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秦景斌的私心

朱海峰的心思秦景斌哪能看不出來,不管怎麼說,兩人也已經合作過很長時間,彼此都很瞭解,所以秦景斌很清楚朱海峰執拗的脾氣,如果放在平時,秦景斌遇到朱海峰這般較真的情況也不會多言,畢竟對拗脾氣的朱海峰來說,與其跟他爭論不休,還不如讓他冷靜後自己想想,過不了多久也就自顧自的轉過彎來,這是自從52倍口徑155mm榴彈炮研製以來,秦景斌對付朱海峰的不二法門。

只不過現如今秦景斌並不打算這麼辦,這其中除了將要抵達測試場即將展開測試,兩人作爲複合裝甲研製的實際負責人必須精誠團結迎接測試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套複合裝甲技術的核心來源是朱海峰的老師祝光榮。

朱海峰的心氣很高,能讓他的佩服的人並不多,而讓他由衷尊敬的人更是鳳毛麟角,而祝光榮卻是秦景斌知道的讓朱海峰既敬佩又尊敬的僅有的一個人,且沒有之一。現在坐鎮萬山廠主持新式坦克研製工作的盧嘉棟算一個,但只是讓他欽佩,不過卻談不上發自內心的尊敬。

這從他對盧嘉棟的態度就能看得出來,雖然在技術和爲人上朱海峰很佩服盧嘉棟,然而遇到某些問題時,他依然敢跟盧嘉棟硬頂,就如同前段時間盧嘉棟前來材料研究所視察複合裝甲研製情況時,提出的幾項改進意見就被朱海峰毫不留情的拒絕。

如果換成是祝光榮的話,朱海峰可以說連質疑都不會有,即便不是親臨而是用電報,朱海峰依然如同收到軍令一般將其中涉及的技術理論和加工工藝全部應用到正在研製的複合裝甲當中,這樣的情況秦景斌可以說完全看在眼裡,也正因爲如此,秦景斌纔在朱海峰微微皺眉之際,笑容依舊的繼續說道:

“如果是咱們自己研製的或許沒那份自信,不過現在這項複合裝甲技術可是融合了祝老的心血呀,難不成你想讓祝老多年的夙願就這樣付諸東流?”

“我.......”聞聽秦景斌的話,朱海峰一時間也不知該說什麼是好,秦景斌說得沒錯,他的老師祝光榮平生的夙願就是能夠造出趕超世界水平的先進坦克,爲此他奮鬥了將近大半輩子,從解~放~戰~爭開始修復繳獲過來的日本、美國坦克開始。

一步步的在坦克裝甲車輛技術上進行摸索,無論是蘇聯援助的t—34,還是之後仿製t—54\55的59式,乃至現如今大批量出口伊朗的借鑑1969年中蘇邊境衝突中繳獲的t—62坦克的69式坦克,其背後無不閃動着祝光榮的影子。

哪怕是年過花甲,依然奮戰在坦克裝甲車輛研製的第一線,即便是因爲年紀過大退居二線,祝光榮也沒有按照上級安排前往條件更好的北~~京或江~~浙一帶,而是繼續留在北方廠擔任總顧問,爲的就是能夠有朝一日親眼見到屬於中國自己的先進坦克隆隆的駛下生產線。

爲此朱海峰知道,他的老師在多年來做了很多努力,雖然因爲種種原因祝光榮始終無法全面進行新式坦克的研製,不過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祝光榮還是展開多項有關坦克裝甲車輛相關係統的預研工作,其中的複合裝甲就是藉着新式坦克炮標靶板的名義展開研製的。

雖說只是個普通的標靶,不過祝光榮還是瞄準當時世界先進的裝甲技術,應用當時國內最先進的技術,確定了複合裝甲的各項技術指標、相應的具體結構以及配套的材料應用,只不過後來由於新式坦克炮項目下馬,配套的複合裝甲標靶也隨之一併作爲技術儲備,被埋沒在某科研所資料庫的故紙堆中。

