莫倒是不介意。

雖然說士兵們的乾糧是支撐不了那麼久的,但是蕭莫還有後軍啊,狄青大軍不見了自己,而孟恭作大軍又出現在山川中,不用想也知道是什麼原因了。

所以狄青大軍到時候肯定回來增援,孟恭作這一招肯定是不行的,而孟恭作也不過是說說大話而已,怎麼會真的讓士兵去挖山?

孟恭作見蕭莫被自己的大軍圍困了還一臉得意的樣子,於是便大手一揮,對自己的屬下說道:“給我上,務必要把蕭莫給我活捉!”

上?

怎麼上?

士兵們看了看山頭上那條婉轉的小道,然後終於有人咬咬牙朝騎着戰馬朝小道上面衝去,但是突然‘砰砰’兩聲,那先準備上山的兩人便摔下了馬背,然後口吐鮮血而亡。

這是……

遼國的士兵都驚訝,他們不解地看了看天空,然後疑惑地問道:“剛纔……是打雷了麼?”

哪裡是打雷?再說了,打雷打死人的確實是有,但那也是把人給雷得內焦外嫩的,反觀剛纔被擊斃的兩人,都是身上被利器給洞穿了一個大窟窿,這哪裡是雷擊造成的?

見到這兩名死亡士兵的屍體,孟恭作的臉部抽搐了一下,然後他大手一揮,說道:“不要騎馬,徒步上去,看他能殺多少人!”

士兵們聽了,於是紛紛下馬,但是因爲山路的原因,一次容不下太多人上山,於是只好一批一批地朝上山爬去。

蕭莫見了,對雲龍宿道:“讓士兵們分成兩隊,五百人一隊輪流射擊!”

雲龍宿聽了,便按照蕭莫的吩咐讓人搖動了令旗,然後雲龍宿對蕭莫問道:“大將軍,敵人人數太多,只怕……”

遼軍有十萬之衆,兵力於自己這邊的對比是一百比一,所以雲龍宿有些擔心也是正常的。

蕭莫不等雲龍宿說完,便打斷他的話說道:“無須擔心,只要打退了他們前面幾波的攻勢,將遼軍的銳氣給打退了,那麼他們自然不敢再造次!”

蕭莫說得不錯,俗話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只要頂住了遼軍前面的幾波攻勢,讓火槍壓制遼軍的前進,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到了最後,遼軍也還是攻不上山頭的。

而且……蕭莫也不是信口胡說的,事實也證明了蕭莫說得沒有錯!

冷兵器和熱兵器,這完全就像是一場跨越時代的戰爭,而且……這場戰爭也是一場非常不公平的對決!

第387章 決戰沂州(一)第386章 舉喪第275章 鳴冤第662章 計中計第333章 太嫩了第515章 蘇青兒第133章 獻策第331章 一家子第531章 寶玉船第452章 蕭莫之怒第408章 趙瑤有請第844章 耶律宗德第348章 不良的徒弟第44章 籌糧第621章 反間計(三)第80章 甩手第364章 勇敢的明玉第589章 投降者生頑抗者死第749章 天牢第547章 欽差第557章 擴建住宅第413章 紀平有請第794章 山野村夫?第217章 謝嚴的要求第504章 慷慨義士第110章 離鄉第176章 京城來訊第767章 燧發槍第249章 耍耍酒瘋親小嘴第727章 先鋒楊延琪第756章 暗流第850章 女人們的事情第8章 喬正第204章 送請柬來了第6章 災年第31章 撲空第246章 尷尬的王之修第591章 退兵,換人質第229章 官人第759章 最難的題目!第179章 禁足第689章 李霸的忌憚第704章 天真又可敬的玉奴兒第806章 遼國政變第778章 爲什麼?第97章 拍賣第538章 神威大炮第51章 協議第250章 去京城吧!第527章 浙江之患第501章 黎明的前夕第656章 老丈第369章 說服曹向第66章 詩會(三)第233章 成了搶手貨第20章 離鄉第87章 殺人第436章 鄭必遠與錢及聞第740章 腰斬第708章 屠城(四)第153章 陰雨第401章 殺!第243章 把便宜佔回來第327章 幕後之人第751章 大鬧瓊林苑(二)第330章 又來一個告狀的第649章 炮兵營第848章 圍魏救趙第615章 夏州事變第143章 人販子第98章 指使第493章 黑衣將軍第234章 月中最美是子衡第509章 杭州之弊第808章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第171章 天大的好事第395章 決戰沂州之一戰成名第594章 蕭莫在軍營裡快活的日子第514章 辦法和條件第41章 請帖第432章 人臣之道第224章 望海潮第195章 此人是誰?第214章 周掌櫃第208章 名花會(一)第576章 早朝第672章 玉奴兒第644章 團結的党項人第351章 心靈受傷的小樑子第578章 掛帥第590章 反客爲主第15章 陰霾第45章 牽手第60章 提名第55章 書院第854章 六月第908章 兩道聖旨第519章 安排第702章 一樣的計謀第314章 禿子孫
第387章 決戰沂州(一)第386章 舉喪第275章 鳴冤第662章 計中計第333章 太嫩了第515章 蘇青兒第133章 獻策第331章 一家子第531章 寶玉船第452章 蕭莫之怒第408章 趙瑤有請第844章 耶律宗德第348章 不良的徒弟第44章 籌糧第621章 反間計(三)第80章 甩手第364章 勇敢的明玉第589章 投降者生頑抗者死第749章 天牢第547章 欽差第557章 擴建住宅第413章 紀平有請第794章 山野村夫?第217章 謝嚴的要求第504章 慷慨義士第110章 離鄉第176章 京城來訊第767章 燧發槍第249章 耍耍酒瘋親小嘴第727章 先鋒楊延琪第756章 暗流第850章 女人們的事情第8章 喬正第204章 送請柬來了第6章 災年第31章 撲空第246章 尷尬的王之修第591章 退兵,換人質第229章 官人第759章 最難的題目!第179章 禁足第689章 李霸的忌憚第704章 天真又可敬的玉奴兒第806章 遼國政變第778章 爲什麼?第97章 拍賣第538章 神威大炮第51章 協議第250章 去京城吧!第527章 浙江之患第501章 黎明的前夕第656章 老丈第369章 說服曹向第66章 詩會(三)第233章 成了搶手貨第20章 離鄉第87章 殺人第436章 鄭必遠與錢及聞第740章 腰斬第708章 屠城(四)第153章 陰雨第401章 殺!第243章 把便宜佔回來第327章 幕後之人第751章 大鬧瓊林苑(二)第330章 又來一個告狀的第649章 炮兵營第848章 圍魏救趙第615章 夏州事變第143章 人販子第98章 指使第493章 黑衣將軍第234章 月中最美是子衡第509章 杭州之弊第808章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第171章 天大的好事第395章 決戰沂州之一戰成名第594章 蕭莫在軍營裡快活的日子第514章 辦法和條件第41章 請帖第432章 人臣之道第224章 望海潮第195章 此人是誰?第214章 周掌櫃第208章 名花會(一)第576章 早朝第672章 玉奴兒第644章 團結的党項人第351章 心靈受傷的小樑子第578章 掛帥第590章 反客爲主第15章 陰霾第45章 牽手第60章 提名第55章 書院第854章 六月第908章 兩道聖旨第519章 安排第702章 一樣的計謀第314章 禿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