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拿來主義(求月票)

劉浩田的話如同高能滅火劑一般,將在座幾個人剛剛燃起的希望之火瞬間熄滅,當然郭青山等人也知道,作爲軍工部門的領導幹部,劉浩田的話並沒有錯,盧嘉棟所提出的便攜式火箭筒的概念雖然很先進,但爲了達到這個目的,在材料和發射方式方面卻是無法迴避的技術難點。

雖說郭青山等人都是從戰場上摸爬滾打走出來的漢子,對所謂的技術不甚了了,不過這麼多年的裝備使用經驗也讓他們知道,一款武器裝備的研製並不那麼容易,有時一個小小的技術點都有可能耗費數月,

甚至數年的時光也未必能夠有效的解決,而便攜式火箭筒看似簡單,但其中蘊含的技術難點卻着實不小,到時候能不能按照既定進度完成研製任務,確實是誰也不知道的未知數。

其實郭青山等人並不是不知道裝備研製的艱難,只是他們都是部隊的軍事主官,看問題的角度常常是以裝備的效能出發,對於如何研究製造並不怎麼關心,正因爲如此,當盧嘉棟提出便攜式火箭筒後,郭青山等人才會如此興奮,當然也因此在聽了劉浩田的話後,迅速回歸現實。

“小盧,老班長說的沒錯,這款便攜式火箭筒好是好,可是現在實現起來是不是難了點兒,要不咱們再想想其他辦法?”郭青山的話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以至於數道困惑的目光猶如數展明亮的探照燈一般,直直的投向盧嘉棟。

盧嘉棟對在座幾人的想法可謂是心知肚明,於是在聽了劉浩田和郭青山的話後,盧嘉棟環顧了下週圍人那充滿疑惑的神情,最後將眼神定格在郭青山和劉浩田的身上:

“郭參謀長、劉主任,誠然便攜式火箭筒會遇到重重困難,但根據現在的國內國際形式看,我們難道就沒有解決方案嗎?”

“國際形式?”聽了盧嘉棟的話,劉浩田的眼睛不由得一亮:“小盧,你是說.....”

“沒錯,我們如果要開展便攜式火箭筒的研製,儘可以依託目前相對寬鬆的國際環境!”沒等劉浩田把話說完,盧嘉棟便帶着自信的笑容點了點頭:

“我們目前跟以美國爲首的西方關係逐漸升溫,而這個升溫的基礎就是我們都有一個無法忽視的現實威脅,那就是北方的蘇聯,我們所研製的便攜式火箭筒,雖說在配備溫壓彈後,主要對付躲進坑道中的越南猴子。

可是從長遠來看,這款裝備的主要任務依然是反裝甲作戰,應對的目標也是北方蘇聯龐大的裝集羣,從這點上看,西方世界非但不會對我們有任何限制,反而更會樂見其成,甚至大力支持!”

聽了盧嘉棟的話,劉浩田也不由得點了點頭“小盧,我明白你的意思,依照目前咱們跟西方的關係,可以得到所需的材料設備,不過.....”可說着說着,劉浩田臉上帶着一絲深深的疑慮繼續說道:

“這樣一來,他們的產品定會鋪天蓋地的衝進來,咱們本來就薄弱的技術和產能將被他們徹底摧垮,就算他們會將技術轉讓給我們,可咱們如此輕易的就得到技術,今後會不會有過度的依賴性,導致對於基礎科研的投入大幅減少,如果要是這樣的話,將會傷及咱們國家最核心的研製基礎!”

劉浩田不愧是軍工領域的老幹部,眼界不但開闊而且很敏銳,一眼就看出對外引進的某些弊端,不過在弊端的另一面則是不可多得的機遇,其實對外引進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關鍵看人,而不是劍,正因爲如此,當劉浩田說完這番話後,盧嘉棟便毫不猶豫的開口說道:

“所以我們必須建立一套良好的引進消化機制!”

“引進消化機制?”

