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鐵甲一號

摩托化步兵的概念首次出現在了軍中會議上,被李天成提了出來,軍隊組建一支快速機動的摩托化步兵即將實現。

“李總統,軍方打電話過來邀請您前去參加鐵甲一號的正式試驗,時間定在明天下午兩點鐘。”李天成接到了王四海的內線電話,頓時眼前一亮。

“鐵甲一號,終於下線了。”

鐵甲一號是華夏國自產的第一輛軍用坦克,是仿製後世的六二式輕型坦克研製而成的。

考慮到幾年後有可能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需要,李天成將機動車輛、戰鬥機、航母稱爲軍工發展的三大件,這三大件的出現,將會大大提高振國軍的作戰水平。

飛機此時已經在歐美出現,但能用到的地方也就是高空偵查,它部分代替了高空氣球和飛艇的功能,此時戰鬥機和轟炸機、航母艦載機還未出現。

戰鬥機是在一戰開始後纔出現在戰場上的,那時的戰鬥機還只能用機槍作爲主要的武器裝備,在空中進行格鬥,轟炸機的投彈能力十分有限,只能投擲小型炸彈,炸燬地面目標的能力十分有限。

而航母的概念也是在一九一四年左右被提出的,是英國人首先利用普通船隻改裝成航母,剛剛出現的航母還只能起降水上飛機,當時沒有專門的航母艦載機,航母只是作爲機庫使用,而不是作爲飛機起飛的平臺。

此時的航母上的飛機需要起飛時,必須先用吊機將水上飛機吊離航母機庫,吊到海面上,然後飛機在水上起飛,那時的水平轟炸機能力也十分有限,主要用於遠距離偵查,效果要比偵察船距離要遠很多,當然也可用於作戰,只是命中能力十分低下,遠不如後面即將要登場的俯衝轟炸機和魚雷轟炸機。

經過一戰期間的改裝航母熱之後,一九一九年世界第一艘專門設計的航母是日本人制造出來的鳳翔號,也就是說,真正意義上的航母出現,還是在一戰以後。

第一代的航母艦載機質量輕,便於起飛,所以第一代螺旋槳艦載機不需要滑躍起飛,在平直的甲板上就可以順利起飛,不像後世的重型艦載機,比如殲十五,需要通過滑躍起飛,或是藉助彈射器起飛。

而坦克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的,當時的英國製造出的第一批坦克不僅質量輕,裝甲防護能力差,炮管短,射程近,威力也小,當時的坦克是利用農用履帶式車輛改裝成的,但在當時已是戰場上的無敵將軍了,因爲反坦克穿甲彈還沒有出現。

振國軍的鐵甲一號,直接鏈接到了後世的六二式輕型坦克,雖然不是很先進的版本,但在這個時代而言,已經綽綽有餘,也已經可以無敵與陸軍戰場,完全沒有必要去搞出更加先進的版本,但更多的還是爲了省錢考慮,否則李天成不介意一下子造出裝甲厚度要厚很多的重型坦克出來。

六二式輕型坦克是在五九式坦克的基礎上設計而成的,是五九式的縮減版本,振國軍取名爲鐵甲一號,這種坦克在振國軍中的名字會一直沿用鐵甲車的稱號,坦克這種稱呼在這個歷史時期還沒有出現。

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在已經初具規模的南京工業園區內,振國軍的軍工廠內的機器正在轟隆隆的運轉着,這是一家位於工業園區東北面的兵工廠,是新建設的一批工廠之一。

李天成的總統府車隊在繞了幾道彎之後,便進入了一個看起來像是普通工廠的廠房附近,門口掛着振華機械廠第十八分廠的牌子,爲的就混淆視聽,其實就是一家新開的坦克製造廠,裡面暫時只有一條生產線,生產出來的一輛坦克也是試驗型號。

廠門口站着一名筆挺挺的持槍士兵,見到車隊在門口停下來,立即認出來這是總統府的車子,士兵立即向車窗外探出頭來的李天成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李天成笑着朝士兵揮了揮手,然後令其打開寬厚結實的鐵門,放車隊進入了廠區內。

