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英子的鄉戀

秋的氣味

秋天來了,很自然的想起那條街——西單牌樓。

無論從哪個方向來,到了西單牌樓,秋天,黃昏,先聞見的是街上的氣味。炒栗子的香味瀰漫在繁盛的行人中,趕快朝向那熟悉的地方看去,和蘭號的夥計正在門前炒栗子。和蘭號是賣西點的,炒栗子也並不出名,但是因爲它在街的轉角上,首當其衝,就不由得就近去買。

來一斤吧!熱栗子剛炒出來,要等一等,倒在籮中篩去裹糖汁的砂子。在等待秤包的時候,另有一種清香的味兒從身邊飄過,原來眼前街角擺的幾個水果攤子上,啊!棗、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全都上市了。香味多半是梨和葡萄散發出來的。沙營的葡萄,黃而透明,一撅兩截,水都不流,所以有“冰糖包”的外號。京白梨,細而嫩,一點兒渣兒都沒有。“鴨兒廣”柔軟得賽豆腐。棗是最普通的水果,朗家園是最出名的產地,於是無棗不郎家園了。老虎眼、葫蘆棗、酸棗,各有各的形狀和味道。“喝了蜜的柿子”要等到冬季,秋天上市的是青皮的脆柿子,脆柿子要高樁兒的才更甜。海棠紅着半個臉,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紅色的牙齒。這些都是秋之果。

抱着一包熱栗子和一些水果,從西單向宣武門走去,想着回到家裡在窗前的方桌上,就着暮色中的一點光亮,家人圍坐着剝食這些好吃的東西的快樂,腳步不由得加快了。身後響起了噹噹的電車聲,五路車快到宣武門的終點了。過了絨線衚衕,空氣中又傳來了烤肉的香味,是安兒衚衕口兒上,那間低矮窄狹的烤肉宛上人了。

門前掛着清真的記號,他們是北平許多著名的回教館中的一個,秋天開始,北平就是回教館子的天下了。矮而胖的老五,在案子上切牛羊肉,他的哥哥老大,在門口招呼座兒,他的兩個身體健康眼睛明亮、充分表現出回教青年精神的兒子,在一旁幫着和學習着剔肉和切肉的技術。炙子上煙霧瀰漫,使原來就不明的燈更暗了些,但是在這間低矮、煙霧的小屋裡,卻另有一股溫暖而親切的感覺,使人很想進去,站在炙子邊舉起那兩根大筷子。

老五是公平的,所以給人格外親切的感覺。它原來只是一間包子鋪,供賣附近居民和路過的勞動者一些羊肉包子。漸漸的,烤肉出了名,但它並不因此改變對主顧的態度。比如說,他們只有兩個炙子,總共也不過能圍上一二十人,但是一到黃昏,一批批的客人來了,坐也沒地方坐,一時也輪不上吃,老五會告訴客人,再等二十幾位,或者三十幾位,那麼客人就會到西單牌樓去繞個彎兒,再回來就差不多了。沒有登記簿,他們卻是絲毫不差的記住了前來後到的次序。沒有爭先,不可能插隊,一切聽憑老大的安排,他並沒有因爲來客是坐汽車的或是拉洋車的,而有什麼區別,這就是他的公平和親切。

一邊手裡切肉一邊嘴裡算賬,是老五的本事,也是藝術。一碗肉,一碟蔥,一條黃瓜,他都一一唱着錢數加上去,沒有虛報,價錢公道。在那裡,房子雖然狹小,卻吃得舒服。老五的笑容並不多,但他給你的是誠樸的感覺,在那兒不會有吃得惹氣這種事發生。

秋天在北方的故都,足以代表季節變換的氣味的,就是牛羊肉的羶和炒栗子的香了!

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35章 我的童玩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18章 後 記第4章 惠安館 (3)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54章 初 戀 (2)第6章 惠安館 (5)第4章 惠安館 (3)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75章 蟹殼黃 (2)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53章 初 戀 (1)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23章 看華表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40章 友 情第53章 初 戀 (1)第57章 小紅鞋第49章 愛與牽手第55章 一件旗袍第95章 我對姑母的追思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5章 惠安館 (4)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12章 蘭姨娘 (1)第74章 蟹殼黃 (1)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67章 玫 瑰 (2)第14章 蘭姨娘 (3)第12章 蘭姨娘 (1)第14章 蘭姨娘 (3)第67章 玫 瑰 (2)第90章 亮麗且溫柔第69章 兩粒芝麻第18章 後 記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64章 雨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4章 惠安館 (3)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6章 惠安館 (5)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45章 相思仔第64章 雨第68章 會唱的球第8章 惠安館 (7)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31章 一張地圖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18章 後 記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13章 蘭姨娘 (2)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74章 蟹殼黃 (1)第53章 初 戀 (1)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14章 蘭姨娘 (3)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18章 後 記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64章 雨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70章 貧非罪第29章 賣凍兒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55章 一件旗袍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74章 蟹殼黃 (1)第3章 惠安館 (2)第57章 小紅鞋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8章 惠安館 (7)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55章 一件旗袍第58章 墮胎記
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35章 我的童玩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18章 後 記第4章 惠安館 (3)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54章 初 戀 (2)第6章 惠安館 (5)第4章 惠安館 (3)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75章 蟹殼黃 (2)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53章 初 戀 (1)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23章 看華表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40章 友 情第53章 初 戀 (1)第57章 小紅鞋第49章 愛與牽手第55章 一件旗袍第95章 我對姑母的追思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5章 惠安館 (4)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12章 蘭姨娘 (1)第74章 蟹殼黃 (1)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67章 玫 瑰 (2)第14章 蘭姨娘 (3)第12章 蘭姨娘 (1)第14章 蘭姨娘 (3)第67章 玫 瑰 (2)第90章 亮麗且溫柔第69章 兩粒芝麻第18章 後 記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64章 雨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4章 惠安館 (3)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6章 惠安館 (5)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45章 相思仔第64章 雨第68章 會唱的球第8章 惠安館 (7)第9章 我們看海去 (1)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31章 一張地圖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18章 後 記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13章 蘭姨娘 (2)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16章 驢打滾兒 (2)第74章 蟹殼黃 (1)第53章 初 戀 (1)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14章 蘭姨娘 (3)第86章 一生兒愛好是天然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18章 後 記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64章 雨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62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2)第70章 貧非罪第29章 賣凍兒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55章 一件旗袍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74章 蟹殼黃 (1)第3章 惠安館 (2)第57章 小紅鞋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8章 惠安館 (7)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55章 一件旗袍第58章 墮胎記