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反導攔截技術

所謂分散式雷達探測鎖定戰術,顧名思義,就是將雷達按照不同特性,承擔某種單一參數偵測任務,而後利用綜合計算機將數個經過處理的單一參數綜合在一起,組成實施打擊的射擊諸元的技術應對辦法;

就拿現在實施末端反導攔截作戰的“獵鷹”防空導彈系統來說,衆所周知,雷達測定目標技術參數的核心無非就三個,即距離,高度和速度,三者結合起來便成爲防空導彈實施攻擊的基本射擊諸元,

如果應對普通作戰飛機等低馬赫數航空飛行器,一般的三座標雷達足以勝任對目標的綜合探測和結算工作,再輔以火控雷達引導,擊中目標並不難,然而彈道導彈因爲速度快,攔截精度高,抗毀傷能力強,

使得通常意義的近距破片戰鬥部引爆根本無法將其阻攔,只能纔有迎頭撞擊,纔有可能將其徹底摧毀,而這就需要防空反導系統在極短的時間內計算出攔截彈道和碰撞節點,說白了就是要計算好提前量,確定在何時何處兩者碰撞才能夠即保證摧毀,又不傷及地面設施和人員;

這個道理說來簡單,真要做起來卻是異常艱難,先不說各種與之相配的高性能計算機,單說理論與實踐相吻合的結算彈道導彈飛行彈道的理論方程和運算解法就能將世界大多數國家排除在防空反導的門檻之外;

也正因爲如此,縱觀全球,也只有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纔有這個底氣去染指所謂的防空反導技術,原因無他,只因爲兩國都擁有數以千計的彈道導彈,各型彈道軌跡、重返大氣層的飛行路徑、戰鬥部突防手段以及本身具備的技術特性,兩國早已通過經年累月的試驗瞭然於胸。

而這些基礎的彈道導彈試驗數據恰恰是防空反導的核心技術,這就好比數學當中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作支撐,什麼三角函數,什麼高等函數,什麼微積分全都是枉然,

防空反導也是一樣,如果沒有這些基礎的試驗數據作支撐,即便有性能獨步全球的高性能計算也只能是徒有虛表的空殼,沒有絲毫用處,正因爲如此,哪怕蘇聯在軍工電子領域無法與法國、德國甚至是日本相比,但卻能發展出與美國不相上下的反導攔截技術,其根節就是在這裡!

如果以這樣的標準來衡量,整體技術實力尚處在70年代中後期水平的中國,顯然無法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相比,按理說就算使出吃奶的勁兒,也很難在防空反導方面取得什麼建樹;

按照正常的發展軌跡也的確如此,然而一個不經意闖入這個時代的小蝴蝶,在輕輕震動雙翅之下,卻不經意將這條軌跡轉了一個小小的弧度,正是靠着這個弧度,中國不但擁有反導攔截技術,而且隱隱有了彎道超車的前兆........

這個改變軌跡的小蝴蝶不是別人,正是此刻身在伊拉克大漠深處的盧嘉棟,作爲後世穿越而來的軍工專家,盧嘉棟腦海中的軍工技術可謂既多且雜,可細細追究起來,這些龐雜的技術盧嘉棟並不算特別精通;

之所以能在軍工領域風生水起,無非是佔了通曉後世軍工發展脈絡的便利,再加上過硬的基礎知識,這才成爲當下軍工領域執牛耳者,如果盧嘉棟的能力僅是這般等級的話,那他在後世也擔不起專家的稱號。

盧嘉棟撐得起軍工專家稱謂,主要還是他在某項極爲重要的領域有着超越旁人的非凡成就,而這個領域不是別的,正是令無數軍事強國趨之若鶩的反導攔截技術,正因爲如此,他才能夠被中央軍委任命爲中國第一代中段反導攔截彈紅旗—19導彈的總負責人;

而他之所以能成爲穿越大軍中的一個,也是因爲一枚試驗失敗的中段反導攔截彈爆炸所致,因而盧嘉棟的腦海裡承載了無數有關防空反導的技術資料,要知道那可是中國從九十年代末直到21世紀初,整整二十年不斷探索、總結、試驗才取得的寶貴基礎數據,

所取得的成果並不比當下的美蘇差,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要超過蘇聯,與美國不相上下,正因爲如此,盧嘉棟無時無刻不想利用所掌握的反導攔截技術,爲中國提前打造出抵禦彈道導彈的擎天巨盾!