“沒錯,就是引進消化機制!”迎着衆人驚奇的目光,盧嘉棟不由得點了點頭,然後帶着自信的笑容繼續說道:

“而這個機制建立的基礎就是強有力的需求,咱們都知道任何新產品、新裝備的研製,都有着他內在的需求在裡面,人們也是因爲有需求才會不斷的發展和進步,進而會有意識的進行創新!

別的不說,就拿剛剛說的便攜式火箭筒爲例,如果要做到發射筒輕便,筒體材料最好選用玻璃鋼,而國內玻璃鋼不但技術落後而且產能很低,如果我們要研製新式火箭筒必然要引進更先進的玻璃鋼技術。

但這種技術的引進會不會衝擊我國現有的玻璃鋼的技術研製呢?我覺得應該不會,因爲我們有便攜式火箭筒這個現實的需求,要知道便攜式火箭筒是打完即扔的一次性使用的消耗品。

所以可以預見未來這款便攜式火箭筒的裝備數量必然很大,況且咱們目前已經放開對外軍售,類似便攜式火箭筒這種輕兵器在對外軍售中並不受到限制,如果我們按照既定的方針和技戰術指標完成研製,這款火箭筒的性能定會吸引衆多潛在裝備國的關注,

到那時所需的數量更是成倍增加!我們可以試想下如此一來,玻璃鋼的需求量定然會成幾何數字提高,如果國家再在這個基礎上,扶持相關研究,內外動力一結合,必然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進技術,利用數量需求推動產能提高,再通過產能基礎擴大創新.....”聽了盧嘉棟這番話,劉浩田嘴脣輕啓,口中不由自主的喃喃說着,可說着說着他的目光中閃出異樣的神采,進而擡起頭看着面前的盧嘉棟,臉上更是露出抑制不住的興奮:

“小盧,你這哪裡是在研製便攜式火箭筒,簡直就是在推動產業的發展嘛!”

“劉主任說的不錯!”劉浩田話音剛落,盧嘉棟便將他的話頭接過來繼續說道:

“咱們軍工要進步,要發展,從長遠來看不可能單打獨鬥,更不能閉門造車,咱們要依託整個國家的工業基礎,也要學習世界先進的經驗和技術,用着學來的技術推動整個國家工業的進步,只有這樣,咱們的軍工才才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

更何況咱們有着良好的工業基礎,還有數量龐大且素質一流的科研隊伍,如果我們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我相信依靠咱們中國人獨有的智慧,總有一天咱們會爬到巨人的頭頂,站到比他還高的位置!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我相信憑藉着咱們骨子裡那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咱們定會讓整個軍工行業上演一幕華麗麗的產業升級大戲!”

“好!真是太好了!”盧嘉棟話音剛落,劉浩田的臉上便閃出異於常人的激動,連說話的語氣都有些顫抖:

“以軍工發展,推動整個國家工業進步,再以國家進步反哺軍工發展,小盧,你這個思路很好,非常好,簡直可以上升到咱們軍工系統的整體戰略了!”

“我看那,上升到國家戰略都不爲過!”劉浩田剛說完,坐在一旁的郭青山便帶着興奮的笑容,看着面前的盧嘉棟:

“記得魯迅曾經寫過一篇《拿來主義》,可今天聽了小盧這番話,我覺得他把魯迅的拿來主義昇華了,將其作爲促進國家發展,技術進步和不斷創新的助推器和催化劑,如此一來,小盧這個拿來主義可以稱之爲新拿來主義了!”

聽了郭青山的話,劉浩田帶着滿臉的笑容,贊同的點着頭:“沒錯,沒錯,沒想到老郭你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呀,都能說起魯迅來了,不過說的確實不錯,小盧這個就是新拿來主義!”