當祝光榮聽說朱海峰正在參與中巴聯合研製的新式坦克項目時,精神自然不免爲之一震,隨即便把當年研製複合裝甲的技術交給了朱海峰,爲的就是能夠讓中國自主研製的坦克能夠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祝光榮的拳拳的赤誠之心,作爲學生的朱海峰可謂是比誰都清楚,況且當他拿到複合裝甲的技術資料後,祝光榮的那番話更是讓他直到如今都言如在耳:

“我年紀大了,不過看不到中國自己的先進坦克我還是心有不甘,現在小朱你們在研製新式坦克,那就多用點兒心,經驗不足也不用怕,俗話說的好,勤能補拙,沒有經驗就多吃點苦,當年咱們研製兩彈一星時不也是絲毫經驗都沒有,到最後不還是被咱們給啃下來了。

所以說只要肯下得了決心就沒有幹不成的,老頭子我也是一樣,對於當今世界上的先進坦克同樣是兩眼一抹黑,所以能給你的建議也不多,不過在某些方面還是懂得一些道理,只要小朱你們需要就儘管來找我,反正我退了二線了,空閒的時間也比較多,只要能爲新式坦克出一把力,老頭子我睡覺也踏實不少呀!”

朱海峰的腦海中不斷重複着祝光榮的隱隱囑託,視線也不由得落到了桌子上的那份複合裝甲的設計圖稿上,閃爍的目光中依舊透着些許的猶豫,但更多的則是堅定的自信:

“有祝老的技術作支撐,就是咱們手中那幾塊複合裝甲最大的保證!”

就在朱海峰盯着設計圖沉思之際,秦景斌的一句話便讓他瞬間清醒過來,朱海峰表情的變化並沒有逃過秦景斌的眼睛,旋即臉上便立刻浮現出滿意的笑意,其實對於複合裝甲的研製秦景斌可謂是非常上心。

畢竟在研製便攜式火箭筒、新式榴彈炮等武器裝備研製項目中,參與其中的秦景斌不但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而且還因爲各項研究成果,使他從一位普普通通的技術員一躍成爲掌管整個材料研究所的所長。

不僅如此,在學術領域因爲新式材料的研究和應用,秦景斌在國內材料界的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尤其是去年發表的幾篇有關玻璃纖維材料、新式複合材料的論文,更是讓他隱隱有向材料學權威的方向邁進,這些成就如果放在以前,秦景斌可是連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

然而如今他卻距離權威僅有一步之遙,只要能把複合裝甲的事情落實下去,基本上就可以奠定他在材料界無可撼動的地位,進而就是科技進步獎、著名大學的名譽教授乃至兩院院士,無論那一項都是他秦景斌夢寐以求的東西,要知道他已經是快五十的人了,如此大好的機會一輩子也未必能碰上幾次,如果不好好抓住,今後只有空悲切的份兒了!

只不過此次研製複合裝甲的事並不是他一個人獨立完成的,如果沒有朱海峰的鼎力相助,光憑他秦景斌根本不可能這麼快就研製出來,更何況站在朱海峰背後還有一位軍工界泰山北斗級的人物,這讓秦景斌無論如何都不敢把研製成果獨享,既然不能獨享,那就把他們全都拉到自己的一邊。

反正朱海峰是個只看重技術不在乎名譽的拗性子,至於朱海峰的老師祝光榮也是一樣的淡泊名利,只要能夠說服作爲總設計師的盧嘉棟,成功研製中國首套批量生產的複合裝甲的最大功勞還是能夠落到他秦景斌的頭上,況且主要的研製單位還是在他所掌管的材料研究所,更能讓他坐實這份研製成果。

只不過關鍵的問題是怎麼才能說服身爲總設計師的盧嘉棟,只要盧嘉棟點頭一切都好辦,可要是不點頭呢?這不是秦景斌對採用祝光榮技術的複合裝甲沒有信心,只是凡是都有個意外,更何況他與盧嘉棟共事已久,很清楚盧嘉棟對各項軍工技術的熟悉程度,保不齊在某些方面挑些毛病,拖延下他們的研製進度。

