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

正式的授九錫,已經在上午進行,晚上在大將軍府中舉行的,是相對沒有那麼正式的宴席。

除了正統軍征戰的將領,以及率艦隊出海的甘寧之外,將軍府的重要文武,幾乎都已經到場。

包括……許多人都沒有見過的工部司部龐統、龐士元!

雖然龐統的相貌,比傳聞中更令人“驚詫”,但是在宴席前,龐統卻是最受“歡迎”的司部!

此時白圖還沒有入席,大家也都隨意和相熟的同僚寒暄幾句,自然也少不了想要“進步”的官吏或是士族代表,趁着這機會要和將軍府的重要幕僚走動走動。

往常這時的焦點,都是魯肅。陳宮或者陸康,這幾位司部,以及其他民部、吏部的屬官。

然而這次得知龐統也會出席之後,無數同僚和未出仕的世家代表,都開始圍着他轉!

連魯肅身邊,都清冷了幾分……

不爲別的,實在是龐統手裡的“項目”太多——已經主要交給戶部的鹽利且不說,現在從金陵郊外,一直排到北固山左近,這連橫阡陌的大小上百家工坊,大多都是給工部打下手的!

比如漸漸收回銅鐵之利後,工部已經壘起了鍊鐵的高爐,每日萬斤以計的鐵礦石,在這裡變成了鐵塊……

早期高爐鍊鐵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只要明白原理,一窮二白的時候也能遍地起高爐。

技術還很基礎的時候,燃料一般是使用木炭,現代工藝則是使用焦炭——也就是煤炭乾餾後的產物,焦炭相比於煤炭,含硫量低,可以避免硫與鐵反應。

當然,在城姬世界別說是煤的乾餾技術,連煤都沒有,工部的高爐自然都是燒木炭的。

現在擴大生產的計劃中,會在會稽、豫章開設工廠——一是離礦近,二是離樹林近。

白圖也很無奈,多餘倚靠木炭,短期內看不出什麼,畢竟此時人口、工業規模就這麼大點兒,但是……長此以往,對環境的破壞很大。

不過這樣“簡陋”的高爐出來的鐵,煉製速度的確令人驚詫,就彷彿當初他們看到鹽場出現鹽山時一樣驚詫,但是……質量相當一般。

因此工部外包了許多炒鋼作坊——炒鋼法,是西漢就有的技術。

名爲炒“鋼”,不過炒出來的成品,其實更多的是熟鐵。

高爐鍊鐵產出的低質生鐵,被一車車的運到這些民間作坊,之後承包他們的熟鐵產出,給予他們“佣金”。

僅此一項,就養活了不知道多少鍊鐵作坊。

人員都是現成的……

鑄山爲銅、煮海爲鹽,本來就是江東的傳統技藝,就好像民間鹽場關閉之後,大量鹽工被抵債給將軍府一樣……被高爐鍊鐵擠兌的毫無生存空間的鍊鐵作坊,現在也只能接工部的單子餬口——也稱“打工”。

如此一來,民間鍊鐵作坊的情況,幾乎也都被將軍府掌控。

想要和工部合作,就只能令工坊在工部眼裡呈現“透明化”、接受監管……

曾經在江東幾乎所有世家豪族,都有參與的分食私鹽私鐵的情況,如今前者絕跡、後者也只能依附於工部!

三年前白圖和陸康說鹽鐵之事,陸康還不是很看好,認爲不僅阻力大,而且很可能釀成衝突。

然而現在……還不是隻能給工部打工!

畢竟自己去挖鐵礦石鍊鐵,還不如接工部的單子賺得多,至於私藏的那點鐵器,白圖還真的看不上,只要不是弩箭、重甲之類的,管制上反而寬鬆了許多。

甚至一些工坊技術不足,但是覺悟很高、比較聽話的話,工部還會提供技術指導。

見此其他工坊更加不敢嘚瑟,畢竟想要和工部合作的工坊有很多,但工部只有一個……

反正從工部出去的“生鐵”,必須有足量的“熟鐵”被回收。

進而在工部,會使用“灌鋼法”,將生鐵和熟鐵按照一定比例合鑄,鍛造成鋼!