李天成和車隊的警衛還有馬朝雲、嚴立三、黃興等軍方的幾人下車之後,便有一名年紀二十幾歲的青年帶着一干人出現在車隊附近,領頭的年輕人長得憨憨厚厚的樣子,見人就笑,他是這家工廠的廠長,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年李天成最初在上海製造槍炮時培養出來的技術員張富貴,也是振華畢業的第一學生,他此時已榮升爲這家新廠的廠長。

“李總統,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正等着你們前來視察和觀摩,新造好的試驗型鐵甲車就停在那邊,何時進行發炮試驗,請總統下令。”張富貴笑吟吟地走近了過來,從口袋裡一掏,掏出一個紅色煙盒,立即遞上了一根華夏牌過濾嘴香菸。

“富貴啊,你們工作辛苦了,鐵甲一號終於搞出來了,你這個廠長的功勞可不小啊。”李天成吸着華夏的國煙,愜意地吐出一個菸圈,伸手拍了拍張富貴的肩膀笑道。

“我們按照總統和國防部的指示,必須在一年內搞出第一輛鐵甲車出來,當然不敢怠慢,這之前一直都在趕進度,技術員和工人們們日夜都在辛苦趕工,終於設計、定型、生產都完成了,這才生產出來了。”張富貴略帶着自豪迴應道。

“技術性能指標都沒問題吧,有沒有偷工減料?”李天成又笑着問道。

“當然不會,各項性能都是按照國防部提供的技術資料設計的,絕對沒有半點弄虛作假的地方,請軍方和總統放心,我們的發動機是南京發動機研究中心研發出來的,他們經驗豐富,有了幾年的軍用發動機設計經驗,多項試驗表明,發動機工作能力能夠達標,可靠性有保障。”張富貴迴應道。

“那就好,讓你們的人開着鐵甲車跟着車隊到野外南京野戰師的射擊場去試試吧,另外還是給它蓋上一個帆布蓋子比較好,免得在路上走時被人看到了,再次引起那些洋鬼子眼饞,他們對我們的新技術可是盯得很緊的,恨不得一把全部偷了去。”李天成轉頭望了一眼幾十米開外的車間門口停放着的鐵甲一號說了一聲。

“是,總統。”

張富貴隨後便指揮着幾名廠區的工人,去車間拉一張大帆布出來,蓋上那兩停在不遠處的綠殼子傢伙。

五九式坦克是前蘇聯二戰後主戰坦克t-54的中國版,六二式又是五九式的輕型版本,五九式算是中型坦克,而六二式則是輕型坦克,鐵甲一號又是六二式的翻版。

鐵甲一號的火炮是一門八十五毫米加農炮,內部乘員有四人,配備一挺普通七點六二毫米口徑機槍和一挺十二點七毫米口徑的高射機槍,有四個觀察鏡,和一個指揮潛望鏡,前裝甲厚度達到四十五毫米,其它裝甲厚度三十五毫米,比後期先進的重型坦克裝甲防護能力要差很多,但防護重機槍彈和普通槍彈和榴彈是沒有問題的。

六二式坦克那個時期的坦克設計水平有限,所以坦克在減震技術方面比較差,六二式坦克沒有後來更先進的坦克乘坐起來舒適,士兵坐在內部會有很強的顛簸感,而且內部沒有安裝空調,夏天溫度輕易能超過四十度,戰士在裡面會比較辛苦。

之所以選擇六二式坦克爲藍本,是因爲它既比第一代坦克要先進很多,體積也不大,造價自然便宜許多,可以多生產一些同樣型號的出來,讓部隊多有幾輛這樣的利器。

另外在這個時期,再先進的坦克生產出來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爲它暫時還找不到對手,坦克的對手是反坦克槍、炮、火箭筒、地雷、燃燒瓶和導彈等武器,導彈此時還沒有出現,各種反坦克手段效果有限,估計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反坦克武器才能對鐵甲一號構成威脅。

另外鐵甲一號內的夜視儀由於是比較先進的電子設備,此時還無法生產,沒有配備,但預留了一定的空間,將來再裝備上車。

鐵甲一號全車重量只有二十一噸,比五九式的三十幾噸要輕很多,機動性能當然不錯,能攜帶四十七發炮彈,最大速度六十公里每小時,最大行程可達四百五十公里,比第一代坦克要好很多了,雖然裝甲和火炮略有不足,但在這個時代而言,它的威力已經足夠。

