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共情

“啊,這幾天我終於感受到,我還有一個活着的父親!”呂玲綺靠坐在寬大的車廂裡,吃着切好的水果。

這不是普通沙果,而是方天畫戟切的沙果!

此時呂玲綺也罕見的沒有穿盔甲,而是一身王后的華裙——呂玲綺也是第一次懷孕,同樣不敢在這時任性,老老實實的接受了“奪權”,暫時卸任“宿衛長”。

因爲平時呂玲綺從來不需要侍女,此時身邊照顧的侍女都是臨時找來的,加上有經驗的王氏,也自告奮勇的作爲輔導。

直到現在,想起兒子被楚王、王后收爲義子的事情,王氏都還覺得不真實,並且想起兒子在楚王那裡的時候,心裡還有些忐忑……

知子莫若母,鄧艾什麼樣,王氏會不知道?唯恐他會觸怒楚王。

不過另一邊,白圖和鄧艾相處的還不錯——現在白圖主要在用一些普適性的基礎方式,協助鄧艾矯正口吃的毛病。

呂玲綺現在就已經有孕在身,過幾年小白無論是男是女,都會上學讀書的,到時的鄧艾是最好的伴讀人選。

只是這個口吃的問題……

首先白圖可以確信,鄧艾的口吃和緊張、缺乏自信沒什麼關係,且不說歷史上的鄧艾,武能統帥三軍、文能主政一方,什麼大場面沒見過?也不見他的口吃好轉……

再說即使是現在的鄧艾,也是敢直接拿倫理哏和人中路對狙的主兒,再怎麼看也和靦腆不沾邊。

故而白圖猜測,鄧艾的口吃,多半是生理上的原因,之前也問過王氏,的確鄧艾在三歲那年大病了一場,這也是鄧氏普遍覺得鄧艾是傻子的原因——燒傻了!

不過現在看來,鄧艾並沒有燒壞腦子,只是咽鼻部當時應該狀況很糟糕,而當時又是語言啓蒙階段,所以令鄧艾養成了口吃的習慣。

現在白圖對鄧艾的矯正,正是以發音方式爲主,也就是重新開始學說話。

至於心態、性格……鄧艾雖然在這方面,不能算是完人,甚至歷史上的鄧艾,性格是其減分項,但是這些絕不是他口吃的原因。

鄧艾才五歲半,無論口吃還是性格,要矯正都完全來得及。

當白圖的車駕,回到了江陵的時候,華佗也已經從金陵趕了過來,與楚王的車駕匯合,令白圖更加鬆了口氣。

其實華佗也沒有做什麼……

用華佗的話說,呂玲綺現在的狀況,再正常不過,主要注意一些日常習慣就可以。

不過有了神醫坐鎮,再想想呂玲綺金玉大將的體質,白圖覺得這樣再出意外,那這時代對產婦的要求未免過於苛刻!

同時白圖也想到,或許真的應該特地倡議一下,提高產婦年齡的問題。

雖然抵達江陵時,也才兩個多月,完全沒到顯懷的時候,但是白圖看着往日上躥下跳……咳,是小心謹慎、顧盼左右的防備可能來敵的呂玲綺,現在走路都變得小心了幾分,出於共情,白圖心中也越發對所有的孕婦都上心起來。

漢代的生育年齡,頭胎普遍在十四五歲,甚至十三歲。

別說是對勞動力渴求的民間農戶,西漢時漢文帝比他兒子景帝,也只大了十四歲,算上十月懷胎的話……

即便是對男性,這麼早的生育,也顯然是有礙健康的,想當初白圖第一次看……咳咳,反正都沒有漢文帝布種早!