而這對秦景斌下一步的個人規劃會起到極大的阻礙作用,要知道新一屆的工程院院士已經開始評選了,他所欠缺的就是一篇拿得出手的論文和實打實的研製成果,爲此,他早就把複合裝甲的相關論文準備好,只等着複合裝甲通過新式坦克研製小組的審覈便可發表,並參選新一屆工程院院士,可研製進度一旦拖延下來,那秦景斌只能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了。

所以,他必須把朱海峰拉到自己這一邊,哪怕是朱海峰對複合裝甲有一丁點質疑,他都要設法將其打消,畢竟作爲聯合研製該項目的負責人之一,如果在盧嘉棟等人提出質疑時不站在他這一邊說話,那結果秦景斌根本無法挽回,反之則不同,要知道憑着朱海峰的拗脾氣哪怕是面對盧嘉棟也是敢爭一爭的,而有些時候一項成果能不能落實最關鍵的就是這最後的一爭!

第八百六十章 衝擊(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測試前的心態第二百八十章 磨刀石第二百八十四章 比規定的精確三分之一第九百五十五章 數典忘宗第四十章 試裝部隊第八百八十二章 危險的局勢第十七章 軍工車間質檢組組長第八百五十一章 圈套(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要給中國人一點顏色看看第七百一十五章 矚目第四百二十四章 原來如此第五百五十章 時不我待的新式坦克第三百九十七章 開始測試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貿型號第三百三十一章 技術原理(求月票)第七百四十三章 生死一瞬第二百六十九章 計算機標準化二十三章 神奇的槍械導軌系統第四百八十三章 梅西的心思第六百零七章 洶涌的“沙暴”第四十六章 報批的學問第五百八十一章 在劫難逃第七百九十一章 新式防空導彈的構想第八百三十八章 海灣告急第七百七十八章 走國際合作之路第二百零六章 溫壓過後第九十七章 極限炮術——三發炮彈同時落地第九百四十三章 摩根第三百三十二章 奉軍令去賺錢第九百二十五章 埋伏第五百八十六章 坑了日本“小媳婦”第八百九十一章 來自地獄的導彈第五百八十六章 坑了日本“小媳婦”第四百四十四章 被製造出來的“神”第六百八十一章 終於撈了條大魚第八百三十六章 真正的打算第六百一十九章反輻射剋星——協同式干擾第二百五十五章 迷霧第一百四十五章 軍隊的困難(求月票)第九百五十五章 數典忘宗第九百二十二章 勝負只在眨眼之間第五百四十三章 笑到最後的贏家第二十八章 大廚羅胖子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洲虎’坦克項目第二百二十七章 巴基斯坦的交易第五百六十六章 勇者衝,智者勝!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僑技工第九百五十三章 對吳天明的戒心第三百章 獨立炮兵營?or 整編炮兵師?第一百二十一章 阿富汗論斷第五百四十八章 成立海空裝備課題組第二百零六章 溫壓過後第二百二十八章 確定方向第六章 T—4178A單軸槍管鑽孔鏜牀第七百零一章 海空軍的分歧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秘人(求月票)第七百零七章 請回答:1988(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糾結的英國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缺少老楊式的技術全才第九十四章 軍令狀第二百一十七章 美國衆議員第二百五十一章 力量倍增器第五百二十四章 驚天一擊第六百六十章 傷亡第三百一十六章 甜蜜蜜第三百一十七章 記憶中的模糊人第二百六十章 新殖民主義第八百三十六章 真正的打算第七百四十五章 殲轟9VS米格29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局預測第一百零八章 壯哉!中國炮兵第三十九章 槍和人都是好樣的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式狙擊步槍第六百七十一章 雖遠必誅第一百一十九章 陳子玥的眼淚第八百一十七章 厲兵秣馬的伊拉克軍隊第九百零三章 更可怕的敵人(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支撐新式戰機的脊樑第四百七十五章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第八百三十二章 您好,布京先生第一百四十三章 寓軍於民(求月票)第三百零五章 戰敗後的越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越軍的王牌第一百二十四章 營建新廠第二百九十章 前指急電第一百二十七章 吳天明的囑託第四百二十章 朱海峰失蹤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投其所好第六百七十二章 天譴第七百零九章 蘇聯的迷茫第一百零五章 總攻第八百五十五章 擊殺(中)第九百章 威逼利誘第三百二十七章 嚴重的分歧第五百四十五章 互不相讓的兩隻老狐狸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貿型號第六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大國手(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沉重的代價第四百二十章 朱海峰失蹤了