“你們這裡有幾個人會開鐵甲車,軍方的士兵還沒有人會使用這種新裝備,到時候你們的人還需要在部隊裡配合部隊使用它纔是,要不然他們連怎麼玩都不知道。”張富貴過來後,李天成又問道。

“我們暫時培訓了四名操作人員,其中兩人懂得鐵甲車的駕駛,另外兩人懂得車內其它裝備的操作,到了軍方之後,我們會將詳細的操作方法都教會他們,日後有什麼技術方面的疑問,我們會隨時派人過去指導。”張富貴恭敬地迴應道。“另外我們馬上要建一間鐵甲車修理廠,培訓一批修理技術人員,要是以後軍方使用起來出現了問題,我們的人會及時趕過去現場檢修,要是現場無法修理的,就拆卸完拖回來到車間修理,售後服務還得保障好,不能馬虎。”

“這樣就好,你們的鐵甲車說明書和駕駛操作指導書要儘量詳細,內容要通俗易懂,那些戰士們大多數文化程度很低,我擔心他們會看不懂這些技術說明,儘量多一些圖示和文字說明,讓戰士們都看得懂。”李天成又補充道。

“這個沒問題,我會吩咐設計人員去修改一下說明書的內容,增加更多的圖示說明。”

“那好,就這樣吧,讓你們的人上車去,讓那四個懂得操作的都上去吧,要是有什麼問題,他們在裡面也好有個照應,畢竟是第一次試驗,出一些小狀況還是有可能的。”李天成又道。“另外讓他們在通過崎嶇不平的道路時,儘量保持勻速和低速前進,否則他們會顛得很厲害的,嘔吐是常有的事情,不要搞到頭暈眼花的,到時候發泡時出了狀況。”

李天成對這種坦克的性能也瞭解一些,知道它的減震系統做得比較差,於是還特地提醒了一下。

“好,我會交代他們的。”張富貴會意地點了點頭。

“校長,這玩意也是根據超級教育系統裡面的技術造出來的,這傢伙在戰場上管用嗎,這麼一個大鐵旮旯,似乎看起來不怎麼靈活,到了戰場上到底管不管用?”嚴立三和馬朝雲、黃興從來沒見過這種坦克,嚴立三仔細打量了一下這個怪物幾眼,不解地問道。

在這個時代,對於他們而言,這種新兵器的出現當然是震撼性的,而且都是帶着懷疑的目光來審視它們,這是新技術出現時的正常現象。

坦克在一戰使用前期,還沒有投入戰場時,也有很多人唱衰它,說它不會頂太大的用處,但經過英國人後來實踐之後,才發現它有着不可替代的突防能力,它可以肆無忌憚地摧毀敵方的碉堡、重機槍等火力點,使得步兵的進攻變得輕鬆自如,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己方的傷亡,而讓敵人付出最大的傷亡,敵人的防禦工事也不再能有效阻止己方前進。

目前戰場上的槍彈和炮彈,對於坦克裝甲而言,幾乎是毫無用處,普通槍彈和炮彈的彈片打在坦克裝甲表面上,只會留下一定的劃痕,這些小刮傷都可以回到修理廠輕易就可以修好,坦克的履帶受到了地雷等武器的炸損,也可能受損停止前進,但修復起來也並不困難,不會對它造成致命的損害,而且技術人員可以現場維修,修好後可以繼續使用,所以目前世界上沒有一種陸軍武器,能對它構成實質的威脅。。.。