灌鋼法是通過將生鐵融化,澆淋在熟鐵上,來合鑄爲鋼——或者說是“高碳鋼”。

灌鋼技術正是誕生於現在、東漢末年到三國這段時間,不過在南北朝時才大規模使用,唐代發揚光大,宋代的時候有詳細記錄與分類,明代時工藝再度提升……

19世紀時,德國克虜伯從小作坊崛起爲軍工大佬,也正是使用了類似於灌鋼法的技術,同樣是以生鐵、熟鐵混合制鋼。

當然,這樣鍛造出的鋼,用現代的說法來說,屬於“高碳鋼”,硬度高、但延展性、彈性很差,也被稱爲“工具鋼”,而且淬火困難。

不過現代一些講究的菜刀,也會使用低碳鋼、高碳鋼複合材料——以高碳鋼爲刀刃,低碳鋼爲刀身,來令菜刀兼具鋒利與堅韌。

淬火方面,現代也有雙液淬火與之對應,也就是先水後油,來避免淬火後開裂……

工部打造的武器,也是遵循這一原則,將熟鐵與灌鋼合鑄——炒鋼所得的熟鐵,本身就接近於“低碳鋼”。

刀的形制也是工部反覆試驗的結果……

哪怕相比於配備給基層軍官、甚至中層軍官,用來加載在戰甲上的刀,現在的工部複合鋼刀也有絕對優勢!

雖然依舊不如百鍊鋼,但是……百鍊鋼是什麼造價?

動輒要數位名匠,消耗數年才能夠打造出來一把,數量極其有限,一向都是最頂級武將才有資格配備。

和量產的複合鋼刀相比,性價比完全被碾壓。

更何況……利用水力來鍛造的技術,也已經在工部的研究序列裡,一旦成功並應用,水力百鍊鋼也將有望量產。

只是這類工科技術,並不在優先序列,畢竟龐統的主要精力不在工科。

這還只是工部的一個項目……

如果不是現在將軍府,還需要將民望繼續刷高並保持,魯肅真想建議把挖渠修路、水車架橋的工程,也都包出去——隨着工程需求的增加,魯肅也漸漸發現,有一部分民衆已經更熟練施工。

僱傭“施工隊”到處施工,比原地募集人力徭役的效率要更高……

按照今年的產糧預算來看,未來這種情況,可能會越發明顯!

雖然在世家豪族眼中,權力、名望,或者說是在朝、在野的地位,比財富更加重要,但是……又有誰能無視,一個帶動了無數工坊的工部?

更何況吏部的陳宮,不能合理合法的給和他關係好的人官職,民部更加傾向於自己培養“施工隊”,畢竟之前各大士族家裡也不養這類團體,並沒有優勢……而工部的龐統,卻可以合理合法的將單子,給和他關係好的工坊——只要成果不出錯的話。

不過他們肯定要失望,龐統的交際能力,並沒有退化,依舊是那個聊開之後,會發現“有趣靈魂”的醜男,但是……現在的龐統,卻不怎麼願意搭理他們。

對衆人的恭維,也只是不鹹不淡的支吾幾句,至於想在龐統嘴裡套話,瞭解一下工部今後的工程走向?

做夢!

龐統只是不願意搭理他們,並不是交際木訥,哪怕是一流謀士辯者,也別想從龐統這兒抄便宜……

如果龐統真的透露什麼,也是他計劃中就想要透露出來的!

比如現在,龐統就提醒着各家,在幾處要擴建的鍊鐵廠附近,早些佈局工坊——不過戶部早就已經將地皮價格上調。

司馬朗也上前和龐統攀談了幾句……

對於這位與工部並沒有直接利害關係的河內士族,龐統的態度反而要好些,雖然現在頭髮越來越少,不過龐統還是有些文人的性情。

而司馬朗本就是能言之士,很快就與龐統相談甚歡。

當司馬朗有意無意的,將話題轉向冶鐵之事後,龐統不知道是真的沒有防備,還是早有預料,直接透露道:“沒錯,冶鐵之事的確有所進展,今天之所以來此,也是爲了向主公獻上第一批所鍛的刀劍。”

其實司馬朗更在意的是數量,畢竟之前的“海鹽”,還只是令將軍府財貨兩豐,而冶鐵技藝……可是能直接提升軍隊戰鬥力的!