就這樣,幾個人就新拿來主義說了一陣後,便再次就便攜式火箭筒的具體立項情況、經費保障以及申報方式進行了詳細的討論,在這方面盧嘉棟的經驗可謂十分豐富。

畢竟他在萬山廠所研製的各項武器裝備的申請立項都是他在背後幫着出謀劃策的,各種規避和繞杆可謂是輕車熟路,以至於在場的人除了曾在萬山廠擔任過軍代表的吳天明以外,所有人都被盧嘉棟這種看似出格,實則又在框架之內的做法聽得一愣一愣的。

“所以如果要立項,最好是以改進62破的名義申請,當然了這種集合程度高,又涉及材料學的裝備項目,不可能像槍械一樣的輕武器由軍工廠或科研院所獨立完成,所以牽頭單位一定要有分量.......”

就在盧嘉棟對立項申請問題向在座的幾人進行着詳盡的介紹時,劉浩田的一隻手不經意間碰了下身旁的郭青山,郭青山不由得將頭向劉浩田一側靠了靠,就在這時,劉浩田一陣細小的耳語,在郭青山的耳畔輕聲響起,還沒等聽完,郭青山便向劉浩田輕輕的回了句:

“不瞞老班長,我也是這個意思!”

第六百零九章 迎頭痛擊(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邊倒的會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目標——髮卡山主陣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材料的難題(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二章 印度的新式坦克第八百七十六章 反導攔截技術第四百六十五章 陳子豪的煩惱第七百五十三章 偷~~窺~~者第八百零六章 陰謀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電——0932第八百一十五章 “獵鷹”防空導彈系統第六百二十七章 《超~~限~~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混亂的伊朗空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碟中諜第五百六十一章 遇襲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正的對決(一)第六百四十一章“彈箭共架”發射技術第二百五十八章 原形畢露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好相處的老教授(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五章 所謂的真相(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陳子玥的眼淚第五百五十三章 解決焊接工藝第四百九十二章 西方媒體的突襲第三十七章 卡殼第七百三十章 強大的蘇聯海空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烏斯季諾夫元帥的決斷第一百九十七章 同志,我看你是被嚇破了膽(二)第七百零九章 蘇聯的迷茫第三百零六章 越南高層的反應第二十九章 跨部門的中層幹部第三百三十一章 扞利科技有限公司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楊的報復第三百八十三章 啓用趙成剛第八百一十章 爲導彈鑄造外衣的大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吳天明的曲線方法第五百七十六章 坦克集羣作戰的厲害第六百八十三章 運十第一百零八章 壯哉!中國炮兵第五百六十六章 勇者衝,智者勝!第六百五十三章 變量第二百四十四章 面對失敗第二百四十六章 激光淬火第四百九十六章 新的較量——馬島海戰爆發第二百九十二章 用中國人的辦法,對付中國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趙成剛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僑技工第六百章 擦亮“蒼鷹”的眼睛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戰蒼穹(上)第八百一十三章 手工鑄造VS日本機械(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超~~限~~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混亂的伊朗空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詭異的炮彈第八百二十三章 山毛櫸的威力第五百一十八章 戰火燎原第一百六十章 於無聲處(求月票)第八百九十四章 政~~治犧牲品第三十八章 絕技——單手換彈匣第二百二十三章 催化劑第八百三十一章 贏得訂單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通電話第八百九十九章 取勝的關鍵第一百九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六百七十五章 把住中國軍隊的脈第三百九十二章 分歧第七百一十章 殲轟9第五百二十八章 海空作戰體系第三章 王主任和李所長的聯合邀請第九百零六章 對華戰略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守轉換(上)第九十五章 最遠射程第二百一十一章 囑託和寄語第一百零九章 越南軍工廠第三百六十章 達成生產“酋長”式坦克零備件協議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洲虎’坦克項目第九百四十八章 危險的軍工“大躍進”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國人有能力造出一流的戰機第四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軍工大師第七十五章 人手一隻迫擊炮第七百六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一百三十五章 配裝前線第一百三十三章 高精度射擊第九百一十五章 佯攻第二百章 總參謀長的電話第九十五章 最遠射程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合適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難題第五百七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遇襲第二百五十五章 迷霧第一百零八章 壯哉!中國炮兵第七百八十九章 高論制導技術第五百六十二章 來勢洶洶M60T坦克第七百零五章 脈動式生產線第八十三章 謝謝你,小盧第一百二十章 我什麼都沒看見第四百七十二章 “嫁閨女”第二百五十章 系統作戰第九百零一章 騎虎難下(上)第九百三十五章 驚爆:隱身門