更多到,地址

第167章 蔡大將軍第312章 南亞局勢第53章 奪蘇南第322章 撤離第128章 辭職第247章 五十八號陣地第36章 英雄識英雄第50章 步步緊逼第342章 隕落第235章 俯衝轟炸第294章 世界局勢第118章 大局已定第221章 艦載機第335章 空中偵察第56章 同盟會第348章 防彈衣第79章 風雲四起第275章 出口協議第42章 法場第212章 廣瀨一郎第220章 神州號航母第89章 難堪的採訪第65章 紅十字會第206章 鐵甲一號第267章 小寶貝第265章 步步緊逼第135章 遷都第115章 鏖戰正酣第82章 打小鬼子的注意第199章 雜交水稻第318章 尾隨第241章 決戰境外第49章 直插敵後第242章 紫禁城議事第245章 神秘怪物第340章 捨棄第125章 刑場第323章 宣戰第199章 雜交水稻第316章 電文第136章 三方角力第168章 私交第380章 驚心動魄第115章 鏖戰正酣第243章 青木宣純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116章 艱難阻擊第338章 混亂空域第161章 盤算第379章 提案第67章 白雲庵第281章 西伯利亞的寒冬第158章 對話第360章 太空堡壘第39章 炮轟租界第155章 停戰協定第7章 虛擬教師第205章 新式摩托車第138章 空襲第282章 中緬邊境第220章 神州號航母第202章 虛擬教師的指導第344章 大局已定第345章 下一步計劃第315章 演習第4章 租地開廠第197章 新產品推銷第231章 昂船洲軍港第152章 花前月下第315章 演習第207章 裝備優勢第207章 裝備優勢第79章 風雲四起第162章 坦白第105章 奇兵天降第43章 怪鳥初顯威第362章 章魚人第9章 仿八一式步槍第75章 對抗事件第194章 勞動密集型產業第265章 步步緊逼第142章 迎戰第355章 大戰開始第68章 密議之謀第220章 神州號航母第24章 王八戲水第205章 新式摩托車第287章 哥登第9章 仿八一式步槍第340章 捨棄第307章 錫卜第357章 臨近尾聲第331章 揭開戰幕第385章 希特勒的末日第136章 三方角力第283章 蛙人第95章 空中打擊第259章 英雄壯烈第302章 汽油瓶第88章 能量補充
第167章 蔡大將軍第312章 南亞局勢第53章 奪蘇南第322章 撤離第128章 辭職第247章 五十八號陣地第36章 英雄識英雄第50章 步步緊逼第342章 隕落第235章 俯衝轟炸第294章 世界局勢第118章 大局已定第221章 艦載機第335章 空中偵察第56章 同盟會第348章 防彈衣第79章 風雲四起第275章 出口協議第42章 法場第212章 廣瀨一郎第220章 神州號航母第89章 難堪的採訪第65章 紅十字會第206章 鐵甲一號第267章 小寶貝第265章 步步緊逼第135章 遷都第115章 鏖戰正酣第82章 打小鬼子的注意第199章 雜交水稻第318章 尾隨第241章 決戰境外第49章 直插敵後第242章 紫禁城議事第245章 神秘怪物第340章 捨棄第125章 刑場第323章 宣戰第199章 雜交水稻第316章 電文第136章 三方角力第168章 私交第380章 驚心動魄第115章 鏖戰正酣第243章 青木宣純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116章 艱難阻擊第338章 混亂空域第161章 盤算第379章 提案第67章 白雲庵第281章 西伯利亞的寒冬第158章 對話第360章 太空堡壘第39章 炮轟租界第155章 停戰協定第7章 虛擬教師第205章 新式摩托車第138章 空襲第282章 中緬邊境第220章 神州號航母第202章 虛擬教師的指導第344章 大局已定第345章 下一步計劃第315章 演習第4章 租地開廠第197章 新產品推銷第231章 昂船洲軍港第152章 花前月下第315章 演習第207章 裝備優勢第207章 裝備優勢第79章 風雲四起第162章 坦白第105章 奇兵天降第43章 怪鳥初顯威第362章 章魚人第9章 仿八一式步槍第75章 對抗事件第194章 勞動密集型產業第265章 步步緊逼第142章 迎戰第355章 大戰開始第68章 密議之謀第220章 神州號航母第24章 王八戲水第205章 新式摩托車第287章 哥登第9章 仿八一式步槍第340章 捨棄第307章 錫卜第357章 臨近尾聲第331章 揭開戰幕第385章 希特勒的末日第136章 三方角力第283章 蛙人第95章 空中打擊第259章 英雄壯烈第302章 汽油瓶第88章 能量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