只不過盧嘉棟想法是好,也有着令人豔羨的技術,可奈何這個時代的中國底子實在是太薄,無論理論、材料、製造、人才都無法承擔反導攔截彈這種高技術裝備的研發需要,因此,盧嘉棟只能耐下心思,從零做起,開始打造適合反導攔截彈研發的各項配套產業;

直到調任東北重型工業集團,他覺得時機開始成熟,這才以“獵鷹”防空導彈系統爲基礎,將初步的反導攔截技術融入其中,一來可以培養一大批相關技術人才,二來也是檢驗相關的技術研發和製造能力是否達到要求,從而爲將來真正的反導攔截彈的研發和生產打下牢固的基礎..........

至於其中的核心技術,憑藉着盧嘉棟在該領域的權威身份,自然不在話下,更何況“獵鷹”防空系統的定位也只不過是具備初步的末端反導能力,所應付只是射程在500公里以內的短程彈道導彈;

對於這種彈頭與彈體並不分離的近程導彈的基礎數據和解算方程,盧嘉棟可謂是信手拈來,別說是低端的“飛毛腿”導彈,就算是堪稱近程彈道導彈之王的“伊斯坎德爾”的複雜突防結算函數座標軸,盧嘉棟都能閉着眼睛默寫出來,

所以,這種基礎方面的問題,對盧嘉棟來說並不是多大的難事,真正讓他爲難的是,此時中國的基礎還是有些薄弱,既無法提供運算高效的小型計算機,也沒辦法解決碰撞戰鬥部組成材料配比。

無奈之下,盧嘉棟只能利用現有技術,儘量完善“獵鷹”防空導彈系統的末端反導攔截能力,於是便有了略顯龐雜的雷達編組,因爲依靠中國現有的技術手段,僅靠yjl—10相控陣火控雷無法實現類似“愛國者”配屬的an/mpq253相控陣雷達所具備的能力;

因此,盧嘉棟便另闢蹊徑,既然單獨雷達無法完成複雜的偵察結算工作,那就將複雜的基礎參數一分爲三,由作用距離最大的yjl—8遠程預警雷達擔任距離參數探測重任;精度最高,運行速度最快的yjl—10相控陣火控雷跟蹤彈道導彈的具體速度;而yjl—6低空補盲雷達則因爲波長原因,正好能夠肩負起測高雷達的功效,

三款雷達各司其職,將探察的具體參數輸入到各自的計算機當中,這些計算機處理綜合數據或許有些吃力,但結算一到兩個具體參數卻不在話下,如此一來其運算速度和效率自然大大提高,隨後通過數據傳輸系統,將單一的技術參數彙總到指揮方艙內的大型計算機當中,從而完成匪夷所思的雷達分散鎖定工作........

只不過僅憑着雷達天馬行空的組合,並不能完成最終的末端攔截任務,眼睛再亮,如果沒有合適的利箭,也無法把來襲導彈凌空洞穿,到頭來只能步“愛國者”的後塵,成爲虎頭蛇尾的廢柴;

因而導彈本身的能力也不能偏廢,特別是戰鬥部,一定要重新構建,而這其中主動雷達動能碰撞戰鬥部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奈何此時的中國根本無法完成這項技術難度超高的研製工作,盧嘉棟只能退而求此次,從彈道導彈高速飛行原理入手,重新構建了“獵鷹”防空導彈戰鬥部的起爆引信..........