第八百六十章 衝擊(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測試前的心態第二百八十章 磨刀石第二百八十四章 比規定的精確三分之一第九百五十五章 數典忘宗第四十章 試裝部隊第八百八十二章 危險的局勢第十七章 軍工車間質檢組組長第八百五十一章 圈套(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要給中國人一點顏色看看第七百一十五章 矚目第四百二十四章 原來如此第五百五十章 時不我待的新式坦克第三百九十七章 開始測試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貿型號第三百三十一章 技術原理(求月票)第七百四十三章 生死一瞬第二百六十九章 計算機標準化二十三章 神奇的槍械導軌系統第四百八十三章 梅西的心思第六百零七章 洶涌的“沙暴”第四十六章 報批的學問第五百八十一章 在劫難逃第七百九十一章 新式防空導彈的構想第八百三十八章 海灣告急第七百七十八章 走國際合作之路第二百零六章 溫壓過後第九十七章 極限炮術——三發炮彈同時落地第九百四十三章 摩根第三百三十二章 奉軍令去賺錢第九百二十五章 埋伏第五百八十六章 坑了日本“小媳婦”第八百九十一章 來自地獄的導彈第五百八十六章 坑了日本“小媳婦”第四百四十四章 被製造出來的“神”第六百八十一章 終於撈了條大魚第八百三十六章 真正的打算第六百一十九章反輻射剋星——協同式干擾第二百五十五章 迷霧第一百四十五章 軍隊的困難(求月票)第九百五十五章 數典忘宗第九百二十二章 勝負只在眨眼之間第五百四十三章 笑到最後的贏家第二十八章 大廚羅胖子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洲虎’坦克項目第二百二十七章 巴基斯坦的交易第五百六十六章 勇者衝,智者勝!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僑技工第九百五十三章 對吳天明的戒心第三百章 獨立炮兵營?or 整編炮兵師?第一百二十一章 阿富汗論斷第五百四十八章 成立海空裝備課題組第二百零六章 溫壓過後第二百二十八章 確定方向第六章 T—4178A單軸槍管鑽孔鏜牀第七百零一章 海空軍的分歧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秘人(求月票)第七百零七章 請回答:1988(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糾結的英國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缺少老楊式的技術全才第九十四章 軍令狀第二百一十七章 美國衆議員第二百五十一章 力量倍增器第五百二十四章 驚天一擊第六百六十章 傷亡第三百一十六章 甜蜜蜜第三百一十七章 記憶中的模糊人第二百六十章 新殖民主義第八百三十六章 真正的打算第七百四十五章 殲轟9VS米格29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局預測第一百零八章 壯哉!中國炮兵第三十九章 槍和人都是好樣的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式狙擊步槍第六百七十一章 雖遠必誅第一百一十九章 陳子玥的眼淚第八百一十七章 厲兵秣馬的伊拉克軍隊第九百零三章 更可怕的敵人(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支撐新式戰機的脊樑第四百七十五章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第八百三十二章 您好,布京先生第一百四十三章 寓軍於民(求月票)第三百零五章 戰敗後的越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越軍的王牌第一百二十四章 營建新廠第二百九十章 前指急電第一百二十七章 吳天明的囑託第四百二十章 朱海峰失蹤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投其所好第六百七十二章 天譴第七百零九章 蘇聯的迷茫第一百零五章 總攻第八百五十五章 擊殺(中)第九百章 威逼利誘第三百二十七章 嚴重的分歧第五百四十五章 互不相讓的兩隻老狐狸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貿型號第六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大國手(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沉重的代價第四百二十章 朱海峰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