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在林丹青的指導下,張元一和林雙兒正在覆盤。
兩個人一支一支的從日線到周線到月線的看着。
儘管以往自己也慢慢總結出覆盤的方法,但最近在林丹青的指導下,張元一的覆盤方法也在進一步的優化。
特別是每天選擇一隻個股離開電腦十米左右看其縮略圖十五分鐘,這個方法的確有點意思,纔開始張元一併不覺得這個方法有多大作用,但慢慢的卻發覺了這種方法的奧妙。
每天十五分鐘,一直盯下去,慢慢的就能感覺到K線接下來該向上還是該向下。
慢慢的隨便打開一支個股的K線,隨便看一眼就能感覺到它有一種似曾相識。
盤感出來了!這樣就可以更清晰地根據個股的過往表現來推斷這個個股股價未來的可能行情。
張元一想到最近的發現,內心欣喜不已,不禁嘴角上翹。
林丹青看了一會書,然後走到張元一和林雙兒身後,看着一支支個股的縮略圖在兩人的鼠標點擊下,不斷呈現,兩市這麼多個股,即使只看縮略圖,肯怕也要看上一上午才能看完。
看了一會,林丹青突然問道:
“元一和雙兒”
“嗯?”兩人同時回頭,看向林丹青。
“你們覺得在股市裡最難做的事情是什麼?”
“最難做的……”兩個人同時思索起來。
“克服短線交易?”
“培養耐心?”
……
“你們倆說的都很重要,但卻不是最難的事情!”林丹青聽兩人各自說了自己的觀點之後,嚴肅地說道。
“那是什麼?師傅”張元一撓撓頭,請教道。
“專一!”
“專一?”兩個人異口同聲,相視了一眼,有點不解。
“對,就是專一!這個市場裡面的誘惑太多了,很多人今天看到這個個股有機會,明天又看到那個個股有機會,今天追這個,明天追那個,總在變來變去,到頭來往往竹籃打水一場空。”
“師傅您這麼說的話,我倒是理解了。”張元一點點頭說。
他當初剛開始以及到現在都很難做到專一。
特別是當初剛入市的時候,就特別喜歡今天交易這個,明天交易那個,不專一,很多時候的後果就是,買了這個不漲,看那個漲,追過去了,結果那個跌了,而被自己賣掉的反而漲了,再追回來,剛買進又跌了,而被賣掉的又漲了。
還不如就老老實實的呆一個裡面,先不說漲跌,起碼不會被反覆打臉。
而且前世的記憶裡,自己作投資的時候正是因爲不夠專一而喪失了一些機會。
“因爲不夠專一,每個個股都想了解,可能都會了解一二,但因爲折騰來折騰去,每個個股呢,又沒有真正瞭解,這樣的話就很難成爲真正的“專家”,你說這種人有可能賺大錢嗎?元一,你也做股票有段時間了,你對哪個個股最有研究?”
“額……”
張元一沒想到林丹青一下子會問這個問題。
“川海教育應該算吧”
畢竟操盤過川海教育一段時間。
“那好,你瞭解你們學校的相關科研項目嗎?你和你們學校的領導談過川海教育的發展歷程及其前景嗎?還有川海教育的財報你看過嗎?”
張元一沒想到林丹青一股腦的問了這麼多問題。
“啊”張元一被問的啞口無言。
“師傅,我做川海教育,以及以往做股票的時候主要是按照技術分析去做的,沒想那麼多基本面……”想了一會,張元一才一頭黑線地說道。
“那好,那你對哪個技術指標最有研究?”
“額……”
“沒有。”張元一小聲的答道。
看着張元一發窘的樣子,林丹青淡淡一笑道:
“元一,就專一而言,或者對某個個股特別瞭解,或者對某個指標特別精通。當然了,因爲股市行情的輪動性,完全說只對一個個股專一不太合適,但你做哪個股票之前,一定要對這個個股深入瞭解,不僅僅是技術面,還是基本面都要了解。”
“師傅,我明白了。對了,師傅,您剛纔說對技術指標也要專一,就是要像《大作手》第一節中說的一招鮮那樣?簡單重複着自己的一招鮮,是這樣的嗎?”張元一若有所思的問到。
“是的。一旦你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技術指標,就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專一的研究它。”
“股市裡有很多指標,但每個人的精力有限,抓住適合你的指標,全身心投入你纔可能精通它。你想想,別人一年研究十幾個指標,而你十幾年研究一個指標,你說會是什麼結果?”
“那我會成爲某一指標的應用專家,有可能成爲頂級高手!”張元一興奮地說。
“現在你理解我爲什麼這麼長時間只讓你看《大作手》這本書了吧?而且現在呢,你和雙兒兩三天內只看一節,這種專一的做法纔會有效果。不論做事,做人,看書,還是做股票,專一都是必不可少的第一要素!”
“嗯,嗯”張元一和林雙兒忙點頭。
“現在你告訴我,在股票裡如何做到專一?”
張元一看了一眼林丹青,然後小沒有底氣地說:
“忍?”
“錯!如果你還停留在忍這個層次上的話,那隻能說明你心裡還是被其他指標誘惑了!佛家裡講究‘戒、定、慧’,佛法的戒定慧呢,講的什麼呢?要先戒,戒能生定,而定後能生慧。此乃佛法的博大精深也!”
“這三個字用在股票交易上同樣受用。先要戒除不瞭解的個股和指標,做到心中只有少數個股和唯一指標,這樣你的心才能慢慢安定下來,只有你定下心來去專一去研究某一指標,你纔會慢慢生出智慧,等你的智慧到達一定層次了,賺大錢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懂了嗎?”
“懂了!”張元一終於明白林丹青的意思了。
“好,既然懂了,拿你和雙兒從今以後,只研究某一指標,要達到通透的程度,成爲某一指標應用的專家,甚至一輩子主要就用這一指標來炒股,達成真正的‘一招鮮’!”
林丹青認真地說道。
“好!”張元一連忙點頭,而林雙兒則調皮地伸了一下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