“彈道導彈在高速飛行時,因爲空氣阻力摩擦,會在彈頭位置產生大量熱能,正是基於此等原理,盧總在‘獵鷹’防空導彈的戰鬥部加入紅外起爆引信,要知道彈道導彈在末端飛行時,燃料已經耗盡,

尾部的紅外熱輻射特徵已經大爲減弱,只有彈頭部位的特徵最爲明顯,而因爲彈道導彈彈頭部位截面小,一般的無線電近炸引信即便靠近也沒辦法起爆,所以只有紅外起爆引信最爲合適,所以咱們的‘獵鷹’導彈能夠在靠近‘飛毛腿’彈頭部位起爆,並利用強大的殺傷破片擊毀貼近的彈道導彈戰鬥部,從而完成攔截任務!

當然,由於這項技術歸於前衛,加之國內紅外光學技術的侷限,咱們的‘獵鷹’防空導彈的命中率充其量也只有40%,不過好在盧總的彈道導彈結算公式非常準確,加之先前對‘愛國者’攔截作戰時的觀測,早已將‘飛毛腿’導彈的彈道特徵徹底掌握,這才能打出迎頭攔截的準頭...........”

在等待計算機結算射擊諸元的短暫時刻,羅振海語速飛快的將周睿所疑惑的問題解釋了一遍,待他話音剛落,眼前的不斷跳動數據的屏幕忽然挺直下來,羅振海堅持目光不由得一凝,旋即扶起嘴邊的話筒,毫不猶豫的大聲命令道:

“發射!”