第六百零九章 迎頭痛擊(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邊倒的會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目標——髮卡山主陣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材料的難題(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二章 印度的新式坦克第八百七十六章 反導攔截技術第四百六十五章 陳子豪的煩惱第七百五十三章 偷~~窺~~者第八百零六章 陰謀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電——0932第八百一十五章 “獵鷹”防空導彈系統第六百二十七章 《超~~限~~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混亂的伊朗空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碟中諜第五百六十一章 遇襲第三百九十八章 真正的對決(一)第六百四十一章“彈箭共架”發射技術第二百五十八章 原形畢露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好相處的老教授(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五章 所謂的真相(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陳子玥的眼淚第五百五十三章 解決焊接工藝第四百九十二章 西方媒體的突襲第三十七章 卡殼第七百三十章 強大的蘇聯海空軍第五百八十七章 烏斯季諾夫元帥的決斷第一百九十七章 同志,我看你是被嚇破了膽(二)第七百零九章 蘇聯的迷茫第三百零六章 越南高層的反應第二十九章 跨部門的中層幹部第三百三十一章 扞利科技有限公司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楊的報復第三百八十三章 啓用趙成剛第八百一十章 爲導彈鑄造外衣的大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吳天明的曲線方法第五百七十六章 坦克集羣作戰的厲害第六百八十三章 運十第一百零八章 壯哉!中國炮兵第五百六十六章 勇者衝,智者勝!第六百五十三章 變量第二百四十四章 面對失敗第二百四十六章 激光淬火第四百九十六章 新的較量——馬島海戰爆發第二百九十二章 用中國人的辦法,對付中國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趙成剛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僑技工第六百章 擦亮“蒼鷹”的眼睛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戰蒼穹(上)第八百一十三章 手工鑄造VS日本機械(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超~~限~~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混亂的伊朗空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詭異的炮彈第八百二十三章 山毛櫸的威力第五百一十八章 戰火燎原第一百六十章 於無聲處(求月票)第八百九十四章 政~~治犧牲品第三十八章 絕技——單手換彈匣第二百二十三章 催化劑第八百三十一章 贏得訂單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通電話第八百九十九章 取勝的關鍵第一百九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六百七十五章 把住中國軍隊的脈第三百九十二章 分歧第七百一十章 殲轟9第五百二十八章 海空作戰體系第三章 王主任和李所長的聯合邀請第九百零六章 對華戰略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守轉換(上)第九十五章 最遠射程第二百一十一章 囑託和寄語第一百零九章 越南軍工廠第三百六十章 達成生產“酋長”式坦克零備件協議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洲虎’坦克項目第九百四十八章 危險的軍工“大躍進”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國人有能力造出一流的戰機第四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軍工大師第七十五章 人手一隻迫擊炮第七百六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一百三十五章 配裝前線第一百三十三章 高精度射擊第九百一十五章 佯攻第二百章 總參謀長的電話第九十五章 最遠射程第五百一十四章 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合適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難題第五百七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遇襲第二百五十五章 迷霧第一百零八章 壯哉!中國炮兵第七百八十九章 高論制導技術第五百六十二章 來勢洶洶M60T坦克第七百零五章 脈動式生產線第八十三章 謝謝你,小盧第一百二十章 我什麼都沒看見第四百七十二章 “嫁閨女”第二百五十章 系統作戰第九百零一章 騎虎難下(上)第九百三十五章 驚爆:隱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