更不用說對於尚未發育完全的女性來說,僅僅是年齡一項,就將本來在現有環境下,十分危險的生育,置於更危險的境地。

人口很重要,在這還地廣人稀的年頭,任何諸侯都是鼓勵生育的,但是……用早育來對抗“折損”,在白圖看來,絕對不是聰明的辦法。

即使當場沒什麼事情,對男女日後的身體健康,也是不利的。

白圖和華佗也說起了此事……

“大王英明,依老夫之見,如今女子生育年齡,的確過早,若是推遲四五年,生第一胎的死亡率,至少能下降七成。”華佗聽到白圖所言後,馬上接口道。

當然,華佗也知道,死亡率下降七成,也依舊是十三四歲就開始生,更有利於人口增長——推遲四五年?有這時間,都生了第二胎、甚至第三胎,自然也就沖掉了死亡率。

不過華佗沒提這些,他是大夫,他只需要從醫學方面,給白圖建議,至於其他的……他只是大夫。

白圖得到華佗的確認之後,也準備回金陵之後,和民部、禮部好好商量一下這個問題。

民部從民生入手,禮部從觀念入手……

其實現在楚國的生育年齡,已經比其他地區放緩。

雖然白圖沒有特地提倡“晚婚晚育”,但至少在大將軍府時期,“十五不婚”的罰款就已經取消……

漢代的生育年齡過低的問題,也不完全是民間意願,而是從劉邦時代就開始的“朝堂正確”。

畢竟在秦末亂世、楚漢之爭後,西漢初期人口下降到了一千多萬,劉邦看着着急,想出了女性十五歲不成婚則罰銀的辦法。

所以在早育的問題上,往往是皇家和民間最積極——前者是以身作則,後者一半是被迫、一半也是自身需求。

至於豪門士族,反而婚育年齡普遍要晚兩三年、甚至更多,畢竟世家豪門不需要擔心那些許罰款,最多是政策最緊的時候配合一二,誰不知道晚幾年生育安全性更高?

白圖一下子不再鼓勵、催婚,至少就先令民間的生育動力少了三成,沒有了來自朝廷的壓力。

“華老和龐尚書的那個計劃,現在怎麼樣了?”白圖特地問道。

最近華佗跑工部的時間,快趕得上留在醫學院的時間,因爲龐統有個計劃……

這計劃關係到了真氣機,能否實現大規模使用!

“老夫能做的,基本已經做的差不多,至少短時間內,無法再做改良,龐尚書是想等大王回去之後,主持六部和樞密院,一同商議此事。”

看華佗的意思,“泛真氣提煉計劃”在理論方面,還進行的比較順利,之後就是能否實際推廣的問題……

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陵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會稽之虎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二十五章 呂布往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建安三年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躕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陽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六十一章 手撕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一百七十二章 鹽的魔術第一百二十八章 時務識我第五百九十三章 長安驚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建安三年第六百零六章 猛張飛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蒼的明示第五百六十三章 陽平關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事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遠洋損失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四百零四章 機智如我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術第一百三十五章 儒林驚詫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二百零四章 蛇勁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務第一百六十九章 耗糧之計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四十章 水賊小將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道寡助第三百二十九章 包在爲父身上!第四百四十章 開荒軍團第五百六十二章 是替身噠!(二合一大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將軍,請自重第八十七章 善良白圖第二百五十三章 總督人選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間商困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地氣有變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二百八十三章 賬目第一百六十九章 耗糧之計第六百零四章 威震三秦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新聞第一百九十三章 寫詩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道寡助第一章 你看到我的小兔了嗎?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二百四十章 七探盤蛇槍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四百零一章 老了?第四百零八章 夫人小心,他是楚後的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一百九十章 誤會第五十五章 張勳末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公難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脅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四十四章 漢水計劃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三百四十六章 沒白捱打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四百一十章 憂第一百九十二章 陰謀第五十一章 憋屈的埋伏第二百七十五章 冬天來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港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捱打第五十四章 巧遇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五百七十八章 瘦死的駱駝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術指導第四百五十九章?時代變了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鋼針鐵網第三百五十六章 “直播”大朝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二百四十九章 夷姬第三百九十九章 近鄉情怯第一百二十九章 榮譽與利益
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陵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會稽之虎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二十五章 呂布往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建安三年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躕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陽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六十一章 手撕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一百七十二章 鹽的魔術第一百二十八章 時務識我第五百九十三章 長安驚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建安三年第六百零六章 猛張飛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蒼的明示第五百六十三章 陽平關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事第六十二章 京口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事第五百六十七章 遠洋損失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四百零四章 機智如我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術第一百三十五章 儒林驚詫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郡第二百零四章 蛇勁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務第一百六十九章 耗糧之計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名第四十章 水賊小將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道寡助第三百二十九章 包在爲父身上!第四百四十章 開荒軍團第五百六十二章 是替身噠!(二合一大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將軍,請自重第八十七章 善良白圖第二百五十三章 總督人選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間商困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地氣有變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二百八十三章 賬目第一百六十九章 耗糧之計第六百零四章 威震三秦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新聞第一百九十三章 寫詩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道寡助第一章 你看到我的小兔了嗎?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人白圖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二百四十章 七探盤蛇槍第二百二十五章 定江夏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四百零一章 老了?第四百零八章 夫人小心,他是楚後的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一百九十章 誤會第五十五章 張勳末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周公難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脅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四十四章 漢水計劃第五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三百四十六章 沒白捱打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四百一十章 憂第一百九十二章 陰謀第五十一章 憋屈的埋伏第二百七十五章 冬天來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港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捱打第五十四章 巧遇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四百六十五章?漢中之難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萊對峙第五百七十八章 瘦死的駱駝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術指導第四百五十九章?時代變了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五百四十六章 鋼針鐵網第三百五十六章 “直播”大朝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二百四十九章 夷姬第三百九十九章 近鄉情怯第一百二十九章 榮譽與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