第八百八十七章 打出一個朗朗乾坤第七百六十三章 擊落RC—135第七百九十六章 隱形戰機第七百四十六章 力挽狂瀾的“鍾”式機動第六百二十九章 耿直的庫羅奇金第七百零三章 意義深遠的思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巴基斯坦的交易第二百七十五章 居功至偉第四十七章 引信第一百八十一章 解決材料問題(求月票)第四百三十九章 危局第八百零四章 老雷達的新生第七百二十七章 爲什麼不拼一下?第八百八十二章 危險的局勢第三百零六章 越南高層的反應第一百二十四章 營建新廠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命令第八百三十章 難以置信的攔截(下)第五百零一章 毒辣的詭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力量倍增器第五百九十四章 作戰系統整合之路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楊的報復第四百二十三章 小谷的意外出現第三百八十九章 秦景斌的私心第八百七十二章 “獵鷹”VS“飛毛腿”(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戰爲和第五百四十七章 我們的不足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暴驟起(求月票)第八百二十七章 雷達接力戰術第二百七十三章 先試先行第一百四十五章 軍隊的困難(求月票)第七百二十一章 吳天明,變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人的大餐第六十四章 緊急通知第二十五章 每一張紙都堪比黃金第一百二十七章 吳天明的囑託第九百一十七章 危險的底牌第三百五十八章 幕後英雄第七百零二章 小步快跑第六百六十四章 攻擊第六百六十四章 攻擊第四百零九章 不同的原因第五百五十一章 難解的焊接工藝第二百一十九章 無奈的三軍情報局局長第八百二十九章 難以置信的攔截(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真正的磨刀石第六章 T—4178A單軸槍管鑽孔鏜牀第七百八十八章 互考第四百五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洲虎’坦克項目第四百七十章 堅強的後盾第五百零三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一十一章 囑託和寄語第八百一十七章 厲兵秣馬的伊拉克軍隊第四百七十二章 “嫁閨女”第二百章 總參謀長的電話第二百六十章 新殖民主義第九百五十六章 山雨欲來:突破底線的T地區第六百九十章 南海的事,不能留給子孫後代第五百七十七章 戰爭之神的怒吼第六百零三章 蒼鷹振翅第三百五十三章 陰謀正式開始第八百九十三章 “碉堡”計劃第二百四十五章 深夜的訪客第一百六十六章 遲到的錄取通知書(求月票)第八十三章 謝謝你,小盧第八百零八章 圖謀第八百四十二章 無一倖免第七百六十三章 擊落RC—135第七百九十九章 米波雷達第三百零六章 越南高層的反應第九百四十七章 四代機之爭第七十五章 人手一隻迫擊炮第二百六十章 新殖民主義第九百三十四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八十二章 總結與思考第八百七十九章 堡壘第七百三十一章 序幕第七十二章 遭遇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罪有應得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造一個新萬山第二百五十三章 報告與需求的完美契合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命令第六百九十八章 以“高新”的名義重生運十第八百章 預定中的比拼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上少了一個學術大師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國人有能力造出一流的戰機第七百四十九章 擒賊擒王第三百三十一章 技術原理(求月票)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任軍代表第二百二十八章 確定方向第七百七十九章 巴基斯坦的野心第二百零一章 決心第四百零三章 真情OR假意第一百零七章 來自地獄的炮彈第五百四十四章 撒切爾夫人的高跟鞋第六百九十九章 馬甲與改裝第六百零二章 換一個思路
第八百八十七章 打出一個朗朗乾坤第七百六十三章 擊落RC—135第七百九十六章 隱形戰機第七百四十六章 力挽狂瀾的“鍾”式機動第六百二十九章 耿直的庫羅奇金第七百零三章 意義深遠的思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巴基斯坦的交易第二百七十五章 居功至偉第四十七章 引信第一百八十一章 解決材料問題(求月票)第四百三十九章 危局第八百零四章 老雷達的新生第七百二十七章 爲什麼不拼一下?第八百八十二章 危險的局勢第三百零六章 越南高層的反應第一百二十四章 營建新廠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命令第八百三十章 難以置信的攔截(下)第五百零一章 毒辣的詭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力量倍增器第五百九十四章 作戰系統整合之路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楊的報復第四百二十三章 小谷的意外出現第三百八十九章 秦景斌的私心第八百七十二章 “獵鷹”VS“飛毛腿”(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戰爲和第五百四十七章 我們的不足第一百六十三章 風暴驟起(求月票)第八百二十七章 雷達接力戰術第二百七十三章 先試先行第一百四十五章 軍隊的困難(求月票)第七百二十一章 吳天明,變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人的大餐第六十四章 緊急通知第二十五章 每一張紙都堪比黃金第一百二十七章 吳天明的囑託第九百一十七章 危險的底牌第三百五十八章 幕後英雄第七百零二章 小步快跑第六百六十四章 攻擊第六百六十四章 攻擊第四百零九章 不同的原因第五百五十一章 難解的焊接工藝第二百一十九章 無奈的三軍情報局局長第八百二十九章 難以置信的攔截(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真正的磨刀石第六章 T—4178A單軸槍管鑽孔鏜牀第七百八十八章 互考第四百五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五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洲虎’坦克項目第四百七十章 堅強的後盾第五百零三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一十一章 囑託和寄語第八百一十七章 厲兵秣馬的伊拉克軍隊第四百七十二章 “嫁閨女”第二百章 總參謀長的電話第二百六十章 新殖民主義第九百五十六章 山雨欲來:突破底線的T地區第六百九十章 南海的事,不能留給子孫後代第五百七十七章 戰爭之神的怒吼第六百零三章 蒼鷹振翅第三百五十三章 陰謀正式開始第八百九十三章 “碉堡”計劃第二百四十五章 深夜的訪客第一百六十六章 遲到的錄取通知書(求月票)第八十三章 謝謝你,小盧第八百零八章 圖謀第八百四十二章 無一倖免第七百六十三章 擊落RC—135第七百九十九章 米波雷達第三百零六章 越南高層的反應第九百四十七章 四代機之爭第七十五章 人手一隻迫擊炮第二百六十章 新殖民主義第九百三十四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八十二章 總結與思考第八百七十九章 堡壘第七百三十一章 序幕第七十二章 遭遇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罪有應得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造一個新萬山第二百五十三章 報告與需求的完美契合第一百零一章 緊急命令第六百九十八章 以“高新”的名義重生運十第八百章 預定中的比拼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上少了一個學術大師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國人有能力造出一流的戰機第七百四十九章 擒賊擒王第三百三十一章 技術原理(求月票)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任軍代表第二百二十八章 確定方向第七百七十九章 巴基斯坦的野心第二百零一章 決心第四百零三章 真情OR假意第一百零七章 來自地獄的炮彈第五百四十四章 撒切爾夫人的高跟鞋第六百九十九章 馬甲與改裝第六百零二章 換一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