不過龐統將話題帶到了刀劍上,令司馬朗一時也不好追問數量。

反而龐統主動說道:“主公被封楚侯,所獲九錫中,還包括三百虎賁……這次正是要爲主公的三百虎賁,獻上工部新冶鍛的三百副戰刀與重甲。”

戰甲其實也有盔甲的接口,只是相比於兵器,此時一件“寶甲”的價值要低得多,畢竟……盔甲太厚也會影響戰甲的靈敏,鱗甲是三國時期才流行,鎖子甲、柳葉甲更是還沒有出現,故而武將對此需求並不大。

至於姬造士兵,就更少有裝備厚甲的——成本太高。

一聽“三百副”,司馬朗的興致就更加去了大半……

顯然在司馬朗看來,區區三百副兵甲,只具有象徵意義,相比於他打探到的工部銅鐵產量來說,只是九牛一毛。

龐統察覺到司馬朗的失望,但並沒有多解釋,而是隱蔽的譏笑了一下。

沒多久,白圖也已經出來,宴席正式開始!

先是爲白公的授九錫而飲觴,接着是作爲代表的淩統,彙報江夏的戰果,最後在進入飲宴階段之前,引人注目的龐統站了出來……

“主公得天所厚,秉萬民之福念,獲授九錫……工部也幸在此時,鑄造出了第一批兵甲,希望藉此機會,謹獻給主公的虎賁之士。”龐統說道。

當然,誰都知道,這肯定是早就排練好的,不然那麼多刀兵怎麼送進大將軍府?

“好,兵者,國之兇器,亦是庇護萬民的福器、重器,讓我們一起看看,工部所鑄的刀劍!”

第三百三十五章 匯合第一百三十六章 甘寧上任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陽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四章 建議第八十九章 臣擇君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五百七十六章 叛逆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鄭之戰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十九章 紫氣東來,大賢出世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三百七十章 張鬆第二百二十二章 拔寨第三百五十五章 襄陽事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弋陽軍情第二百二十三章 拋棄第六十三章 陸遜第五百四十章 漢中之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十五章 硬盤第三百六十一章 儀式第五百三十章 呂布很心冷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九章 劉關張第一百九十七章 醫學院第五百九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節下的將軍府第二百四十章 七探盤蛇槍第一百二十四章 迂腐大賢第一百三十三章 鹹使知聞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一百零八章 隨和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機立斷夏侯涓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四百三十一章 前三發佈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二百六十七章 望空與摩忽肯第三百三十四章 斬首!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二百零四章 蛇勁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中大捷第四百八十章 水路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歲旦宴第五百九十二章 接回來(大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鹹使知聞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第三十四章 招攬第一百三十五章 儒林驚詫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馬門事件第一百五十章 吾之勁敵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五百八十九章 鎮魏大將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一章 你看到我的小兔了嗎?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五百六十九章 義父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五百八十八章 佔據第四章 建議第二百六十章 裝病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漢中之危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八十二章 減兵增竈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五百六十七章 遠洋損失第二百六十九章 荊南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鄭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滿堂青紫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二百三十三章 步人甲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動武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二百零六章 丞相府來使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六百零六章 猛張飛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不合適
第三百三十五章 匯合第一百三十六章 甘寧上任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陽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四章 建議第八十九章 臣擇君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五百七十六章 叛逆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鄭之戰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十九章 紫氣東來,大賢出世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三百七十章 張鬆第二百二十二章 拔寨第三百五十五章 襄陽事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弋陽軍情第二百二十三章 拋棄第六十三章 陸遜第五百四十章 漢中之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獻城第十五章 硬盤第三百六十一章 儀式第五百三十章 呂布很心冷第一百九十五章 告狀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安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九章 劉關張第一百九十七章 醫學院第五百九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節下的將軍府第二百四十章 七探盤蛇槍第一百二十四章 迂腐大賢第一百三十三章 鹹使知聞第六十六章 梟雄本色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一百零八章 隨和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機立斷夏侯涓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四百三十一章 前三發佈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二百六十七章 望空與摩忽肯第三百三十四章 斬首!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二百零四章 蛇勁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中大捷第四百八十章 水路第二百七十四章 徐蓉(二合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歲旦宴第五百九十二章 接回來(大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鹹使知聞第一百零三章 齟齬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第三十四章 招攬第一百三十五章 儒林驚詫第三百八十二章 費氏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馬門事件第一百五十章 吾之勁敵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冥阨第五百八十九章 鎮魏大將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一章 你看到我的小兔了嗎?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五百六十九章 義父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五百八十八章 佔據第四章 建議第二百六十章 裝病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漢中之危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八十二章 減兵增竈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五百六十七章 遠洋損失第二百六十九章 荊南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武門之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鄭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滿堂青紫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戲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二百三十三章 步人甲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動武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二百零六章 丞相府來使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六百零六章 猛張飛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